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对高职校园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对高职校园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生态文明教育是和谐教育的一种,它强调社会各界、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实现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良性循环。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从而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之中,更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为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与措施。

本文笔者就生态文明建设对高职校园文化发展问题进行了论述。

标签:生态文明;高职;校园文化发展对策
学校的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形成的,而是长期的岁月沉淀中发展而成的,并且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而形成的一种积极的精神与文化。

因此,校园文化必然带着历史的痕迹,深入挖掘之后,则会发现文化之根早已埋藏在历史之中。

校园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吸收和借鉴时代与社会文化,但是校园文化又是相对稳定的,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其在具体阶段是一致的,是有传承更是有发展的。

当前,人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存在误区,如部分群体盲目追求校园文化建设,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嗤之以鼻,片面追求所谓的时代潮流,这样的校园文化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一校园文化建设措施的误区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场所实在校园之内,但是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校园之内。

师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校园活动来实现的,从而体现出一种校园主体意识,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校园文化相对于课堂学习来说,更具有内隐性,追求的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就这方面来说,校园文化建设同样存在误区。

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为主体,但是部分文化建设的文化主题不突出,缺乏顶层设计以至于整体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建设效果不明显,且校园文化的针对性不强,其实际价值并未发挥出来,学生也无法从这些校园文化中得到具体的帮助。

此外,文化理念未及时更新,思想落后,文化发展速度缓慢。

校园文化不仅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要非常重视对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文化的建设应该根据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而做出积极的改变,而不是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用细节彰示美好。

(二)原因分析
1.认识上的问题
高职领导和校园文化建设者忽视了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忽视了隐性文化的深刻价值,过度重视显性文化建设,将二者的联系斩断。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美化环境。

此外,建设者只重视结果,对建设过程中显露出的问题视而不见。

2.实施中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与价值才会慢慢表现出来。

高职领导错误的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不重要,只需要搞好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就够了,但是却没有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正是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注重面子工程,形式片面单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却效果甚微。

很多领导只是觉得应该有校园文化这种东西,而不在乎校园文化从哪来、如何建设、如何发展与完善。

二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生态文明教育不到位
很多高职的领导和负责人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正确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对学生、对高职、对社会的重要意义,仅是将其当做一个普通学科建设而已,也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没有找到二者之间必然的联系,将生态文明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分割出来。

只有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围之中,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充分接触到生态文明建设,如此才能更好的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这也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措施之一。

2 高职院校学术生态不规范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难以预计,对于生态保护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同样是不可估量的。

高等院校是社会科研的主阵地之一,如果其学生都没有给予生态文明建设足够的重视,那么将来的生态文明保护将进入一个更加严峻的阶段。

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高职的学术生态不规范、不严谨,给了很多学生可乘之机,以至于学术作弊现象时有发生。

这种问题对下个阶段的生态保护来说都很有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其带来的恶劣影响是难以测量的。

3、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价值取向不明
高职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要阵地之一,也是社会潮流的主要引领者之一,如果高职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保护行列之中,那么这对于整个社会群体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将直接带来深刻的榜样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和社会人士参与其中。

但是,如果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价值观取向不明,指导思想多元化,这不仅不能起到引领作用,反而会使高职沦为舆论的牺牲品。

三、基于生态文明视阈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1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是和谐教育的一种,它强调社会各界、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实现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良性循环。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从而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之中,更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为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与措施。

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是站在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角度上提出来的,具有深刻的战略指导意义。

2、改善高职的学术生态
高职承担的不仅是教学任务,还承担着科研的职责,近几年中,高职更是成为科研水平的导向标。

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营造和谐积极的学术氛围是高职的职责所在,这也是改善高职学术生态、实现高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培养出更多优秀学子、提升科研实力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3、优化文化建设互动机制
校园文化是互动的、渗透的,同时也是传承的,这与生态文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与人、人与自然也是互动的,相互渗透的,更是传承与可持续的,可持续性甚至已经成为生态文明的首要特质。

因此,优化文化建设互动机制,对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校园文化都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这一机制也能为培养优秀人才而做出一定的贡献。

高职的生态文明建设在近几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可,并且大多高职都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其引导和示范作用都得到了良好的发挥。

在高职的引领之下,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环境保护之中,为改善生态现状而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积极支持国家和政府的相关制度于措施,用自己的行动表明立场与决心,同时也为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做出积极的努力,为实现二者的共同进步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王祖章.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构建[J]. 学理论,2014
[2]張峻诚等.校园生态环境的调查与分析.生物学教学,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