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章末总结 几种重要的物质性质比较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总结几种重要的物质性质比较一、氢化物(HCl、H2S、NH3)的比较
1.HCl、H2S和NH3的制取方法比较
2.HCl、H2S和NH3的性质比较
二、氧化物(CO2、SO2和SiO2)的比较
1.CO2、SO2和SiO2的物理性质比较
2.CO2、SO2和SiO2的化学性质比较
CO2+H2O H2CO3SO2+H2O H2SO3
三、三大强酸(盐酸、硫酸和硝酸)的比较 1.HCl 、H 2SO 4和HNO 3的物理性质比较
2.HCl 、H 2SO 4和HNO 3的化学性质比较 (1)不稳定性
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为4HNO 3(浓)=====光照或
加热4NO 2↑+O 2↑+2H 2O ,而盐酸、硫酸则不易分解。
注意 久置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溶解了HNO 3分解生成的NO 2。
因此,实验室中存放浓硝酸时,应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向变黄的浓硝酸中通入足量空气(或氧气)能使其变成无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 2+O 2+2H 2O===4HNO 3。
(2)强酸性
盐酸、硫酸、硝酸均为强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金属、碱、碱性氧化物、弱酸盐等发生反应。
①与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反应
盐酸、稀H 2SO 4、稀HNO 3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
注意 浓HNO 3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显红色(表现强酸性)后退色(表现强氧化性、漂白性)。
②与金属的反应
盐酸、稀H 2SO 4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H 之前的金属单质发生置换反应,反应通式:活泼金属+酸(盐酸或稀H 2SO 4)―→相应的盐+H 2↑。
例如:
Zn+2HCl===ZnCl2+H2↑
Fe+H2SO4===FeSO4+H2↑
HNO3为氧化性酸,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Pt、Au之外的金属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其中Fe、Cu、Hg、Ag等分别与稀HNO3、浓HNO3反应的通式:
金属+稀HNO3―→硝酸盐+NO↑+H2O。
例如: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金属+浓HNO3―→硝酸盐+NO2↑+H2O。
例如: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③与碱的反应
盐酸、H2SO4、HNO3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反应通式:酸+碱―→盐+水。
例如:
HNO3+NaOH===NaNO3+H2O
Cu(OH)2+H2SO4===CuSO4+2H2O
注意若碱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较低,具有还原性,则与HNO3、浓H2SO4不发生中和反应,而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价盐。
例如:
3Fe(OH)2+10HNO3(稀)===3Fe(NO3)3+NO↑+8H2O
④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盐酸、H2SO4、HNO3都能与碱性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通式为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例如:
CaO+2HCl===CaCl2+H2O
CuO+H2SO4===CuSO4+H2O
注意若碱性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较低,具有还原性,则与HNO3、浓H2SO4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价盐。
例如:
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
⑤与弱酸盐的反应
盐酸、H2SO4、HNO3都能与较弱酸形成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较弱酸,符合“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规律,反应通式:强酸+弱酸盐―→强酸盐+较弱酸。
例如:
2HNO3+CaCO3===Ca(NO3)2+H2O+CO2↑(酸性:HNO3>H2CO3)
2HCl+Na2SiO3===H2SiO3↓+2NaCl(酸性:HCl>H2SiO3)
注意亚铁盐(如FeSO4)、亚硫酸盐(如Na2SO3)等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强酸制取弱酸”这一反应规律。
例如: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3)还原性
浓盐酸能与MnO2、KClO3、KMnO4等氧化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l2,其中HCl表现还原性和酸性。
(4)氧化性
稀HNO3、浓HNO3和浓H2SO4均为氧化性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盐酸具有较弱的氧化性,其实是H+的氧化性,只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表现其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稀HNO3、浓HNO3和浓H2SO4都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金、铂之外的金属发生反应,但不产生H2,其中上述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反应通式:氧化性酸+金属―→盐+还原产物+H2O。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浓H2SO4、浓HNO3在加热条件下,都能与非金属单质(如C、S、P等)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含氧酸或气体,这两种酸只表现强氧化性。
针对训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与足量铜片反应时,先生成红棕色气体,后生成无色气体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将铁、铝的单质氧化
C.饱和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加入NaHCO3后漂白性减弱
D.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的反应中,盐酸表现为还原性和酸性
答案 C
解析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随反应进行浓硝酸变为稀硝酸,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一氧化氮,故A正确;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能继续反应,故B正确;氯水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加入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和次氯酸不反应,漂白性不减弱,故C错误。
2.(2019·西安调研)下列有关SO2与SiO2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它们均为酸性氧化物
B.都溶于水,都能与强碱反应
C.S元素和Si元素化合价都为+4价,因此从氧化还原角度考虑它们具有一样的性质D.SiO2可与HF反应,这是Si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答案 A
解析SO2和SiO2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故B错误;SO2具有强还原性,SiO2没有,故C错误;因为酸性氧化物的通
性为能够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能够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只生成盐,所以SiO2可与HF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故D错误。
3.(2020·汉中模拟)下表中甲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乙组中的4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
选项甲物质乙组中的物质
A SO2KIO3溶液、氨水、KMnO4溶液、碳酸氢钠溶液
B CO2NaOH溶液、Mg、NaClO溶液、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C SiO2HF溶液、NaOH溶液、稀硝酸、Na2CO3
D 盐酸Al(OH)3、BaSO4、Cu2(OH)2CO3、CuS
答案 A
解析B项,因H2SO3的酸性比碳酸强,故CO2不能与NaHSO3反应;C项,SiO2不溶于HNO3;D 项,BaSO4、CuS均不溶于水,不溶于强酸。
4.(2019·武汉模拟)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可见小气球a鼓起。
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
A.X是NH3,Y是水B.X是SO2,Y是NaOH浓溶液
C.X是CO2,Y是稀硫酸D.X是HCl,Y是NaNO3稀溶液
答案 C
解析NH3极易溶于水,当水滴入瓶中,压强减小,导致小气球a鼓起,故A正确;SO2能与NaOH浓溶液反应,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导致小气球a 鼓起,故B正确;CO2与稀硫酸不反应,难溶于稀硫酸,瓶内压强基本不变,小气球不能鼓起,故C错误;氯化氢不与NaNO3反应,但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当NaNO3溶液滴入瓶中,压强减小,导致小气球a鼓起,故D 正确。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下划线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
①用浓盐酸与过量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②标准状况下,将铝片投入到过量浓硫酸中
③向100m L3mol·L-1的硝酸中加入5.6g铁
④向100mL3mol·L-1的稀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100mL3mol·L-1的碳酸钠
⑤将足量锌粉投入到50mL18mol·L-1的硫酸中
⑥将足量Ca(ClO)2投入到20mL10mol·L-1盐酸中
⑦将足量铜投入到50mL12mol·L-1的硝酸中
A.②④⑥⑦B.③⑤⑥⑦
C.④⑤⑥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①浓盐酸变稀到一定程度不会再和二氧化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②标准状况下,铝片遇浓硫酸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③根据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
0.3mol硝酸氧化0.075mol铁为三价铁离子,剩余的0.025mol铁会继续和生成的0.075mol 三价铁离子反应,依据反应2Fe3++Fe===3Fe2+可知,剩余的0.025mol铁全部溶解需要三价铁离子0.05mol,硝酸、铁粉都能完全反应;④在盐酸中滴加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 +Na2CO3===2NaCl+CO2↑+H2O,反应消耗一半碳酸钠;⑤将足量锌粉投入到50 mL 18 mol·L-1的硫酸中,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当浓硫酸转化为稀硫酸时与锌粉反应生成氢气,故硫酸可以完全反应;⑥将足量Ca(ClO)2投入到20mL10mol·L-1盐酸中,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盐酸完全转化;⑦将足量铜投入到50mL12mol·L-1的硝酸中,首先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后来生成一氧化氮气体,硝酸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