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五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二历史(必修)
是最符合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
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孔子曾曰:听讼,吾犹人也,但使无讼。
”汉代司马迁也言: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围绕治国方略,两者皆倡导
A.缘法而治B.礼乐教化
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
2.董仲舒认为,“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人君就无以持一统.”为此,他主张
A.君权神授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D.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3.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
A.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D.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
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
错误甚至罪孽。
”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主张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5.“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提出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
6.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闲着曾留下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知行合一”
乙:“工商皆民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7. 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而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自我感情的欣赏发现了自己。
”对材料中“发现了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性的复苏B.理性的胜利C.教权的退场D.君权的消亡
8.“现在人类研究的适当题材是人,是他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据此推断,这类研究主要出现于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9. 雅典人民以极大热情建设家园,在国家和私人财富方面,雅典远超其他城邦,公职薪酬、城邦节庆等方面开支远低于财政岁入,国家财富储备充足。
这一黄金时代的执政者是
A.普罗泰格拉B.梭伦C.克利斯提尼D.伯里克利
10。
他的学说对人民主权、自由和平等有着强烈的诉求,是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上述评价中的“他"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11。
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B。
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D。
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12.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
"能对这一自然
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13. 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图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它属于
A.汉赋B.唐诗C.宋词D.元曲
14. 文征明是明代“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诗文书画俱佳.右图是其代表作之一的《西苑诗十首》(局部),该作品
A.隶书范式突出B.楷体特色毕现C.行书风格明显D.草书形韵兼备
15。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6。
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词:“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为了驱散第二朵“乌云”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C.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7. 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
”材料中“解放性的发明”是指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
18。
“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材料反映的科学理论
①认为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③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④对生物学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9。
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
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
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
A.圈地运动的进行B.蒸汽动力的应用C.石油工业的发达D.电器的广泛使用20。
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
A.黄宗羲等早期启蒙思想家B.清末早期维新人士C.民国初年资产阶级激进派D.“文革”期间的红卫兵
21。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
A.维新思想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
22.1916年,陈独秀在《宪法与孔教》一文中写道:“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
……孔教之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
其存废为吾国早当解决之问题.”材料表明陈独秀A.宣扬维新变法思想B.倡导学习西方科学C.主张进行文学革命D.反对封建伦理道德23.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时时被那些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魏源B.康有为C.梁启超D.陈独秀
24。
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
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
A.师夷长技B.维新变法C.民主革命D.民主科学
25。
有人认为“五四”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科学和自由,乃至“现代与西方”“传统与中国”这样的认识问题的方式,在晚清时都已经提出了。
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6.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
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也。
"材料中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的含义是
A.凡天下者田,天下人同耕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中央集权,广开言路D.以法治国,公选官吏
27.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伟人毛泽东”的网页。
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三个代表”思想28.某版主在党建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讨论帖,很多网友进行了跟帖,其中与主题讨论不相符合的内容是
A.邓小平理论诞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B.《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是体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著作
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社会主义本质"、“一国两制”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29.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下列著作能反映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新民主主义论》C.《井冈山的斗争》D.《论人民民主专政》
30。
有研究专家评说右边名画:“主角不是山,不是田野,甚至不是干草垛,而是那些灿烂明亮的光芒,光与影完美融合,冷暖色调互衬显得十分动人。
"这幅画的艺术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B.印象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二、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原名文濬。
大学期间特别崇尚某一思想家的学说,取名“知行”。
中年时,他又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故改名为“行知”.据此判断,他曾崇尚的这一思想家是王阳明。
32.康德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认为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
33.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建立量子力学,弥补了牛顿力学的不足。
34.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3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理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每
小题10分,共20分)。
36.(10分)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同构(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董伸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材料二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
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材料三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
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提升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
(3分)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
(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4分)
37.(10分)追求自由是人的本性,西方思想家对这一话题多有探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任务主要是探讨与人生幸福有关的道德伦理问题……认为美德基于知识,而两者之获得皆有赖于教育.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莎士比亚既满腔热情地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同时也看到了大力放纵个人主义充满贪婪等等的一个世界。
——据张莉《浅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三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
……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
—-马执斌《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关于道德问题的主张及其获取途径。
(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莎士比亚认为人文主义思想存在什么不良倾向?(3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康德关于自由的主张。
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哪场运动的思想主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
(2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10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1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1分)
(2)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分)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果?(2分)
(3)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哪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1分)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4)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2分)
高二历史必修(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10分)
(1)伦理信仰:忠孝。
(1分)
主要措施:独尊儒术;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经典成为国家教科书;设立太学。
(任意写出两点得2分)
(2)出发点:责任感和使命感。
(1分)
途径: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
(2分)
(3)新内涵:世界意识.(1分)
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
(3分)
37.(10分)(1)“美德即知识。
(1分)教育。
(1分)
(2)内涵: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及尊严;追求自由、幸福、物质享受。
(2分)不良倾向:过分强调自我,个人私欲膨
胀。
(1分)
(3)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自由是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的。
(2分)启蒙运动。
(1分)
(4)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个人行使权利时不应该违背道德和
法律。
(2分)(或言之成理即可)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38.(1)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分)
影响: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1分)
(2)会议:七大。
(1分)
成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论。
(2分)
(3)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分)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
(4)特点: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