银川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6高三下·六安模拟) 阅读下列新闻材料,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国搜法治7月19日 7时许,@京东发言人微博正式发布了一封对王思聪的道歉信,该条微博随后又得到 @京东的转发。

从道歉信内容来看,事情起源于京东第三方卖家私自泄露了王思聪的购物记录。

对此,京东方面表示已经要求店铺删除了相关信息,并给予了处罚。

同时承诺将进一步改进第三方卖家管理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1)
请你拟写新闻标题:________.(25字以内)
(2)
此新闻从侧面反映出:________.(25字以内)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5高一上·延边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粗鄙的暴发户审美充斥着我们的社会
冯骥才
在北欧,尤其是奥斯陆的大街上,你会感到城市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整体性。

它没有历史与现代的断裂与分离,而是和谐地浑然一体。

这不仅是建筑外部,连建筑内部乃至家具风格也是一样。

今天的他们依旧喜欢用新鲜的原木把屋顶装饰得像昔时的农舍,喜欢木头立柱,喜欢没有花纹雕饰的桌椅,喜欢用光洁的木板组合起来的衣柜与书架;但这不是不动脑子地去模仿传统,而是加进去一种后工业时代崇尚的简约美与现代科技能力包括精细的切割与抛光的技术,而使其成为现代审美中一种自己的文化主体元素。

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自己即北欧传统审美的简朴转化为现代审美的简约。

中国就麻烦多了。

自汉唐以来,中原汉文化的审美似乎一贯而下。

特别是明代的审美雍容大气、敦厚沉静,从中可以清晰看到汉之博大与唐之沉雄。

然而到了清代,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驱使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变异。

特别是乾隆盛世,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走到极致,完全脱离传统审美的厚重与含蓄。


是到清代中期之后,国力的衰败便使这种奢华的追求无法企及而日渐粗鄙,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遭到破坏。

此后则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在“不爱红装爱武装”时代,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已不被提倡。

当整个社会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现代的工业社会时,我们已经无所依据和无所凭借。

社会审美像没头苍蝇乱撞。

或是呆头呆脑的仿古,或是跟着洋人亦步亦趋地做“现代秀”。

如何在审美上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成了当代文化的大难题之一。

没有现代审美,也就提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化。

而北欧人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过渡,不是听凭自然,稀里糊涂地完成的。

我想它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是经过知识界,即建筑界、艺术界、设计师等长期的创造性的努力与探索。

另一方面则是公众的认可。

因为,只有成为集体审美,才是一种时代的文化特质。

然而,我们至今还没有把美育列入素质教育;还有,知识界的努力是重要的关键。

如果我们只去克隆舶来的“现代”,或者在传统中找卖点,我们自己的现代审美则无法建立起来。

我很欣赏奥运会中的中国印、祥云和开幕式中“画卷”的设计,这是一种积极和精心的努力。

当然,还嫌太少,还只是在设计范畴的个别成功的范例,更大的文化问题是我们的现代审美。

而这种时代审美是不会自动转换与完成的。

如果现代文化建立不起来,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所占据。

就像当前充斥我们社会的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

(有删节)
(1)
下列关于“暴发户审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暴发户审美”在清代已经出现,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变异。

B . 到乾隆盛世时的“暴发户审美”,表现在极度追求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使中原汉文化传统审美的厚重与含蓄荡然无存。

C . 整个社会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现代的工业社会,必然造成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不被提倡,从而出现“暴发户审美”。

D . “暴发户审美”表现在没有自己的时代社会审美,要么仿古,在传统中找卖点,要么跟着洋人亦步亦趋地做“现代秀”。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北欧城市的历史与现代浑然一体,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整体性。

这表现在城市建筑的外部、内部以及家具风格上。

B . 北欧人使传统成为现代审美中一种自己的文化主体元素,已经成功地将自己传统审美的简朴转化为现代审美的简约。

C . 到了清代中期之后,国力逐步衰败,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无法达到,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遭到了破坏。

D . 北欧人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成功过渡一方面来自知识界长期的创造性的努力与探索,另一方面来自公众的认可。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我们现在如果到北欧旅行,在繁华的都市中还能看到像农舍一样的屋顶,房子里还有很多没有使用油漆的器具。

B . 把文化古迹一概拆除,大干快上,或者一味保守,甚至以“保护文化遗产”为名,建一些不伦不类的“古迹”,这两种极端都是有问题的。

C . 清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和建国后一段时期以及我们现在的社会,审美观念是不同的,看来审美跟时代的崇尚有关。

D . 奥运会中的中国印、祥云和开幕式中“画卷”的设计表明,中国的知识界作出了杰出努力。

未来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必然会消失。

3. (9分)(2019·长春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络谣言是借助网络平台传播的不实言论,相较于其他谣言,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等特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自媒体的日渐兴起给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扩散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摘编自人民论坛网2018年5月15日)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1月17日下午,由腾讯公司举办的阳光媒体人暨谣言治理大会在京召开,现场发布了《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报告指出,微信平台2018年全年共拦截谣言8.4万多条,辟谣文章阅读量近11亿次。

其中,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社会民生等领域均是谣言“重灾区”,如“菠菜豆腐一起吃会得结石”“洋葱杀死感冒病毒”“MH370坠毁柬埔寨”等均为网民极其关注的谣言案倒,平台拆解了这三类谣言的九大套路,从谣言的传播趋势、网民地域分布和相关话题人群画像等数据来剖析其传播度、危害度,进行谣言鉴定。

报告同时指出,中老年网民数量已突破8000万,相较八零后、九零后的青年群体,中老年群体更具传谣倾向,网络谣言成为中老年网民群体遭遇比例最高的网络风险,针对这种情况,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副主任何凌南就谣言治理办法提出了四方面建议:快速生产和发布辟谣内容、利用社交网络阻断谣言传播、生产中老年人“看得懂、传得开”的辟谣内容。

增强辟谣内容的权威度和可信度。

(摘编自《(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发布》,人民网2019年1月18日)
材料三:
(摘编自《2018网络谣言传播以及成年人认知情况研究报告》)
如今,不少内容平台已应用大数据、机器算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识谣辟谣。

去年6月,微信团队上线“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阅读或分享过的文章一旦被鉴定为谣言,用户将会收到提醒,截至2017年12月已发送3700余万次提醒。

字节跳动旗下平台归档社会、健康等领域的4万多个谣言案例,以“人工审核+机器筛查”方式及时阻断谣言传播,最短拦截时长仅用时60秒。

当然,精准辟谣固然有效,而让真相从源头“跑过”谣言,才能真正还网路空间以清朗。

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搭建起顺畅高效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摸清谣言产生源头,清除谣言滋生温床,用真实信息压缩谣言传播空间。

另一方面,网络平台,谋体、科研机构等互联网内容生态建设相关主体也应携手合作,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覆盖广泛的传播手段,针对关切,解疑释惑、普及科学,引导网民提升用网素养,增强抗谣免疫力,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摘编自《网络治理重在精准到位》,《人民日报》2018年9月27日)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网络谣言分布区域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区网络谣言数量均高于国际网络谣言数量,足见我国网络谣言治理问题严峻。

B . 网络谣言分布区域情况的数据显示,华东成为了网络谣言的高发地,网络谣言的分布情况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C . 在2018年上半年的网络谣言类型分布情况中,社会安全方面的谣言数量最多,科学科研方面的最少,这可以反映出人们对科学科研的关注度不高。

D . 从网络谣言类型的分布中不难发现,网络谣言己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诸多方面,网络谣言的治理追在眉睫。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和自媒体的日渐兴起,使得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的特点。

B . 谣言治理报告显示,腾讯公司在谣言拦截和谣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并且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来鉴定谣言。

C . 中老年网民更具传谣倾向,快速生产中老年人看得懂传得开的辟谣内容可以有效降低中老年被网络谣言蛊惑的风险。

D . 大数据、机器算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识谣辟谣的效率,拦截时长最短的仅需一分钟。

(3)根据上述材料,治理网络谣言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应承担的责任。

4. (12分) (2015高二上·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棋魂
游子
清晨,家丁刚刚打开大门,突然跌进一个人来。

这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双目紧闭,浑身水湿,左臂负了刀伤,鲜血湿透了衣袖。

王管家赶忙吩咐送到下房急救。

许久,青年人才醒了过来,问道:“这里可是江州刺史王景文大人的府第?”王管家点点头:“请问足下从何而来?”青年人笑道:“小人莫谷青,江北中州人氏,自幼好围棋,因得知王大人棋艺精绝,便有心来切磋棋艺。

只因两国以江为界,各守疆域,小人只好于夜间偷渡。

上岸后又路遇劫匪,寡不敌众。

不过终于可以一会王大人了!”王管家听了急进内堂禀报,回来后道:“老爷说,足下远道而来,身体又有所不适,先请静养数日,待到神定气足后,再请公子赐教。


十天后,莫谷青终于跨进了王府的“松云轩”。

只见堂中檀木椅上端坐着一个中年人,三绺长须,面色祥和。

这人就是当今深得皇上宠幸的皇太妃王燕春的亲弟弟王景文。

莫谷青双手一揖,朗声说道:“江北棋士莫谷青,特来向江南棋王领教!”王管家见莫谷青长揖不跪,正要厉声喝斥,王景文摇手止住:“莫谷公子不远千里而来,以棋会友,不可以常礼拘之。

”说着,躬身向莫谷青道:“公子过奖了,老夫怎能担当‘棋王’二字?今天公子前来指教,老夫喜不自胜。

请!”便令摆上棋盘,与莫谷青分宾主落座。

两个时辰过去,双方各分秋色。

这时,莫谷青执子强行打入白方腹地,结果被王景文击中要害,首尾难顾。

莫谷青额间沁出了细汗,一口腥血蹿上喉咙。

他不动声色地咽了回去,颤抖地投下一子。

王景文身后的幕僚们,个个面露喜色。

谁知,王景文落子竟下出一步坏棋。

莫谷青抓住机会,逆转了棋局。

王景文微微一笑,推枰认输:“公子少年英雄,老夫领教了!”莫谷青笑道:“在下胜得侥幸,受教不少,就此告辞!”起身一揖飘出门去。

王景文望着莫谷青背影,沉吟不语。

一个幕僚不解问道:“这局棋大人有两次可以杀死黑方大龙,为何将它放过了?”王景文笑道:“此人棋力不下于我,但锋芒太露,这就和棋道不符了。

我见他少年得志,心性极高,我若胜了这一局,他轻则一蹶不振,重则会呕血而死啊。

但愿他回去复盘时明白其中道理,修身养性,领悟棋道精神,可望成为一个旷世奇才。


几个月后皇太妃因病薨逝,接着,先帝禅位于太子。

王景文刚从朝中回到江州,王管家来报:那个莫谷青又来
了!
莫谷青沉稳了许多:“在下回去将对局反复推演,发现是大人存心相让,寝食难安。

士可杀不可辱,在下想与大人再弈一局,务请大人放出手段,使出‘江南棋王’真本领,让在下输得口服心服!”随即从身上掏出一张押单,“在下渡江之前,已托贵国商人将价值十万两白银的货物押在江州大兴隆栈,这是押单。

在下就以此物为注,和王大人对弈一局。

”王景文一愣,笑了:“公子是怕王某不肯竭尽全力,故以此相激啊?王某应了,此局若输给足下,照数赔还。

请!”
莫谷青执黑先行,步步为营。

王景文应对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着绵绵后劲。

双方进入“官子”阶段,莫谷青见盘面上白棋形势略优,不由心头焦急。

就在这时,一个家人进来禀报:“皇上圣旨到,请大人即刻接旨!”王景文一怔,对莫谷青说声“失陪”,走出房间。

约莫半个时辰,王景文进来,朝莫谷青抱歉地一笑:“官身不由己,让公子久等了。

”莫谷青也不说话,“叭”地落下一子。

王景文一愣,仓促落下一子。

莫谷青却连发妙手,终盘一数,莫谷青恰胜一子。

王景文看着棋盘,呆了一阵,苦笑道:“迅速备银十万两,送莫棋友出城过江!”莫谷青拦住了:“此局在下虽胜了王大人,仍属侥幸。

这十万两银子请暂时存放在贵府,待数月后王大人公务稍闲,在下再来与王大人重博一局。


王景文一笑:“感谢公子厚爱!只是王某再也无缘与公子共研棋艺了。

”说着,从衣袖里掏出圣旨,展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尚书仆射、江州刺史王景文勾通敌国,与燕帝三子慕容白交游,图谋不轨,着即赐死。

钦此。

”早就在门外等得不耐烦的两个黑衣使者端着一壶“鹤顶红”应声而进。

王景文对众人一笑:“这酒不便相劝大家了。

”刚一举壶,莫谷青身形一闪,夺下酒壶,朗声道:“在下慕容白两番渡江,不过是想与王大人切磋棋艺。

既然祸由我起,就请贵使者将我押解到京城,以释王大人清白!”说着将双手反在身后。

王景文叹息道:“慕容公子,你上次在敝府养伤时,我就查明了你的身份。

但我和你同样醉心棋道,愿南北棋界有所交流,所以两次和你对局。

我死不足惜,你赶紧走吧!”说着,一把抓过酒壶,一仰头吞下大半,身子一晃,栽倒在地。

慕容白双膝跪地,拉住王景文的手,含泪笑道:“王大人棋艺超凡,地府中哪有对手?南北有界,不如阴曹畅通无阻。

在下愿做你的两世棋友,也好无羁无绊地下棋!”抓过剩余的小半壶酒,一饮而尽,亦倒在地上。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开端细致描写了莫谷青入门时的状态,制造了悬念,暗示了南北分裂的紧张局势,也暗示了来人的真实身份。

B . 小说第二、三两段交代了王景文的刺史身份和他姐姐深得皇上宠幸的情况,目的是与结尾王景文被赐死一节形成反差,制造了情节上的波澜。

C . 第一次弈棋时,王景文故意下出一招坏棋,输给对方,是希望他能够领悟棋道精神,在棋艺上继续提高,不至于因输棋而一蹶不振。

D . 第二次弈棋时,莫谷青看出王景文又在让棋,认为自己赢得侥幸,所以不愿接受赌银,想等王景文公务闲时再博一局。

E . 小说以王景文和慕容白双双自尽为结尾,为读者展现了两个为冲破阻隔、增进交流而不惜牺牲生命的高大棋士形象,将情节推向了高潮。

(2)
以“棋魂”为题,暗示着做人的精神。

你认为这个题目在文中有哪些具体内涵?
(3)
小说中莫谷青(慕容白)这个人物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
有人认为小说中主人公是王景文,但也有人认为是莫谷青。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哪一个?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

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

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

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

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

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

建中三年,徙东道。

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

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日:“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
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

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

”耽曰:“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

吾今趋觐,得以君俱。

”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

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迁义成节度使。

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

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

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

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

帝然之,不用也。

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

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称疾乞骸骨,不许。

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

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山且,必究知之。

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

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

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

世谓淳德有常者。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 .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 .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 .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贞元,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 .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
经”为名。

C . 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 . 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

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

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 . 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

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 . 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

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 . 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

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②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2017·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柳梢青·春感
【南宋】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③。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④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

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在外流落多年。

晚年隐居故乡江西庐陵山中,此词写于此时。

②银花:元宵节的花灯。

③愁城:南宋京师临安,与下文“辇下”义同。

④海上: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铁马蒙毡”一句,不仅点明整个临安已经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

而且氛围凄凉阴森可怖,与元宵灯节的喜庆气氛极不相合。

B . “银花洒泪”一句写得极为动情,它将客观景象主观化、拟人化,使银灯具有人的形象和感情,渲染了哀伤而肃穆的凄凉氛围。

C .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写故都临安元宵佳节鼓吹弹唱的情景,身为忠于南宋故国的遗民,根本听不懂这些外族歌声。

D .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这两句在词中既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又表明上阕所写的都是自己在故都的亲见亲闻。

E . 词人隐居家乡,心系故国,通过对都城元宵节的花灯、横笛、戏鼓的今昔对比,流露出对统治者的强烈愤激,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2)
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7. (4分)(2017·菏泽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论语》中,孔子认为,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李商隐《锦瑟》中,诗人借用庄子和杜宇的典故,表现惆怅、迷惘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姜夔《扬州慢》中,描写芍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情形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 (5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30字)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9. (5分) (2015高一上·连江期中) 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个字)
北京时间2009年10月26日晚8时,第11届全国运动会在山东济南西柳体育中心决出了田赛场上最有分量的一块金牌,邹振先保持了28年男子三级跳全国纪录终于被打破,河北选手李延熙以17米59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并获得冠军。

这一成绩创下后,全场顿时沸腾了!而还有四跳任务在身的李延熙简单的挥手向观众致意,看台上观看的邹振先满脸带笑,他终于看到了中国后生小子们超越了他的纪录!而浙江选手朱书靖也不含糊,取得17米41的好成绩。

赛后李延熙说自己也被这个成绩吓了一大跳,他表示自己就没有想到能跳到17米59,只想着能跳30左右即可,李延熙把破纪录主要归功于场上的热烈气氛,以及朱书靖高水平的竞争。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高考过后,都有不少“学霸笔记”在市面上热销。

有商家坦言:“前来购买笔记的主要是家长,孩子们自己基本不买,也不怎么认真去看。

”有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学生表示,高考成绩揭晓后,马上就有多名商家前来联系,试图购买其笔记。

而许多高中教师则说,类似的“学霸笔记”可能只会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