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的高产栽培基础
• 水稻的产量构成 水稻的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有效穗数)、 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组成。
• 水稻高产栽培途径 水稻高产栽培有3个途径,即大穗型栽培、 多穗型栽培和穗粒兼顾型栽培。具体要依 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而定。
水稻基础知识
• 1.大穗型 穗大粒多,结实率偏低且不稳定,茎、鞘贮藏物质的输出率与转换率高,单位叶面积负 担的颖花数量多。异步灌浆型:强弱势粒异步灌浆(两段灌浆现象)。 栽培策略:增加抽穗前的茎、鞘贮藏物质;促进出穗后的光合作用。
60-70 天
100-110 天
萌发
幼苗 分蘖
拔节
孕穗 抽穗 杨花 乳熟 蜡熟 完熟
浅水分蘖
水层灌溉
浅水抽穗,湿润灌浆, 干湿黄熟








水稻基础知识
长江中下游双季稻水稻施肥指导意见
• 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 • 长江中下游早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用量偏高,前期氮肥用量过大,
有机肥施用少,微量元素锌和硅缺乏时有发生。 • (1)适当降低氮肥总用量,氮肥分期施用,适当减少基蘖肥的施用比例、增
公斤/亩,钾肥(K2O)4-6公斤/亩。 • 氮肥总量的40%-50%作基肥,20%-30%作分蘖肥,30%作穗肥施用;在常年秸
秆还田的稻田,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
水稻基础知识
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一季中稻水稻施肥指导意见
• 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 • 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一季中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机肥用量少;氮肥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的三性
• 1、感光性 水稻品种在适宜生长发育的日照长 度范围内,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可使 生育期延长,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 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 2、感温性 水稻品种在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范 围内,高温可使其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其生育 期延长,水稻品种因受温度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 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亩,硫酸锌:1-2 公斤 ZnSO4 /亩。 • (2)产量水平400-500公斤/亩: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3-4
公斤/亩,钾肥(K2O)5-7公斤/亩。 • (3)产量水平400公斤/亩以下: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2-3
施用偏多,前期施用比例过大;基肥在整地上水后施用。基于以上问题,提 出以下施肥原则: • (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 • (2)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追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氮肥分次施用。 • (3)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 (4)在油-稻轮作田,需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 • 2.施肥建议 • (1)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亩产550-600公斤的情况下,籼稻氮肥(N)用量控 制在10-14公斤/亩;磷肥(P2O5)3.5-5公斤/亩;钾肥(K2O)4.5-6公斤/亩。 缺锌土壤每亩施用硫酸锌1公斤。氮肥基肥占40%-50%,蘖肥20%-30%,穗肥 20%-30%;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分基肥(占60%-70%)和穗肥(占 30%-40%)两次施用。 • (2)西南地区,在亩产550-600公斤的情况下,籼稻氮肥(N)用量控制在811公斤/亩;磷肥(P2O5)3.5-5公斤/亩;钾肥(K2O)3.5-5公斤/亩。氮肥基 肥占40%-50%,蘖肥10%-20%,穗肥30%-40%;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 分基肥(60%-70%)和穗肥(30%-40%)两次施用。
水稻基础知识
稻的常见分类
• 1、早、中、晚稻 • 2、籼、粳稻 • 3、常规、杂交稻(两系、三系)
水稻基础知识
杂交(三系)水稻的制种
母本
父本
母本
父本
不育系
保持系
S(MsMs) X F(MsMs)
不育系 S(MsMs)
X
保持系 F(MsMs)
Ⅰ不育系繁殖
不育系 S(MsMs)
恢复系 X F(MsMs)或
• 抽穗开花期 水稻抽穗期受低温伤害的温度指标为日平均温度连续3天以上≤ 22 ℃(籼)。适宜温 度为25-35℃。
• 灌浆成熟期 天气晴朗、日照充足、气温高于20℃以上,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灌浆成熟。乳熟期 缺水、干旱,结实不饱满,增加空秕瘪粒数。
• 播种期要避开灾害性天气(旱、涝、台风、低温、高温等) 应掌握灾害发生规律, 调整播种期,避灾保收。如中稻要避开7月下旬到8月上旬高温阶段抽穗扬花。
水稻基础知识
长江中下游双季稻水稻施肥指导意见
• 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 •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用量偏高,前期氮肥用量过大,有机肥施用少,微量
元素锌和硅缺乏时有发生。 • (1)适当降低氮肥总用量,氮肥分期施用,适当减少基蘖肥的施用比例、增
加穗肥施用比例。 •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 (3)增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 • (4)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注意锌、硼和硅的配合施用。 • 2.晚稻施肥建议 • (1)产量水平5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2-14公斤/亩,磷肥(P2O5)4-5
• 2.多穗型 穗小粒少,结实率高且稳定,茎、鞘贮藏物质输出率低,单位叶面积负担的颖花数量少。 同步灌浆型:强弱势粒同步灌浆。 栽培策略: 增加群体的总颖花量。
• 3.穗粒兼顾型 库源特性介于上述两类品种之间或库容量虽大,但结实率也高,源库共同制约其产量形 成,增源或扩库均可增产。这类品种源、库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强,栽培措施的回旋余 地也较大。 栽培策略:应根据具体条件而定。
• 3、基本营养生长性 即使在最适合的光照和温 度条件下,水稻品种也必须经过一个必需的最短 营养生长期,才能进入生殖生长,开始幼穗分化。 这个短日、高温影响的最短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 营养生长期(又称短日高温生长期),水稻这种 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一生
习惯上把水稻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称为水稻的一生。
斤/亩,钾肥(K2O)4-5公斤/亩。 • (3)产量水平350公斤/亩以下:氮肥(N)6-8公斤/亩,磷肥(P2O5)2-4公
斤/亩,钾肥(K2O)2-4 公斤/亩。 • 氮肥的40-50%作为基肥,25%-30%作为蘖肥,20%-25%作为穗肥;磷肥全部作
基肥;钾肥的50%-60%作为基肥,40%-50%作为穗肥。在缺锌或缺硼的地区, 每亩基施硫酸锌或硼肥1公斤。 • 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
• 4.“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 在栽足基本苗的前提下,减少前期施肥量, 使水稻稳健生长,主要依靠栽培的基本苗成穗,本田期不要求过多分蘖。中 期重施穗肥,促进穗大粒多,后期适当补施粒肥,增加结实率和粒重。适用 于生长期较长的品种、肥料不足和土壤保肥力较差田块。(大穗型)
水稻基础知识
稻田水分管理
25-30 天
加穗肥施用比例。 •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 (3)增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 • (4)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注意锌、硼和硅的配合施用。 • 2.早稻施肥建议 • (1)产量水平450公斤/亩以上: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4-6
公斤/亩,钾肥(K2O)5-6 公斤/亩; • (2)产量水平350-450公斤/亩: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3-5公
1200-2300 1200-2600 2000-3000 2200-3100
Ⅵ西北
2000-4250
110-250
170-210
580-1000
461-565
积温:通常指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内,高于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日平均温 度的总和。积温是衡量一个品种熟性和一个地区热量资源的主要指标。
有效积温:是一定时期内日平均温度与生物学零度差值的累积。 生物学零度: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低温度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基础知识
中国杂交水稻概况
• 水稻种植面积为4,5 亿亩,杂交水稻为 2.3~2.5亿亩, 占50%左右。(2002年分别是3.3
亿亩 2.15亿亩)
• 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杂交水稻的贡献功不可没。
• 我国杂交水稻平均亩产为460公斤,超级杂 交稻的推广,亩产还可提高150公斤左右。 超级杂交稻的种植面积达到2亿亩时,可每 年增产稻谷300多亿公斤。
每穗实粒数(粒) 200 ≥120 ≤100
水稻基础知识
对应穗型 重穗型 大穗型 多穗型
水稻肥料运筹与施用
• 南方稻区因各地条件差异较大,在施肥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表现 在基肥、追肥的比重及其追肥时期、数量配置上。施肥方法上,磷肥全作基 肥;钾肥的40%作分蘖肥,60%作穗肥;氮肥的施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260-365 210-260 180-260 170-210 110-200
年降雨量 (mm)
1200-2500 800-2000 800-1400 580-1000 350-1100
年太阳辐射 总量
(kj/cm2 )
377-502
年日照时数 (h)
1500-2600
209-482 293-461 461-565 419-611
• 移栽返青期 安全移栽的温度指标为日均温15℃ 以上,移栽过早,返青迟,易死苗、僵苗。
• 分蘖期 最适温度为30℃左右;一般日均温度稳定在19℃以上,日照充足,土壤养分充足,浅 插、浅灌对分蘖有利。日均温度低于15℃,分蘖受到抑制;气温高于37℃,天气干旱 不利于分蘖和正常生长发育。
• 拨节孕穗期 日均温度30℃为最适宜,日均温度降低到20℃以下,最低温度在14℃以下,会产生严 重的空秕、瘪粒现象。这一时期是需水、肥最多的关键时期,受旱、脱肥会造成水稻 穗小粒少。
• 3.“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这种施肥法仍注重肥料的早期施用。其最 大特点是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补氮。在施足底肥基础上,前期早攻分蘖肥, 促进分蘖确保多穗;中期晒田控氮,抑制无效分蘖,争取壮秆大穗;后期酌 情施穗肥,以达多穗多粒增加粒重的目的。这种施肥法,在生产上应用广泛, 尤其在南方一季中稻区,适用于施肥水平较高、生育期较长、分蘖穗比重大 的杂交稻。(穗粒兼顾型)
• 1.底肥 “一道清”施肥法 底肥“一道清”施肥法是将全部肥料于整田时 一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的全层施肥法。适用于黏土、重壤土等保肥力强 的稻田。
• 2.“前促”施肥法 “前促”施肥法是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早施、重施分 蘖肥,使稻田在水稻生长前期有丰富的速效养分,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确 保增蘖增穗。尤其是基本苗较少的情况下更为重要。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 70%-80%,其余肥料在返青后全部施用。此施肥法多用于栽培生育期短的品 种,施肥水平不高或前期温度较低,肥效发挥慢的稻田。(多穗型)
S(MsMs)
F1S(MsM s)
Ⅱ杂交制种区
X
恢复系 F(MsMs)或
S(MsMs)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基础知识
中国稻作区自然条件
稻作区 代号
Ⅰ华南 Ⅱ华中 Ⅲ西南 Ⅳ华北 Ⅴ东北
≥ 10℃
年积温(℃)
天数
Hale Waihona Puke 5800-9300 4500-6500 2900-8000 4000-5000 2000-3700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基本栽培要点
• 1、种子消毒、浸种催芽 • 2、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 3、合理密植 • 4、肥水管理 • 5、病虫害防治(烂种烂秧、恶苗病、稻瘟
病、纹枯病、钻心虫)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栽培方式发展趋势——轻简化、机械化
• 一、水稻抛秧栽培 • 二、水稻机械栽插栽培 • 三、水稻直播栽培

粒数决 定期
营养、生殖生长并 进阶段
粒重决 定期
生殖生长阶段
产 ( k/h 量 g 2 ) m 单( 位 h2 ) 穗 m 面 每 数 积 穗 结 (粒 实 % 千 数 ) 率 (g ) 粒 10 10 00 00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各生育期适宜气温表
• 安全出苗温度 自然条件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 (籼稻)的初日,作为早播界限期。再根据天 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播种期
3月
4-5月中旬 6月中下旬
收获期
7月上中旬 9月
10月
产量公斤/亩 450
600
500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种子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的生长进程及产量构成
萌发
幼苗 分蘖
拔节
孕穗 抽穗 杨花 乳熟 蜡熟 完熟
1、营养生长阶 段
穗数决 定期
2、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并进
阶 3、段生殖生营长养阶生长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