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能力起步培养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语文能力起步培养之我见
摘要: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能力培养被忽视和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阐述
了语文能力起步培养的具体措施,努力建构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新
模式。
关键词:语文能力起步训练前瞻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语文这门学科就是中国文化的浓缩、精华。
而要学
好语文这门学科,就必须要拥有学习语文的能力。
特别是小学语文,这是学生深
入学习掌握更多语文知识的基础和法宝。
如果小学语文的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是一个人终身的短板。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但如果像传统教育那般,教材上
出现什么内容,老师就教给学生什么内容,学生就掌握什么样的能力,那样的话,到了小学中高段就会出现阅读难、写作难等问题。
怎样让学生能自然而然的学习
好每个阶段的语文呢?这就需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具有前瞻性。
一、学习专注度培养,从听、讲故事开始。
刚刚接到新入学的小学生的老师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上课不认真的孩子怎
么那么多,东张西望,坐立不安。
不是玩笔,就是玩文具盒,不是玩橡皮,就是
玩刨笔机,甚至手里什么东西没有,他都可以玩自己的手玩半天。
是什么原因造
成了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呢?我们分析以后得出:还是电子产品惹的祸!我们在
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一些家长为了自己玩的潇洒,或者忙着做自己的事,往往把
手机丢给孩子玩游戏,看动画片,一看就很久,没有节制。
孩子慢慢被手机等电
子产品吸引,家长叫听不见,吃饭也是边吃边玩。
而进入小学以后,老师上课的
内容哪有电子产品上的游戏、动画片吸引人啊,孩子自然就觉得无聊而表现出注
意力不集中的种种现象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开学第二周就布置孩子每天
听一个小故事,每个故事听两遍或者三遍。
听完以后,由家长提问,让孩子回答,
检查孩子听故事的专注度,如果不能回答就再听一遍。
这样坚持两周后,学生慢
慢知道要专心听了,就可以改为听两遍故事再把故事讲给家长听,这样就需要更
高的专注度了。
故事的内容最开始选择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而跟教学有关的童
话故事就更好了,比如《拼音王国历险记》,既锻炼了听和说的能力,又促进了
拼音的学习,可谓一举多得。
半期以后,学生上课的专注度大大提高,上课搞小
动作的,东张西望的少了很多。
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听
的能力和说的能力,为看图写话打下了基础。
果不其然,在后半期的看图说话和
看图写话的练习中,学生很快的就学会了,老师教起来也很轻松。
听的故事多了,自然积累就多了,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口语能力培养以“说好普通话”为抓手。
教语文的老师都知道,由于区域的原因,很多农村孩子在作文中老是会出现
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土话”,特别是我们四川人,俗话都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
可见四川人的普通话有多差劲,说都说不好,怎么能写好呢?用什么办法能避免学生在写作中出现“土话”呢?通过实践,我发现让一年
级的学生从入学的那一天开始就说普通话,可以最大可能的在写作中不写“土话”。
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学校期间跟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必须说普通话,并且要
求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也说普通话。
尽管最开始会闹一些笑话,但慢慢的,孩
子们的普通话会随着学会拼音越来越标准,说的越来越流利。
实践证明,在之后
的看图写话和作文中,真的很少看到“土话”了。
让学生说普通话大大的训练了
他们的口语能力,也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写字当书法”,起步很精彩。
很多老师都认为,一年级的孩子能写出工整的字就可以了,到了中高年级再
让他们学会写出笔锋,写出汉字的美感也不迟,其实这也是农村小学一贯的做法。
之前我也这样认为,可是因为我教过很多高年级,就算老师教的再细致,再耐心,很多学生也会因为长期的习惯而无法改正过来,效果颇微。
但慢慢的我在反思,
为什么要到中高段才去强调书写的美观呢?可不可以在学生写第一个字的时候就
教他按书法的要求来写出字的笔锋呢?想想虽然有难度,但还是值得一试。
于是
教第一个字“一”的时候,我除了教会学生认识田字格,重点教学生怎样写出字
的笔锋。
起笔怎么顿笔,收笔怎么顿笔,横划怎么样做到左下右上的斜着写,利用投影让学生看我是怎样运笔、收笔。
简单的一个“一、二”两个字基本上就用了一节课,效果还不是很好,难道在一年级就教会学生写出字的笔锋真的不可行吗?我没有灰心,第二节课继续的写字教学我继续教学生写笔锋。
结果居然比上一节课好了很多,大部分的学生都写出了笔锋。
我愈加相信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事实证明我成功了,看着一本本书写美观的本子受到其他老师的赞扬,我对自己说,辛苦没有白费,在一年级把写字教学当成书法课是可行的,再也不用到了高年级才去强调书写的美观了。
当然,在整个一年级的写字教学中我们都要一直强调书写的美观,把写字教学当成书法课才能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四、“课外阅读好习惯”,养成须落实。
经常教高段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写的作文老是干巴巴的,让他们多写点内容,简直是要绞尽脑汁才能多“挤”几个字出来。
原因当然是学生脑子里的“干货”太少,直白的说就是课外阅读量太少,甚至是根本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
我曾经接手过一个五年级的班级,在班上进行调查,居然只有几个学生看课外书,并且看的课外书居然是作文书!可以想象他们的写字能力有多差。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要从低年级就要有意识地去培养。
所以在一年级上期学完拼音以后,我便布置孩子每天读拼音版的《成语故事》,最开始,学生由于对拼音还不是很熟悉,读起来有点费劲,我就让他们每天只拼读一两个自然段,慢慢的拼习惯了再多读一点。
到了一年级下期再规定他们每天晚上看20---30分钟的课外书,可以是成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也可以是童话故事,并且鼓励孩子复述看了的故事,或者写几句读后感。
这样既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我相信到了中高年级,他们的写作能力一定不会低,因为以前教过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看课外书,到了三年级写作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困难,更何况是从一年级就有这么良好的读书习惯了。
其实,让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具有前瞻性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平时的教学中把讲读课文当成课外阅读题来教,学会用不同的符号标注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学了查字典后,把学生的预习作业(生字查字典)形成一种模式,随着年级的升高
不断充实查字典的内容,让他们养成预习的好习惯;看图写话时,能慢慢的运用一些自己课外积累的成语等等。
说到底,要让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为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作好铺垫,不仅需要老师要有前瞻性的眼光,还要结合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才能真正让语文教学轻松起来,让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这条道路上越学越快乐,越学越轻松!
个人简介:谌英,女,1995年7月参加工作,小学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毕业。
从教二十多年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对小学各阶段语文教学都很熟悉,有自己的一套实际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丰富,每一学年的教学成绩皆名列前茅。
先后获得了“彭山县优秀教师”、“彭山县先进教科工作者”、“彭山县骨干教师”“眉山天府新区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殊荣,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出版和获奖,两个小课题获得了眉山市小课题评比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