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精品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质和酸碱失衡。 4. 抗生素必须早期,有针对性、足量和联合使用。 5. 代谢支持治疗 6. 其他
谢谢!
1、腹膜的应用解剖
腹膜腔分大小腹腔—腹腔+网膜囊,由网膜孔相通(肝脏出血时 首先要从网膜孔进入,以便出血时能控制第一肝门)
壁腹膜 体N,痛觉定位准确 脏腹膜 自主N,牵拉反射敏感 腹膜面积 1.7-2.0m2
• 腹膜的生理作用
1. 润滑作用 75~100ml黄色 澄清液体
2. 渗出与吸收 3. 防御作用 4. 修复作用
第一节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累及整个腹腔称为急 性弥漫性腹膜炎
• 病因与分类
1. 继发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损伤、吻合口 漏或手术污染,所引起的腹膜化学性与细菌性 炎症。
1)病因 2)致病菌、消化道内常驻菌群、大肠杆菌多见。
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因
继发性——大肠B 原发性——溶链、肺双、大肠B
2、非手术疗法。
适用于: 1. 明确的继发性腹膜炎早期,感染较轻且局限。 2. 继发性腹膜炎后期已趋向局限。 3. 原发性腹膜炎或盆腔感染引起的腹膜炎 4. 腹膜炎病因未明,病变局限,全身情况良好。
治疗方法:
1. 禁食,胃肠减压。 2. 半坐卧位。 3. 静脉补液,纠正低血容量,改善循环,纠正水电
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 高。
4. 影像学检查
• 诊断
应确定 1)是原发性或继发性, 2)腹膜炎的范围, 3)原发病灶 4)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1.电解质测定 2.肝、肾功检查 3.血气分析 4.诊断性腹腔穿刺
• 腹腔穿刺在诊断中是重要的。
结核性腹膜炎
草绿色透明腹水
*经短期非手术治疗,一般不超过8—12小时,病 情不缓解反而加重者。
*腹内原发病严重,且需要手术治疗。
*腹腔积液多,腹膜炎严重,尤其是有休克者。
B、手术治疗方法
*麻醉方法 *处理原发病是主要治疗目的。 *清洁腹腔 术中应彻底吸净腹腔内的 脓液或液体。 *引流或术后灌洗。
C、放引流管的特征
*术野广泛的渗液或渗血。 *坏死病灶未能切除或无法清除。 *坏死病灶切除后或穿孔修补后,预防发生液体渗 漏。 *局限性脓肿。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 解剖生理概要
腹膜是由间皮细胞组成的一层光滑的浆膜。分为 壁腹膜和脏腹膜。
腹膜腔是壁腹膜和脏腹膜之间的潜在腔隙,是人 体最大的体腔。男性是密闭的,女性的则经输卵 管、子宫、阴道与体外相通。
壁腹膜主要受体神经的支配,痛觉敏感,定位准 确。脏腹膜受自主神经支配,对牵拉和胃肠内压 力增加或炎症所致组织内压增高等张力刺激较为 敏感,常表现为钝痛,定位差。
腹腔水肿渗液 纤维蛋白增加
呕吐 肠麻痹 肠内积液
毒素吸收
细胞外液 容量减少
肺交换量减少
抗利尿激素上升 尿量减少 心排出量减少 组织缺氧
周围血管收缩
休克
代谢性酸中毒
死亡
• 临床表现: 腹痛,恶心、呕吐
1. 全身症状:包括体温、脉搏、感染中毒症状。 当体温下降脉搏加快,为病情恶化的症状。
2. 腹部体征: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胀,腹 胀加重是病情恶化的一项重要标志。
胃十二肠急性穿孔 黄色浑浊含胆汁及食物残渣无臭味
急性阑尾炎穿孔 略带臭味稀脓性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绞窄性肠梗阻 臭味重的血性液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血性,胰淀粉酶含量高
• 治疗:原则为清除病因,局限引流腹内感 染,促进吸收,纠正感染所致的病理生理 改变。措施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种。
1、手术疗法
A、手术适应症
*腹膜炎病因不明,病情逐渐恶化
• 2.原发性腹膜炎:
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 致病菌经血循环、 淋巴途径及经肠壁播散、女性生殖系进入 腹腔引起的腹膜炎。
主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或大肠杆菌。
多数病人有营养不良或抵抗力低下,发病 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
• 病理生理
胃肠内容物或细菌进入腹腔内后,腹膜立即 产生反应。
急性腹膜炎
谢谢!
1、腹膜的应用解剖
腹膜腔分大小腹腔—腹腔+网膜囊,由网膜孔相通(肝脏出血时 首先要从网膜孔进入,以便出血时能控制第一肝门)
壁腹膜 体N,痛觉定位准确 脏腹膜 自主N,牵拉反射敏感 腹膜面积 1.7-2.0m2
• 腹膜的生理作用
1. 润滑作用 75~100ml黄色 澄清液体
2. 渗出与吸收 3. 防御作用 4. 修复作用
第一节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累及整个腹腔称为急 性弥漫性腹膜炎
• 病因与分类
1. 继发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损伤、吻合口 漏或手术污染,所引起的腹膜化学性与细菌性 炎症。
1)病因 2)致病菌、消化道内常驻菌群、大肠杆菌多见。
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因
继发性——大肠B 原发性——溶链、肺双、大肠B
2、非手术疗法。
适用于: 1. 明确的继发性腹膜炎早期,感染较轻且局限。 2. 继发性腹膜炎后期已趋向局限。 3. 原发性腹膜炎或盆腔感染引起的腹膜炎 4. 腹膜炎病因未明,病变局限,全身情况良好。
治疗方法:
1. 禁食,胃肠减压。 2. 半坐卧位。 3. 静脉补液,纠正低血容量,改善循环,纠正水电
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 高。
4. 影像学检查
• 诊断
应确定 1)是原发性或继发性, 2)腹膜炎的范围, 3)原发病灶 4)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1.电解质测定 2.肝、肾功检查 3.血气分析 4.诊断性腹腔穿刺
• 腹腔穿刺在诊断中是重要的。
结核性腹膜炎
草绿色透明腹水
*经短期非手术治疗,一般不超过8—12小时,病 情不缓解反而加重者。
*腹内原发病严重,且需要手术治疗。
*腹腔积液多,腹膜炎严重,尤其是有休克者。
B、手术治疗方法
*麻醉方法 *处理原发病是主要治疗目的。 *清洁腹腔 术中应彻底吸净腹腔内的 脓液或液体。 *引流或术后灌洗。
C、放引流管的特征
*术野广泛的渗液或渗血。 *坏死病灶未能切除或无法清除。 *坏死病灶切除后或穿孔修补后,预防发生液体渗 漏。 *局限性脓肿。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 解剖生理概要
腹膜是由间皮细胞组成的一层光滑的浆膜。分为 壁腹膜和脏腹膜。
腹膜腔是壁腹膜和脏腹膜之间的潜在腔隙,是人 体最大的体腔。男性是密闭的,女性的则经输卵 管、子宫、阴道与体外相通。
壁腹膜主要受体神经的支配,痛觉敏感,定位准 确。脏腹膜受自主神经支配,对牵拉和胃肠内压 力增加或炎症所致组织内压增高等张力刺激较为 敏感,常表现为钝痛,定位差。
腹腔水肿渗液 纤维蛋白增加
呕吐 肠麻痹 肠内积液
毒素吸收
细胞外液 容量减少
肺交换量减少
抗利尿激素上升 尿量减少 心排出量减少 组织缺氧
周围血管收缩
休克
代谢性酸中毒
死亡
• 临床表现: 腹痛,恶心、呕吐
1. 全身症状:包括体温、脉搏、感染中毒症状。 当体温下降脉搏加快,为病情恶化的症状。
2. 腹部体征: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胀,腹 胀加重是病情恶化的一项重要标志。
胃十二肠急性穿孔 黄色浑浊含胆汁及食物残渣无臭味
急性阑尾炎穿孔 略带臭味稀脓性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绞窄性肠梗阻 臭味重的血性液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血性,胰淀粉酶含量高
• 治疗:原则为清除病因,局限引流腹内感 染,促进吸收,纠正感染所致的病理生理 改变。措施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种。
1、手术疗法
A、手术适应症
*腹膜炎病因不明,病情逐渐恶化
• 2.原发性腹膜炎:
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 致病菌经血循环、 淋巴途径及经肠壁播散、女性生殖系进入 腹腔引起的腹膜炎。
主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或大肠杆菌。
多数病人有营养不良或抵抗力低下,发病 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
• 病理生理
胃肠内容物或细菌进入腹腔内后,腹膜立即 产生反应。
急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