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分析
第一篇: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分析
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分析
(一)传统战争及局部冲突危险依然存在
随着世界文明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传统安全领域危险相对降低,大国之间大规模军事冲突及爆发世界大战可能性明显减小。
但因众多原有国际地缘敏感及争议问题根源尚未消除,发生传统局部冲突与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如目前一些地区国家之间还存在着领土及海洋权益争端、民族宗教矛盾、资源争夺等方面问题,局部地区还存在着冷战时期遗留下的军事对峙,这些地区局部冲突和战争会时常发生,严重破坏和影响国际安全与世界和平发展。
此外国际霸权势力“民主”干预和颠覆渗透,也会引发一些主权国家**及战争。
(二)非传统安全危险上升形式多样
冷战结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传统安全危险相对降低,非传统安全危险相对上升而突出。
当前全球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包括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有组织犯罪、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国际能源与环境安全、国际公共卫生安全等。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强国际间真诚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国际非传统安全问题。
(三)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其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
(四)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
近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
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
恐怖主义袭击
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
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五)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当前,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正在进行二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战略调整。
其主要
目的就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作用,谋求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正如上述所说,由于各国之间的利害冲突会长期存在,因而在安全领域的竞争和斗争也会持续下去,使安全合作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出现曲折和反复。
但是各国之间除利害冲突外,也有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促使它们进行合作的一面。
例如希望保持稳定就是一个共同点,因此即使互相视为主要潜在对手的国家也不愿看到对方发生大**,因为这也会危害自身的利益。
而且从长远看,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威胁安全的因素终究不会占上风,增进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有着广阔前途。
现在各国都在积极进行准备,力争抓住经济发展高潮的机遇和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经过世纪之交,国际安全和安全合作必将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六)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
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
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
其二,
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
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第二篇: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分析及对策
我国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分析及对策
摘要:当今国际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关系,纷纷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协调和处理国际事务,办理各自的国际角色。
乍看当前的国际局势貌似稳定,我国的国际环境良好,其实暗藏风云。
我国除了受韩国、朝鲜战争殃及的危险,还要谨防日本、越南和美国勾结的遏制与威胁,面对台湾问题。
这些不同的国家、地区、政府为了各自的战略目标和利益对中国政府采取了各不相同的政策。
对于这些复杂的局势政策,我国政府必须逐个击破,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政策:以柔治强,以强攻强。
以不变应万变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国际局势
威胁
国家利益
政策
正文:一.概述
自苏联解体以来,剑拔弩张的两大阵营瞬间瓦解,冷战时代结束,再看现在国际形势,美国和伊拉克不打了,美国撤兵了,国际上基本没有热战,那么就有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国际形势是很稳定的。
其实不然,现在的国际形势就像海洋,表面风平浪静其实暗潮涌动。
就拿我国的当前形势来说,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众多威胁,在外有韩国、朝鲜、日本、越南、美国;在内有台湾问题。
二.周边国家的威胁
首先说说我国周边的国家。
这些周边国家并不希望中国崛起,中国一旦强大起来,是必要涉足更大的领域。
然而日本、韩国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谁都不愿意和中国这个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分一杯羹。
在他们看来今后的中国不会只是一个单项大国,中国必然成长为一个综合性大国。
为了遏制中国的成长,这些周边国家不惜与美国合作,共同抵制中国。
(一)韩国与朝鲜
2011年朝鲜和韩国争锋相对的时候,韩国和美国在黄海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其实美韩两国的做法只会进一步加大半岛的紧张局势,我认为除了是警告朝鲜向朝鲜示威,也是向中国挑衅,放出了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极其危险的信号。
如果中国没有做出反应,忍气吞声,那恐怕两国会更加嚣张,进一步的挑战我国的防守和忍耐的底线。
朝韩开战,对于作为两国的邻国——中国来说无异于家门口着火,随时都有被牵连的危险。
就如同1950年美国侵略朝鲜时,我国政府做出的政策“抗美援朝”一样。
当时我国刚刚从战争中解脱,新中国刚刚成立,就好像婴孩一样脆弱但是我国为了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即使并没有侵犯我国领土,我国政府也派兵支援。
同样的如今朝鲜和韩国的局势紧张,我国的国际环境就很不安全,所谓的唇亡齿寒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在这场纷争中的唇——朝鲜,又是一个军事和经济发展极度失衡的国家。
朝鲜的大量的核武器是他与韩国对决的筹码,核战争一触即发,到时候不仅是我国会受牵连,这将会是全人类的灾难。
(二)日本
日本国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
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为单一民族国家,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被称为“日出之国”。
中日矛盾一直以来也是中日关系的主要构成。
近代时期八年的战争充满了屈辱和仇恨,两国是极度敌对的关系,但是战争结束后,为了适应国际和平趋势,两国又重修旧好回到了中古时期友好互通的状态。
对于日本中国长久以来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完全是出自我国的传统儒学文化的中庸,相对应的日本的政策也是极受他们文化的影响的,日本极右的民族。
例如对于钓鱼岛的问题,日本不再采取温和政策并且不断强化西南诸岛的军事部署,与驻日美军进行夺岛演练,并且日本政府还决定把25个离岛“国有化”,以作为划定大陆架面积和确保海底资源的据点。
这些岛屿中,就触及了钓鱼岛。
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日本对华政策的强硬。
作为日本民主党内的首相候选人的小泽一郎表示,日本应该明确回绝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声明。
并且小泽一郎在参加一场与菅直
人的电视辩论时,更是表示,钓鱼岛“在历史上从没被承认过是中国的领土。
我们必须把这一点说明”。
日本这样咬住钓鱼岛为的是什么呢?第一,这是日本成为军事大国的战略决策,第二,日本是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小国,地寡人稀得现实条件迫使他必须对外扩张,占领资源。
除此以外,日本政府又为“新编教科书”大开绿灯;大张旗鼓的参拜靖国神社都是为了掩盖二战战败国的身份,以顺利的实现他政治大国的梦想。
而这些种种都说明了,遏制中国是只日本为了维护在这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中的本国利益做必须采取的政策。
那么中国政府相对应的政策呢?一贯的“与邻为善,与邻为伴”方针,虽然派出渔政船巡航执法,坚持常态化维护渔权,但始终没有以十分强硬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与其说是爱好和平不如说是底气不足。
所以以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说,这没有绝对的对错,谁是最后的赢家,历史就为谁而写。
三.国际刑警——美国
最后说说最麻烦的美国。
2010年美国国会众议院以绝对优势通过2011年(始于2010年10月1日)国防授权法案,包括战争拨款在内,国防预算总额将达到7250亿美元,其中包括1587亿美元的战争拨款。
美国是全世界军费开支最高的国家。
尽管美国白宫和国会为控制预算赤字,谋求压缩联邦政府开支,但国防预算较上财年仍有增无减。
美国已经是世界军事第一大国了,为什么还是如同冷战时一样大力发展军备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美国感觉到有强大的压力,会威胁到他的地位;
(二)美国仍不满足与现状,想要进一步扩大它的势力范围和统治。
无论是哪种原因,中国都无疑是美国所针对的对象。
美国对中国的威胁是一种综合性的威胁:军事、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等,并且美国就是以一种综合国力上的绝对优势来胁迫中国。
而美国对中国威胁的突破点就是南海和台湾。
南海是中国的南大门,谁控制了南海谁就拿到了一张要挟中国、威胁亚太地区的王牌。
先是越南,再有马来西亚,至2009年南海已被划分为上百个油气招标区。
恰在此时美国又有了不停的做些动作,首先是希拉里国务卿在2010年7月东盟地
区谈论上高谈“南海关乎美国国家利益”紧接着美越两国又在南海进行联合军演。
再是历届美国总统都会适时使用的“中国牌”,从深层次分析近期奥巴政府对华政策的所作所为,不难发现,由于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和奥巴马民意支持率的下降,奥巴马政府为了改变被动的形势必须有所作为来转移美国民众的注意力——美国欲推南海行为准则反制中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还有美国参与钓鱼岛事件,也是他对于南海的动作的之一。
2010年12月3日,美国举行了代号“利剑”的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军演的第一天地点就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直指中国。
美国恰到好处的利用这次机会高调回归亚洲,加强了自己在该地区外交和安全上的地位,获得了继续控制日本的权力,甚至有了让日本感谢它的绝好理由。
在这件事中美国很好的诠释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挑起中日之争,完全符合美国在日本驻军及其在亚洲的战略利益,美国挑动日本制约中国,日本也正希望美国参与钓鱼岛来“制衡”中国。
台湾问题就是另一个美国扼在我国脖子上的一个利爪。
自内战结束后,美国从“弃蒋保台”,到现在的表面上所做的不统、不独、维持现状,推行地区平衡的战略。
但是2009年12月传出消息美国要向台湾出售武器。
不难看出美国对于台湾并不是表面上所变现出来了的那样无欲无争。
台湾是美国入驻中国的踏板,一旦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矛盾上升到战争层面,台湾势必要找个靠山——美国。
中国国内局势不稳定,美国则刚好可以见缝插针再进一步把中国搅个天翻地覆。
现在台湾利用美国来迫使大陆与他保持现有的局势,美国也利用台湾来分散中国政府的注意力。
美国对于中国是居心叵测的,这个毋庸质疑。
四.我国针对这一形势必须做出的对策
这一系列相互牵制利用的复杂利益关系,就是我国现在所面临的外部国际局势。
很明显的我国对于这些复杂的威胁,也不能够采取单一的政策。
对于日本、越南的挑衅,必须使用铁血手腕。
因为这些国家的挑衅,完全是我们造成的!如果不是中国政府一让再让,这样的害怕战争,这些国家会这样嚣张?虽然说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相争都是这样的,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但是就算是为了自己国家自身的利益
我们也必须做到如果日本、越南敢对中国染指,我们就断它一指。
针对钓鱼岛的问题,必要时刻战争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对于韩国,朝鲜则必须温和对待,所以我国积极促成“六方会谈”。
对于这样紧迫形势,我国积极促成六方会谈希望通过对话与谈判和平解决半岛危机。
但是台湾问题又不能归为以上的任意一种。
对于台湾问题必须是软硬兼施的。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在这个前提出下可以给台湾一部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是一旦逾越中国大陆也不能放弃武力镇压的权力。
其实美国与中国的正面冲突并不多,美国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蜘蛛网。
美国的大网覆盖了所有对中国产生威胁的层面,我国对于美国的政策绝对是最复杂多变的,或者换句话说,美国从哪一个角度威胁到了中国,我们就从哪个角度下手,以不变应万变。
自己国家的安全,自己捍卫。
[参考文献]:
[1]《国际安全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版(2010年3月1日)王帆,卢静.[2]《美国是如何介入台湾问题的》, 中国台湾网.[3]《要一百年眼光规划海洋战略》,载《国际先驱报》.[4]《专访:“中国文化年”取得的巨大成功》,人民网;吴晶.[5]《新中国60年》,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09年)徐步.[6]《南海面临被瓜分危机》,赵磊.[7]《形势与政策教育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百度文库,新华网,凤凰网
第三篇:当前国际安全形势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
论文题目:当前国际安全形势
参考资料:《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7年10月15日)
《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学生:外语系10级8班42号刘超
时间:2011年11月28日-----2011年12月1日
对于这样一个相当具有战略高度的政治话题,要完成好“当前国际安全形势”这一论文,必需具备一定的战略思维和理论思维并以一
个政治家和外交家的头脑来分析。
首次遇见这种具有重大挑战的论文并要以严谨务实、对学术负责的态度分析好“当前国际安全形势”,这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当代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达到一目了然、逻辑清楚的效果,请允许我将我的论文分为以下九个部分:
(一)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的现状
(二)世界大国相继调整本国国家安全战略
(三)局部地区动荡和冲突加剧
(四)传统安全威胁面临挑战
(五)非传统安全威胁出现新的动向
(六)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安全,构建和谐世界
(七)全球热点分析——动荡中的西亚北非局势
(八)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九)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下面是我的阐述:
(一)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的现状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二)世界大国相继调整本国国家安全战略
自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2001年以本·拉登为首的恐怖分子劫持四架波音客机撞击美国世贸大厦的“9·11”事件为标志,恐怖主义开始抬头并不断挑战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9·11”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战略。
2008年,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开始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经济遭受重创。
自2001年“9·11”事件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大国相继
调整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自进入“后拉登时代”,美国积极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十分重视国家安全。
现在的奥巴马政府更是改变自老布什政府以来延续的传统的“后发制人战略”,特别强调经济、外交、发展对美国国家安全的作用;对于俄罗斯这个亚欧大国,它不可能独立于欧洲之外,俄罗斯在更多关注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同时始终坚持加大与北约的合作。
它特别把维护经济安全提到保证国家安全的首位并且已经首批成立了6个经济特区;对于北约和欧盟,北约确立了“新战略概念”,以法国为主导的北约国家对利比亚的制裁就是一个经典例子,而欧盟更是着力推动共同安全和防务建设,积极介入全球安全事务;而东亚的日本,它日益将国家安全防范对象转向中国,建立日美同盟以及不久前发生的中日钓鱼岛事件就印证了这一点。
(三)局部地区动荡和冲突加剧
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稳定,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性大战。
但局部地区的动荡和局部战争始终存在,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印巴冲突。
当前局部地区动荡和冲突加剧主要体现在两个地区: 一是西亚北非地区陷入动荡,这也是当前2011年全球的热点问题。
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支持这一地区的民主活动以求得海湾地区的稳定,加上欧洲各国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涉,推行“新干涉主义”,将导致西亚北非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特别是印巴冲突,因为民族冲突、领土争端、宗教极端主义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南亚地区安全局势仍然很严峻。
阿富汗局势也不容乐观——因为塔利班势力仍然存在而且卡尔扎伊政府十分脆弱。
二是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
例如“六安舰”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朝韩僵持状态以及中国的南海问题争端。
特别是南海主权争端问题,加剧了东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
(四)传统安全威胁面临挑战
传统安全威胁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球军备继续呈现上升态势。
美国一直是全球军备增长的主导力量,俄罗斯这个军事大国的增速也在持续上升,而且南亚大国印度已经成为俄罗斯
第三大武器出口对象国。
二是核裁军、防扩散形势不容乐观。
大国核裁军虽然取得重大进展,但仍然面临很多变故,而且朝核、伊朗核问题前景更为复杂,全球的核走私也十分频繁。
三是领土和领海争端日益突出。
比如:北极5国对北冰洋的争夺、因一座寺庙而引起的泰柬边境问题、南海主权的争夺。
(五)非传统安全威胁出现新的动向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而言的,指的是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中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恐怖主义与反恐进入“后拉登时代”,恐怖主义的最新特点表现为分散化、信息化、本土化、低成本小规模。
(2)日本的福岛核事故敲响了核能安全的警钟,急需催生新的国际核能安全机制。
(3)网络安全问题愈发突出,网络争夺步入新阶段。
当今世界,网络空间的军事化和政治化趋势加剧,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显得更为重要。
(4)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埃及发生的开罗人民游行示威,抗议食品价格上涨就是一个活教材。
(六)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安全,构建和谐世界
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但面对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威胁的日益多元化,各国应更新安全理念,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创新安全机制应遵循的原则,比如:发展原则、公正原则、合作原则、以限制求安全原则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要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同时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最终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七)全球热点分析——动荡中的西亚北非局势
毫无疑问,利比亚是2011年全球频率最高词汇。
整个2011年,利比亚一直是国际社会和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
西亚北非地区在“二战”后经历了“茉莉花革命”,国家政权长期是强人政治,长期当政,家族统治,君主世袭,子承父业。
仅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就独裁达42年。
这一地区之所以长期动荡不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贫富两极分化、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长期的独裁统治。
当前的利比亚局面就是这些深刻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
西亚北非地区的革命不是偶然的,这是一场必然的内生性的、阿拉伯性的社会革命。
当前的西亚北非革命是继西亚北非20世纪50、60代民族民主革命和70、8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之后的继续和发展。
而“利比亚革命”就是这第三次浪潮中的高潮部分。
总之,这一地区的长期动荡和冲突将对西亚北非和国际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剧地区和世界局势动荡,分权化。
最糟糕的是将激起西亚北非国家强烈的民族主义。
(八)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对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深入分析,有利于我国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有利于我国政府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
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中国面领着机遇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求和平、谋发展、促进步已经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
世界局部地区的冲突和动荡是明显存在的。
但不管南风吹还是北风吹,我们都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
在国内方面,我们应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国际方面,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事务中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综合当前国际形势,留给我们的启示,简言之,就是: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多边合作,强化意识形态,维护世界和平。
(九)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一个人活在世上总得有所追求,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
没有追求、浑浑噩噩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一个人应该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追求同国家和社会联系在一起才会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和提升。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是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