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我国在刑法溯及力上采取( )。

A.从新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正确答案:B
解析:《刑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据此,我国刑法在溯及力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

知识模块:刑法学
2.我国《刑法》对犯罪的定义是( )
A.形式定义
B.实质定义
C.阶级定义
D.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定义
正确答案:D
解析:外国刑法或学说对犯罪的定义大多采取法律形式层面的定义,俄罗斯刑法采取的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定义,我国刑法对犯罪的定义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定义,D项正确。

知识模块:刑法学
3.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50万元定金后逃逸。

甲的行为属于( )
A.法条竞合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结合犯
正确答案:A
解析:法:条竞合犯指一行为同时触犯存在法条竞合关系的数个法条的犯罪形态。

本题中,甲的行为既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也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这两个法条存在竞合关系,导致甲的一行为不可避免的触犯两个法条,甲的行为属于法条竞合犯,A项正确。

知识模块:刑法学
4.甲利用自己在航空公司工作的机会,多次未经海关,私自携带外国奢侈
品牌女包回国,然后将带回的女包销售给他人。

甲偷逃应缴税额15万元。

甲的行为( )
A.成立逃税罪
B.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C.不构成犯罪
D.成立非法经营罪
正确答案:B
解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境,偷逃应缴纳关税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行为。

甲未经海关,私带奢侈品牌女包入境,偷逃关税达到数额较大,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B项正确。

甲不成立逃税罪,逃税罪偷逃的是其他税收,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偷逃的是关税。

知识模块:刑法学
5.甲入室盗窃,甲的行为构成( )。

A.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盗窃罪
B.只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C.只构成盗窃罪
D.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盗窃罪,从一重罪处断
正确答案:C
解析:吸收犯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因为是另一个犯罪行为的必经阶段、组成部分、当然结果,而被另一个犯罪行为吸收的情况。

甲入室盗窃必然会有一个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其中,盗窃行为是主行为,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是从行为。

甲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由于被盗窃行为吸收,因此甲的行为只构成盗窃罪,选C 项。

不选D项,因为吸收犯的处断原则是按照吸收之罪处断,不实行数罪并罚,也不从一重罪处断。

知识模块:刑法学
6.(2016年真题)张某深夜撬门进入甲家,被甲安装在保险柜上的防盗装置击中头部受轻伤。

甲的行为属于( )。

A.事先防卫
B.正当防卫
C.假想防卫
D.防卫过当
正确答案:B
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知识模块:刑法学
7.甲和乙多次发生争吵,矛盾日深,两人又发生争吵,甲提出决斗,乙同意应战,决斗中,甲将乙刺成重伤,乙奋起反抗,刺穿甲的心脏致使甲死亡,乙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案例中甲、乙二人属于互殴,在互殴的场合,因互殴双方都有侵害对方的意图,所以原则上都不能成立正当防卫。

乙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C正确。

知识模块:刑法学
8.甲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此时人民法院对甲还必须适用( )。

A.罚金
B.没收财产
C.剥夺政治权利
D.赔偿经济损失
正确答案:C
解析: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知识模块:刑法学
9.某医院工作人员王某在采购药品时,非法收取药品回扣和向客户索取新药推荐费共计8万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A.非法行医罪
B.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C.职务侵占罪
D.受贿罪
正确答案:B
解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里的“其他单位”包括非国有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如教育、科研、医疗、体育、出版等单位的从事组织、领导以及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

本题中,王某属于医院的工作人员,符合非国家工作人员的主体条件和其他特征,故选B项。

A项错在: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行医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题表述的情形不符合非法行医罪的构成特征。

C项错在:本题中,王某是将索取的他人财物据为己有,该财物并非医院的财产,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D项错在:医院属于其他单位的范畴,故对王某不能以受贿罪论处。

知识模块:刑法学
10.甲因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同时宣告缓刑2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第三年,甲又犯间谍罪,则甲( )。

A.构成一般累犯
B.构成特别累犯
C.不构成累犯,因为后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D.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罪不符合累犯构成条件
正确答案:D
解析: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又犯罪的,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是附条件地不执行刑罚,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了,而不是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知识模块:刑法学
11.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2年期满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

A.没有故意犯罪
B.遵守监规
C.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D.接受劳动改造
正确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问题。

我国刑法规定,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因此选C。

知识模块:刑法学
12.某演员甲被爆交往新的女友,网友“人肉”搜索出甲交往对象乙的所有个人信息,并发布到网上,对乙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网友的行为侵犯了乙的( )
A.荣誉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肖像权
正确答案:B
解析: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隐私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人格权。

本题中,乙的个人信息被网友发布,也就是个人隐私被他人非法干涉,网友的行为侵犯了乙的隐私权,B项正确。

网友没有侵犯乙的荣誉权,因为乙本身没有获得荣誉,A项错误。

网友没有侵犯乙的名誉权,因为网友并没有恶意贬损乙,破坏乙的名誉,C项错误。

网友也没有侵犯乙的肖像权,因为网友不是以营利为目的非法利用乙的肖像,D项错误。

知识模块:民法学
13.甲将乙打成轻伤,公安机关在决定是否立案时,委托外科医生丙做伤情鉴定,丙为了使自己的情敌甲遭受牢狱之灾,故意把轻伤改成了重伤。

丙的行为构成( )
A.伪证罪
B.徇私枉法罪
C.包庇罪
D.诬告陷害罪
正确答案:A
解析: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
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刑事诉讼指的是从立案侦查到审判终结,在公安机关决定是否立案而作伤情鉴定时,鉴定人丙作虚假鉴定,构成伪证罪。

A选项说法正确。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在刑事诉讼中,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丙是医生,不是司法工作人员,不构成徇私枉法罪。

B选项说法错误。

包庇罪,是指故意作虚假证明包庇,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丙的行为不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而是欲使其受到处罚,不构成包庇罪。

C选项说法错误。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诬告陷害罪的行为人必须是主动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人,而丙是在刑事追诉中作虚假鉴定的人,并非启动追诉程序的人。

D选项说法错误。

知识模块:刑法学
14.下列表述,正确的说法是( )
A.村委委员会主任甲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救济款物,构成贪污罪
B.普通公民乙利用受聘担任国有公司经理职务的便利条件,侵吞国有财物,不构成贪污罪
C.国家工作人员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但未为他人谋取利益,不构成受贿罪
D.丁采用暴力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并致使该工作人员重伤,以妨害公务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
解析:村委会成员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时,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应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

村委会甲在协助从事救济款物管理时,利用职务便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吞公共款物的,构成贪污罪。

A选项说法正确。

根据刑法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乙属于受托经营、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

B选项说法错误。

受贿罪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第二,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

丙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不需要为他人谋取利益,也构成受贿罪。

C选项说法错误。

以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造成的人身伤害仅仅是轻伤,则按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如果造成的伤害达到重伤程度或致使工作人员死亡,则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丁采用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并致使该工作人员重伤,属于一行为侵犯数个法益的想象竞合犯,以故意伤害罪和妨害公务罪择一重罪处罚,定故意伤害罪。

D选项说法错误。

知识模块:刑法学
15.医生甲借给乙做手术之机偷偷摘取乙的某器官卖给丙,后乙因感染而导致死亡,则甲构成( )。

A.盗窃罪
B.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C.故意杀人罪
D.诈骗罪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刑法》第234条之一的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18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造成死亡的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故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知识模块:刑法学
16.担保期间,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优先受偿。

这体现了担保物权的( ) A.优先受偿性
B.不可分性
C.追及性
D.物上代位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担保物权的特征包括:优先受偿性、从属性、不可分性和物上代位性。

物上代位性是指担保期间,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被征收等,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优先受偿。

D项正确。

知识模块:民法学
17.对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权,属于( )
A.支配权
B.请求权
C.抗辩权
D.形成权
正确答案:D
解析:支配权是指可以对标的物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所有权是典型的支配权。

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

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权利的权利,比如双务合同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

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

对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可以使合同生效,也就是说拥有追认权的主体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因此追认权是形成权,D项正确。

知识模块:民法学
1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物权相对于债权的特征的是( )
A.优先性
B.意定性
C.追及性
D.排他性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权利的效力上,物权具有优先力、追及力,还具有排他性。

而债权
则没有这些效力。

物权与债权同时存在于同一物上时,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物权人得优先行使其权利,是为物权的优先力。

物权的标的物无论辗转流向何处,权利人均得追及于物的所在行使其权利,是为物权的追及力。

物权具有直接排除不法妨碍的效力。

当物权人行使权利遇到不法妨碍时,可以凭借物权直接请求妨碍人排除妨碍或消除可能发生妨碍的因素;一物之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互不相容的物权。

A、C、D三项均属于物权独有的特征。

在权利的发生上,物权的设定采取法定主义,而债权的设定则采任意主义。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知识模块:民法学
19.甲、乙、丙、丁共同在某商场购买了一辆轿车,约定轿车交付后两个月内向商场履行付款义务,但四人到期仍未付款。

如果每人对该辆轿车拥有四分之一所有权,则( )。

A.商场只能按照四人对轿车拥有所有权的比例行使债权
B.如果甲到期支付了全部车款,则甲有权对超过自己承担车款的部分向其他共有人按比例追偿
C.如果乙到期支付了全部车款,则乙有权对超过自己承担车款的部分向其他共有人不分份额地行使追偿权
D.甲、乙、丙、丁对该轿车享有的权利是均等的,故应按照比例清偿所欠商场的车款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物权法》第102条的规定,选B项。

知识模块:民法学
20.一方因在他方土地通行造成他方损失的应当( )。

A.赔偿损失
B.赔礼道歉
C.消除影响
D.适当补偿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民通意见》第100条的规定,可以判断出D项是正确答案。

知识模块:民法学
21.杨某购买了一部手机,刚用两天就不能通话。

后查明是因仓储者保管不善并经运输者承运过程中过于颠簸导致的产品缺陷。

杨某对此产品缺陷,有权向( )要求赔偿。

A.手机的生产者和销售者
B.手机的仓储者和生产者
C.手机的运输者和销售者
D.手机的销售者和仓储者
正确答案:A
解析:《侵权责任法》第44条规定,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
偿。

据此,本题中,杨某可以向手机的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但不能直接向仓储者或运输者要求赔偿,故选A项。

知识模块:民法学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委托合同与授权行为的区别的是( )
A.委托合同是双方行为,授权行为是单方行为
B.委托合同是不要式行为,授权行为一般采取书面形式
C.委托合同是诺成性行为,授权行为是实践性行为
D.委托合同不产生代理权,授权行为产生代理权
正确答案:C
解析:委托代理一般是在委托合同基础上,由被代理人直接授权给代理人的。

需要注意的是,委托合同与授权是两个概念。

有时,尽管委托合同成立了,但是合同中没有明确的授权条款,代理权仍不发生。

因此,产生委托权的是授权行为,D选项正确。

授权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不存在诺成性或实践性的区分,C选项错误。

知识模块:民法学
23.根据代理人在进行代理活动时是否明示被代理人名义,代理可分为( )
A.本代理和再代理
B.显名代理和隐名代理
C.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
D.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民法学
24.依照传统民法理论,下列属于用益物权的是( )
A.建设用地使用权
B.地役权
C.宅基地使用权
D.土地承包经营权
正确答案:B
解析:传统民法中用益物权主要包括:(1)地上权,是指为在他人土地上营造建筑物、工作物或种植树木而长期使用该他人土地的权利;(2)地役权,是指为自己经营和使用土地的方便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3)典权,是指支付典价后依约定占有对方的不动产并予以使用和收益的权利;(4)永佃权,是指支付佃租而在对方土地上永久耕作或放牧的权利。

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权包括:(1)土地承包经营权;(2)建设用地使用权;(3)宅基地使用权;(4)地役权。

据此,本题的答案为B。

知识模块:民法学
25.占有的客体不包括( )
A.汽车
B.房屋
C.建设用地使用权
D.汽车的左前轮
正确答案:C
解析:占有是指对于物具有事实上的管领力的一种状态。

通说认为,占有是一种事实而不是权利。

占有的特征在于:(1)占有的标的物仅限于物;(2)占有必须是对物产生了事实上的支配与控制。

因此,占有的标的物(注意不是客体)不能是权利,本题的答案为C。

知识模块:民法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