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手册获奖教学设计《播种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种希望(方法指导课)
一、教学指导资源分析
《播种希望》,选自市教研室编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手册。
春天里“撒下种子,播种希望”,活动主题对学生而言不陌生,同时在语文、思品、科学等学科中也都有相关的学习。
一下语文《种子》以童话故事的方式表述一颗种子的成长,知道种子的成长需要合适的土壤、水和空气。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春天的种植》中,通过小种植、小研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下科学课《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把这一活动内容放在三下进行。
以一、二年级学科教学的情感为基础,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操作、合作分享丰富学生的经历感受,同时为四年级的科学课学习进行了铺垫,充分体现学科的融合性。
学生在启动课上进行了自由组队,并制定计划、分工合作经历一周的实践,小苗陆续发芽。
二、活动指导对象分析
本项活动设计定位年级为三年级。
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思品课学习中对种子的成长有一定的感受,但通过调查,有种植和观察体验的学生还不到班级人数的五分之一。
因此,本项活动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主要体现在课堂学习中,实践性的且有一定的周期性的合作经验还没有。
在一周的合作活动中,出现许多状况:有组长一人替代一组;有意见不合“闹情绪”还有不能坚持,记录随意的倾向。
三、教学指导设计意图阐述
为了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播种希望”的前期准备活动、自由组队、制定计划及初步的观察实践活动。
但活动中表现出的观察记录的随意性及合作中的诸多问题,势必阻碍活动的良性开展。
同时,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起步阶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及主动的探究意识和习惯,为后续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好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联系学生前一阶段的实践感悟开展中期指导活动就不仅是学生前期活动的感悟和小结,更重要的是,依据学生在合作、观察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开展中期指导,既贯彻了“以生为本,先学后导”的教学理念,也为学生持续、深入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反思承接、再实践的作用。
四、教学活动指导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种子挑选、发芽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增强学生观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分工合作、交流分享,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4.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和成功带来的喜悦
五、教学指导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了解种子成长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难点:观察指导,设计“种子成长记录单”
六、教学指导前期准备
学生自由组队,合作挑选种子种植,并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载七、教学指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