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粗骨料(石子)
3.1最.硅大酸粒盐径水和泥颗的粒生级产配 2)粗骨料的颗粒级配 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可分为连续粒级和单粒级两种。连
续粒级指5 mm以上至最大粒径Dmax,各粒级均占一定比例, 且在一定范围内。单粒级指从1/2最大粒径开始至Dmax。单 粒级用于组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 混合使用,以改善级配或配成较大密实度的连续粒级。
1.1 水泥
11..硅水酸泥盐品水种泥的的选生择产
配制混凝土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 、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等六大品种,在特殊 情况下也可采用快硬水泥或其他水泥。
水泥的品种应根据混凝土的工程特点、所处环境条件及 施工要求,并参照有关规范进行选择。
1.1 水泥
12..硅水酸泥盐的水强泥度的等生级产
2)粗细程度与颗粒匹配 (2)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的测定。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 级配用筛分析方法测定,用细度模数表示粗细,用级配区表 示砂的级配。 (3)砂的颗粒级配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砂 级配。
1.3 细骨料(砂)
21.细.硅骨酸料盐的水技泥术的要生求产
3)砂的含水状态 砂的含水状态有如下四种,如图4-5所示。 (1)绝干状态。 (2)气干状态。 (3)饱和面干状态。 (4)湿润状态。
1.4 粗骨料(石子)
1.硅酸2.有盐害水杂泥质的生产 粗骨料的有害杂质主要有黏土、淤泥、硫化物及硫酸 盐、有机物等。
1.4 粗骨料(石子)
3.1最.硅大酸粒盐径水和泥颗的粒生级产配 1)粗骨料最大粒径 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公称粒级上限称为最大粒径。骨
料粒径越大,其表面积越小,通常空隙率也相应减小,因 此所需的水泥浆或砂浆数量也将相应减少,有利于节约水 泥、降低成本,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所以在条件许可的 情况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粒径的骨料。
1.3 细骨料(砂)
1.细1骨.硅料酸的盐种水类泥及的其生特产性
海砂因长期受到海流冲刷,颗粒圆滑,比较洁净且粒度 一般比较整齐,但常混合有贝壳及盐类等有害杂质,在配制 钢筋混凝土时,海砂中Cl的含量不应大于0.06%。山砂是从山谷或旧河床中采运而得 到的,其颗粒多带棱角,表面粗糙,但含泥量和有机物杂质 较多,使用时应加以限制。
1.3 细骨料(砂)
1.细1骨.硅料酸的盐种水类泥及的其生特产性
机制砂是由天然岩石轧碎而成,其颗粒富有棱角,比较 洁净,但砂中片状颗粒及细粉含量较大,且成本较高,只有 在缺乏天然砂时才采用。混合砂是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而 成的砂,其性能取决于原料砂的质量及其配制情况。
1.3 细骨料(砂)
1.细1骨.硅料酸的盐种水类泥及的其生特产性
1.3 细骨料(砂)
21.细.硅骨酸料盐的水技泥术的要生求产
1.3 细骨料(砂)
21.细.硅骨酸料盐的水技泥术的要生求产
2)粗细程度与颗粒匹配 (1)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体平均粒径 的大小。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它反 映了空隙率的大小。
1.3 细骨料(砂)
21.细.硅骨酸料盐的水技泥术的要生求产
1.2 拌和用水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野外或山区施工采用天然水拌制混凝 土时,均应对水的有机质、Cl-和SO24-含量等进行检测,检 测合格后方能使用。特别是某些污染严重的河道或池塘水, 一般不得用于拌制混凝土。
1.3 细骨料(砂)
1.细1骨.硅料酸的盐种水类泥及的其生特产性
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机制砂两类。天然砂包括河砂、 湖砂、淡化海砂和山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和混合砂。《建 设用砂》根据砂的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 天然砂是由天然岩石经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河砂和湖砂 因长期经受流水和波浪的冲洗,颗粒较圆,比较洁净,且分 布较广,一般工程都采用这种砂。
Ⅰ类砂宜用于配制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砂 宜用于配制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 求的混凝土,Ⅲ类砂宜用于配制强度等级小于C30 的混凝土 和建筑砂浆。
1.3 细骨料(砂)
21.细.硅骨酸料盐的水技泥术的要生求产
1)有害杂质含量 砂中含有的硫化物、硫酸盐和有机物对水泥石有侵蚀作 用;氯盐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锈蚀作用;砂中相对密度 小于2 000 kg/m3的物质,定义为轻物质,也是降低混凝土性 能的有害物质。砂中有害杂质含量应符合表4-1的规定。
1.4 粗骨料(石子)
1.1颗.硅粒酸形盐状水及泥表的面生特产征 一般把粒径大于5 mm的岩石颗粒称为石子。混凝土工
程中常用的有卵石和碎石两大类。 卵石因外形特征而得名,主要由天然岩石经自然风化、
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等自然作用而形成,根据产源不同 可分为河卵石、海卵石和山卵石等。
1.4 粗骨料(石子)
水泥的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一 般以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为宜,对于 高强度的混凝土可取1倍左右,原则上是高强度等级的水泥 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1.2 拌和用水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根据《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2006)的规定,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均可拌制各 种混凝土。海水可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宜拌制有饰面要求的 素混凝土,更不21.细.硅骨酸料盐的水技泥术的要生求产
1.3 细骨料(砂)
21.细.硅骨酸料盐的水技泥术的要生求产
4)坚固性和碱活性 砂是由天然岩石经自然风化作用而成,机制砂也会含大 量风化岩体,在冻融或干湿循环作用下有可能继续风化,因 此对某些重要工程或特殊环境下的混凝土用砂,应做坚固性 检验。砂的碱活性是指砂中能与碱性物质发生作用的活性成 分的相对含量。当采用具有较高碱活性的砂配制混凝土时, 应注意控制其他组成材料中的总碱含量。
1.1颗.硅粒酸形盐状水及泥表的面生特产征 碎石由各种天然岩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和组配而得到,
颗粒表面粗糙,棱角较多,易与水泥浆黏结,所配制的混 凝土强度较高,但拌合物流动性较差。
粗骨料的颗粒形状以近立方体或近球状体为最佳,但 在岩石破碎生产碎石的过程中往往产生一定量的针、片状, 使骨料的空隙率增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抗折 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