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五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五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6题;共24分)
1. (4分) (2019高一下·凌源期中) 甲图为广西桂林客斯特地貌示意图,乙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风化作用
B . 流水溶蚀作用
C . 海浪侵蚀作用
D . 冰川侵蚀作用
(2)喀斯特地区岩石主要属于乙图中的()
A . a
B . b
C . c
D . d
2. (4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末) 下图为海洋与陆地冬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推断出()
A . 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B . 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C . 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D . 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2)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 太阳辐射的差异
B . 地形差异
C . 洋流性质不同
D .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3. (2分)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 热量充足
B . 太阳辐射强
C . 水资源丰富
D . 土壤肥沃
4. (4分) (2017高一下·武城期中) 读“某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市不同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A . 中心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少于郊区
B . 中心区人口数量已低于郊区
C . 中心区经济发展水平已落后于郊区
D . 远郊区人口总数减少
(2)近几年,该市近郊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①近郊区成为新商业中心
②工业区外迁,部分人口迁往近郊区
③近郊区城市化发展
④远郊区较近郊区建筑物密度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5. (4分) (2018高二上·延边期中)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 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 .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C . 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D . 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2)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A .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 . 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 . 增加经济产值
D . 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6. (6分) (2020高三上·榆林月考) 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原地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此刻能够展示的地理现象是()
A . 北京黑夜沉沉
B . 运动物体偏向
C . 伦敦烈日当空
D . 昼夜的更替
(2)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A . 赤道
B . 北回归线
C . 极圈
D . 南回归线
(3)关于图中P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角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B . 位于昏线
C . 正值日出
D . 当地时间6时日出
二、综合题 (共2题;共18分)
7. (8分) (2020高三上·西藏月考) 下面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轮廓及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由甲半岛上的山川分布可以看出其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
(2)乙半岛所在的南亚地区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________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3)丙半岛上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该资源主要出口到西欧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
(4) P、Q、R三地在气温方面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三地中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________。
(5)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三大半岛上的国家都属于________国家。
8. (10分) (2019高二上·揭西期末)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见下图)。
材料二资料显示,中国汽车从年产量不足200万辆,激增到超过850万辆,只用了6年时间。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中国在全世界汽车产业的排序已经从第8位升至前3位。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第一大潜在市场。
(1)分析我国汽车产销量一直增长的原因。
(2)汽车产业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具有较强的经济效应,试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6题;共24分)
答案:1-1、
答案:1-2、
考点:
解析:
答案:2-1、答案:2-2、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答案:4-2、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答案:6-3、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2题;共18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答案:7-5、
考点:
解析:
第11 页共12 页
答案:8-1
、
答案:8-2、
考点:
解析:
第12 页共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