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排列问题教案模板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排列的概念、计算公式及解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排列问题的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排列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排列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1. 排列问题的实际应用。

2. 复杂排列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用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排队的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排队与数学的关系,引入排列问题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
1. 讲解排列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 讲解排列的计算公式:A(n, m) = n! / (n-m)!
3. 举例说明排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班级排队、电话号码排序等。

三、课堂练习
1. 基础练习:完成教材中的基础排列问题练习题。

2. 进阶练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排列问题。

四、课堂讨论
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排列问题的解题方法。

五、总结与拓展
1. 总结排列问题的概念、计算公式及解题方法。

2. 拓展:探讨排列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概率问题、组合问题等。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教材中的排列问题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与排列相关的问题,并尝试用排列知识解决。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排列问题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排列的意义。

在讲授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练习和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分享解题思路,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