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进餐顺序对糖友也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安排进餐顺序对糖友也很重要
作者:戴伦
来源:《家庭医学》2022年第05期
近期研究显示,进餐顺序对于餐后血糖影响很大,同时也会影响血脂、血压与体重。
国人的一般饮食顺序都是先吃主食,就是吃饭、面、馒头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这样的顺序会使餐后血糖陡然升高:即使把主食与菜混合着吃,餐后血糖依然还会升高。
如果把主食放在最后单独吃,尽管血糖也会升高,但是其升高是较少的,而且过程是平稳的。
欧美国家人群通常是先喝汤,然后吃菜,最后根据腹部的饱胀感觉,适当吃些面包、薯条、吐司之类。
这种饮食顺序应该说对糖尿病患者是很有好处的。
首先喝汤,让胃处于充盈状态,有饱腹感,有利于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值:再吃蔬菜,增加纤维素帮助促进胃肠道蠕动,再接下來吃荤菜,最后吃主食,这样摄入的主食量必定会有所减少。
关于每天三餐的进食营养分配问题,我国民间素有“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的总结,外国人也有“早餐饮食比国王,中午饮食学大臣,晚上饮食像乞丐”之说。
但是如今已经有了十分具体明确的科学规定:全天最佳的饮食量分配应该是:早餐不但要吃得好而且还要吃饱,应该占全天摄入总热量的50%,不但必须吃主食而且要吃蔬菜与肉类:午餐应该占全天总热量的30%:晚餐占全天总热量的20%。
每一餐都要让食物丰富和多样化,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等。
2019年美国糖尿病年会(ADA)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全天的主食在下午三点以前全部摄入,对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血脂都有好处。
这个规定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因此有国内专家建议在下午六点以前完成晚餐,而到次日8点再开始早餐。
断食时间相当于12个小时,而且不会导致睡眠障碍,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有助于控制血糖血脂。
国内还有一些更加具体的建议,如推荐多进食血糖指数低的粗粮,包括大麦、小米等主食或土豆、藕、山药等“跨界主食”:再如蔬菜宜多吃芹菜、西蓝花、空心菜、卷心菜、莴笋、菠菜等,其纤维素含量高,有助于控制血糖:荤菜则推荐多吃鱼贝类,其次是禽类:在烹饪方式上建议尽量使用水煮、清炖、少放盐等方式。
水果应该放在两餐之间进食。
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合食用的水果为柚子、猕猴桃、桑葚、西红柿、苹果、火龙果、木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