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3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城市内涝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同时城市建设导 致地面被硬化,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教材导学] 1.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 境,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方面。
①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②贫困
城市社 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
会问题 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③老年人
口问题(人口老龄化);④内城经济衰退
(2)解决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 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 卫星城。 ②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 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 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③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治理这些污染的措施要结合具体的污染类型具体分析。 2.社会调查报告的构成要素: (1)调查目的;(2)调查方法;(3)调查时间;(4)样本抽取的情 况;(5)调查的内容;(6)调查结果的统计;(7)分析数据,提出自 己的看法;(8)对自己研究的反思;(9)附录。
四、教材 P45~P46 活动探究 1.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 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 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并且违反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规 定。 2.影响: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上游 失去了森林,则下游失去了水源补充,致使水资源缺乏;使河流 淤塞,增加了发生洪灾的概率,加大了防洪投入。关系:城市是 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区域环境遭受破坏,城市也会遭殃,产 生一系列城市病。
污染源
污染物造成的结果
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
水体污 染
工业废水、生活 污水
生生物过度繁殖,使水 危害人类健 体缺氧,危害水生生物 康和动植物 生存;有害金属导致公 的生长繁殖
害病发生
噪声污 交通运输、工业 产生大于 50 分贝的 破坏生活环
染 生产和建筑工地 噪声
境
污染类别 污染源 污染物造成的结果
一、教材 P41 活动思考 谈自己的看法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适当评价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如公共汽车和电车载客 量大,机动灵活性差;小轿车机动灵活、舒适,载客量小;自行 车无污染等。 (2)优先发展各种交通工具要根据各自城市的具体情况确定, 不能一概而论。 (3)同时要考虑发展各种交通工具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教材导学] 1.“城市病”的成因及表现 (1)成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长期的高强度的_工__业__生__产__, 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表现
2.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 市的合理发展和分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至 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 人口和用地规模过度膨胀等原因造成的,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产 生而否定城市化的积极作用。
下图表示某市 2005~2015 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 1~2 题。
1.据图推测,2005~2015 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解析] 认真分析图中各要素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 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A 错误;水域面积也是先增 后减,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B 错误;未利用地面积 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C 错误;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 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 面积不断减少,故 D 正确。
二、教材 P43 活动探究 1.(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大量侵占土地;(2)城市人口膨胀 等。 2.(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耕地面积减小,进而影响国家粮 食安全和城市农副产品供应;(2)城市建设挥霍土地会严重影响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等。 3.(1)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城市管理;(2)运用现代信息网络 技术和监控手段,促使决策科学化;(3)融汇当地的城市历史和文 化,使城市建设特色化;(4)合理规划,重视城市质量,重视城市 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城市等。
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景观。城市内的各种建筑,不 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也反映一种艺术上的美,也是一 种文化的反映。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较之农村要完善。居住在城 市的人享受着城市的文明。
二、城市环境问题及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情景导学] 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世界性难题。据专家 统计,过去的 20 年中,交通阻塞使美国人浪费时间、燃料和带 来的损失增长了 4 倍以上;日本仅东京圈严重拥堵地点就达 219 处;在欧洲,法国采取建设完善巴黎的环状线,德国采取强化高 速道路网等措施,但仍然无法缓解社会对交通运输系统的需求。 [思考] 出现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城市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轿车等机动车数量的增 多。
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 渠,读图及材料,完成 1~2 题。
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 象,其带来的影响是( )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解析] 城市渠化现象可使河道水流顺畅,加大过流能力, 起到加快排污排涝的目的。
主要表现
成因
整治措施
环境水污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
染 水、城市地面径流
行污水达标排放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
固体废弃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
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
物污染
回收、利用
大量垃圾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工
噪声污染
城市布局;建立绿化
地和社会生活
隔离带
[对点训练]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
三、教材 P44 活动探究
1.城市环境污染的类型、危害如下表所示。
污染类 污染源
别
污染物造成的结果
危害
大气污 染
煤烟、粉尘产生烟雾使空 危害人类健
工矿企
气污浊;碳氢化合物和氮 康,破坏土
业、家庭
氧化合物造成光化学烟 壤、水质、
炉灶、汽
雾;硫氧化合物、氮氧化 生物,腐蚀
车尾气
合物产生酸雨
建筑物
污染类 别
危害
固体废弃 物污染
工业垃圾 和居民生 活垃圾
垃圾影响环境卫生,占据 活动空间
影响人类健 康
光污染
城市建筑 玻璃幕 墙,城市 灯光
建筑玻璃幕墙反射太阳 光和夜晚灯光,构成炫目 的光污染
刺激人的视 觉,诱发交 通事故
电磁波污 染
各种电磁 设备
广播电视设备、通讯设 备、其他用电设备产生高 频电磁信号
影响人体健 康
2.城市化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
环境质量下降,其表现、原因和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
主要表现
成因
整治措施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 合理布局污染较
排放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 重的企业;实行集 大气污染
的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 中供暖;建立绿化
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隔离带
[答案] (1)特点:绿地面积比重减少。原因:城市面积扩大, 占用绿地;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成活率下降;城市污染,影响植 被生长等。
(2)破坏地表形态和结构,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城市建设及工业、生活废弃物导致土地污染,使土地 质量下降等。
[归纳总结]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环境也相应受到影 响,使地理环境各要素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其表现如下:
3.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 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1)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2)城市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 哪些? [答案] (1)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城市居民燃烧煤 炭等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汽车等各类 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2)城市中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 水;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建筑、居民生活垃圾; 噪声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 活动。
[答案] C
课堂互动探究 K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探究 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问题探究] 读“某城市相关地理要素变化图”,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城市绿地面积变化特点是什么?根据图中信息解释原 因。
(2)城市面积的扩大及城市建设,可能对地表结构及土地质量 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材料二 伴随着“出门坐汽车”“走路不用腿”的新时代 的来临,大中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居民百 姓心生厌烦、挥之不去的苦恼之事。有人调侃道:首都成了“首 堵”,广州成了“大停车场”。人口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 律,但由于人口过分集中,导致住房拥挤,2011 年我国城市居民 平均居住面积为 35 平方米,目前全国各城市中尚有 51 万户居民 人均居住面积不足 4 平方米。
[归纳总结]
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1)表现形式
产生的问题
表现形式
环境质 量下降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噪声 污染;④固体废弃物污染;⑤光 污染;⑥辐射污染
产生的问题
表现形式
城市交 通问题
①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 ②交通事故频繁;③公共交通发展缓 慢;④停车场紧张
城市住 宅问题
①居住环境差;②住宅质量低劣,设 备缺少,住房破损;③房价昂贵,空 房率上升;④出现贫民窟、棚户区
[对点训练] 读漫画,回答 1~2 题。
1.图示漫画所反映的主题是( )
A.住房困难
B.城市化
Hale Waihona Puke C.环境污染D.家庭牧场
[解析] 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农民在楼顶放牛,说明耕地被大 量占用发展为城市建设用地,这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关。
[答案] B
2.针对上述主题,我国未来发展趋势是( ) A.建设保障住房,扩大住宅面积 B.发展中小城镇,增强经济活力 C.扩大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 D.发展公共交通,方便居民出行 [解析]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各种城市化问题的出 现,扩大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有利于城市化问题的解决。 [答案] C
第
二
城市与环境
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源,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1.了解城市化过程对城市及乡村所产生的影响。 2.掌握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认识逆城市化现象。 3.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课前自主预习 K
教材为本 梳理新知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情景导学] 近年来,一到雨季,“到某某城市看海”就成了许多城市居 民的口头禅。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 深刻烙印。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 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
[答案] D
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解析] 首先从上题分析或者从图中看出建设用地发生什么 变化,即面积持续增加,带来的影响应从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影响 角度分析。建设用地增加,使地表硬化,下渗量减少,A 错误; 城市化过程使城市面积扩大,以及现代交通工具让住在较远处的 人可以快捷地上班,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变长,B 错误;建设用 地增加,硬化地表,不透水地表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会增强城市 热岛效应,C 正确;建设用地增加,会破坏地表,影响生物的栖 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受损,D 错误。
[答案] D
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负面影响是( )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河道取直,加剧侵蚀,水质恶化 C.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D.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解析] 河道硬化,会破坏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使一些生 物难以生存,为负面影响。 [答案] C
探究 2 城市环境问题 [问题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约 1/5 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3 的城市空 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