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硼化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硼化镧(LaB6)的性质
一、LaB6的物理化学性质
六硼化镧的存在范围:含B 85.8~88(wt)%,含B 85.8%时为紫色,88%时为蓝色;密度为4.7g/cm3,室温电阻15~27μΩ,维氏硬度为27.7GPa,功函数为2.66eV,发射常数为29A/cm2·K2。
六硼化镧不透明,在干燥时呈现出淡红紫色,潮湿时呈现出深红色。
六硼化镧具有立方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LaB6的晶体结构
从图中可以看出六硼化镧立方晶体的结构特点:
1)硼原子形成三维的立方体框架结构,其内为体积较大的镧原子。
2)硼框架是八面体,立方体的每一个顶点上都有一个由硼原子框架形成的八面体,八面体又以顶点互相连接。
3)每个硼原子与五个硼原子相邻,四个在自身所在的八面体内,另一个位于立方体主轴之一的方向上,因此给出了配位数为5的同极晶格结构。
4)每个硼原子有三个价电子,分配到5个键中。
5)陷入硼晶格中的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为24。
硼化物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它的一系列独特性能:
1)由于硼原子之间强大的键结合力(晶格常数4.145Å),故为难熔化合物,熔点为2210℃。
2)化学性质很稳定,不与水、氧,甚至也不与盐酸反应;在室温下,只与硝酸和王水反应;在600~700℃时氧气才会发生氧化。
3)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膨胀系数接近于零。
4)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好,使用过程中的表面沾污可用真空热处理来复原。
5)耐离子轰击性能好,能承受高的场强。
6)由于金属原子与硼原子之间没有价键,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是自由的。
所以硼化物具有高导电率,六硼化镧的电阻大致与金属铅的电阻相同。
其电阻率的温度系数是正的。
7)若让六硼化物在高温下与难熔金属接触,硼将扩散入金属的晶格中,并与金属形成填隙式硼合金,与此同时硼框架将会瓦解,放任金属原子蒸发。
8)当把硼化物加热到相当的温度时,晶体表面的金属原子蒸发,但是立即被从晶格内部扩散出来的金属原子所补充,而硼框架保持不变,使得表面活性物质的损失降到最低。
由于上述优点,LaB6制作成现代技术中的电子元件,广泛地应用于民用和国防工业:1)电子发射阴极。
由于电子逸出功低,可获得中温发射电流最大的阴极材料,尤其是高品质的单晶体,是适用于大功率电子发射阴极的理想材料。
2)高亮度点光源。
用于制备电子显微镜的核心元件,如选择光学过滤器、软X 衍射单色器及其他电子束光源。
3)高稳定和高寿命系统元件。
优异的综合性能使其在各种电子束系统中获得应用,如电子束雕刻、电子束热源、电子束焊枪以及加速器等工程领域中用于制作高性能元件。
二、LaB6的制备
(一)LaB6粉末的制备
1)纯元素合成法
这种方法是最初的研究方法,适用于相图研究,不适宜于实际生产应用。
2)用含La的化合物与含B的化合物合成
该方法为工业用方法,根据反应物的不同有不同的反应式:
3)用纯B还原La的化合物
(二)LaB6多晶的制备
LaB6多晶一般用烧结和热压合的方法制备,在要求式样带空隙的场合,只能采用烧结的方法来制备。
采用LaB6、ZrB2或ZrC坩锅烧结。
为防止B的渗入,不宜用B坩锅。
通常在氢气气氛下烧结。
热压合压力为400atm,温度为2000℃,保压时间为1~2h。
坯料尺寸一般为φ100mm×30mm。
(三)LaB6单晶的制备
目前单晶的制备方法可归纳为:区熔法、溶剂法和气相法。
1)区熔法
区熔法是制备稀土硼化物单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应用LaB6作电极放射材料时需要制备纯度很高的单晶,虽然还没有发现LaB6中杂质与其作为发射电极的使用寿命之间的确切关系,但是LaB6的纯度越高,其寿命也越长。
因此,制备制备高纯度的材料是很有意义的。
为了制备高纯度的LaB6,一般采用无坩锅的悬浮区熔方法,用惰性气体保护,如图2所示:
图2 区熔法示意图
制备单晶的区熔法有射频加热、电子束加热、电弧加热和激光束加热等。
2)溶剂法
溶剂法也是制备单晶LaB6的基本方法,有铝溶剂法和稀土溶剂法两种。
两者相似,只是后者用稀土元素代替铝,示意图如下:
图3 铝溶剂法示意图
3)气相沉淀(CVD)法
气相沉淀法是利用气态物质在某固体材料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固态沉积物的过程。
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图4 CVD法原理示意图
适用于CVD法生产LaB6的化学反应式有:
三、单晶LaB6阴极的发射性质
LaB6阴极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晶体,由于它具有金属的良好导电性及逸出功低,当它工作在1400~1680℃时,可以获得0~100A/cm2的直流发射电流,远胜于氧化物和纯金属阴极;同时它又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自从发现LaB6具有低的功函数,且有低的蒸气压,适宜用作热电子发射的材料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LaB6阴极的优点。
早期使用过烧结式LaB6,但其在亮度和稳定性方面都存在问题,因为烧结式LaB6的结构不均匀且含有大量杂质。
这些问题在研制出单晶LaB6后得到了解决,因为单晶LaB6具有均匀的结构和很
高的纯度。
因此单晶LaB6取代了发卡式钨阴极,用于电子束装置,如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曝光系统。
研究表明,(100)晶面具有最低的功函数,能提供最高的电流密度,且使用情况最好。
(一)阴极顶端大小的影响
理论上讲,从热电子枪所发射的电子束亮度是由阴极温度、功函数和加速电压共同决定的。
然而,实际的亮度受发射电流限制和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而降低。
而空间电荷效应又取决于电子枪空间的场强分布,即取决于阴极表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其中包括阴极顶端的大小。
实验指出,尖端曲率相当小时,可以得到低功函数LaB6所希望有的高亮度。
但在长期工作时间内,小曲率半径的阴极仅仅在经过较短的工作时间后,尖端的小球面消失。
100μm的大曲率半径在超过1500小时后,仍能保持垂直于光轴的(100)面,因而提供了相当稳定的发射。
(二)尖端轴取向的影响
功函数的各向异性取决于LaB6晶体的晶格结构,因此,发射特性也取决于阴极尖端轴向的结晶取向。
为了获得适用于电子束装置的电子发射,选取恰当的取向作为阴极尖端的轴是很重要的。
试验表明LaB6在<100>晶向上逸出功最低,所以亮度最高。
因此要求阴极棒的轴线应与这个晶向一致,误差±2°之内。
(三)寿命特征
LaB6阴极的寿命特征,即长期工作的发射性能主要由LaB6材料的消耗所决定。
LaB6的消耗量是由于材料的热蒸发所致,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真空度的变坏,消耗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