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北京版)探究影响电流的因素课后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有关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电流成反比
D、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为了探究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某同学将实物连成图1所示电路,请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在错误连线处画❌,并将其改正。
图1
3、科普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以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的趋势或规律。
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
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
为了
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
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
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座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
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在线,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1)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关系
电压U/V 0、3 0、6 0、9 1、2 1、5 1、8
电流I/A 0、08 0、15 0、23 0、40 0、38 0、45
①为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请你在图2的方格
中建立有关坐标轴并制定其标度,把表中的数据在
坐标系中描点、绘制出本次实验的变化图线。
②从你绘制的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
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
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
掉。
这是哪组数据?请在表格中将其圈出。
(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
验数据。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温度/℃80 72 64 59 55 51 47 46 45 ①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选择图23中图更合理。
(选填“甲”或“乙”)
②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20min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参考答案:1、D 2、
3、(1)①❌
❌
❌
②第四组数据数据师错误的(2)①乙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