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超声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分析
闫荟同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部超声在诊断及评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5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参考修正的Bell-NEC分级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疑似组(27例)和确诊组(27例).根据临床转归分为治愈组(40例)和手术/死亡组(14例).对比分析各组中腹部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疑似组和确诊组患儿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对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等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腹部X线(P<0.05).手术/死亡组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对肠管扩张、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腹腔游离气体等症状的检出率高于治愈组(P<0.05),采用腹部X线时,肠管扩张、腹腔游离气体的症状检出率手术/死亡组高于治愈组(P<0.05).结论:腹部超声对于诊断及评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情有预测作用.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年(卷),期】2018(024)012
【总页数】2页(P115-116)
【关键词】腹部超声;腹部X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
【作者】闫荟同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北京 1024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中常见的急性肠道疾病,多见于早产儿中,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血便、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的现象,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率、致死率较高。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有重要的作用[1]。

当前NEC的诊断通常是根据临床症状特征和腹部X线检查结果,但是在NEC早期,腹部X线的检查结果不典型,敏感性低,往往会耽搁诊断和治疗[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近年来,腹部超声在NEC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优势逐渐显现[3,4]。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诊治的5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分析腹部超声在诊断及评估NEC病情中的价值,从而指导临床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筛选时间段设定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将该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诊治的5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参考修正的Bell-NEC分级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疑似组(27例)和确诊组(27例)。

其中疑似组包含男女新生儿各14例、13例,患儿年龄在23h~6d,平均(1.67±0.42)d,体重2.4~3.3kg,平均(2.87±0.48)kg;确诊组包含男女新生儿各15例、12例,患儿年龄在24h~5d,平均(1.51±0.30)d,体重2.1~3.2kg,平均(2.52±0.31)kg。

本次参与研究的对象需满足以下准则:(1)患儿住院资料完整;(2)患者无先天性心脏类疾病、肠道畸形如肠闭锁等。

此外,患者的资料差异(年龄、性别等信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对研究组中的患儿进行禁食、胃肠道减压、抑制感染等治疗。

超声检查时应用彩色
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由超声专科医生负责完成,X线检查采用多功能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由放射科医生负责完成,两者首次检查时间间隔需小于3h,根据病情,首次检查6~12h后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腹部超声和腹部X线的检查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对上述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作为评判有无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 NEC疑似组与确诊组腹部超声、腹部X线的检查结果比较
如表1 NEC疑似组与确诊组患儿腹部超声、腹部X线的检查结果所示,疑似组和确诊组患儿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对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等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腹部X线(P<0.05)。

2.2 NEC治愈组与手术/死亡组腹部超声、腹部X线的检查结果比较
采用腹部彩超检查时,肠管扩张、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腹腔游离气体等症状的检出率,手术/死亡组(依次为64.29%、71.43%、42.86%、21.43%)明显高于治愈组(依次为30.00%、15.00%、1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采用腹部X线检查时,肠管扩张和腹腔游离气体症状的检出率,手术/死亡组(依次为50.00%、14.29%)明显高于治愈组(依次为2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NEC疑似组与确诊组患儿腹部超声与腹部X线的检查结果(n=27)组别检查方式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肠壁增厚疑似组腹部超声 5(18.51%) 7(25.93%)
10(37.03%)腹部X线 1(3.70%) 2(7.41%) 12(44.44%)P<0.05 <0.05 >0.05腹部超声 14(51.85%) 20(74.07%) 11(40.74%)腹部X线 6(22.22%) 8(29.63%) 12(44.44%)P<0.05 <0.05 >0.05确诊组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逐步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日益增高,与之相伴的是NEC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

尽管NEC疾病是新生儿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但是如果提早诊断,采用保守的方法也可以治愈,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儿NEC治愈率有重要的作用。

常规临床病症和腹部X线综合确诊效果有限,近年来超声技术快
速发展,超声探头可以提供动态实时图像,且对气体敏感性高,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本文对比分析了腹部彩超和腹部X线检查的临床观
察结果,结果显示患儿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对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等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腹部X线;手术/死亡组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对肠管扩张、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腹腔游离气体等症状的检出率高于治愈组,采用腹部X线检查时,肠管扩张、腹腔游离气体的症状检出率手术/死亡组高于治愈组,因此认为腹部超声影像结果
对诊断及评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情有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悦,高红霞,易彬,等.腹部B超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
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29(6):398-401.
[2] 邓尚国.超声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5,25(6):68-69.
[3] 张连军,裴玉芳,魏春雷,等.腹部X线和彩超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22(8):81-82.
[4] 孙华阳.腹部超声应用于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诊断的有效性分析[J].黑龙
江医药,2016,29(5):933-9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