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安全仪器仪表检测影响因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顶板安全仪器仪表检测影响因素及
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煤矿行业实施工业化改革与产业升级,扩大了技术要素
配置比例,推动了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

当前正值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阶段,需
要持续增强支护质量监测与矿压监测,全面促进顶板管理数字化,为煤矿安全生
产“赋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本文概述了顶板安全仪表仪器的类型与作用,剖析了影响其检测质量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较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安全仪器仪表检测;影响因素;对策
目前,顶板安全仪器仪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虽然
应用种类与数量均有明显增加,但是在总体上的种类与数量仍然不足。

与其它行
业的计量器具相比,此类仪器仪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检测过程中会受到人、机、技、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当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一方面
需要增强相关仪器仪表的研发设计,另一方面则应该结合实际检测需求,制定相
应的控制措施,提升其使用效果。

下面先对煤矿顶板安全仪器仪表的类型及作用
做出说明。

1、煤矿顶板安全仪器仪表概述
1.1类型
煤矿顶板安全仪器仪表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属于压力类监测仪
器仪表,另一种属于位移类检测仪器仪表。

例如,在当前煤矿工作面与巷道支护中,为了实现对其压力参数的检测,通常会使用比压仪、锚索拉力计、锚杆测力
计与应力计、单体压力记录仪,以及各类防震、综采方面的压力表等,均属于压
力类。

再如,在深部位称量观测与顶板表面的位移量监测方面,常用的超声波测
距仪、顶板动态仪与离层仪,以及各类测杆、测尺、测枪等,则属于位移类。

1.2作用
煤矿顶板安全仪器仪表具有多重作用,首先,通过对此类仪器仪表
的使用,推动了顶板管理的科学化,使其由传统时期的经验型管理转向了技术标
准化管理方向,大幅度提升了安全监测效率与精准度。

其次,此类仪器仪表类型少,数量多,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顶板安全监测,与工作面、支护、矿压等各个
方面的安全监测结合起来,建立起适用于实际安全生产的监测体系,从整体上提
高安全生产监测水平。

第三,在当前煤矿工业化、智能化开采过程中,生产效率高、安全风险大,增强对此类仪器仪表的数据化管理,有利于实现远程控制与多
风险预测,防治各类安全事故等。

2、煤矿顶板安全仪器仪表检测影响因素
2.1人的因素
影响此类仪仪器仪表检测的首要因素是人,包括检测时不遵循相关
技术规范要求按照送检,在运输环节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碰撞损害,以及检测时对
缺乏责任心导致的仪器仪表误操作等。

从实践经验看,导致此类现象发生的原因,除了制度规范条例设置不细致外,操作人员的职能划分方面存在权责不清晰的情况。

另外,常规培训与专项培训衔接不足,此类人员综合素质不全面,也较难在
维保与检测方面发挥优势。

2.2机的因素
目前,煤矿顶板安全仪器仪表使用时的种类虽然比较少,但是,受
到监测需求的影响,使用数量明显增加。

尤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将其与传
感装置、光纤通信、数据中心进行了关联,系统性应用越来越多,其中任何一种
装置存在质量问题均可能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其它仪器仪表使用功能异常。

另外
部分仪器仪表材料质量差,产品设计结构方面存在缺陷,加上配件购置较难与焊
缝漏油现象增加了运维管理难度,检测合率相对较低。

2.3环境因素
顶板安全仪器仪表在煤矿中的使用过程中,直接受到矿井环境条件限定。

例如,在井下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通过分子运动会直接钻入仪器仪表中的空隙引起堵塞。

再如,矿井下的环境十分复杂,会发生渗水、滴水,甚至淋水现象,当其受到水渍浸润并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时,外壳氧化、线路受腐蚀的情况多发,从而导致局部功能不能正常使用,或者直接损坏。

尤其在开采工作面,矸石块掉落会碰撞此类仪器仪表,使其受到物理击打伤害,从而引起检测不过关。

3、煤矿顶板安全仪器仪表检测控制对策
3.1健全管理制度,开展专项培训
首先,在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现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编制顶板安全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建议列举压力、位移监测类仪器仪表要素清单,结合厂家建议与实际经验提炼技术质量管理指标,确保顶板安全仪器仪表管理中,均有明确的规范条例为其提供指引。

同时,应细化监督制度,严格按照“精于事前,细于事中,化于事后”的操作方式,针对检测各个环节设置匹配的监督措施,确保管理制度规范条例能够在检测过程获得落实。

其次,此类仪器仪表检测专业性较强,应配套设置专项培训制度。

建议在常规培训基础上,依据行业、企业、业务方面的顶板安全仪器仪表检测需要,设置相应的知识优化专题、操作技术拓展专题,以及综合素养培育专题,全面提升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满足当前检测中的高质量标准要求。

3.2结合运维管理,增强研发设计
首先,煤矿顶板安全仪器仪表检测质量控制中,运维管理一直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将日常运维管理工作与检测工作密切结合,才能促进检测质量的有效提升。

因此,建议在当前阶段,一方面加强对检查、维修、故障分析及处理时的经验总结,从中摘录出与质量检测相关的因素。

另一方面在按时送检时应根据周期检测的实际情况,对每次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建立质量检测与运维管理之间的关系链,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关联起来,规避下一次检测周期中发生同类问题。

其次,此类仪器仪表质量问题涉及产品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订单处
理→产品运输→售后服务诸环节,处理时应将外部处理与内部处理结合起来。


极向供货商发送相关信息的同时,技术部门需加大相关问题研究,通过技术攻关
与创新改良产品质量与性能,并在此基础上衍生有利于扩增煤矿企业综合效益的
技术业务。

3.3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应用环境
建议结合影响顶板安全仪器仪表的环境构成要素,配置适用于粉尘、煤尘、湿度、温度、气体、风量等监测需求的监测装置。

然后,将此类监测业务
与顶板安全监测业务关联起来,充分发挥煤矿现用信息管理系统优势,按照“业
务监测→环境与安全数据监测→数据清洗与传输→数据存储与分析→生成数据报
表→应用数据报表”等流程,合理监测并改善使用环境。

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期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阶段,顶板安全仪器仪表可以
为其安全生产“赋能”,为了保障其应用效果,需要持续增强此类仪器仪表的检测。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煤矿顶板安全仪器仪表的类型较少,作用巨大,容
易受到综合因素影响导致检测合格率低的问题。

因此,建议按照“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针对性解决”的思路,从制度、培训、运维、技术出发,制定行之有效
的解决措施,提高其检测质量与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贺晓妮.关于全面开展煤矿安全仪器仪表检测工作探究[J].区域治
理,2020,12(19):183.
[2]王建文.煤矿安全计量仪器的检定与校准[J].江苏科技信
息,2020,37(18):71-73.
[3]赵兵.煤矿在用设备安全检测检验的作用和意义[J].中国机
械,2020,16(2):151-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