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门絮语缠论与走势漫谈(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缠门絮语缠论与走势漫谈(四)
(接昨日文章)
昨日文章发出后,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的留言,看起来还是有一些朋友是认可的。

不过在这里提醒一句:大家对所有观点都要保持警惕心理,不管是谁说的,一定要先去看TA的逻辑是什么、能不能经得起推敲,然后看结论是否有效、有没有条件限制。

然后才是能否被自己吸收,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对待缠论要如此,对待其他人(比如我)的理论和观点也要如此。

只有如此,才能对得起缠师说的“一事不知,儒者之耻”。

像这位朋友这么悲观就没必要,如果我的言论影响了您的情绪,反倒失去了写作这些文字的本意。

这个系列里的文字偏向于缠论某些概念的细微分辨,有些观点更倾向于破除初学缠论、甚至初入市场的朋友们的一些心魔,其由来是看到过太多学习缠论的朋友把缠论当成圣杯来看待,所以不免有些悲观。

但事情还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如果只是从坏的一面去看,可能只看到问题;如果只从好的一面去看,可能只看到优点。

而学习缠论,就是学会从各个方面去观察分析,排除个人情绪干扰之后,才有可能真正寻找到事物的客观规律。

缠师说TA自己“反左反右反中间派反反对一切派”,意思就是说不要屁股决定脑袋,不要有既定立场。

而悲观、乐观、善良、邪恶等等这些道德和情感因素,也是屁股之一。

去掉屁股,就是缠师说的“不要让你的脑筋动了你的眼睛”。

尤其是阅读今天以及后面的文字的朋友,更要注意这一点,千万不要被我带歪。

当然,一时有点歪也没关系,未来的内容可能还有正回来的机会。

继续昨天文章的内容。

缠论里有一条“缠中说禅升跌完备性定理”: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

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

(21 课)
这一定理,意味着走势的任意波动的起始点和结束点,都是某一级别的背驰。

也就是说,所有的转折点都必须是某一级别的背驰点。

但前面的论证,表明在理论上是可以存在某些不是背驰的转折点的。

某级别走势的转折完全可以在该级别以下所有级别都没有背驰的情况下出现。

也即:本级别的转折,除了本级别背驰引发本级别转折、小级别背驰引发本级别转折这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一个没有本级别以下任何级别背驰就转折的分类。

这个现象在实际走势中经常遇到,尤其是像外汇或期货这种剧烈波动的图形中,一个跳空直接回头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昨天也有朋友提到小转大是个正常现象,这对于我们日常观察分析的走势图来说,没什么问题。

但在这个系列里说的已经是1纳秒级别,不可能再有更小级别的图形了。

所以在这个1纳秒级别,不会出现更小级别的背驰,也就不存在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的情况。

没有背驰,自然就不会有买卖点。

缺少了动力学的形态学,依然可以是形态学,但绝对是个残缺的非完整体。

就像笔线段的定义一样,所谓“唯一性分解”的背后,是大量的未来函数,是无法当下确认的事后推演。

就如今天开奖后才知
道昨天的彩票应该买什么号码,十分正确,但没什么用处。

这一点非常符合前面说过的“走势不可预测”的原则,是摆脱“决定论”思维误区的关键,但这一步迈出后,缠论将进入一个新的误区:“概率论”。

一切买卖点都是概率,如同掷骰子般的运气,交易就成了靠天吃饭。

(关于思维误区的话题,以后再详细讨论)
尽管这个定理的失效并不会对缠论基础的推理和逻辑造成完全的破坏性影响,但对于缠论一向引以自傲的“完备性”、“逻辑性”这一类标签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缠论一贯标榜的“数理化”也就没那么硬气了。

这样继续细细想下去,很多缠论的其它定理定律也就都很危险了,比如:
缠中说禅精确大转折点寻找程序定理: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可以通过不同级别背驰段的逐级收缩范围而确定。

(27课)
缠中说禅趋势转折定律: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任何级别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17 课)
再延伸一下,可以出现没有背驰的转折点,那某些关于买卖点的定理定律也不稳固了,比如:
缠中说禅买卖点定律一:任何级别的第二类买卖点都由次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14 课)
缠中说禅买卖点级别定理:大级别的买卖点必然是次级别以下某一级别的买卖点。

(35 课)
诸如此类等等。

这个问题,可能要花大量的篇幅来解释,具体的以后有机会再讲。

延续上面的思路,眼下可以用这样一种简单、不够精准的方式来思考:缠论的“第一类买卖点”其实有两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理论上的逻辑推导过程中的第一类买卖点,指的是走势的转折点,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图形上的一切上下涨跌的拐点。

这个转折点一般是指背驰点,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非背驰点。

第二个含义是操作上的第一类买卖点,因为没有背驰当下无法指导操作,所以只能去操作有背驰的一类买卖点,也就是第一种含义中的某些特定部分。

第二、三类买卖点同理。

但缠师在行文中,这两个含义是混着来说的,并没有时时刻刻分得那么清楚。

什么时候用的是第一种,什么时候用的是第二种,要看具体的语境和使用范围来定。

比如,在小转大这个概念提出之前,走势的转折点等同于背驰点,所有基于这一点的定理定律都是默认这个前提条件的。

有了小转大这个概念,走势的转折点就可以是没有背驰指导操作的第二类,所以原文才说小转大的情况下没有第一类买卖点。

再比如,一个某级别的转折点,在小级别的当下可以是没有背驰、无法确认的,但本级别却依然可以有背驰段和背驰的出现。

这样,原文中很多无法区间套下去并当下确认的买卖点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

回到那个吓人一跳的缠中说禅升跌完备性定理: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

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

(21课)
这个定理中的买卖点很显然是指第一种:走势的转折点。

由此,转折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本级别背驰,且本级别以下级别所有级别都背驰(区间套)引发转折;
第二类,本级别背驰,本级别以下级别都不背驰(非区间套背驰)引发转折;
第三类,本级别不背驰,但本级别以下某级别小级别背驰(小转大)引发本级别转折;
第四类,本级别及本级别以下级别都没有背驰的转折。

因为走势不可预测这一原则、以及级别的不可绝对精确性,某些细微级别的转折点是无法被观察与操作的。

上述理论上的疑似漏洞并不影响操作,因为操作必然建立在可被观察的基础之上。

所以背驰的
重要性并没有降低,买卖点依然是买卖点。

换言之,可操作的转折点都是买卖点,但不是所有的转折点都可以操作。

缠师说,买点并不一定是一个点,一个价位,级别越大的,可以容忍的区间越大(20070110回复),有可能理论上的来源之一,就在于上述几个不够完美区间套背驰的转折点。

这里还会推导出另一个让人沮丧的结论:某些走势(甚至大部分走势)事后看起来有着极大的利润,但并不存在可以让我们操作的买卖点。

经常有人会拿一张走势图出来问我:不要说那么多没用的,我只想吃中间最肥的那一大段,你有没有办法让我找到这类股票?我只能摇摇头:水平不够,做不到。

有些钱,或者说市场中的大部分钱----也就是走势的大部分波动----都是吃不到的。

没有买点不代表不能涨,有了买点也不代表一定要上涨,最妖的票从来不是事先算命算出来的。

只吃那些能吃到的,已经很了不起了。

缠师说,设计一个程序,将所有投资对象进行分类,只搞那些能搞的,这是投资的第一原则。

(9课)
这个第一原则并没有说把走势分成能赚钱的和不能赚钱的,然后只搞能赚钱的。

而是把走势分成符合操作规则的和不符合操作规则的,然后只搞符合操作规则的。

其实缠论108课,几百万字,说来说去,也就是这么点事。

一个理论本身可以是完备的,无瑕疵的。

这个理论是一个整体,就像人是一个整体一样,这个整体的每一个部分心肝脾胃肾各有各的功用,同时各部分必须依赖于整体才能发挥各自的功用。

要想把这个整体的理论,传授给别人或写给人看,是没有办法一下子将整体拿出来的,必须要把整体切成小块,然后让人看每一小块什么样子,各自都有什么用处,在完整的整体中是怎样的存在,跟其它小块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但是,把这些小块的部分机械地组合到一起,也不一定会发生作用,就像弄点心肝脾胃肾组合在一起,也不是一个大活人一样。

从认识到“懒人路线图”的缺陷开始,我就一直认为缠师不是一个好的幼儿园老师,很可能高估了我们这些学习者的智商。

这个理论论在TA的心里肯定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但公开讲述时,在TA的认知里一个很简单很明显的东西,在后来人眼里都可能是个巨大的障碍。

缠论本没有坑,学习者心里有了坑,缠论也就处处是坑。

缠师有言:阴符云:“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不投这个机,又如何夺天地之造化?股票市场也是一样的。

(第6课)
市场本身就是投机,这样一件可以夺天地之造化的事情,怎么就被当成了“随时随地把市场当提款机”这种烂大街的秘籍了呢?
(未完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