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将一只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瓶内,如图所示。
接通电源可看到电铃在振动并发出铃声,在逐渐抽出玻璃瓶内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会越来越小。
依据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玻璃能传播声音
B.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C.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空气减少使电铃的振动减弱
2.将多肉植物的一片叶放在比较湿润的土壤中,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长成一株小多肉植物,下列繁殖方式与培育多肉植物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A.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果树优良品种B.克隆技术出生的多莉羊
C.采用人工授粉培育杂交水稻D.马铃薯发芽生根,长成新植株
3.如图,只有B物体左面是光滑的,其余各接触面都是粗糙的。
如果用水平力F将物体A 和B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
则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
A.左、右都受向上的摩擦力
B.左侧受向上的摩擦力,右侧受向下的摩擦力
C.左、右都受向下的摩擦力
D.左侧受向下的摩擦力,右侧受向上的摩擦力
4.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 P=5N、F 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可以确定()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
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5.如图所示,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且液面相平,a、b、C、d是液面下的各点,已知a点与c点深度相同,b点与d点深度相同,则下列有关四点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的判
断肯定成立的是()
A.Pa>Pb B.Pb>Pc C.Pc>Pd D.Pd>Pa
6.如图所示,容器重为G1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重为G2的液体,若用N1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N2表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则N1和N2应满足()
A.N1=G1+G2;N2=G2B.N1>G1+G2;N2>G2
C.N1<G1+G2;N2=G2D.N1=G1+G2;N2>G2
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8.在新型飞机研制中,为了研究飞机在空中高速飞行时受空气的作用力的规律,科学家们不是将飞机拖拽着在空气中高速飞行,而是将飞机静置于“风洞”中,再用鼓风机向飞机高速鼓风,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
如图所示,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飞机
B.模拟气流
C.地面
D.他本人
9.下列各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鞋底刻上花纹→增大摩擦
B.鞋底做上鞋钉→增大压力
C.自行车装上坐垫→减小压强
D.自行车装上轴承→减小摩擦
10.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A.甲最小B.乙最小C.丙最小D.一样小
11.盲人阅读盲文靠的是()
A.嗅觉B.听觉
C.视觉D.触觉
12.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发育迅速。
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角度分析,下列要求不合理的是()
A.尽量不与异性交往
B.端正坐姿与看书姿态
C.保证全面、丰富的营养
D.按时作息,参加体育活动
13.如图所示,在烧杯正中心上方固定一手电筒光源,光线向下投射到空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图中虚线所示),此时圆形光斑的面积大小为S0。
现在往烧杯中匀速注水,随烧杯内液面高度H的增加,圆形光斑面积S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大致图像是()
A.B.
C.D.
14.生物的生殖使地球上的生命代代相传、繁衍不息。
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B.青蛙的自然繁殖C.杂交水稻D.试管婴儿
15.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引入相应的科学量。
下列给出关于“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科学量
B.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科学量
C.进行压力大小的比较,引入“压强”科学量
D.进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比较,引入“质量”科学量
16.绘制图形是科学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
下列图形绘制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
B.光的反射
C.凹透镜折射
D.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17.下列四种生物中,其细胞结构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
B.
C.
D.
18.小明和小张运用所学知识对足球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运动的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作用
③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
⑤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⑤
19.对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A.拉开易拉罐所用的力约为1牛
B.一个苹果受到的重力约为3牛
C.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速度约15米/秒
D.中学生单脚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0帕
20.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
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检测仪
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
二、填空题
21.起重机吊着4吨的货物,当货物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牛,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牛;当货物匀速上升时,它受到的拉力________(填“不等于”或“等于”,下同)它的重力;当货物匀速下降时,它受到的拉力________它的重力。
22.水火箭升空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瓶飞向高空。
(1)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瓶飞向高空,说明________;
(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猜想:可能与瓶塞塞入深度有关;
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
你认为还可能与________有关(写出一点);
(3)实验小组选用装有相同水量的同种可乐瓶,做了三次实验,实验结果如下:瓶塞塞入深度浅深更深
水火箭上升高度/m2512
23.(1)如图,随自动扶梯匀速上行的人重力为500N,画出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_______
(2)如图,请画出反射光线。
_______
24.某同学在河边走过,看到①岸边的树木②水底的鱼③水中的白云,其中属于虚像的是________,和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
25.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为了增大路面被照亮的面积,反射板表面应该________(填光滑或粗糙)一些。
(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这是因为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________。
26.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如图甲所示;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体位置和时刻如图丙所示。
则:
(1)物体在第4秒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
(2)第10秒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
(3)物体第16秒末撤去力F,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变?________
27.如图是快递分拣机器人,可以实现扫码、称重、分拣功能三合一,还能自动充电,在物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请回答:
(1)机器人载着物件匀速行驶时,物件相对于机器人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2)向前匀速运动的机器人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__;
(3)行驶中的机器人遇到障碍物,其上方的物件会向前掉落,这是由于物件具有
________。
28.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一圈约24小时、公转一圈约365天(1年)。
根据地球运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有两种运动方式,图一表示地球的公转,图二表示地球的自转,图一中的
________点与图二光照情况相吻合。
(2)根据图文资料判断正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图二中的①地——我们这里终年寒冷,每年总有段时间看不到太阳
B.图二中的②地——我们这里终年炎热,有时阳光会直射井底
C.图二中的③地——我们这里3、4月份春暖花开,景色宜人
(3)我们生活在北半球,仿照A时刻描述,图中方框内B时刻的描述是:________。
29.在商场里,有如图甲所示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小柯乘坐垂直电梯上升时却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图乙记录了他乘坐两种电梯的s-t图象。
在t2-t3时间内,他乘坐自动扶电梯时受到的支持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他所受的重力,乘坐_________能更快地到达二楼。
30.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小科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盆盆栽花卉,放于水平窗台上,盆栽花卉的总质量为 4kg,花盆底面与水平窗台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为________Pa。
小科每三天都要给花浇一次水,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取10N/kg)。
三、探究题
31.小柯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四次实验,四次实验均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
(1)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时,他先将木块切去一半,以减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再匀速拉动木块,如图丁所示。
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
小柯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时,小柯选择了甲、乙实验,甲实验中木块的运动速度为v1,乙实验中木块的运动速度为v2,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4)在进行乙实验时,小柯突然想到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速度有关,于是他加速拉动木块,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3.6N,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
32.如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_____。
如果1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原因是_____。
(2)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
(3)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
(4)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33.龙游发糕是浙江省龙游县的特产,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黏而不粘,堪称江南一绝。
小乐在学习了发酵技术后,也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以下是他的制作过程:
材料用具:面粉、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方法步骤:
(1)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2)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3)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搅拌。
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
将面团放在温既的地方发酵4〜5小时。
(4)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
(5)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2)用温水将酵母化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方法步骤④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发酵的面取少量放入清水中,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发现酵母菌上有如图的芽体,这是酵母菌在进行______生殖。
(5)小乐将和好的面团分成两半分别为甲和乙,甲随手放到碗中,乙晒干放在密封袋内,一段时间,你认为会发霉的是______________。
34.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
结论。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上表所示。
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15°75°
230°60°
345°45°
35.如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大小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大小相等。
(2)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4.0 N,测力计B 的示数为2.5 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N。
若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4.8 N 时,B的示数为____N。
36.2020年2月5日,浙江某救援队用H155直升机将病毒核酸检测仪、检测试剂等紧急援助物资运往湖北,提升了湖北疑似病例的检测速度。
请回答:
(1)直升机前部设计成流线型,且表面复合材料极其光滑,目的是________;
(2)若直升机在某段航程匀速飞行300千米,用了1.5小时,则这段航程直升机的飞行速度是________千米/时;
(3)H155直升机载着救援物资停在水平跑道时,若总质量为4000千克,直升机与地面接
触总面积为0.4米2。
求直升机对水平跑道的压强。
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B.铃声能通过空气、玻璃传到外面,说明玻璃能传播声音,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介质,故AB不符合题意,A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既然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C不符合题意,C错误;
D.铃声越来越小,是因为传播介质减少造成的,不能得出电铃的振动减弱结论,故D符合题意,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C
【分析】
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
将多肉植物的一片叶放在较湿润的土壤表面,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长成一株小多肉植物,没有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选项ABD用嫁接的方式培育果树优良品种、克隆技术出生的多莉羊、马铃薯发芽生根,长成新植株繁殖方式,均与培育多肉植物相似,属于无性生殖;选项C、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培育杂交水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繁殖方式与培育多肉植物有着本质区别。
故选C。
【点睛】
熟练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以及常见的繁殖方式,并理解其原理。
3.D
解析:D
【分析】
分析物体B的受力情况,可知B的右侧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根据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A左侧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A受力情况,可知A右侧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详解】
因为B 受重力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
而B 的左侧是光滑的,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因此,B 物体右侧受到A 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则A 物体的左侧也受到了B 物对它向下的摩擦力。
又因为A 物体受重力作用,也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则在它的右侧受到了墙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综上所述,A 的左侧受向下的摩擦力,右侧受向上的摩擦力。
故选D 。
4.D
解析:D
【详解】
AC .P 受到的摩擦力大于Q 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P 受到的摩擦力大,可能是因为桌面M 比桌面N 粗糙造成的;可能是P 的质量大,重力大,对桌面的压力大造成的。
故A 和C 不符合题意。
B .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故B 不符合题意。
D .物体P 、Q 分别在F P =5N 、F Q =3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物体P 、Q 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5N 、3N ,P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 受到的摩擦力。
故D 符合题意。
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h a <h b ,a 、b 在同种液体中,根据p=ρgh 可知: p a <p b ,故A 错误;
B.∵h b =h c ,ρ水>ρ酒,根据p=ρgh 可知: p b >p c ,故B 正确;
C. h c <h d ,c 、d 在同种液体中,根据p=ρgh 可知: p c <p d ,故C 错误;
D. h a <h d ,
ρ水>ρ酒, 根据p=ρgh ,无法确定大小,故D 错误。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设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为h ,容器的底面积为S ;
那么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ρgh ;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N 2=pS =ρghS >ρgV 液=G 2,即N 2>G 2;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液体和杯子的总重,即:N 1=G 1+G 2;
故D 正确.
7.C
解析:C
【分析】
根据图可知两柱形容器中水的深度关系,根据p gh ρ=判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压力相等,根据p gh ρ=可知对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
F pS =可知两者压力之间的关系。
【详解】
乙柱形容器中水的深度大于甲中容器中水的深度,根据p gh ρ=可知,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F p S
=可知,柱形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 pS ghS gV mg ρρ====
两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则F 甲=F 乙。
故选C 。
8.B
解析:B
【详解】
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飞机模型里面的飞行员和空气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飞行员相对于模拟气流是运动的。
故选B 。
9.B
解析:B
【详解】
A .鞋底刻上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运动鞋底装上鞋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 错误,符合题意;
C .自行车装上坐垫,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自行车装上轴承,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的,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0.C
解析:C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三容器装入相同质量的水,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三容器内水的深度关系
h 甲>h 乙>h 丙
由p=ρgh 知道,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
p 甲>p 乙>p 丙
故C 正确。
故选C 。
11.D
解析:D
盲人不会产生视觉,但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神经冲动传到语言中枢,例如听觉、触觉等。
【详解】
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阻挡紫外线对内部组织的损伤。
真皮中有大量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
所以盲人用手“阅读”盲文时是依靠皮肤中的触压觉感受器,D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人的感觉。
12.A
解析:A
【分析】
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正确对待。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应及时了解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性道德观。
【详解】
A. 青少年第二性征出现,性意识也开始萌动,此时易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尽量不与异性接触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故A错误。
B.青春期正是生长发育的时候,坐姿不端正容易导致骨骼变形,故B正确。
C.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此时应保证全面、丰富的营养,故C正确。
D.青春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按时作息,适当的参加体育活动,有益健康,故D正确。
【点睛】
掌握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3.D
解析:D
【分析】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
【详解】
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故D正确。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14.A
解析:A
【分析】
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例如利用种子进行的繁殖。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
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
BCD.青蛙的自然繁殖、杂交水稻、试管婴儿都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BCD错误。
故选A。
【点睛】
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本题解题关键。
15.C
解析:C
【分析】
根据各个物理量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科学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科学量,故B正确,合题意;
C.进行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比较,引入“压强”科学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进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比较,引入“质量”科学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6.C
解析:C
【分析】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判断;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判断;
(3)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判断;
(4)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判断。
【详解】
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A B''不是AB的像,故A错误;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B错误;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入射光线测的虚焦点,故C正确;
D.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D错误。
17.A
解析:A
【分析】
A为细菌,B曲霉、C蘑菇、D酵母菌都属于真菌,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
A、图中生物为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图中生物为霉菌,C图中生物为蘑菇,D图中生物为酵母菌,霉菌、蘑菇、酵母菌都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不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A。
【点睛】
熟记常见微生物的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A
解析:A
【分析】
(1)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在运动;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那么它是静止的;
(2)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力的作用;
(3)运动状态的改变:①静止变运动;②运动变静止;③运动方向改变;④速度大小改变;
(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
(5)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
【详解】
①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相对于球门越来越近,因此球是运动的,故①正确;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足球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作用,故②错误;
③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轨迹是曲线,即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因此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故③正确;
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不会停止运动,而是以那个时刻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④错误;
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⑤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③⑤。
故选A。
19.B
解析:B
【详解】
A.拉开易拉罐的力比托起两个鸡蛋要费劲的多,肯定大于1N,故A不符合题意;
B.苹果的质量大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