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毒病防治技术与药剂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辣椒病毒病防治技术与药剂类型
作者:王媛媛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1年第08期
一、防治技术
(一)搞好种子消毒
辣椒可通过种子将病毒传播给下一代,并使其发病。
田间无症状植株,也可能携带病毒。
因此,通过种子传播引起子代植株发病的,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能明显减轻苗期病毒病的发生。
方法是:将种子先用清水浸种3~4 h,再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30 min,或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20 min,或用2%氢氧化钠水溶液浸种20 min,然后用清水淘洗干净后晾干播种或直接催芽。
(二)健身栽培
健身栽培是防治病毒病的关键,可改善栽培条件,预防或减轻病毒病。
地膜覆盖栽培,行间铺盖麦秸麦糠,促进根系发育;高温干旱时适时浇水降低地温,有效保护根系;增施底肥,施用定植肥,平衡施肥,促使植株旺盛生长;合理密植,定植后加强水肥管理,争取及早封垄。
以上措施都可减轻发病。
(三)带药定植
移栽前2~3 d,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喷淋椒苗,苗床喷药液2 kg/m2,既喷湿椒苗,又使部分药液渗透土壤中,使椒苗充分吸收药剂,治蚜持效期可达30 d。
还可同时喷洒20%病毒宁(菌毒清·盐酸吗啉胍)水溶粉剂500倍液。
(四)喷施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锌对病毒病有钝化作用,叶面喷施防病效果显著。
定植缓苗后可喷施1%尿素、0.4%磷酸二氢钾、0.2%硫酸锌,每隔7~10 d喷施1次,连喷3~4次。
也可喷施70%丙森锌(安泰生)800倍液。
丙森锌(安泰生)是一种有效期较长的保护性杀菌剂,含锌量高达15.8%,锌元素以络合状态存在,极易被作物吸收和利用。
喷施安泰生不仅可以防治病毒病,还可以有效地补锌。
另外,还可喷施70%代森联干悬浮剂(品润)500~600倍液。
代森联干悬浮剂(品润)也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含锌量高达18%,可防治炭疽病、疫病、灰霉病,且补锌效果明显。
代森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可防治辣椒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疫病、灰霉病,含锌量在23%~26%,补锌效果更为明显。
进口代森锌商品中有65%普德金和80%保加新,也可用于防病补锌。
病情重的地块可喷施2次1.8%爱多收6 000倍液,每次相隔10~15 d。
病情
特别严重的地块,可喷洒1~2次赤霉素,每次每667 m2用85%赤霉素结晶粉1~2 g,先用酒精化开,再加水50 kg喷雾。
(五)杀灭蚜虫等传播媒体
蚜虫是传播辣椒病毒病的主要介体,能否及时防治、彻底消灭,是防止病毒病发生流行的首要措施。
及时采取防蚜、避蚜措施,减少传毒蚜虫数量,可有效减轻发病。
发现蚜虫后及时喷药防治,于16:00以后,昆虫活跃期间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啶虫脒(莫比朗)乳油15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
天气干旱、蚜虫数量大时要连续喷药控制。
防治蚜虫要做到有蚜必治,治早治小治了。
(六)水肥促旺,减轻病毒病的危害
一旦发现辣椒发生病毒病,每667 m2先追施尿素10~15 kg,或高效冲施肥10~20 kg,随即浇1次透水,溶解肥料,降低地温,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增强辣椒抵抗病毒病侵染的能力,这是防治病毒病的关键措施。
二、防治病毒病的药剂类型
(一)病毒抑制剂
病毒抑制剂是一种抑制病毒复制增殖的药剂,为植物病毒治疗剂。
该类物质主要通过对病毒复制和表达过程的抑制或干扰,实现抗病毒活性。
我国登记用于防治辣椒病毒病的病毒抑制剂有吗啉呱·乙酮、宁南霉素、氯溴异氰尿酸3种。
(二)病毒钝化剂
病毒钝化剂是一种抑制病毒侵染的药剂,通过钝化病毒、钝化病毒外壳蛋白及核酸,或占据病毒在寄主上的结合位点,使病毒失去侵染能力。
目前,我国登记用于防治辣椒病毒病的病毒钝化剂有菌毒清、锌·植病灵、腐殖酸铜、羟烯腺·铜·烯腺·锌、羟烯腺·铜·烯腺、苦参·硫·氧化钙6种。
(三)植物增抗剂
植物增抗剂是一種诱导寄主植物产生抗性的药剂。
在生产上应用的大多数抗植物病毒剂都可诱导植物产生抗性,主要有混合脂肪酸(NS-83增抗剂)、菇类蛋白多糖、康壮素(超敏蛋白)、氨基寡糖素、抗坏血酸等。
目前,我国登记用于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植物增抗剂有混合脂肪酸·硫酸铜1种。
我国目前已登记用于植物病毒病防治的药剂有55种,其中大部分可用于辣椒病毒病的防治。
直接登记用于辣椒病毒病防治的有10种,应首选这10种药剂。
只有含有病毒抑制剂的药剂才具有防治作用,因此要尽早使用病毒抑制剂。
另外,其他药剂都必须在发病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