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调研考(物理)试卷_3
河北省保定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带解析)

∆∅ ������
区间内
,电势沿电场方向均匀变化,因此该静电场是匀强电
场,A 对 B 错;在 O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负电荷,负电荷向电势高处移动,所以将沿 X 轴正方
向移动,加速度不变,C 对 D 错。 20. 如图所示,两金属板间有水平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下的匀强 电场.一带正电的小球垂直于电场和磁场方向从 O 点以速度 v0 飞入此区域,恰好能沿直线从 P 点飞出此区域.如果只将电场方向改为竖直向上,则小球 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1,经时间 t1 从板间的右端 a 点飞出,a 与 P 间 的距离为 y1;如果同时撤去电场和磁场,小球加速 度大小为 a2,经时间 t2 从板间的右端 b 点以速度 v 飞出,b 与 P 间的距离为 y2.a、b 两点在图中未标 出,则一定有 A. V0<VB. a1<a2 C. a1=a2D. t1<t2
【答案】B 【解 析】 X=0m 至 x=3m ,水平拉力 F =
������ ������
2
= 5������ ,滑动摩擦力 f=2N,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
a=
������−� 错 B 对; x=3m 至 x=9m 的过程中, 物体做匀速运动, 所以 D 错; x=3m
【答案】B 【解析】������ 2 = 2������������ t = vt − ������������ 2 = −������ 所以 a = −3g因此:电场力大小 Eq=4mg。所以从加
������ 2 ������ 1
mgh
电场开始到小球返回原出发点的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 4mgh,A 错;加电场时,小球的 动能是 mgh,小球下落到最低点时,小球的动能为 0,因此小球动能减少了 mgh,B 对;从加 电场开始到小球下落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位移 s=2������ = 3 ������。因此,从开始下落到小球运动 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位移是3 ������,小球重力势能减小3 ������ ������ ������,C 错;小球返回原出发点 时的速度大小为 8������ ������,D 错。 第 II 卷(共 174 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做答。第 33 题一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必考题(11 题,共 129 分) 22. (5 分>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 用到的最某本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 (2) 在找“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实验的基本思路是______;
广东省深圳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深圳一模,物理,有解析)

2013年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 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B.两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因为它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D.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机效率不能达到100%1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 状态变化到b 状态,则此过程中A.气体的温度升高 B.气体对外放热 C.外界对气体做功 D.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变小15.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在下面器件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A.回旋加速器 B.电磁炉 C.质谱仪 D.示波管16.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滑块A 、B 叠放后一起由静止开始下滑,在斜面上运动时,A 的受力示意图为二、双项选择题17.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的潜艇.有一种核裂变方程为:235 92U +10n →X +9438Sr +101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裂变反应中亏损的质量变成了能量 B.裂变反应出现质量亏损导致质量数不守恒 C.X 原子核中有54个质子Gab0 VP· ·BACDD.X 原子核比铀核的平均结合能大18.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e =t π100sin 2220(V),那么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0 HzB.当t = 0时,线圈平面恰好位于中性面 C.当s t 1001=时,e 有最大值 D.该交变电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220V19.如图,在月球附近圆轨道上运行的“嫦娥二号”,到A 点时变为椭圆轨道,B 点是近月点,则A.在A 点变轨时,“嫦娥二号”必须突然加速 B.在A 点变轨时,“嫦娥二号”必须突然减速C.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嫦娥二号”受到月球的引力减小 D.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嫦娥二号”速率增大20.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a 、b 两个带电液滴,分别竖直向上和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液滴间相互作用力不计,则 A.a 、b 带同种电荷 B.a 、b 带异种电荷 C.a 的电势能减小 D.b 的重力势能增大21.直流电路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滑动时,则A.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源总功率变小 D.外电路消耗功率变小三、非选择题 34.(18分)(1)(8分)某同学先后用两种方式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
江苏省泰兴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2012秋学期江苏省泰兴市高三期中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简答题和计算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名宇航员来到某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为地球的一半,它的直径也为地球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的重力是他在地球上重力的A. 4倍B. 2倍C. 0.5倍D. 0.25倍2.如图所示是电场中某一条电场线,某一电子先后放在A、B点时,受到的电场力分别为F1、F2,具有的电势能分别为E P1、E 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A、B两点电场方向相同一定大于F2B.FC.E P1一定小于E P2D.电子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3. 如图所示,A、B两个挨得很近的小球,并列放于光滑斜面v上,斜面足够长,在释放B球的同时,将A球以某一速度0水平抛出,当A球落于斜面上的P点时,B球的位置位于A. p点以下B. p点以上v未知,故无法确定C. p点D. 由于04.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
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B. 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C. t1--t2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D. t 2—t 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5.质量为m 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从t 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 f ,则A. 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v 2=111(1)f m v v F t + B. 0-t 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等于11v m tC. t 1-t 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121()f v mF v t +D .t l -t 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小于122v v +6.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 、BC 段,且2A B B C =,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AB 、BC 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μ、2μ。
湖北省八市2013届高三3月调考理科综合试题

I 湖北省八市2013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理科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23 Ca:40 Cu:64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对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B C DA .若图A 细胞为叶肉细胞,在夜间,该细胞内ATP 合成停止B .若图B 是具有分泌功能的免疫细胞,则分泌物一定是抗体C .图C 生物可能属消费者,其遗传物质一定是环状DNAD .图D 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该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2.下列生理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 .浆细胞分泌抗体B .人体的白细胞吞噬衰老的红细胞C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D .氧气由血浆进入红细胞 3.右图是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 含量的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细胞从a 阶段起始时即培养在用3H标记的胸苷培养液中,则e 阶段时细胞 核中含3H 的DNA 占核内总DNA 的 50%B .致癌因子发挥作用在b 阶段时,会导致细胞癌变C .c 阶段细胞核内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为1:1D .杂交育种中基因重组发生在d 至e 阶段 4.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均和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然而造成此种分布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不过科学家发现Ca 2+似乎和生长素分布差异有关。
如图为垂直放置的玉米芽,I 、II 中黑色小方块含Ca 2+,但I 中置于伸长区,II 中置于根冠;III 中白色小方块含Ca 2+抑制剂,抑制Ca 2+的移动,置于根冠,实验结果如图。
关于这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DNA mRNAA.伸长区无法吸收Ca2+B.Ca2+的有无会造成根的弯曲C.若将III中白色小方块置于伸长区,则预期根会弯曲D.根冠部位的Ca2+浓度差异和根的弯曲有关5.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细胞板向四周扩展,不能形成新的细胞壁B.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演绎的方法,证实了基因是在染色体上C.“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D.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由于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Array6.如图是用来表示酶的活性、生长素作用效应、种群增长速率、光合作用速率的数学模型。
2013年广州市高三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广州市2013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物理2013.01本试卷共14页,共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本卷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13.两球在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正碰后都变为静止。
可以肯定的是,碰前两球的A .质量相等B .动能相等C .动量大小相等D .速度大小相等14.质量为m A 和m B 的小球与劲度系数均为k 的轻弹簧L 1和L 2连接如图,静止时,两弹簧伸长量分别为x 1和x 2,则 A .只要m A =m B ,有x 1=x 2 B .只要m A >m B ,有x 1<x 2 C .只要m A <m B ,有x 1<x 2D .只要不超出弹性限度,始终有x 1>x 215.如图,将一正电荷从电场线上的a 点移到b 点,电势V 10=a ϕ、V 5=b 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电场是匀强电场B .电场线方向由a 指向bC .a 点场强大于b 点场强D .正电荷的电势能增加16.如图所示,与轻绳相连的物体A 和B 跨过定滑轮,质量m A <m B ,A 由静止释放,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A 向上运动过程中,轻绳拉力A .T =m A gB .T >m A gC .T =m B gD .T >m B g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江门市2013年普通高中高三调研测理综物理参考答案

1江门市2013年普通高中高三调研测试理综物理答案选择题:13.B 14.C 15.D 16. B 17.AC 18.AC 19.BD 20.BD 21.CD34.(1)①连线如图(共2分,即每条1分)②小于(2分)③f (2分)④16Ω(2分)、小于(1分)(2).①接通电源(1分)释放小车(1分)②T x x 232∆+∆ (2分)小车的质量(1③a.平衡摩擦力(1分) b.重物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1分)④小车初末速度的平方差与位移成正比(或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分)35.解:(1)设碰前瞬间小球A 的速度大小为1v ,碰后瞬间小物块B 速度大小为2v 对小球A ,由机能守恒定律 2121mv mgh = …(3分) s m v /41= …(1分) 对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 2114m v v m m v += …(3分) s m v /32= …(1分) (2)设小物块B 由桌面右端O 水平抛出速度大小为3v ,由动能定理:22232121mv mv mgL -=-μ …(3分) s m v /13= …(1分) 小物块B 由O 水平抛出,竖直方向,221gt H = …(2分) t=0.2s …(1分) 水平方向,t v x 3= …(2分) x=0.2m …(1分)36.解:(1)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02BLv E = …(2分)根据欧姆定律 RR E I += (1分) IR U =(1分), 0B L v U =…(1分)(2)对油滴在金属板左半部运动,列力平衡方程 L U q mg = …(1分) gq B v m 0= …(1分) 油滴进入金属板右半部,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供向心。
r u m qBu 2= …(1分) qBmu r = …(1分) ①最小半径21L r =(1分),油滴从金属板左侧飞出最大速率0112v gL m qBr u ==(1分) ②最大半径22222)()3(L r L r -+=(1分),L r 52= …(1分)油滴从金属板右侧飞出最小速率0225v gL m qBr u == …(1分) 所以,油滴射入的速率范围02v gL u 〈 , 05v gL u 〉 …(1分) (3)对棒,依题意,由动能定理 20212221Mv k L BI L BI =⋅ …(2分) 2444MRL B k = …(1分)。
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高三物理试题

2013~201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高三物理试题说明:本试卷共两卷,满分110分,答题时间110分钟。
第I 卷共16小题64分,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II 卷共6题46分,用书写黑颜色的中性笔在答卷纸上作答。
第I 卷 (选择题 共64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 3 s, 4 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 .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52m/s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2.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 ,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 停在巨石前。
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 1∶a 2等于2∶1B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 1∶v 2等于1∶1C .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 1∶x 2等于2∶1D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 1∶a 2不等于1∶23.一条悬链长4.35 m ,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 m 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 取10 m/s 2) ( ) A .0.3 sB .1.4 sC .0.7 sD .1.2 s4.a 、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图象c 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 .a 、b 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在0~5 s 内,当t =5 s 时,a 、b 两个物体相距最近D .物体c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5.2012年4月12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盗快艇在0~66 s 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 B .海盗快艇在96 s 末开始调头逃离 C .海盗快艇在66 s 末离商船最近D .海盗快艇在96~116 s 内,海盗快艇沿反方向做匀加速运动6. 据《新消息》报道,在北塔公园门前,李师傅用牙齿死死咬住长绳的一端,斜向上将停放着的一辆卡车缓慢拉动。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2—2013上学期高三物理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使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给他一个向前的力使他随火车一起前进.C.人跳起后落下必定偏后一些,但由于时间短偏离太小看不出.D.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始终与火车相同.2.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A.1036kg B.1018kg C.1013kg D.109kg3.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和下边界d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统一加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a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b之间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c(位于磁场中)和d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 b、F c和F d,则()A.F d>F c>F b B.F c<F d<F bC.F c>F b>F d D.F c<F b<F d4.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N和10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2B.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m/s2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0m/s2D.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5.如图所示,用线把小球A悬于O点,静止时恰好与另一固定小球B接触.今使两球带同种电荷,悬线将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θ1,此时悬线中的张力大小为T1;若增加两球的带电量,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将增大为θ2,此时悬线中的张力大小为T2,则( )A .T 1<T 2B .T 1=T 2C .T 1>T 2D .无法确定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体积不变,压强将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B .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53.510J ⨯,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2.5510⨯J ,则空气从外界吸收热量51.10J ⨯C .物体的温度为o 0C 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D .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7.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其正中央的上方固定一根直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给导线通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则( )A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不受桌面摩擦力作用B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受到桌面摩擦力作用C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受到桌面摩擦力作用D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不受桌面摩擦力作用8.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2.5Ω的输电线输电给500km 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3×106kW .现用500kV 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2.0×105AB .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15kVC .若改用5kV 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9×108kWD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 =U 2/r ,U 为输电电压,r 为输电线的电阻9.一圆球和两块光滑板接触,底下的一块板水平.能正确画出小球受力图的是( )A .B .C .D .10.用频率为v 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o .若改用频率为3v 的光照射该金属,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A .3EB .E 3C .E hv -2D .E hv +2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1.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是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_,他把一根水平放置的导线沿南北方向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给导线通以由南向北的电流时,发现小磁针的N 极将向______方向偏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_______.12.如图,两个用轻线相连的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m 1和m 2,质量都为1kg ,拉力F 1=10N ,F 2=6N 与轻线沿同一水平直线.则在两个物块运动过程中,m 1的加速度_______,轻线的拉力_______.13.当每个具有5.0eV 的光子束射人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初动能是1.5eV .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子的最低能量是_________eV .为了使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的最大初动能加倍,入射光子的能量是_________eV .14.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__________,或者它们的_________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15.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将木板倾斜,可使小车牵引纸带沿斜面下滑.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已知打点周期为0.02s .(1)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按要求计算后填写表格.(2)作出v -t 图象并求出平均加速度.16.我国交流电的周期为________,频率为________,1 min 内电流方向改变了________次.三、实验题17.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 点为圆心,10.00cm 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 于A 点,交O 、O '连线延长线于C 点.过A 点作法线NN '的垂线AB 交NN '于B 点,过C 点作法线NN '的垂线CD 交于NN '于D 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 =8.00cm ,CD =4.00cm .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 =________.四、计算题18.如图所示为一简易火灾报警装置.其原理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上升,使电路导通,蜂鸣器发出报警的响声.27℃时,空气柱长度L 1为20cm ,水银上表面与导线下端的距离L 2为10cm ,管内水银柱的高度h 为8cm ,大气压强为75cm 水银柱高.(1)当温度达到多少℃时,报警器会报警?(2)如果要使该装置在87℃时报警,则应该再往玻璃管内注入多少cm 高的水银柱?(3)如果大气压增大,则该报警器的报警温度会受到怎样的影响?19.如图8-13所示,质量为0.1g 的小球,带有5×10-4C的正电荷,套在一根与水平成37º的细长绝缘杆上,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杆所在空间有磁感应强度为0.4T 的匀强磁场,小球由静止开始下滑的最大加速度为___________m /s 2,最大速率为______多少?(g =10m /s 2)20.如图所示,在A 点固定一正电荷,电荷量为Q ,在A 点正上方离A 高度为h 的B 点由静止释放某带电的液珠,液珠开始运动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2g (g 为重力加速度).已知静电常量为k ,两电荷均可看成点电荷,液珠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求:(1)液珠的比荷(电量与质量的比值);(2)若液珠开始释放的加速度方向向上,要使液珠释放后保持静止,可以加一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则所加匀强电场方向如何?电场强度大小多少?21.(1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右端B处连接一个竖直的半径Array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在离B距离为x的A点,用水平恒力将质量为m的质点从静止开始推到B处后撤去恒力,质点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处后又正好落回A点,求:(1)推力对小球所做的功.(2)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所做的功最少?最小功为多少?(3)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用力最小?最小力为多少?。
2013年江苏省徐州、宿迁高考物理三模试卷

2013年江苏省徐州、宿迁高考物理三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赤道上方带负电的雷雨云通过建筑物的避雷针放电,形成竖直方向的电流,则此电流受地磁场的安培力方向为()A.向西B.向南C.向北D.向东【答案】A【解析】解:当带有负电的乌云经过避雷针上方时,避雷针开始放电形成瞬间电流,负电电荷从上而下通过避雷针,所以电流的方向为从下而上,磁场的方向从南向北,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的方向向西.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左手定则的内容是:伸开左手,使大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2.某运动员做跳伞运动,打开伞前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伞打开后先做减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符合事实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解:A、运动员做跳伞运动,伞打开前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开伞后减速下降,最后匀速下落;A中图象表示的先匀加速、后匀速运动,中间没有减速运动的过程,故A 错误;B、从图中可看出,先做匀加速,接着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最后匀速,而且速度方向没有改变,符合题意.故B正确;C、D:运动员跳伞,伞打开前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向下、且大小不变;开伞后减速下降,空气阻力大于重力,故合力向上,当阻力减小到等于重力时,合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变成向上,且逐渐减小到零,图C中加速度没有反方,故C、D均错误;故选B.运动员做跳伞运动,打开伞前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即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伞打开后做减速运动,空气阻力大于重力,故合力向上,当阻力减小到等于重力时,合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本题关键是结合运动员的运动情况分析其受到的阻力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3.如图甲为某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l :l O ,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接有负载R ,升压、降压变压器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阻不能忽略,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左侧输人如图乙的交变电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 zB.升压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电压为22VC.增加升压变压器副线圈匝数可减少输电损失D.当R 减小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减小 【答案】 C【解析】解:A 、根据T=2×10-2s ,则频率为50H z ,故A 错误;B 、由图象得到,升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交变电压u =-220√2cos 100πt (V );则有效值为220V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l 0,故升压变压器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为:10×220V=2200V ,故B 错误;C 、当增加升压变压器副线圈匝数,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提高,则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导致损失的电能减小,故C 正确;D 、当R 减小时,由于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不变,输出电压不变,则输出功率将增大,所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也增大,故D 错误; 故选C .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可以求得降压变压器的电流和输电线上的电流的大小,从而可以求得输电线和用电器消耗的功率的大小.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本题.4.如图甲,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 、电荷量为+Q 的均匀带电球体,以球心为坐标原点,沿半径方向建立x 轴.理论分析表明,x 轴上各点的场强随x 变化关系如图乙,则( ) A.x 2处场强大小为kQx 22B.球内部的电场为匀强电场C.x 1、x 2两点处的电势相同D.假设将试探电荷沿x 轴移动,则从x 1移到R 处和从R 移到x 1处电场力做功相同 【答案】 A【解析】解:A 、电荷量为+Q 的均匀带电球体,以球心为坐标原点,当作点电荷,则有x 2处场强大小为kQx 22,故A 正确;B、由图象可知,球内部的电场为非匀强电场,由E=k Qr2与Q X=X3R3Q,则有E=kQR3x.故B错误;C、由图象与∅=E Pq,则x1、x2两点处的电势不同,故C错误;D、因电场力做功与初末位置有关,当假设将试探电荷沿x轴移动,则从x1移到R处和从R移到x1处,因电势差不同,则电场力做功不同,故D错误;故选:A均匀带电的球体,体外某点的电场强度则可由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求解,是将带电量的球体看成处于O点的点电荷来处理.而体内某点的电场强度,根据E=k Qr2与Q X=X3R3Q共同确定.对于电势则可以由该点移动电势为零处电场力做功与电量的比值来确定.考查带电球壳内部是等势体且电场强度处处为零,体外则是看成点电荷模型来处理;而电势则由电荷从该点移到电势为零处电场力做功与电量的比值来确定.注意比较电势也可以由图象和横轴的面积来表示.5.如图,静止在光滑地面上的小车,由光滑的斜面AB和粗糙的平面BC组成(它们在B处平滑连接),小车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小滑块从小车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至C点的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F随时间t的关系图中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解:滑块先匀加速下滑后匀减速向左滑动;滑块加速下滑时,受重力和支持力,故对斜面体有向右下方的恒定压力,故传感器示数为正且恒定不变;滑块匀减速向左滑动时,对小车有向左的摩擦力,故传感器受到拉力且恒定;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滑块先匀加速下滑后匀减速向左滑动;分两个阶段对小车受力分析即可.本题关键是对斜面体受力分析,确定受力方向,基础题.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6.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据俄科学院估计,陨石以不低于54000公里的时速(即15km/s)进人大气层.陨石在靠近地球但未进入大气层之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越来越大B.加速度越来越大C.速度越来越大D.若速度方向合适,陨石可被地球俘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答案】BC【解析】解:A、陨石在靠近地球但未进入大气层之前,陨石的质量不变,只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B、根据万有引力F=G Mm,越靠近地球,引力越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r2也越大.故B正确.C、地球引力做功,动能增大,速度增大,故C正确.D、若速度大小合适,使其受到的万有引力刚好等于向心力,而且方向方向刚好与圆轨道相切,这时陨石可被地球俘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D错误.故选BC.A陨石只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机械能守恒;根据G Mm=ma,越靠近地球,加速度也越r2大;地球引力做功,动能增大,故速度变大;陨石的速度大小合适,使其受到的万有引力刚好等于向心力,而且方向方向刚好与圆轨道相切,这时陨石可被地球俘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本题关键是要想到陨石在空中降落时,只受地球引力做功,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同时要知道万有引力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大.7.如图D1、D2是两只相同的灯泡,L是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其直流电阻与R的阻值相同.关于灯泡发光情况正确的是()A.当S1接a时,闭合S,D1将逐渐变亮B.当S1接a时,闭合S 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D1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C.当S1接b时,闭合S,D2将渐渐变亮D.当S1接b时,闭合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D2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答案】AD【解析】解:A、当S1接a时,闭合S,灯泡D2被短路,导致电阻减小,则总电流变大,所以通过D1灯泡的电流增大,因此D1将逐渐变亮,故A正确;B、当S1接a时,闭合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导致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从而出现阻碍电流减小,通过D1的电流没有之前大,则D1不会变得更亮,但会慢慢熄灭.故B错误;C、当S1接b时,闭合S,线圈中电流的变化,从而阻碍电流增大,所以导致D2刚开始较亮,当线圈电流趋于稳定后,D2渐渐变暗,故C错误;D、当S1接b时,闭合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导致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从而出现阻碍电流减小,通过D2的电流比之前大,则D2会变得更亮,且会慢慢熄灭.故D正确;故选AD线圈处于电路中,当电流变化时,才会出现感应电动势,从而阻碍电路中电流变化.闭合开关的瞬间,通过L的电流增大,产生自感电动势,根据楞次定律分析电流的变化,判断通过两灯电流的关系.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分析通过两灯的电流关系,判断两灯亮暗情况.当通过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时,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现象,这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可运用楞次定律分析自感电动势对电流的影响.8.如图,虚线M N上方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带电粒子从边界M N上的A点以速度v0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经磁场偏转后从边界M N上的B点射出.若在粒子经过的区域PQ上方再叠加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2,让该粒子仍以速度v0从A处沿原方向射入磁场,经磁场偏转后从边界MN上的B′点射出(图中未标出),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关于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B′点在B 点的左侧B.从B′点射出的速度大于从B 点射出的速度C.从B′点射出的速度方向平行于从B 点射出的速度方向D.从A 到B′的时间小于从A 到B 的时间【答案】ACD【解析】解:A: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vB=mv2r,得:r=mvqB,所以磁感应强度越大,粒子运动的半径越小,所以带电粒子在PQ上方时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小.粒子越过PQ连线的速度方向不变,故运动轨迹(PQ上方)如图,因此B′点在B点的左侧;故A正确;B: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所以粒子的速度不变.故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情况下,粒子穿过PQ连线时转过的角度相同,所以从PQ 的上方出来时的速度方向是相同的,因此从B′点射出的速度方向平行于从B点射出的速度方向,故C正确;D:由:2πr=v T得:T=2πrv =2πmqB,所以在粒子经过的区域PQ上方再叠加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时,上方的磁场变大,粒子穿过上方的时间久变小,所以从A到B′的时间小于从A到B的时间,故D正确.故选:ACD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做出运动的轨迹图象,然后根据半径的关系与运动的轨迹即可判断.本题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正确画出运动的轨迹图象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9.如图,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与质量为1K g的小球相连,小球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小球上,使小球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0.2s弹簧刚好恢复到原长,此时小球的速度为1m/s,整个过程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g取10m/S2.则()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l00 N/mB.在0~0.2s内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WC.在0~0.2s内拉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l.5JD.在0~0.2s内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答案】AB【解析】解:A、小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0.2s弹簧刚好恢复到原长,此时小球的速度为1m/s;根据平均速度公式,位移:x=vt=v2t=12×0.2m=0.1m;加速度:a=△v△t =1−00.2m/s2=5m/s2;刚开始弹簧静止,故mg=kx,解得:k=mgx =1×100.1N/m=100N/m,故A正确;B、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和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k(x-12at2)=ma;解得:F=5+250t2(t≤0.2s)拉力F的功率:P=F v=F at=(5+250t2)×5t,当t=0.2s时,拉力功率达到最大,为P m=15W,故B正确;C、在0~0.2s内拉力F=5+250t2(t≤0.2s),逐渐增加,最大为15N,位移为0.1m,故拉力功小于15N×0.1m,即小于1.5J,故C错误;D、在0~0.2s内拉力做正功,故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AB.先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出位移和加速度,然后根据胡克定律确定劲度系数;本题关键是明确小球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出小球的位移和加速度,最后对小球受力分析求解出拉力、拉力功率的表达式分析,较难.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10.某同学设想用如图甲的装置来测量滑块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两光电门l、2,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l)用游标卡尺测光电门遮光条的宽度d,图乙中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 cm.滑块在轨道上做匀变速运动时,先后通过光电门l、2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L,用d、t1、t2、L表示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为______ (2)要使细线中拉力近似等于钩码重力,滑块质量M与钩码质量m应满足______ 关系.(3)满足(2)后,调整气垫导轨水平,断开气源时,测得滑块在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不改变钩码的质量,接通气源,测得滑块在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2,用“a1、a2、g来表示滑块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______ .【答案】1.050;d22L (1t22−1t12);M远大于m;a2−a1g【解析】解:(1)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主尺示数为1.0cm,游标尺示数为10×0.05mm=0.50mm=0.050cm,则游标卡尺读数为1.0cm+0.050cm=1.050cm;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1=dt1,v2=dt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2-v12=2a L,解得,加速度a=d22L (1t22−1t12).(2)当滑块质量M远大于钩码质量m时,细线中拉力近似等于钩码重力.(3)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 g=M a1,F=M a2,解得:μ=a2−a1g.故答案为:(1)1.050;d 22L (1t22−1t12);(2)M远大于m;(3)a2−a1g.(1)游标卡尺主尺与游标尺示数之和是游标卡尺的示数;由速度公式求出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然后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滑块的加速度.(2)只有在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时,才可近似认为滑块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3)断开气源,滑块受到拉力与阻力的作用,接通气源时,滑块受仅受到拉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与滑动摩擦力公式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对游标卡尺读数时要先确定其游标尺的精度,主尺与游标尺示数之和是游标卡尺的示数,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11.如图甲为欧姆表电路的原理图,某兴趣小组认为欧姆表内部(图中虚线框内)可等效为一电源,设计如图乙的电路来测量欧姆表某挡位的电动势与内阻.具体操作如下R/K Ω 0.5 1.0 1.5 2.0 2.5 3.0 I/m A1.481.20 1.03 0.86 0.74 0.67 1I/mA −1 0.68 0.830.971.161.351.49( )将欧姆表的选择开关旋至某挡位,A 、B 两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零刻度;( 2 将毫安表与滑动变阻器R 按图乙连接好;( 3 )调节滑动变阻器R 滑片的位置,读出毫安表和对应的欧姆表读数,把测量的多组数据填人下表. 试完成下列内容:①图甲中A 是 ______ (选填“红”、“黑”)表笔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1/I--R 关系图象;③由所绘图象得出该挡位的电动势为 ______ V ,内阻为 ______ Ω;④本实验所测电动势的值 ______ (选填“>”、“=”、或“<”)理论值. 【答案】红;3;1500;= 【解析】解:①由图甲所示可知,A 是与内置电源的负极相连接,A 是红表笔.②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应用描点法作图,图象如图所示.③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I (r +R ),则1I =1ER+rE , 由图象可知,图象的斜率k =△1I△R=1.50−0.503=13,图象的截距b =500,由1I =1E R+rE 可知,1E =k =13,则电源电动势E=3V (2.90~3.10均正确),rE =b =500,则电源内阻r =b E=500×3=1500Ω(1450~1550均正确);④1I -R 图象斜率的倒数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应用图象法求出的电源电动势测量值等于理论值.故答案为:①红;②如图所示;③3;1500;④=.①欧姆表的红表笔与内置电源的负极相连,黑表笔与内置电源的正极相连.②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③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1I与R关系式,然后根据图象求出电源电动势与内阻.④应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其实验误差.要掌握欧姆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1I与R的函数表达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四、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1.0分)12.如图甲,有两根相互平行、间距为L的粗糙金属导轨,它们的电阻忽略不计.在MP之间接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efhg矩形区域内有垂直斜面向下、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磁场未画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在t=0时刻,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垂直于导轨放置,从ab 位置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t=t0时刻进人磁场,此后磁感应强度为B0并保持不变.棒从ab到ef的运动过程中,电阻R上的电流大小不变.求:(1)0~t0时间内流过电阻R的电流I大小和方向;(2)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3)金属棒从ab到ef的运动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答案】解:(1)0~t0时间内,回路中的电流由磁场变化产生,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回路中感应电动势:E=△Φ△t=B0Ldt0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B0Ld(R+r)t0由楞次定律可得,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是M→P(2)由题意,金属棒进入磁场后电阻上电流保持不变,则金属棒匀速运动所受安培力为:F=B0IL则:mgsinθ-μmgcosθ-B0IL=0得:μ=tanθ−B02L2dmgcosθ(R+r)t0(3)导体棒进入磁场中有:E =B 0Lv =B 0Ld t 0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dv =t 0 根据焦耳定律有:Q =I 2R(t 0+t)=2B 02L 2d 2R (R+r)2t 0答:(1)电流的大小为I =B 0Ld(R+r)t 0,方向从M →P ;(2)动摩擦因数为μ=tanθ−B 02L 2dmgcosθ(R+r)t 0(3)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Q =I 2R(t 0+t)=2B 02L 2d 2R (R+r)2t 0【解析】(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然后再根据欧姆定律求解电流I 的大小;(2)根据导体中电流大小不变可知导体棒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由受力分析和平衡知识求出摩擦力的大小从而求出动摩擦因数;(3)求出棒中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从而根据焦耳定律求解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 本题是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推导安培力与速度的表达式是关键步骤.13.如图,长l =lm 、厚度h =0.2m 的木板A 静止在水平面上,固定在水平面上半轻r =1.6m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PQ ,底端与木板A 相切与p点,木板与圆弧轨道紧靠在一起但不粘连.现将小物块B 从圆弧上距p 点高度H=0.8m 处由静止释放,已知A 、B 质量均为m =lkg ,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g 取10m /s 2.求:( l ) 小物块刚滑到圆弧轨道最低点P 处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 2 )小物块从刚滑上木板至滑到木板左端过程中对木板所做的功; ( 3 ) 小物块刚落地时距木板左端的距离.【答案】解:(1)对B 下滑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 =12mv 2 解得 v =√2gH =4m /s物块滑到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N −mg =m v 2r解得F N =mg +m v 2r=20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F N′=20N (2)对B 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 1=u 1mg m=u 1g =4m /s 2 匀减速直线运动对A 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 2=u 1mg−u 22mgm=2m /s 2 匀加速直线运动又由l =x A -x Bx A =v 0t −12a 1t 2x B =12a 2t 2代入数据解得得 t =13s (1s 舍去) 对A 由动能定理得 W =μ1mg ⋅12a 2t 2=49J(3)B 离开木板后以v 1=v 0−a 1t =83m /s 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 至落地所需时间 ℎ=12gt 2,得t =√2ℎg =0.2s木板A 将以v 2=a 2t =23m /s ,加速度a 3=u 2mg m =u 2g =1m /s 2做匀减速运动物块B 落地时,两者相距△x =v 1t −(v 2t −12a 3t 2)代入数据△x =0.42m 答:(l ) 小物块刚滑到圆弧轨道最低点P 处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0N ; ( 2)小物块从刚滑上木板至滑到木板左端过程中对木板所做的功为49J ;( 3) 小物块刚落地时距木板左端的距离为0.42m . 【解析】(1)B 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最低点,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2)对滑块和木板分别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然后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和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列式后联立求解;(3)木块离开木板后做平抛运动,木板继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平抛运动分位移公式和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本题关键分析清楚滑块和木板的运动规律,分阶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平抛运动的规律公式列式求解,较难.14.如图甲,距离很近的竖直边界两侧为相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范围很大,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边界上固定两个等长的平行金属板A 和D ,两金属板中心各有-小孔S 1、S 2,板间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正、反向最大电压均为U 0,周期为T 0.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也是T 0.现将该粒子在t =T4时刻由S 1 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后通过S 2又垂直于边界进人右侧磁场区域,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不与金属板相碰.不计粒子重力、极板外的电场及粒子在两边界间运动的时间.(1)求金属板的最大长度.(2)求粒子第n次通过S2的速度.(3)若质量m′=1312m电荷量为+q的另一个粒子在t=0时刻由S1静止释放,求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大半径.【答案】解:(1)由题意知,粒子第一次在电场中运动,由动能定理有q U02=12mv02粒子在磁场里做匀速圆周运动,有qvB=m v2R周期T0=2πmqB半径r=mv0qB在磁场里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半径r=L4解得金属板的最大长度L=2T0π√qU0m(2)粒子每从S1、S2中穿过一次,就会被加速一次,且每次加速的电压总为U02对粒子由动能定理有n U02q=12mv n2解得v n=√nU0qm(3)质量m′=13/12m电荷量为+q的另一个粒子在磁场中的周期:T=2πm′qB=13 12⋅2πmqB=1312T0所以粒子第二次被加速时的电压是56U0,第三次被加速时的电压是46U0,…分析可知,粒子被连续加速6次后,圆周运动的半径最大,记为r6第1次加速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U0q=12m′v12−0第2次加速过程中,有56U0q=12m′v22−12m′v12…第6次加速过程中,有16U0q=12m′v62−12m′v52以上6式左右累加解得v6=√84qU013m由qBv6=m′v62r6得r6=T0π√91qU048m答:(l)金属板的最大长度L=2T0π√qU0m.(2)粒子第n次通过S2的速度v n=√nU0qm.(3)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大半径r6=T0π√91qU048m.【解析】(1)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电场力做功等于粒子动能的增加;使粒子不与极板相撞,则运动的半径大于L2;(2)粒子在磁场中D的运动轨迹是两个半圆,所以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就是一个周期,也是T0.每次加速的电压总为U02;(3)质量m′=13/12m电荷量为+q的另一个粒子在t=0时刻由S1静止释放,它在磁场中的周期:T=2πm′qB=1312⋅2πmqB=1312T0,所以粒子第二次被加速时的电压是5 6U0,第三次被加速时的电压是46U0,…分析可知,粒子被连续加速6次后,圆周运动的半径最大.该题类似于回旋加速器,第三问中分析出粒子被连续加速6次后,圆周运动的半径最大.是解题的关键.该题解题的过程复杂,公式较多,容易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属于难度大的题目.15.[选修3一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或非晶体两种形态出现B.冰融化为同温度的水时,分子势能增加C.分子间引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而斥力随距离增大而增大D.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率有大有小,所以分子速率分布没有规律(2)已知二氧化碳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在海面处容器内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ρ.现有该状态下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则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__ .实验表明,在2500m深海中,二氧化碳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将二氧化碳分子看作直径为D的球,则该容器内二氧化碳气体全部变成硬胶体后体积约为______(3)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内能增加了10J.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体积为1.0×l0-3m3.求:①该气体在状态B 时的体积;②该气体从状态A 到状态B 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传递的热量.【答案】 AB ;ρVM N A ;N A ρVπD 36M【解析】 解:(1)A :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或非晶体两种形态出现,故A 正确;B :冰融化为同温度的水时,物质的内能增大,温度不变,水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所以分子势能增加.故B 正确;C :关键分子的动理论,分子间引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斥力也是随距离增大而减小.故C 错误;D :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率有大有小,分子速率分布有规律,即统计规律.故D 错误. 故选:AB(2)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n =ρV MN A .所以固体二氧化碳的体积V ′=n V 0=N A ρVπD 36M.故该状态下体积为V 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后体积为N A ρVπD 36M(3)①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是等压变化有V A T A=VBT B,代入得:V B =1.2×10-3m 3 ②从状态A 到状态B 等压变化,整个过程对外做功为W=p △V=1×105×0.2×10-3=20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代入数据得:Q=30J 故气体从外界吸收了30J 热量.故答案为:(1)AB (2)ρVM N A 、N A ρVπD 36M(3)①V B =1.2×10-3m 3②气体从外界吸收了30J 热量.(1)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或非晶体两种形态出现;冰融化为同温度的水时,物质的内能增大而温度不变,分子势能增加;分子间引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斥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率有大有小,分子速率分布有规律,即统计规律.(2)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后,分子数目不变,求出体积为V 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个数,即可求出固体二氧化碳的体积.(3)①A 到B 过程是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求体积V B .②先求出A →B 过程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求Q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物体的内能、气态方程等多个知识.比较容易.。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_物理(word版)

南昌市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物 理 试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轻质弹簧a 、b 串接在一起,a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 弹簧的p 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 弹簧的伸长量为L ,则 A .b 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 B .b 弹簧的伸长量为12k LkC .P 端向右移运动的距离为2LD .P 端向右移运动的距离为21(1)k L k +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下列描述物体速度变化量大小△v 移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当滑动变 阻器滑片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则 A .电源的总功率一定增大 B .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 C .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一定减小 D .电源的效率一定减小 4.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小球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设物体在斜面最低点A 的速度为v ,压缩弹簧至C 点时弹簧最短,C 点距地面高度为h ,不计小球与弹簧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则小球在C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A .212mgh mv - B .212mv mgh -C .212mgh mv + D .mgh5.如图所示,P 、Q 固定放置两等量异种电荷,b 、c 、O 在P 、Q 的连线上,e 、o 为两点电荷中垂线上的点,且,,,ab eo bc co ab bo ae eo ==^^,则A .a 点电势等于b 点电势B .b 点场强大于e 点场强C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电子在o 点的电势能D .b 、c 间电势差大于c 、o 间电势差6.如图所示为“滤速器”装置示意图,a 、b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其电容为C ,板间距离为d ,平行板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a 、b 板带上电量,可在平行板内产生匀强电场,且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互相垂直.一带电粒子以速度0v 经小孔进入正交电磁场可沿直线'oo 运动,由'o 射出,粒子所受重力不计,则a 板所带电量情况是A .带正电,其电量为 0Cv Bd B .带负电,其电量为0Bdv CC .带正电,其电量为C 0BdvD .带负电,其电量为Bv Cd7.据报道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581Gliese C ,天文学观察发现绕581Gliese C 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半径的p 倍,周期为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的q 倍.已知地球半径为R ,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581Gliese C 行星的质量为A .232gR p Gq B .232gR q Gp C .23gR q Gp D .23gR p Gq8.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长度均为L 的直导线a 和b ,放置在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当a 导线通有电流强度为I ,b 导线通有电流强度为2I ,且电流方向相反时,a 导线受到磁场力大小为F 1,b 导线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F 2,则a 通电导线的电流在b导线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 .22F IL B .1FILC .1222F F IL - D .122F F IL-9.在光滑水平面上,a 、b 两小球沿水平面相向运动.当小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 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相互排斥恒力作用,小球间距大于L 时,相互间的排斥力为零,小球在相互作用区间运动时 始终未接触,两小球运动时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 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a 球质量大于b 球质量 B .在t l 时刻两小球间距最小 C .在0 -t 2时间内两小球间距逐渐减小D .在0 -t 3时间内b 球所受排斥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10.金属小球a 和金属小球b 的半径之比为1:3,所带电量之比为1:7.两小球间距远大于小球半径且间距一定时,它们之间相互吸引力大小为F 巳知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导体表面的电势与导体球所带的电量成正比,与导体球的半径成反比现将金属小球a 与金属小球b 相互接触,达到静电平衡后再放回到原来位置,这时a 、b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不考虑万有引力)A .97F B .167FC .127FD .2728F二、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把答案写在指定的空格上) 11.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 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 下施加外力F ,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 录的外力F 与弹簧的形变量x 作出F -x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 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N/m ,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 .12.某同学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案如 图所示,长木板放于水平桌面,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 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误差,实验中要 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 : ; b : ; 13.某型号多用电表的欧姆表盘中间数值约为15,现用该表的欧姆档测量阻值约为270k W 的电阻.在多用电表中S 为选择开关,p 为欧姆档调零旋钮,以下给出的最可能的实验操作步骤,把你认为正确步骤前的字母按照合理的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___ A .将两表笔短接,调节P 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0刻度B .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R x 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C.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100D.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1kE.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l0kF.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交流500V档,并拔出两表笔在探究规格为“6V,3W”的小电珠L。
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物理答案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C
B
D
C
BC
BD
AD
ABD
10.(8分)⑴AC⑵ ⑶约2.5⑷没有选取滑块和砝码一起作为研究对象(或答“M没有加上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也正确)(各2分)
11.⑴A(2分)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 (2分)
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顺时针方向或b→a(1分)
(2)导体棒刚离开导轨时受力如图所示
E= (1分)
(1分)
,得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F=ma(1分)
所以 (1分)
(3)由能量守恒知 (2分)
(1分)
解得 (2分)
14题:⑴A到B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代入数据解得
所以滑到B点的速度: 物块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到C
所以物块由A到B的时间:t=t1+t2=3s+1s=4s(5分)
⑵斜面上由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
设物块在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达v0,运动位移为x,则:
x=5m<6m
所以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和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离开C点做平抛运动
解得 (5分)
(3)因物块每次均抛到同一点D,由平抛知识知:物块到达C点时速度必须有vC=v0(1分)
(3)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CD=0.8m
所以BD=0.9m
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BOD=37°
由折射率公式得:
(2分)
又由 知 (2分)
12C.3-5(12分)
⑴AD(4分)⑵β(2分)6(2分)
江苏苏州五三区2013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卷(解析版)

江苏苏州五三区2013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只弹性小球从某高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原速率反弹回去,则下面是四个同学作出的小球v-t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2.直升飞机现已广泛应用于突发性灾难的救援工作,如图所示为救助飞行队将一名在海上遇险的渔民接到岸上的情景,为了达到最快速的救援效果,飞机一边从静止匀加速收拢缆绳提升渔民,将渔民接近机舱,一边沿着水平方向匀速飞向岸边,则渔民的运动轨迹是( )3.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km,“神州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km,它们的运行轨道视为圆周,则( )A.“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速度大B.“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周期长C.“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角速度大D.“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加速度大4.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B.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C.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恰能在一个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现用一与斜面成α角的推力推此物体,使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则对斜面受到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支持力N=(M+m)g D.支持力N>(M+m)g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湖北省黄冈市2013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带解析)

(4) 同学们将该二极管与阻值为 100Ω 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恒为 3V 的电源两端, 则 二极管导通时定值电阻的功率为_______W。
60 50 I/m A
【答案】 (1)左 ⑵ D、F 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2 分) (每空 2 分) (2 分)
40 30 20 10 U 0. 5 1. 0 1. 5 2. 0 2. 5 3. 0 /V
(2) 滑块质量,两光电传感器间距离 (每空 2 分)
【解析】(1)当 Δ t1=Δ t2 时,滑块 P 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2) 要 验 证 滑块和砝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 , 也就是看 mg ������ ������ 与 2 ������ + ������
1 ������ ������ ∆������
������ 2
所以 b,c 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 ������ ������ , 4
∆������ ∆������
3
������
=
,所以 B 正确;
E������ 2
=
������ ������
t=
∆������ ������
=������
������ ������
2
,所以 C 错;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E =
4+ 2 2
得 BC 轨迹半径R = ������������ = ������,
2 3������ 4
1
所以 C 点与 x 轴的距离为BM + R 1 + cos 45 从 B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时间为
3������ ������ 4
=
������ , B 正确; BC 轨迹的圆心角是 ,所以 D 正确。
【名师精品解析】【2013深圳二模】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3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综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3.民间“拔火罐”是将点燃的纸片放人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这是由于火罐内的气体A.体积减小,压强增大B.体积增大,压强增大C.温度升高,压强减小D.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答案:D解析:把罐扣在皮肤上,罐内空气的体积等于火罐的容积,体积不变,气体经过热传递,温度不断降低,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可知,气体压强减小,火罐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故D正确.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气体无孔不人,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分子力B.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增大,一定对外做功考点:分子动理论答案:A解析:气体无孔不人,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间隙,A错误,选出;飞、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压缩时斥力增加得快对外表现为斥力,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是正确的;理想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即势能)是不用考虑的,要考虑的就是分子的动能;温度不变,热运动就不变,内能不变,正确;体积增大,一定对外做功也是正确的。
15.如图,一物体在粗糙斜面上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 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摩擦力的大小可能等于零D.若F增大,摩擦力也一定增大考点: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答案:C解析:物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向上的推力,摩擦力是未知的,如果推力比较大,有向上运动的趋势,那么,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下;如果推力较小,则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上如果推力有一个合适的值,则无摩擦力所以C正确。
6.如图,一正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该离子从A点到B点的v-t(图象是考点:电场线的分布及其性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答案:C解析:该离子从A点到B点,电场线分布越来越稀疏,即场强减小,所以电场力减小,那么离子的加速度也减小.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即斜率的绝对值将减小.由于电场力方向向右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离子将做加速运动.故A、B、D错误,C正确.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2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1项且正确的得3分,有多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居里夫人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B.卢瑟福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C.氢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D.一群氢原子从n = 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只能辐射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考点:物理学史;氢原子光谱答案:BC解析: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发射现象,故A 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故B 正确;氢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能级差也是量子化的,故C 正确;一群氢原误.18.a 、b 两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设它们抛出的初速度 分别为v a 、v b ,从抛出至碰到台上的时间分别为t a 、t b ,则A. v a >v bB. v a <v b C t a > t bD t a < t b 考点:平抛运动答案:AD解析:竖直方向有自由落体运动,221gt h =,b 的高度大,时间t 也大,D 正确;水平方向有匀速运动x=vt ,a 的水平位移大,时间短,初速度必然大,A 正确。
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物理答案

乙 丙 0 I /A 12 3U /V 0.1 0.2 0.3 0.4 0.5 1 2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徐州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5题号 1 2 3 4 56 7 8 9 答案BCBDCBCBDADABD10.(8分)⑴AC ⑵212l l t t a s⎛⎫⎛⎫- ⎪ ⎪∆∆⎝⎭⎝⎭=⑶约2.5 ⑷没有选取滑块和砝码一起作为研究对象(或答“M 没有加上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也正确) (各2分)11. ⑴A (2分)⑵如图乙(2分)⑶如图丙(2分) ⑷2.8~3.2(1分) 0.9~1.2(2分) 4.8~5.5(1分)12A .3-3(12分)⑴ BD (4分) ⑵ 增大(2分) 做负功 (2分)⑶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V 1/T 1=V 2/T 2 V 2=9.1mL (2分)A 02N V Vn = 代入数据得n =202.410⨯ (2分)12B .3-4(12分)(1)CD (4分) ⑵ 10 (2分) -10sin 5πt (2分) (3)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CD =0.8m 所以BD =0.9m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BOD =37° 由折射率公式得:37°O A)3437sin 53sin 00==n (2分)又由v cn =知m/s 1025.2m/s 1049m/s 34103888⨯=⨯=⨯==n c v (2分) 12C .3-5(12分)⑴ AD (4分 ) ⑵ β(2分) 6(2分)⑶①02h W ν- (2分) ②02h W eν-(2分)13.(15分)⑴导体棒被锁定前,闭合回路的面积不变,k tB=∆∆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2163kL S t B t E =∆∆=∆∆Φ=(2分)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RkL R E I 832==总 (2分) 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顺时针方向或b →a(1分) (2)导体棒刚离开导轨时受力如图所示E =Lv B 021(1分) RE I =(1分) IL B F 021=, 得R v L B F 4220=(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mg -F =ma(1分)所以 mRv L B g a 4220-= (1分)(3)由能量守恒知Q mv mgh +=221 (2分) L h 43=(1分)解得22143mv mgL Q -=(2分) 14题:⑴A 到B 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1cos sin ma mg mg =-θμθ211121sin t a h =θ 代入数据解得21m/s 2=a s 31=t所以滑到B 点的速度:m /s 6m /s 3211B =⨯==t a v 物块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到Cs 1s 6602===v l t 所以物块由A 到B 的时间:t =t 1+t 2=3s+1s=4s (5分)⑵斜面上由根据动能定理 221221sin cos mv h mg mgh =-θθμ解得m/s 4=v <m/s 6设物块在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达v 0,运动位移为x ,则:2222s /m 2===g mmg a μμax v v 2-220= x =5m<6m所以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和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离开C 点做平抛运动 00t v s = 2021gt H = 解得 m 6=s (5分)(3)因物块每次均抛到同一点D ,由平抛知识知:物块到达C 点时速度必须有v C =v 0(1分) ①当离传送带高度为h 3时物块进入传送带后一直匀加速运动,则:20231321sin cos mv mgL h mg mgh =+-μθθμ h 3=1.8m (2分)②当离传送带高度为h 4时物块进入传送带后一直匀减速运动,则:20241421sin cos mv mgL h mg mgh =--μθθμ h 4=9.0m (2分) 所以当离传送带高度在1.8m~9.0m 的范围内均能满足要求即1.8m≤h ≤9.0m (1分) 15.(16分)⑴ 由几何知识知粒子轨道半径 r =d (2分)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20v qv B m r=(1分) 得 qdmv B 0=(1分)⑵t =0时刻进入板间的粒子先向a 板加速时间t ∆=02v l ,然后再向a 板减速时间t ∆=02v l 恰好从板边缘以速度v 0垂直PQ 边进入磁场. (1分) 在板间运动的加速度 mdqU a 20= (2分) 由对称性可知2212t a d ∆⨯⨯⨯= (1分) 解得电压22208qlv md U =(1分)⑶所有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均为v 0,方向均垂直PQ 边. (2分) 从中心线右侧进入磁场的粒子运动时间最长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02v dT π= 所以最长时间0max21v d T t π== (2分)且时间最短,由几何知识知轨迹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6所以最短时间0min 361v d T t π==(2分) 甲。
精编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招生物理试题精编3-3及解析

15(2013全国卷大纲版).根据热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B.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技的进步可以使内燃机成为单一的热热机D.对能的过度消耗使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少,形成“能危机”答案:AB5【2013上海高考】.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答案:B15【2013上海高考】.已知湖水深度为20,湖底水温为4℃,水面温度为17℃,大气压强为10×105P。
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的(取g =10/2,ρ=10×103g/3)(A)128倍(B)85倍()31倍(D)21倍答案:18【2013广东高考】图6为某同设计的喷水装置,内部装有2L水,上部密封1的空气05L,保持阀门关闭,再充入1的空气01L,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作空气想气体,且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充气后,密封气体压强增加B充气后,密封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加打开阀门后,密封气体对外界做正功D打开阀门后,不再充气也能把水喷光答案:A12A【2013江苏高考】[选修3-3](12 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B、和D 后再回到状态A 其中,A→B 和→D 为等温过程,B→和D→A 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A→B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B)B→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 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增多(D)D→A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______ (选填“A →B”、“B →”、“→D”或“D→A”) 若气体在A→B 过程中吸收63 J 的热量,在→D 过程中放出38 J 的热量,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的功为________ J(3)若该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为1 ,气体在A 状态时的体积为10 L,在B 状态时压强为A状态时的23求气体在B 状态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NA=6 0×1023-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字)29【2013上海高考】.(7分)利用如图装置可测量大气压强和容器的容积。
山西太原2013高三调研考试试题-物理.

山西省太原市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调研考试物 理 试 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第Ⅱ卷前答题栏内。
1.一物体在三个共点力F 1、F 2、F 3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保持F 1、F 2不变,不改变F 3的方向,只将F 3的大小减为原来的一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可能做圆周运动 B .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C .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D .物体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静止于水平地面的粗糙斜面体上放有物体m .现用水平力F 推m ,如图所示,在F 由零逐渐 增大的过程中,物体m 和斜面体始终保持相对地面静止,则A .物体m 所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 .物体m 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C .物体m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加D .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保持不变3.一水平皮带传送装置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右侧的墙壁上,另一端连接一个滑块,滑块与皮带之间存在摩擦(设皮带与滑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滑块处在皮带上时,弹簧的轴线恰好水平.现将滑块放到匀速向左运动的皮带上,在滑块接触皮带的瞬间,滑块的速度为零且弹簧正好处于原长,已知皮带足够长,则在弹簧从原长到第一次伸 长到最长的过程中,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速度先增大后不变 C .加速度一直减小D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4.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 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建成了包含多颗地球同步卫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知地球同步卫星距地心的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其向心加速度为a l ;地球半径为R ,近地卫星的运行速率为v 2,向心加速度为a 2,则 A .1122;;v a r r v R a R== B .211222;v a r v a R==C .211222;v a R v a r == D .1122;;v a R R v r a r==5.如图所示,x 轴沿水平方向,y 轴沿竖直方向,OM 是与x 轴成θ角的一条射线.现从坐标原点O 以速度v o 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与射线OM 交于P 点,此时小球的速度v 与OM 的夹角为a ;若保持方向不变而将小球初速增大为2v o ,小球与射线OM 交于P',此时小球的速度v’与OM 的夹角为'a ,则A .小球从O 运动到P'的时间是从O 到P 时间的2倍B .夹角'a 是a 的2倍C .小球通过P'点的速率是4vD .'OP =2OP6.质量为m 的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其中OA 段为直线, AB 段为曲线,B 点后为平行横轴的直线.已知从t 1时刻开始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恒为F 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一t 1.时间内,汽车牵引力的数值为11v m t B .t 1一t 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121()f v m F v t +C .t l 一t 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率小于1222v vv +D .汽车运动的最大速率1211(1)f mvv v F t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mgsin θ作用下,以 一定的初速滑上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tan μθ= ,取斜面底端所在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滑块在从斜面底端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滑块与斜面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滑块的动能E k 、势能E P 以及系统的机械能E 随时间t 、位移s 变化的关系,下列图象大致正确的是8.a 、b 是位于x 上的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l 和Q 2,沿x 轴a 、b 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如图中曲线所示(取无穷远电势为零),M 、N 、P 为x 轴上的三点,P 点对应图线的最低点,a 、P 间距离大于P 、b 距离.一质子以某一初速度从M 点出发,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 轴从M 点运动到N 点,下列说法正确是 A .P 点处的电场强度为0 B .a 和b-定是等量同种电荷C .质子在运动过程中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 .质子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9.如图所示,以O 为圆心的圆周上有六个等分点a 、b 、c 、d 、e 、f ,ad 、be 、cf 分别是圆O 的三条直径,等量正、负点电荷分别放置在a 、d 两处时,在圆心O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现改变d 处负点电荷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移至c 处,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沿OeB .移至b 处,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OcC .移至e 处,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OfD .移至f 处,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沿Oe1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下端的挡板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物体接触(未连接).物体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x 0.现用力F 缓慢沿斜面向下推动物体,使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再被压缩2x 0后保持物体静止,然后撤去F ,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5x 0,则在撤去F 后到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A.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不变 B .弹簧弹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C .弹簧弹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5m0sin gx θD .物体从开始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02sin mgx θ11.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速率为1m/s .从此刻开始在与速度平行的方向上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 .力F 和滑块的速度v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l 和图2所示,则(两图取同一正方向,取g= l0m /s 2) A .滑块的质量为0.5kgB .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C .第1s 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1JD .第2s 内力F 的平均功率为1.5W12.如图所示,粗糙水平桌面AM 的右侧连接有一竖直放置、半径R= 0.3m 的光滑半圆轨道MNP ,桌面与轨道相切于M 点.在水平半径ON 的下方空间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现从A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m= 0.4kg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绝缘物块,物块沿桌面运动并由M 点进入半圆轨道,并恰好以最小速度通过轨道的最高点P .已知物块与水平桌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0.55,电场强度mg Eq=,取g=10m/s 2,则 A .物块经过M/sB.物块经过半圆轨道MN的中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C.物块由M向P运动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减小D.AM的长度为1m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2分)13.(12分)为测量一个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5kg;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图1安装,并将整个装置置于水平桌面上;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启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使用遥控关闭小车电源;⑤待小车静止时关闭打点计时器并取下纸带.图2是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部分点迹.已知纸带左端与小车相连,相邻两计数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设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使用遥控关闭小车电源的时刻发生在两相邻的计数点对应的时刻之间(选填代表计数点的字母);(2)关闭电源后电动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m/s2;(3)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m/s;(4)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W.14.(12分)图l为阿特武德机的示意图(不含光电门),它是早期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器械,由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阿特武德于1784年制成,他将质量均为M的重物用细绳连接后,放在光滑的轻质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再在一个重物上附加一质量为m的小重物,这时,由于小重物的重力而使系统做初速度为零的缓慢加速运动.测出其微小的加速度a,就可计算出重力加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依据实验原理,重力加速度可表示为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三调研考(物理)试卷2013、12考生注意: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g 取10m/s 2。
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第I 卷(共56分)一.单项选择题.(1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通过“理想实验”证实了这一说法 (B )牛顿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 )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D )库仑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2.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下列概念的建立不属于用到“建立模型”方法的是( ) (A )单摆 (B )弹簧振子 (C )自由落体运动 (D )合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低物体内能小(B )自然界中自发进行地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C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D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周围液体分子撞击的机会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4.甲、乙两小车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0-t 1时间内甲比乙加速度大 (B )t 1时刻乙车加速度改变方向 (C )t 2时刻两车一定相遇 (D )t 1时刻两车可能相遇5.简谐运动的物体,在返回平衡位置过程中,变大的物理量是( )(A )动能 (B )回复力 (C )位移 (D )机械能6.关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时,其状态量p 、V 、T 的变化情况不可能的是( ) (A )p 、V 、T 都减小 (B )V 减小,p 和T 增大 (C )p 和V 增大,T 减小 (D )p 增大,V 和T 减小 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2m 的物体A 、B 由轻质弹簧相连后放置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内,当电梯钢索断裂的瞬间,物体B 的受力个数( )(A )2个 (B )3个 (C )4个 (D )1个8.在一根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U 形细玻璃管内注入水银并充满左端,两端水银面的高度差为15厘米,如图所示.若用拇指将开口端堵住,并将U 形管的开口向下.松开拇指后,管内两侧水银面的位置应是图中的( )二.单项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AB 为一条直线,则气体从(A ) (D )状态A 到状态B 的过程中( )(A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保持不变(B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到初始状态 (C )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 (D )气体的密度在不断增大10.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O 为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 、b 两点所在直线过O 点,且a 与b 关于O 对称.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两点场强相同 (B )a 、b 两点电势相同(C )将一负电荷由a 点移到O 点,电势能减小 (D )将一正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11.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之间的接触面倾斜。
A 的左侧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 (B )木块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木块A 一定受四个力作用(D )木块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12.某物体在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 0,将它放到卫星中,在卫星以大小为a =g2的加速度随火箭向上做匀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当支持该物体的支持物对其弹力大小为N 时,卫星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为()(A )g 2(B )0 (C )N G 0 g (D )(N G 0-12)g13.如图所示,一轻杆两端分别固定着质量为m A 和m B 的两个小球A 和B (可视为质点).将其放在一个直角形光滑槽中,已知轻杆与槽右壁成α角,槽右壁与水平地面成θ角时,两球刚好能平衡,且α≠θ,则A 、B 两小球质量之比( ) (A )sinα·sinθcosα·cosθ (B )sinα·cosθcosα·sinθ(C )cosα·sinθsinα·cosθ (D )cosα·cosθsinα·sinθ14.图甲所示有向线段表示电场中的一根电场线,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向右运动,经过A 点时速度为v 0,一段时间后到达与A 相距为d 的B 点,速度减为0,粒子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点电势一定高于B 点电势,可以求出AB 电势差 (B )A 点电势一定高于B 点电势,可以求出A 点电势 (C )电荷在A 点的受到的电场力一定等于在B 点的受到的电场力(D )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B 点的电势能,可以求出A 到B 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1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型轨道O 为圆心,且AB 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圆弧的最低点为D 。
若在A 点以初速度v 沿AB 方向平抛一小球a ,同时在圆弧底部C 处释放小球b (CD 之间的弧长远小于圆弧半径),则小球b 第一次向A 运动过程中( )(A )两个小球在D 相遇 (B )两个小球不可能相遇(C )若适当调整一小球a 的平抛初速度,两个小球可能在D 的右侧圆弧上相遇 (D )若适当调整一小球a 的平抛初速度,两个小球可能在D 的左侧圆弧上相遇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B 以初速度v 0沿斜面体表面向下运动,此时斜面体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斜面体A 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滑块B 下滑的过程中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乙(B )斜面体的斜面一定是粗糙的(C )滑块B 下滑的过程中对其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 ,A 所受地面摩擦力仍然不变 (D )滑块B 下滑的过程中对其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 ,则A 所受地面摩擦力的一定变大三.多项选择题.(1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7.某特殊装置形成的静电场,其电势沿x 方向的分布如图所示,则( )(A )在0-x 1之间一定不存在电场 (B )在0-x 1之间可能存在匀强电场 (C )在x 1-x 2之间一定不存在匀强电场 (D )在x 1-x 2之间可能存在匀强电场18.如图所示,滑竿NO 和OM 底端对接且θ>α.小环自N 点由静止自由滑下再滑上OM ,已知小环在滑竿NO 下滑的距离小于在滑竿OM 上滑的距离。
忽略小环经过O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轨道各处的摩擦系数相同,若用F 、f 、v 和E 分别表示小环所受的合力、摩擦力、速度和机械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随环运动路程的变化关系。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环自N 点到右侧最高点运动过程的是( )19.如图,在x O y 平面内有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M 、N 为传播方向上的两点,在t =0时M 点位于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向上,N 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的最大位移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 两点间距离为(k +14 )λ(B )MN 两点间距离为(k +34)λ(C )t =(k +18)T ,质点M 和N 位移相同(D )t =(k +38)T ,质点M 和N 振动方向相同20.汽车以恒定功率做公路上运动,从斜坡上匀速向下行驶进入水平路面,最后在水平路面匀速运动,假设斜面和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在这段时间内,速率v 和加速度a 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 第II 卷(共94分).填空题.(20分,每小题4分)21.质量为m 的物体(可看成质点)以某一速度冲上倾角为30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g 43,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______________,机械能损失了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上粗下细的密闭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A 、B 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 、B 升高相同温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为△V A ___________△V B ,压强变化量为△p A _________△p B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φ0(C )(B )(A )(D )θ α N M(A )23.如图所示有一个均匀带正电荷的绝缘半圆环,同时y 轴负方向距离O 点R 处还有一个电量为Q 的正点电荷,此时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0,电势为φ;现在将环自对称轴剖开,然后将右半部叠放与左半部圆环上,此时圆心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电势__________φ(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如图所示的传动机构中,截面为三角形的楔块A 底角为θ圆盘B 的半径为r ,与楔块A 间无滑动,当楔块A 以速度v A 匀速向右前进时,度为______________,滑块C 向上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
25.吊桥AB 长L ,重G 1,重心在中心。
A 端由铰链支于B 端由绳拉住,绳绕过小滑轮C 挂重物,重量G 2已知。
重力作用线沿铅垂线AC ,=AB 。
当吊桥与铅垂线的夹角θ=_____________吊桥能平衡,此时铰链A 对吊桥的用力F A=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共24分,每小题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括号内。
)A 0.150(3)该温度计存在的缺陷之一,当天气变化引起大气压强变大,而环境温度仍为30O C ,温度计上30O C 的刻度应该如何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
31.(12分)物体A 放在光滑倾角37O 的斜面上,与半径为r 的圆柱体B 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接,半径为R 的圆柱体C 穿过细绳后搁在B 上,三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A =2kg ,m B =m C =1kg 。
现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B 下降h 1=0.5m 后,C 被内有圆孔(半径为R′)的支架D 挡住(r <R ′<R ),而B 穿过圆孔继续下降,(滑轮的摩擦、细线和C 之间的摩擦以及空气阻力均不计,且斜面足够长。
g 取10m/s 2。
)试求:(1)圆柱体BC 到达支架D 时的速度 (2)物体A 在斜面上上滑的最大高度?132.(14分)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内存在着2n 个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电场区,水平向右的电场和竖直向上的电场相互间隔,每一电场区域场强的大小均为E ,且 E =mgq ,电场宽度均为d ,水平面粗糙摩擦系数为μ,一个质量为m ,带正电的、电荷量为q 的物体(看作质点),从第一个向右的电场区域的边缘由静止进入电场,则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离开第2n 个电场区域的过程中,求:(1)电场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2)物体在第2n 个电场(竖直向上的)区域中所经历的时间? (3)物体在所有水平向右的电场区域中所经历的总时间?33.(14分)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30o ,水平面粗糙动摩擦因数为μ,现将A 、B 两物体(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物体初始位置距斜面底端O 的距离为L A =L ,L B =4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