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慢教育”教学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9551/ki.issn1672-9129.2021.01.216
初中数学课堂 慢教育 教学的策略
庞礼裕(广西北流市民安镇初级中学㊀537401)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设计教学㊂本文以慢教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充分考虑初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初中数学课堂 慢教育 实施过程中,进行相关的探讨和研究;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㊂
关键词:初中数学;慢教育;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129(2021)01-0222-01
㊀㊀新课标明确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放慢教学的脚步,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获得全面可持续的发展㊂ 但是,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则快速地给予启发或暗示,以此避免因时间的流逝对以下教学环节的影响.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鉴于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具体谈谈怎样立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在合理的 慢 中彰显数学教育的精彩之处.
1㊀概念㊁性质㊁定理类引入,需慢些
概念㊁性质或定理等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只有亲历概念㊁性质或定理等的形成过程,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涵.部分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结果,常忽视概念㊁定理㊁性质或法则类的重要性,没有带领学生充分感知其形成过程,导致学生在短期内会解题,一段时间后因概念或性质的模糊不清,而导致产生各类错误.因此,教师教学概念㊁性质㊁定理或法则时,应放慢脚步,通过情境创设㊁游戏设计或经典名言导入等方式,将待学内容融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中,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结合原有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结构,根据实际情况抽取出新的概念㊁性质或定理等.
案例1 圆 的性质教学.教师用PPT展示一个圆,在圆的下方添加毕达哥拉斯的一句名言: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
师:大家觉得这个图形美吗?
生1:太一般了,没觉得有多好看(捂嘴笑).
师:那我们来说说它有什么特征吧.
生2: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非常好.那谁来说说它的对称轴在哪儿,共有多少条对称轴?
生3: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这个圆的对称轴,又经过圆心的直线有无数条,所以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师:很好!这么说来,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确有着明显的区别.
生4:它还有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
师:不错!你能说说它的对称中心吗?
生4:它的对称中心就是圆心.
生5:它还具备旋转对称图形的特征.
师:哦?你能说说圆需要旋转多少度,才能与自身重合吗?
生5:任意角度都可以.
师:非常好!现在你们觉得毕达哥拉斯说的对吗?
生(齐):对!
师:现在,我们把圆所具备的特征
总结一下,看看它与一般图形有哪些区别.
教师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并没有因为圆是大家所熟悉的图形而直接呈现它的性质,而是放慢教学脚步,借助名言引入新课,鼓励学生在观察中思考,逐步感知圆与一般图形的最大区别在于 对称性 ,而 对称 这个属性为揭示圆的性质起到了直接指向的重要作用.此过程看似慢了一些,却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圆的特性,并将此性质内化到认知结构中,为接下来的学习夯实基础.
2㊀数学例题操作演示需要慢教学
数学学习离不开例题的讲解,学生应在教学过程中感知题目条件与结论的变化情况,通过一题多解㊁多题一解㊁变式或问题串的设置等,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而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将例题呈现给学生,学生也能解决例题中的问题,但一旦题目条件或结论发生变化,则手足无措,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例题掌握得不够透彻,没有达到通过一道例题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例题讲解中,应放慢教学脚步,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中理解例题所蕴含的知识点,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画出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㊂在教师出示例题后,应先让学生自己去列表㊁描点㊁连线,同时最好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㊂等学生画完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去审题㊁分析㊁做题,使学生明白二次系数由1 变为 2 ,画函数图象的步骤是不变的,最后矫正一些学生做1 变为 2 ,画函数图象的步骤是不变的,最后矫正一些学生做题时不正确和不规范的地方,学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画函数y=ax2的图象的技巧,效果也会更好㊂操作演示例题㊁习题教学慢一点,不是降低效率,教材中的例题是专家们经过仔细推敲审核后确定的,它们具有典型性㊁示范性和引领性,只要充分挖掘其蕴藏的教学价值,适时进行拓展与变形,不仅能幵拓学生的解题思路,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㊂
3㊀教学问题需要慢些
俗话说: 一切思维均源于问题,问题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面对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教师都不应该采取回避的方式来应对,而应牢牢抓住问题产生的契机,利用问题引领教学,与学生一起交流,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可以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㊁交流㊁分析问题,以问题创造教学资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赶进度而忽略问题的价值,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相应的拓展.因此,教师在面对教学中的问题时,应放慢教学进度,充分利用问题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在问题中获得相应的成长㊂
4㊀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更应耐心地等待㊁宽容㊁信任每一个学生,发现并助长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 慢教育 中回归自然㊁绽放精彩㊂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
的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5).
[2]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 张文质教育讲演录(第二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㊃222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