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的发展中,物理学家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B.牛顿提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C.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15.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正在前往救援的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由于前方道路遭到严重破坏,司机采取紧急刹车,依次经过a、b、c、d四点,
已知通过ab、bc和cd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3,
ab和cd距离分别为x1和x2,则bc段的距离为 ( )
A.x1+x2
2
B.
2x1x2
x1+x2
C.
3x1+4x2
4
D.
5x1+x2
4
16.如图所示, m2叠放在m1上,m1位于光滑水平面上,m1、m2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m2上施加一个随时间变化
的力F=kt(k为常数),则下
列图中能定性描述m1、m2的加速度a1、a2关系的是( )
17.如图所示,左侧是倾角为60°的斜面、右侧是1/4圆弧面的物体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面底端的切线水平.一根轻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小球,跨过A顶端的定滑轮,当两球处于平衡状态时,
右侧
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不计一切摩擦,两小球可视为质点,则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为( )
A.1:1 B.2:3 C.3:2 D.3:4
18.如下图1所示,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图2)中正确的是( )
19.如下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
置一滑块M,在滑块M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
块,M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光滑斜面下滑,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块m受到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B.图甲中物块m对M的压力大小等于m的重力大小
C.图乙中物块m不受摩擦力
D.图乙中物块M对m的支持力大小等于m的重力大小
20.质点以加速度a由静止出发做直线运动,在t时刻,加速度突变为2a;在2t时刻,
加速度突变为3a ;依此类推……;在10t 时刻,加速度突变为11a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10t 时刻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1at
B .在10t 时刻质点的速度大小为55at
C .在10t 时间内质点通过的总位移为385at 2
D .在10t 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7
4
at
2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已知质点从零时刻出发,在2T 时刻恰好返回出发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 与T ~2T 时间内的位移相同 B. 质点在1.5T 时离出发点最远
C. T 秒末与2T 秒末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 0~T 与T ~2T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22题—25题为物理题,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步骤。

26题—29题为化学题。

30题—32题为生物题。

) 22.实验题。

(该小题共24分,每空3分。


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 。

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
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

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

测量记录表如下:
代表符号L0L1L2L3L4L5L6L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8.6010.3012.1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
有一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代表符号
是 .
②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
据右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cm,d2=L5-L1=6. 90cm,d3=L6-L2=7.00cm。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 = cm。

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代入数据解得△L= cm。

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g取9.8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3.(12分)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m A=6 kg,m B=4 kg,A与B、B与地面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都为μ=0.3,在外力F作用下,A和B一起匀速运动,求A对B和地面对B 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 m/s2).
24.(12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
时刻/s 1.0 2.0 3.0 5.07.09.510.5速度/(m·s-1)369121293
(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25.(14分)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的光滑斜
面上,设小球质量为m,斜面倾角α=30°,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
斜面体的质量M=3m,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求:
(1)当斜面体静止时,细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地面对斜面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斜面体支持力的k 倍,为了使整个系统始终处于静止状态,k 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高三年级物理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
14.C 15.D 16. B 17.B 18.A 19.AC 20.BD 21.CD 二、实验题。

22.①L 6 ②6.85(6.84-6.87) 14.05(14.04-14.07) ③L 7-L 3
7.20(7.17-7.23)
④ 1.75 ⑤28.0 三、计算题。

23.解:对A 与B 组成的整体分析,在水平方向得地面对B 的摩擦力:F 地B =μ(m A +m B )g =0.3×(6+4)×10 N=30 N ,方向向左.(4分)
所以F =F 地B =30 N ,(2分)对A 物体有F T -F BA =0,(2分)其中F T 为绳的拉力,大小为F T =F
2=15 N ,解得F BA =15 N ,方向向左,(2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A 对B 的摩擦力
大小为F AB =F BA =15 N ,方向向右.(2分)
24.解:(1)由题中表格得:汽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1=6-31 m/s 2=3 m/s 2(2分)
又5s-7s 汽车速度为12m/s 不变,即V=12m/s 为汽车的最大速度,
所以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 1=
12-0
3
s =4 s (2分) 一、由表中数据9.5s-10.5s 速度知:
汽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 2=3-91 m/s 2=-6 m/s 2
(2分)
设汽车从10.5s 以V ′=3 m/s 经t′停止,则t′=0-3
-6 s =0.5 s
故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为t=10.5 s +0.5 s =11 s.(2分) (3)由(2)知:汽车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 3=0-12
-6 s =2 s
所以: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t 2=11-t 1-t 3=5 s (2分) 则汽车总共运动的路程
s =v 2t 1+vt 2+v 2t 3=⎝ ⎛⎭
⎪⎫12
2×4+12×5+122×2 m =96 m (2分)
25.解:(1)选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合成如图(2分):由平衡条件: F′=mg 由平面几何知识可得:N 与F′夹角为30°,T 与F′夹角也为30°,故画出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连接对角线便可找出直角三角形: 由:cos30°=得:T=(2分)
(2)、(3)选小球和斜面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得: N+Tcos30°=(M+m )g (2分)
解得:N=(M+m)g-=Mg+=3.5mg (2分)
水平方向上:f=Nsin30°=,方向水平向左.
(2分)
为了使整个系统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最大静摩擦力f max≥f(2分)所以kN≥f解得:k≥(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