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为治疗75例肺癌及其他肺病的辨证思路与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华为治疗75例肺癌及其他肺病的辨证思路与经验
刘宁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7(025)012
【总页数】3页(P6-8)
【关键词】刘华为;肺病;肺癌;辨证思路;经验
【作者】刘宁
【作者单位】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刘华为教授是陕西省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深,现浅述门诊75例肺病的治疗经验如下。

肺病发病原因有外感和内伤。

所选患者为2014年11月—2016年1月刘华为教
授门诊所遇到的属于内伤的慢性肺系疾病,包括间质性肺炎、肺气肿、肺大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增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肺痿”“肺积”等范畴。

观察肺病病案共75例,年龄40~87岁;其中肺癌62例,肺纤维化、增生改变
11例,其他肺病2例。

肺癌患者中腺癌7例,鳞癌5例,其余的病理诊断不明确。

肺癌术后者20例,进行过放、化疗者28例,未进行西医治疗者14例,能长期
坚持中医治疗的肺癌患者15例。

15例肺癌患者中,发病不足1年者5例,死亡
2例;发病1~2年者2例,无死亡;发病2~3年者3例,1例死亡;发病3~4年者2例,发病4~5年者1例,发病6~7年者1例,发病11~12年者1例,均无死亡。

75例患者按照中医分型分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三类。

虚证有气(阳)虚、阴虚;实证分为痰热、肺气上逆、中焦壅阻;虚实夹杂分为气虚兼痰热、气虚兼痰湿、气虚兼肝郁。

通过刘华为教授的遣方用药,笔者理解了在“五行脏腑气机气化”理论指导下的具体辨证诊治和应用。

1.虚证
(1)气(阳)虚:9例。

常用方剂:补中益气汤合柴桂龙牡汤、参苓白术散。

如兼有肝气郁结者加柴胡、芍药;津伤者加麦冬、五味子;偏阳气不足者加附子、干姜;痰中带血者加藕节、侧柏叶、干姜;胸闷气短有胸水者加葶苈子、大枣、椒目。

(2)阴虚:2例。

方用百合固金汤。

热重者加石膏、牡丹皮。

2.实证
(1)痰热:19例。

表现为咳嗽,痰或多或少,但咯痰不利,胸闷气短,舌淡红或红、苔薄黄或白厚,脉沉滑弦。

常用方剂:千金苇茎汤合葶苈大枣汤,柴陷汤,黄连温胆汤,五苓散,丹栀逍遥散,三子养亲汤。

(2)肺气不降:9例。

表现为咳嗽,气短,胸闷,咽痒,有痰,舌淡红、苔薄白。

常用方剂:麻杏二陈三子养亲汤合止嗽散,千金苇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五苓散。

肝郁者加柴胡、白芍;有胸水者加椒目;阳气虚者加制附片、干姜、炙甘草。

(3)中焦阻滞:5例。

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气短,心下痞满,纳呆,呃逆,舌
淡红、苔薄白,脉濡滑。

常用方剂:半夏泻心汤合止嗽散,苇茎汤,三子养亲汤,理中汤,柴桂龙牡汤,麻杏二陈三子养亲汤。

3.虚实夹杂
(1)气虚兼痰热:14例。

在痰热的基础上兼有神疲乏力,短气懒言,自汗,活动后
加重。

常用方剂:千金苇茎汤合补中益气汤,生脉饮,小柴胡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小柴胡合桂枝加龙牡汤,调中益气汤。

(2)气虚兼痰湿:14例。

表现为咳嗽,有痰,咯利,乏困,舌淡红、苔薄白滑润。

常用方剂:附子理中汤合补中益气汤、五苓散,藿香正气散,柴苓汤,小柴胡合桂枝加龙牡汤、五苓散,葶苈大枣五苓散,黄连温胆汤合五苓散。

(3)气虚兼肝郁:3例。

在气虚的基础上出现胸胁胀满,心烦纳呆,喜太息等情绪
不佳之症状。

常用方剂:(丹栀)逍遥散合补中益气汤,五苓散。

1.“五行脏腑气机气化”理论贯穿于治疗始终
刘华为教授认为气机是脏腑功能的运行规律,表现形式是升降出入,“气化”是中医学对人体物质代谢的概括。

人体要把食物变成自身需要的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就必须经过脏腑的升降出入气化运动来实现。

气机是气化活动必须经历的过程和基础。

“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矣,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阴阳“气化”是以“聚”“散”的形式表现的。

当气表现“聚”的运动状态时,才会出现有形物质,当气出现“散”的运动状态时,就表现为无形状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天,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从自然现象来说明气“散”无形而为云为天,气“聚”而有形为雨为地。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当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化失司,则出现痰、饮、水、湿、瘀等病理产物。

刘华为教授认为,由于机体功能低下,阳气不足而出现的痰、饮、水、湿、瘀等病理产物聚积则可形成有形的肿瘤、积水、息肉、增生、纤维化。

这都是因为阳化不足,阴化过度,“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成凝故成形”。

所以治疗原则当以温之、补之而散之。

人体的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和推动力,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阳气的耗损和不足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疗疾病时在于扶助阳气、调理气机、促进气化。

2.痰饮水湿互结是发病结果,但也是疾病进一步发展恶化的病因
总结75例肺疾病的发病原因,痰饮是肺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

原本人体脏腑气机升降有序,功能正常,各司其职,气顺血和,可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但当脏腑气机逆乱,当升不升反降,当降不降反升,就出现脏腑功能异常,饮食物不能有效转化为脏腑所需的气血精津液,反被逆乱的气机郁遏阻塞,致气道不通,形成病理性的痰饮水湿瘀。

这些病理产物不能及时疏散,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加重气机的升降出入失权,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从而进一步形成无形的或有形的痰饮水湿瘀。

如肺病及脾,脾病不升则生湿成痰,胃气不降反升,则肺气逆上,加重肺的病情,肺气壅塞,气津失布,痰饮久羁,化寒化热,皆能进一步伤及肺气,致肺气虚,则咳喘益甚,发展为痰饮兼热兼寒兼虚的夹杂证候。

刘华为教授认为癌症的病机是气化失司,治疗时应着眼于气机,着手于气化。

要善用健脾化痰利水药物,疏肝调气降逆,温补通阳,寒热并治。

治以祛邪温化,温化用参、附、术、苓、姜之辈,温化才能促进气化。

常用千金苇茎汤、黄连温胆汤、五苓散、藿香正气散、柴桂龙牡汤、补中益气汤、附子理中汤、参苓白术散等。

3.肺病要善于从肝胆和脾胃治疗
肺属金主气,司呼吸,与大肠相表里,其主要功能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肝属木主升,肺属金主降,金母为土,金子为水,金火共居上焦,故肺金病则涉及心、脾、肝、肾、膀胱、大肠等脏腑。

《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但肺也。

”其他脏腑受邪,功能失调均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

刘华为教授治疗肺病侧重治肝胆、治脾胃,达到治疗肺病的目的。

因此在肺病的治疗中,当见到肝胆当升不升,气机郁遏不利出现的口苦咽干、心烦纳呆、胸胁胀满不舒、喜太息、情志抑郁不畅时,常以逍遥散或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肺病常向愈。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是人体气机气化通上达下的枢纽。

脾肺气虚、大便溏泄者用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丸;中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补脾
利湿,或合黄连温胆汤补中有降、通畅气机;舌淡红、苔白脉滑者用藿香正气散合五苓散健脾利湿,调畅气机,促进气化。

当患者出现心下痞满、呃逆时,为气机阻于中焦而不利,胃气上逆,常合用半夏泻心汤开结除痞,调节中焦枢机升降。

4.四诊合参,随证加减,灵活变方
刘华为教授在诊疗过程中,着眼于患者当下的体质状态、疾病状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现举1例如下。

患者,男,40岁,2014年12月10日初诊。

2014年2月在西安某三甲医院确
诊“左肺鳞癌”,术后因脓胸感染引流,至2014年8月伤口痊愈。

当下面色暗黄,全身乏力,气短气喘,大便每日2~3次,舌淡红,苔薄白,脉弱无力。

辨证:脾肺气虚。

治法:培土生金。

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干姜15 g,大枣6枚,14剂。

清水煎至400 mL,早晚各1次温服。

2015年2月11日二诊:气短,白痰多,咽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滑无力。

辨证:痰湿内阻。

治法:化痰利湿。

处方:藿香正气散合五苓散,14剂。

清水煎
至400 mL,早晚各1次温服。

2015年4月22日三诊:精神好转,自觉身体轻松,偶有咳嗽,痰少咯不利,黄
白相间,活动后气短,腹部畏寒,大便每日2次,小便利,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沉滑无力。

辨证:中焦虚寒兼有痰热。

治法:温中利湿,清肺化痰。

处方:千金苇茎汤合附子理中五苓散,14剂。

清水煎至400 mL,早晚各1次温服。

2015年6月3日四诊:精神可,自觉面部肿胀拘紧,胃胀,呃逆,食可,大便每日2~3次,略干,睡眠浅,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滑。

辨证:中焦虚寒。

治法:益气温中,利湿逐寒。

处方:补中益气汤、五苓散合附子理中丸,14剂。

清水煎
至400 mL,早晚各1次温服。

2015年9月9日五诊:气喘,咽喉有痰,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滑。

辨证:痰湿阻肺,气机不利。

处方:麻杏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合黄连温胆汤,14剂。

清水煎
至400 mL,早晚各1次温服。

2015年12月9日六诊:咽有痰咯不利,气短气喘,眠浅,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滑无力。

辨证:气虚痰阻。

治法:补气化痰,升降气机。

处方:调中益气汤合二陈三子养亲汤,14剂。

清水煎至400 mL,早晚各1次温服。

2016年12月23日随访:精神好,纳眠好。

CT、B超复查正常。

按语:从该患者的整体情况分析,手术、放化疗、脓胸感染等治疗6个月,给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明显出现阳气虚衰,病位在肺,故培土生金,温补脾胃之气为要。

虚中又兼夹痰湿,或热或寒,因痰饮水湿为阴邪,易阻阳、伤阳,故温补阳气或用参苓白术散,或用补中益气汤,或用附子理中汤消除阴翳,促进气化。

同时用藿香正气散、五苓散、千金苇茎汤、二陈三子养亲汤燥湿利湿,调畅气机。

2年后随访,精神好,病情控制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