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知识点辅导德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知识点辅导德育
重点提示本章一直是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重点内容,考试中不仅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还有论述题,而且还有众多的案例分析题,所以,本章也是考生迎考复习的重中之重。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德育的意义。

(2)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

(3)德育原则。

(4)德育的主要途径。

(5)德育的主要方法。

考纲链接 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2.德育形式上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内容上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德育的意义:(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5.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6.我国中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7.我国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8.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

9.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10.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

它包括四个方面:(1)教育者。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

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
都是德育的对象。

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3)德育内容。

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4)德育方法。

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1.德育过程的矛盾:(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2)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3)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4)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3.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14.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

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来。

③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

(2)正面教育原则。

①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

②树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

③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

④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3)知行统一原则。

①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②组织时间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和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

③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