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有什么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考试有什么内容
准备参加普通话考试的朋友一定想知道普通话考试考什么内容吧,下面就为大家解答。
其实考试内容很简单,一共就4项:第一项是100个单音节字。
这个算是最简单的了,唯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朗读顺序,我们当时是横着读的。
第二项是读双音节词语,共50个。
需要注意的就是变调,尤其是上声的变调,还有就是儿化音和轻音。
第三项是朗读文章,一般读到400字的地方就可以停止了。
不要说不知道哪个字是400字,电脑上会显示的,那个字后面有双竖线。
‖,对的,就是这个。
文章是从60篇文章中随机抽一篇,但现在网上都能搜到具体的文章内容,所以读熟了其实也没啥好担心的。
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第四项:三分钟说话。
给定两个题目,随便选择一个。
网上也能查到说话的题目,所以考试之前最好先看看别人是怎么说话的,这样心里有个底,否则一句话说不出来,或说得磕磕绊绊就不好了。
第一题,单音节词语
1、注意读的顺序,要从左到右,千万不要串行。
2、在读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字错误了,可以再读一遍,评判以第二遍为准;如果第一遍读对了,第二遍又改错了,评判仍以第二遍为准。
3、音节间要有间隔,否则会产生音变现象。
4、音节要发完整。
声调是贯穿在整个音节之中的,要特别注意。
不能按平时语流当中的读法来读。
声调中尤其要注意上声。
在语流中我们的上声往往读成半上,但在读单音节字词的时候,就一定要读成全上,生怕自己读得不够完整,又画蛇添足,夸张的、地读成降升降式,也是要丢分的。
5、注意不要因字行相近而读错。
由于紧张,应试人经常会将字形相近的读错,比如“棒”和“捧”、“揣”和“端”、“霎”和“雯”。
6、读字的时候,不要因联想而读错,例如将“览”读成“展”、“乒”读成“乓”。
7、语速要适中,过快会造成发音不到位,过慢则可能超时。
第二题,双音节词语
这一项除了考查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考查上声变调、儿化词和轻声的标准程度。
应注意的方面除了第一项提到的,还有儿化词以及变调和轻声。
儿化词一般不少于4次,而且都标明了“儿”。
变调中的重点是上上相连的词的变调,不少于3次。
第三题,朗读短文
1、发音准确清晰,避免漏字、添字、错字。
2、不能回读,即使发现某个字读错了,也不要重读。
回读会造成不连贯,测试员会扣分。
3、不要出现字化、词化的现象。
很多应试人在朗读时,为了读准,一个字一个字或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着读,听起来很不流畅,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感觉。
4、重视语调问题,要自然流畅,不要带朗诵腔、播音腔,因为一旦把握不好,会使人感到太夸张、不自然。
另外,还要注意方言语调的纠正,特别是轻重音的问题。
方言语调主要表现在字调、句调、轻重音、语气、节奏等方面。
要想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在纠正方言语调上下大工夫。
5、语速要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应试人对所读作品不熟,或普通话水平较差时,为了每个字都读对,就会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导致语速过慢;而当心情过于紧张时,语速会过快。
这样都会失分。
语速过快还容易漏字、添字、吃字。
6、注意“儿”的处理,要判断什么时候读成儿化韵,什么时候直接把“儿”音节读出来。
7、叠字形容词中的abb式、aabb式,除部分口语中习惯读变调的情况外,其他的在朗读中都可以读变调。
8、停顿、断句要得当,否则可能造成歧义或割裂句子的完整。
第四题,命题说话
1、语音要自然,要按照日常口语的语音、语调来说话,不要带着朗读或背诵的强调,否则会影响“说话”的口语化程度。
2、语句要流畅。
要注意两点:第一,多用短句,多用单句。
第二,冗余适当,避免口头禅。
冗余就是不提供新的信息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废话”。
其实适当的冗余是有用的。
比如“”,加上提顿*冗余成分后,成了“我呢,是一名老师“,就起了舒缓语气的作用,会让人感到很自然、很口语化。
但一定要适度,太多就变成口头禅了。
3、用词要恰当。
首先就是不用方言词语,此外还要注意多用口语词语,少用书面语词语,如:“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普通话”可以改为“我们现在学普通话的机会多了”。
要慎用流行词语、新此新语,这类词语虽然可以流行一时,但很难说将来的发展会怎样,所以建议不要用。
4、要注意话题的内容。
说话不是口头作文,不要求立意特别高、结构特别严谨。
顺着话题说,说够3分钟就可以了,内容没说完也没关系。
尽量不要说容易使自己激动的内容,因为过分激动的情绪容易把自己的语音问题暴露出来,甚至导致应试人说不下去。
要尽量避开难点音。
例如“r”发不好,说:“上星期日,我去旅行了”‘就可以改为“上星期天,我去旅行了”。
5、语速适中,控制说话节奏。
测试前最好能试试在“说话”规定的时间内能说多少内容,以便控制说话的节奏。
一般讲,说话时正常语速为一分钟240个音节,超过270个音节为过快,低于170个音节为过慢。
在准备的时候,一定要准备3分30秒的内容,因为在测试时语速通常比平时的语速快,许多人可能说到2分40秒的时候,就把准备的内容说完了。
如果说话不足3分钟,要被酌情扣分的。
说话的时候不一定要看考官,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紧张。
考官会在应试人说话时为应试人计时,3分钟一到,就会示意应试人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