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奶牛业提质增效汇报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奶牛业提质增效汇报材料
XX年以来,随着奶牛业在我县的蓬勃发展,乡党委、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并结合“三县”建设要求,在畜牧业上明确提出“坚持以奶牛业为主导,稳步扩大优质种群,大力推进提质增效,确保奶牛业走上理性、规范发展之路。

”的发展理念。

一年来通过大力实施提质增效工程,提高了奶牛良种比例,促进了我乡奶牛业的提档升级。

XX年1—12月份,全乡奶牛存栏13596头,同比增长 %。

交售商品奶万吨,同比增长 %。

奶牛平均单产达到吨,平均单产比上年提高了吨。

在奶牛业提质增效过程中,我们突出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提高奶牛品质
针对部分奶牛品种杂化、退化,影响增产增效的实际,采取改良、外购、提高防疫能力等方法优化奶牛品种,促进了奶牛“品质”的整体提升。

(一)狠抓繁育改良,优化种群结构。

XX年初,乡政府加大对奶牛繁育的监管,并积极推行奶牛改良,不断提高优质奶牛比例,加速了奶牛改良步伐,增强了奶农良种意识。

奶牛繁育过程中全面选用优质冻精,优化群体结构,在冻精的品质上,扩大了北京、上海等地特优级冻精的使用量。


至XX年末,全乡共使用优质冻精10367支,阿尔菲102支,冻配种母牛6000余头,去势种公牛17头。

(二)外购优质奶牛,淘汰劣质奶牛。

为扶持奶户发展生产,乡政府充分利用各类贷款和资金,大力发展奶牛业。

派专人入户调查、了解奶农贷款情况,同时主动与信合、银行等金融部门协调,帮助奶户落实贷款政策。

去年乡政府全年协调信合发放奶牛贷款400多万元,新购进优质奶牛近400头。

在引进优质奶牛的同时,淘汰劣质奶牛1473头,优化了奶牛群体结构。

目前成母牛单产在吨以下的只占7%,—4吨的占12%,4—5吨的占53%,5吨以上的占28%。

(三)增强服务水平,提高防疫灭病能力。

坚持生产发展和防疫保护并重的方针,切实加强了奶牛疫病的防控。

以重大疫病防控为重点,全面抓好奶牛疫情监测、防疫、检疫、诊疗工作。

在全乡9个村设10名防疫员,实施“统一培训、统一部署、统一消毒、统一剂量、统一注射方法、统一收费、统一记录”七统一的疫病防治大联防机制,提高了防疫密度。

加强重大传染病强制免疫,建立奶牛免疫档案。

制订完备的防疫制度,采取定期防范、季节防范和随时防范相结合的方法,严格奶牛流通的检疫和监管,防止疫病的流行,防疫密度达到100%。

加强奶牛各种常见病的防治,强化对奶牛乳房炎、代谢病、生殖等疾病的诊治,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降低了发病率。

有效降低了奶牛养殖的疫病风险,保障了奶
牛业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基础实施建设
积极鼓励养殖户兴建暖舍、凉棚、青贮窖等基础设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奶牛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稳定的外部保障。

(一)出台补助政策,鼓励建设暖舍。

为全面实施奶牛舍饲,提高养殖户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乡政府出台了奖励扶持政策,为新建暖舍的养殖户提供每平方米10元的补助资金。

引导新建标准化暖舍70栋5120平方米。

使暖舍的普及率达到90%,其中标准舍的养牛户达到1566户,占暖舍户的62%。

(二)完善奶站建设,提高机械化程度。

在XX年动员9个奶站购置了机械化榨乳设备的基础上,去年又动员7个奶站购置了机械化榨乳设备。

目前,全乡32个奶站中有24个奶站实现了机械化榨乳,机械化榨乳率达到75%。

(三)增建青贮窖,扩大青贮贮藏量。

采取政府扶持和个人自筹的办法,加大青贮窖的建设力度,新建大小青贮窖720个,总窖数达到2892个,总窖容达到12万立方米。

三、引导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通过大量发放奶牛养殖科普书籍和开展多种形式奶牛养殖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了奶牛养殖业的科技水平,使奶牛群体健康状况和原料奶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一)实施1262工作法,实现指导养殖“面对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养牛户的科学饲养水平,使养牛户获得的养牛知识更为直观、具体,我乡全面实施了提质增效“1262”直接到户工作法,即1个村2名包村干部,1名干部包扶6户奶牛饲养水平中等户,每名干部每月至少入户指导2次,经过一年的指导和帮扶把包扶户培养成奶牛科学饲养示范户。

每名包村干部还拿出400元为包扶户购进青贮饲料。

通过实施“1262”工作直接到户工作法,使许多养牛户改变了传统的饲养管理习惯,所包户的奶牛产奶量平均提高了5%。

(二)突出典型引导,注重科技示范。

按照高起点、标准化的要求,强化典型的科技示范作用,建设奶牛养殖小区3处(林业队屯、小康村、八宝代屯)。

确立了庞振华等奶牛标准化饲养示范户149户。

将小康屯确立为全乡奶牛标准化饲养示范屯,进一步加快了牛舍标准化建设步伐。

确立太平庄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奶牛专业养殖组织的典型。

以扶强扶壮标准化示范户为手段,建强做大示范街,在全乡34个自然屯,完善了34条标准化养牛示范街,培树了100户饲草庭院种植示范户。

通过示范和典型户的引导、带动,全乡养殖奶牛10—19头的规模大户发展到79户,20头以上规模的达到9户。

6吨奶专业屯烟屯村林业队屯奶牛平均单产已经超过吨,8吨奶专业户已经发展到7户。

(三)推广青贮种植,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

XX年我
乡在牧草种植上明确提出“以农促牧,以农养牧,形成特色经济带”的指导思想。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以满足畜牧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服务畜牧型绿色种植业。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逐村逐屯宣讲科技知识,推广新产品、新技术。

实施种养并举战略,扶持青贮连片种植2处,小康村青贮连片种植500亩,烟屯村林业队青贮连片种植150亩。

全乡共种植青贮万亩,苜蓿500亩,大力士甜高粱1000亩,块根饲料200亩。

大力推行“引草入园”,做到了每个村有十户“苜蓿种植示范户”以点带面推动饲料种植面积,为奶牛全年舍饲和提质增效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

全面实施草原禁牧,建立村屯干部、禁牧员包保责任制,严格实行奖惩,一抓到底,确保禁牧实际效果。

(四)活化培训形式,开展三级培训。

采取专家讲座、入户辅导、编发科普宣传单、集中播放科普片等方式提高科学化饲养水平。

一是加大全乡包村干部培训力度。

为了使“1262”工作法得到有序实施,乡畜牧中心的技术人员认真备课,于XX年3月19日至23日对包村干部进行了一周的强化培训,培训后进行专业技术考试,考试合格的干部深入到村屯,不合格的重新培训,通过培训使包村干部掌握了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养牛技术。

二是加大村民小组培训力度。

选派技术骨干逐村入户,以村民小组为重点,坐在农户的炕头上传授养牛技术,解答农民的疑难问题。

三是加大典
型示范现场培训力度。

为了扩大养殖户的视野,转变传统养牛观念,乡政府一年来共组织养殖户参观奶牛养殖典型10余次,通过参观典型、实地考察,养殖户对科学养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增强了养牛致富的信心。

(五)推动合作社建设,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

推动建立了太平奶牛合作社综合服务站,研究解决统一繁育改良运行机制、饲料统一供应机制。

推动建立了扎郎格群益奶牛合作社,入社社员71户。

乡政府为两个合作社统一提供会计服务,提高了核算水平和公信度。

更为有利的提高了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和集中管理程度。

总之,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勇于探索,多错并举,使奶牛提质增效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XX 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入作好提质增效工作,帮助农民增收,为乡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