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绘本美术活动(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活动背景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读物,以其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绘本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活动则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将绘本与美术活动相结合,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
本活动旨在通过绘本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提升艺术修养。
二、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三、活动对象
幼儿园大班、小学低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
1课时
五、活动地点
幼儿园活动室或小学美术教室
六、活动准备
1. 绘本:《彩虹色的花》
2. 美术材料: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画笔、彩色铅笔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活动流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绘本《彩虹色的花》。
2. 学生跟随故事情节,感受绘本中的美好画面。
(二)绘本欣赏环节(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画面,分析画面色彩、构图、人物表情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
(三)美术创作环节(30分钟)
1. 教师介绍本次美术活动的主题:“用彩色卡纸创作一幅自己的彩虹画”。
2. 学生根据绘本中的画面,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彩虹画。
3. 学生动手制作彩虹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环节(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活动总结
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绘本与美术相结合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九、活动反思
1. 教师反思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十、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绘本美术活动,学生们能够:
1. 增强对绘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提升美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增强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十一、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 活动材料应安全无毒,确保学生的健康。
3.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遵守纪律,保持活动秩序。
通过本次绘本美术活动,我们相信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提升素养,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第2篇
一、活动背景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儿童读物,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绘本中的画面丰富多彩,故事生动有趣,是进行美术教育的良好素材。
为了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特开展此次教研绘本美术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通过美术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4.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描述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准备
1. 绘本:《小熊宝宝学画画》
2. 美术材料:彩色卡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3.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绘本故事场景,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四、活动流程
(一)导入环节
1. 教师讲述绘本《小熊宝宝学画画》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绘本内容。
2. 提问:小熊宝宝学会了哪些画画技巧?你喜欢哪些画面?
(二)美术活动
1. 教师展示多种美术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其特点。
2. 教师示范绘画步骤,包括线条、颜色、构图等。
3. 幼儿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三)总结与反思
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收获,总结绘画技巧。
2. 幼儿互相评价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绘本和美术的兴趣。
2. 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关注他们的创意和表现力。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照片和视频,作为评价依据。
六、活动延伸
1. 在班级图书角增加绘本资源,鼓励幼儿自主阅读。
2. 开展亲子绘画活动,让家长参与其中,共同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3. 定期举办美术展览,展示幼儿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七、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教研绘本美术活动,我们看到了幼儿在阅读、绘画、表达等方面的进步。
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绘本与美术教育的结合,为幼儿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第3篇
一、活动背景
绘本,作为一种融合了文学、艺术和教育的图书形式,深受幼儿喜爱。
绘本中的图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绘本的结合能够使幼儿在欣赏绘本故事的同时,通过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绘本美术活动,探讨如何有效地将绘本与美术教学相结合,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二、活动目标
1. 理解绘本与美术结合的教育价值,认识到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绘本美术活动的教学设计方法,包括活动准备、实施步骤和评价方式。
3. 提高教师运用绘本进行美术教学的能力,促进幼儿艺术素养的提升。
4. 通过实践,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内容
(一)绘本选择与解读
1. 绘本选择: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如《小蓝和小黄》、《彩虹色的花》等。
2. 绘本解读:教师深入解读绘本内容,理解其寓意和教育价值。
(二)美术活动设计
1. 活动主题:根据绘本内容确定美术活动主题,如《小蓝和小黄》可以设计为
“颜色混合”主题。
2. 活动目标:明确活动目标,如“通过绘画,让幼儿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培养
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
”
3. 活动准备:准备绘画材料,如水彩笔、颜料、画纸等。
4. 活动步骤:
- 导入:通过绘本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 讲解: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 实践:幼儿进行绘画创作。
- 展示与评价: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三)案例分析
1. 案例一:《小蓝和小黄》
-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培养色彩感知能力。
- 活动步骤:
- 讲解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小蓝和小黄的变化。
- 讲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如红加黄等于橙。
- 幼儿尝试用不同颜色混合出新的颜色。
- 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案例二:《彩虹色的花》
-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 活动步骤:
- 讲解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彩虹色的花。
- 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画出彩虹色的线条。
- 幼儿创作自己的彩虹色花朵。
- 展示作品,分享创作感受。
四、活动评价
1. 幼儿方面: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创作能力和作品质量。
2. 教师方面:评估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能力和引导效果。
3. 活动效果:通过幼儿的作品和反馈,评价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
五、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教研绘本美术活动,教师们对绘本与美术结合的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活动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艺术素养,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绘本美术活动的有效途径,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六、延伸活动
1. 开展绘本故事会,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
2. 组织户外写生活动,让幼儿将绘本中的场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 举办幼儿美术作品展览,展示幼儿的创作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这些延伸活动,我们将进一步丰富绘本美术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更加全面的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