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发射参试人员屈光状态的调查分析及预防

合集下载

飞行人员亚健康状态调查与防治

飞行人员亚健康状态调查与防治

飞行人员亚健康状态调查与防治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生存环境、工作节奏等的改变,人群中亚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21世纪的“隐形杀手”。

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近万人的调查中发现,人群中只有10%~15%的人处于身心完全健康状态,约2/3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40岁以上者高达78%,年龄越大比例越高。

为了解和掌握我空军飞行人员亚健康状态,探讨防治措施,我们对2004~2006年入院健康疗养的各类飞行人员共1 452例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健康疗养飞行员共1 452例,其中男性1 409例,女性43例;年龄20~56岁,平均34.2岁;飞行时间120~7 500 h,平均1 887 h。

歼击机飞行员609例,运输机飞行员421例,轰炸机飞行员265例,直升机飞行员98例,其他机种飞行员59例。

1.2诊断依据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亚健康状态:①近期1~2个月内非病理性体力、耐力、精力明显减退,正常飞行训练后感体力、精力透支或明显疲劳不适者。

②由于各种压力或精神创伤引起近期1~2个月内出现心烦失眠、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等心理障碍者。

③虽无明显症状,但在大体检中发现某项或多项生理指标异常,处于临床前期状态。

1.3方法所有资料和数据均来自疗案记录,包括入院主诉和各项常规及特殊检查结果,按下述8个方面进行统计。

2调查结果1 452名飞行员中超重(BMI≥25.0)和肥胖(BMI≥27.0)者384例,占26.4%;心律失常和ST-T改变者183例,占12.6%;血脂异常84例,占5.8%;I期或临界高血压患者78例,占5.4%;近期非病理性机能减退者62例,占4.3%;轻中度脂肪肝58例,占4.0%;不同程度心理障碍53例,占3.7%;糖耐量减退者(FP G≥7.0 mmol/L或餐后2 h PG≥11.1 mmol/L)39例,占2.7%。

共计941例,占调查总人数的64.8%。

我国航天对地观测遥感工作的若干问题浅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航天对地观测遥感工作的若干问题浅析及对策建议

论坛F o r u m(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北京100864)关键词航天对地观测技术,发展,问题*收稿日期:2009年7月22日肖伟刚我国航天对地观测遥感工作的若干问题浅析及对策建议*摘要本文从技术层面浅要阐述了在我国航天对地观测技术蓬勃发展中显现出来的几个主要方面的不足,这些不足点或问题是紧密关联而非孤立的,是不能回避的。

为加速我国航天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国家需从整体和全局上科学统筹改进。

航天对地观测是利用载有传感器的空间飞行器获取有关地球(陆地、大气、海洋)的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等信息,是实施对地球的观测与监测的技术体系,包括太空卫星系统、地面数据接收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应用系统。

航天对地观测技术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象征,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为迅猛的高技术领域之一。

1975年钱学森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遥感规划筹备会,30多年来,我国对地观测技术从概念引进、学科布局到技术研发,很快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指导下,通过中美科技合作,1986年建成并运行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返回式遥感卫星、气象卫星等逐步成系列地发展起来,迄今共发射了50多颗地球观测卫星。

我国航天对地观测技术已经进入全面深入发展并正在大力推进业务化、产业化的阶段。

1我国航天对地观测技术若干问题航天对地观测技术涉及的技术学科面广、技术手段繁多、管理部门众多、系统交叉复杂、产业关联紧密,是一个很广泛的应用技术领域。

虽然我国对地观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发展要求和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求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随着国家在该领域投入的加大,使该技术体系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不足点也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1数据源问题我国自主长期稳定运行的、无缝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即时数据缺乏,大部分数据来自国外,无法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遥感数据的时效性需求;自主稳定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源缺乏,主要依赖国外卫星数据,从卫星遥感行业用户的业务运行技术链上,导致业务应用技术难以持续改进和开发,尚未形成良性循环。

航空航天中人体生理变化的研究与控制

航空航天中人体生理变化的研究与控制

航空航天中人体生理变化的研究与控制航空航天中,人体生理变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长时间的太空飞行、高空飞行以及高速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和乘客都会受到许多生理因素的影响。

如何研究和控制这些生理变化,是航空航天工程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一、高空低氧对人体的影响在高空飞行中,因为空气压力的降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也随之减少,这就会导致缺氧现象。

缺氧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窒息等。

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丧失意识的情况。

因此,对于高空飞行的人员来说,必须采取措施来减轻缺氧的影响。

二、超音速飞行中的生理反应在超音速飞行中,由于惯性、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飞行员和乘客可能会出现眩晕、晕厥、呕吐等不适症状。

对于飞行员来说,这些反应可能会影响其行驶的精度和反应速度。

因此,在超音速飞行中,必须采取措施来降低这些生理反应。

三、长时间太空飞行中的生理问题在长时间的太空飞行中,航天员可能会面临许多生理问题,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

这是因为在失重状态下,航天员的骨骼和肌肉不再承受重力压力,导致组织的质量下降。

此外,长时间关闭的环境也可能会导致调节失调、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四、研究和控制人体生理变化的方法为了研究和控制人体生理变化,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研究人员采取了很多措施。

其中包括:1. 开发新的材料和技术,以减少航空航天器中空气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同时提高航空航天器的密封性和绝缘性。

2. 建立精确的生物传感器,以便监测人体在飞行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这些传感器能够记录心率、血压、呼吸率、血氧浓度等生理指标。

3. 建立精确的数据模型,以预测飞行员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反应。

这些模型能够模拟飞行员在超音速飞行、失重环境中的生理变化。

4. 开发特殊的药物和疗法,以减轻生理反应的影响。

如缺氧治疗、晕厥药、抗肌肉萎缩药等。

五、结语人体生理变化是航空航天中不可避免的因素,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和控制这种变化,以保证高空低氧、超音速、太空飞行中的飞行安全和人员健康。

中国民航飞行员眼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中国民航飞行员眼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1 视 力情况 :各年龄组双 Hf 远视力及近视力基本一致 ; . Ii ,3 各年龄组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力不良 2 0 例 , 6 3 患病 率为 1.% 屈光不正飞行员 1 8 例 , 37 4 0 患病率为 7 %。 . 其中 8 单 眼屈光 不正 2 6例 ,双眼屈光不正 14 3 2 4例。按生素亲合力低的 P P a 一 B 2 ,当 p 内酰胺类抗 一 生素存在时 , 其他 P P 被 抑制不能发挥效能 . P P a 可 Bs 而 B2仍
发挥作用 , 继续完成细胞壁 的合成 , 从而逃避 药物作 用得 以
生存 , 临床上表现为耐药_ 。 3 _
3 Ha n n BJ T maz A. Ex rsin o tiil e itn ei m a . o s peso fmehcli rssa c n n
h t r g n c u sr i s o sa h c c e u a2 u . tmi r b e e o e e o s tan f tp y o o e s l sAn i e o A— e r g n b mo h r 1 8 2 8 — 2 e tc e t e , 9 6, 9: 5 9 .
( 收稿 日期 :0 0 0 — 2 2 1 —3 2 )
中国民航 飞行 员 眼病 流 行病 学 调查 分析
王 雷 粱艳 闯
完成 飞行所需的外界信息 8 %~ 0 0 9 %以上是通过视觉 通 道获得 的[. 1决定 了飞行员必须具备 良好的视觉功能。 ] 本文利
用 民用 航 空 体 检 合格 证 管 理 系统 , 中 国 民航 飞行 员 作 一 眼 对

U u aaKR, n g c i D,o gM. Ho lg fme ag n n b k t No o u h M S n moo yo c .e ei

浅谈航天发射对健康工作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论文

浅谈航天发射对健康工作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论文

浅谈航天发射对健康工作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论文浅谈航天发射对健康工作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论文载人船发射成功,将我国航天科技推向一个新阶段,为确保航天任务的圆满完成,在航天事业这一特殊的环境里工作、生活,身体及精神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多数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反应,精神紧张、失眠、多梦等,常常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且随航天发射任务的延长有加剧的趋势。

本研究对航天发射前7d的81名健康工作人员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调查,探讨航天发射对工作人员的心理状况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于航天发射任务前,随机抽取健康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入选标准为:既往无慢性心、肺、神经系统疾病史,经体检、心电图、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X线片检查均正常。

共81例,年龄19~47(30.82±6.31)岁。

其中男性56例,女性25例。

干部51例,战士30例(含士官)。

本科以下27例,占33.33%,本科以上(含本科)54例,占66.67%。

操控部门人员14例,占17.28%,维护部门人员37例,占45.68%,服务部门人员30例,占37.04%。

发放调查表81份,回收81份。

1.2评定标准①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测评焦虑症状,据SAS标准分计算: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②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测评抑郁症状,SDS以标准分计算: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3方法由专业医师按指导语指导研究对象填写表格,用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和SAS、SDS进行测评。

在航天发射前测量不同部门健康工作人员的焦虑、抑郁状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版本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空军飞行人员角膜屈光矫治现状分析

空军飞行人员角膜屈光矫治现状分析

空军飞行人员角膜屈光矫治现状分析田青;杨瑶华;杨庆红;张勇;张卫兵;安晶;张作明;刘庆元;王建昌【摘要】摘要:目的掌握现役飞行人员实施角膜屈光矫治术的现状,为后续其全面视觉质量及飞行适应性评估做准备。

方法以空军所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人住的现役飞行人员为筛查对象,行裂隙灯检查,部分结合角膜曲率及直接检眼镜彻照检查。

对于裂隙灯检查具备角膜屈光矫治后特征、角膜K值低于40或角膜存在异常影动者,选择性实施角膜地形图和角膜厚度检查,结合相关病史采集,确定并记录筛查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资料。

结果筛查现役飞行人员2386例,发现行各类角膜屈光矫治术者59例116眼(2人为单眼),筛查阳性率为2.47%;阳性者年龄23~43岁,平均28.53岁;其中飞行员5例占8.47%,机械师27例占45.76%,领航员1例占1.69%,通射员12例占20.34%,战勤人员14例占24.07%。

矫治术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24例47眼占40.52%,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f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9例18眼占15.52%,可疑PRK(检查结果支持,本人否认)23例46眼占39.66%,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1asersub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I例2眼占1.72%,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2例3眼占2.59%,以PRK术式居多(占55.18%)。

矫治时间3个月~16年,平均7.59年。

目前远视力(C字表)0.5~1.5,其中≥1.0有97眼(占83.62%),〈1.0有19眼(占16.38%);接受检查者平均眼压13.50mmHgf1mmHg=0.133kPa);平均K值右眼39.69、左眼39.83,平均角膜厚度右眼498.16μm、左眼506.20μm。

飞行人员视力情况调查分析

飞行人员视力情况调查分析
维普资讯

5 ・ 8
医学杂志 20 年 3 08 月第 2 卷第 1 9 期 』 型 Q 里 f
£ 2Q 鱼 : Q
: 垫 Q :
飞行人员பைடு நூலகம்力情况调查分析
尹国朝,范春明,刘如海,李小龙
( 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 广西 桂林 510 ) 403
力下降较明显, 飞行人员视疲劳、 视力下降人数逐年 递增。20 0 6年视 疲 劳为 3 . 5 视 力下 降率为 0 3 %,
1 .5 与 2 0 年相 比, 72 %, 00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P< 0 0) .1。对 2 0 06年屈光不 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6 7 %是由近视引起, 对近视者与其 6 年前视力进 续时间。调查前询问病 史和 主要症状 , 做眼科一般 8 .6
下降人数逐年递增,06 20 年视疲劳人数为 3 .5 视力下降率为 1.5 视力下降在 03 07 0 3%, 72 %; .- . 之间, 平均下降05下降幅 ., 度在 2 .%-4 .%之间, 20 年相比, 0O - 67 与 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0 ) .1。结论 : 近年来, 飞行人员视力下降较明显, 应加强
[ 摘要】 目的: 了解飞行人员视力情况, 提出改善视力的对策建议。方法 : 使用 Lno 氏环形视力表, 247 adl t 对 5 名飞行 人员进行视力检查, 对视力下降者进行屈光检查, 并记录眼自觉症状及每 日 用眼持续时间。结果: 飞行人员视力下降人数为
28 下降率为 1.3 其中 3-3 岁年龄段、 9 人, 2 1%; 0 9 歼击机、 直升机飞行员视力下降较明显。统计分析发现 8 .6 67%屈光不正 者是由近视引起的, 其中2 -2 岁和 3 岁以上年龄段较多, 5 9 5 单纯近视占34其次为复性近视散光。飞行人员视疲劳、 /, 视力

2631例婴幼儿屈光状态的动态观察及分析

2631例婴幼儿屈光状态的动态观察及分析

2631例婴幼儿屈光状态的动态观察及分析孙竸王丽孟薇摘要目的通过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动态观察婴幼儿的屈光状态并进行分析,寻找儿童视力发育的规律,为早期发现儿童弱视提供有效手段。

方法对本院出生的婴幼儿2631名(5262眼)按照6月、1.5~2岁、3岁进行屈光检查,获得各年龄组球镜和柱镜的值的频数分布、均数、标准差进行对比差分析。

结果3岁之前的婴幼儿普遍处于远视状态,合并散光,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和散光的度数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结论通过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的检查结果可以大致了解儿童的屈光状态。

2岁左右是发现弱视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婴幼儿屈光屈光不正是引起婴幼儿弱视的常见原因,早期了解儿童的屈光状态能有效地早期诊断和治疗儿童弱视。

近几年SureSight自动验光仪在儿童早期视力筛查中的应用明显得到了的重视,但以往的文献中多见对不同人群各年龄组的屈光状态进行分析,对于固定人群的婴幼儿眼部屈光状态的发展变化则报道较少,我院自2007年起对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随访调查,动态观察屈光状态及其发展变化,探讨弱视筛查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对象和方法我院自2007年起开展新生儿眼病筛查工作,并要求新生儿于6月、1.5~2岁、3岁时至我院眼科按时体检,选取其中配合良好并按时随访的2631例共5262眼进行屈光筛查美国伟伦公司生产的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由熟练操作的专人对所有被检查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屈光筛查并记录每只眼的屈光值。

据仪器厂商提供的屈光异常参考值,S表示球镜屈光度,C表示柱镜屈光度。

6月~1岁:S≥+3.50D或<-1.00D,1.5~3岁:S ≥+3.00D或<-1.00D,各组C值绝对值>1.00D 视为异常。

此外,由于屈光度超出仪器检测范围而显示9.99的视为重度屈光异常。

统计分析应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招收飞行学员远视力标准降至0.8后屈光状态分析

招收飞行学员远视力标准降至0.8后屈光状态分析
件下的屈光度则较为稳定ꎬ 且屈光度可以反 应眼轴长度等眼的器质性特征ꎮ 有报道指出ꎬ 如近 视超过 - 3������ 00 Dꎬ 眼轴长度可随之增加 [3 ̄4] ꎬ 容易导 定ꎮ 但是ꎬ对于新标准执行后视力合格学生的屈光 状态合格情况目前报道较少ꎮ 因此ꎬ 作者对招飞体 检视力标准降为 0������ 8 后合格学生的屈光状态进行观 察探讨ꎮ 1㊀ 对象与方法 致后期发生视网膜变性或脱离等继发眼部病变 [5] ꎬ 为此新标准对合格学生的屈光度也作出了明确的规
Study on refractive status for aviator recruitment after distant vision standard decreased (1������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f Recruitment of Navy Pilotsꎬ Navy General Hospitalꎬ Beijing 100048ꎬ Chinaꎻ 2������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ꎬ Navy General Hospitalꎬ Beijing 100048ꎬ China) ㊀ ㊀ [ Abstract ] Objective ㊀ To analysis the refractive status of naval aviator applicants after the distant vision standard decreased to 0������ 8. Methods㊀ The data included distant visual acuity and my ̄ 0������ 8 to 0������ 9 were assigned into group Aꎬ those distant visual acuity from 1������ 0 to 2������ 0 into group B. Re ̄ 2012 to March 2013. The data was divided into 2 groupsꎬ the eyes whose distant visual acuity from 90������ 77%.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didnᶄt show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㊀ With examination standard rangeꎬ more applicants became qualifiedꎬwhich may overall improve the cul ̄ tural quality of the naval aviatorsꎬ and meet the need of flight duty in modern Navy. [ Key words] Diopterꎻ Distant visual acuityꎻ Standardꎻ Aviator ㊀ ㊀ 近年来军队战略转型发展和装备技术的进步ꎬ 给招飞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ꎬ 也带来了更大的挑 战ꎮ 一方面ꎬ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大㊁电子类产品的普 造成招飞生源中符合原有视力标准 ( 双眼的远视力 均不低于 1������ 0) 的学生越来越少ꎻ 另一方面ꎬ 由于科 技进步ꎬ飞机装备自动化㊁信息化和仪表操作程度越 来越高ꎬ 对飞行员视力要求有所下降ꎮ 为此ꎬ2010 及和用眼习惯不良等因素ꎬ近视的发病率明显升高ꎬ sults㊀ The qualified refractive state level in group A was 90������ 47%ꎬ while the level in group B was distant vision standard for naval aviator applicants being decreased to 0������ 8ꎬ diopter in the physical driasis retinoscopy of 290 naval aviator applicants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examination from March WANG Jing 1 ꎬ CAO Liqun 1 ꎬ PANG Xu 2 ꎬ LI Na 2

飞行人员视力下降调查分析

飞行人员视力下降调查分析

表 2 不 同空 中职 务 视 力 下 降情 况
4 1 , 信 员 2 7人 。 飞 行 时 问 20~46 0h 调 查 对 象 4 人 通 6 0 0 。
背 景 资 料 间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P> . 5 。 12 方 法 . 使用 L n o 氏环 形 视 力 表 , 别 查 双 跟 裸 视 adl t 分
力 。 因 飞行 员招 飞体 检 时视 力 均 在 10 以上 , 将 任 一 眼 . 故 视 力 在 10以下 者 均 定 为视 力 下 降 。 年 龄 按 3 岁 以 下 、 . 0周
3 4 0~ 0岁 及 4 0岁 以 上 分 为 3个 年 龄 段 , 按 不 同 空 中 职 并
务进行 分类 统计 , 同时对 视力 下 降者 进行 屈光 检查 , 并记 录 眼 自觉 症 状 及 每 日看 书 、 字 、 电 视 及 用 电 脑 等 用 眼 写 看

养 的 l 7 名 飞 行 人 员 进 行 了视 力 检 查 , 为 男 性 , 龄 2 3 6 均 年 4 5 5岁 。 <3 0岁 者 7 3人 ,0~ 0岁 者 7 3人 , 0岁 者 5 3 4 2 >4

4. 2 P =O 0 9 >O 0 6 9, .9 . 5
17人 。 其 中 飞 行 员 6 3人 , 航 员 3 2人 , 中 机 械 师 9 2 领 4 空
第2 卷 第9 2 期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1年9 01 月
15 09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飞 行 人 员 视 力 下 降 调 查 分 析

刘 阳 , 海 龙 李
( 空军杭州航空 医学鉴 定训 练中心飞行人员体检 中心 , 杭州 30 0 ) 107

西部战区空军机务官兵近视及角膜屈光矫治现状分析

西部战区空军机务官兵近视及角膜屈光矫治现状分析

表 2出率(%) 占角膜屈光矫治术比例(%)
LA SI K
362 19.07
81.72
FS-LASIK 74
3.90
16.70
SMILE
7
0.37
1.58
合计
443 23.32
100.00
角膜屈光矫治术后并发症 在行角膜屈光矫治术 的 443 例中袁96 例出现夜间视力差袁占角膜屈光矫治术总 例数的 21.67%曰41 例出现视力回退袁占角膜屈光矫治术总 例数的 9.26%曰203 例出现眩光袁占角膜屈光矫治术总例数 的 45.82%曰397 例出现干眼袁 占角膜屈光矫治术总例数的 89.62%曰14 例出现眼压增高袁占角膜屈光矫治术总例数的
渊16.70%冤袁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7 例渊1.58%冤遥 角膜屈光矫治术后袁96 例渊21.67%冤出现夜间视力差袁41 例 渊9.25% 冤 视 力 回 退 袁203 例 渊45.82% 冤 眩 光 袁397 例 渊89.61% 冤 干 眼 袁14 例 渊3.16% 冤 眼 压 增 高 袁2 例 诊 断 青 光 眼 入 院 治 疗 遥
方法 对上述调查对象进行裸眼视力检查袁并行裂 隙灯检查尧电脑验光尧眼压测量尧直接眼底镜眼底检查遥 裂 隙灯检查中袁如角膜周边存在激光切迹者袁进行角膜地形 图尧泪液分泌试验(ST)及泪膜破裂时间(BUT)等检查遥
诊断标准 参照屈光度在依0.25 D 的正视眼标准[1]袁 经验光及试镜, 凡近视屈光度臆原3.00 DS 为低度近视袁近 视屈光度原3.00~6.00DS 为中度近视袁近视屈光度﹥6.00 DS 为高度近视遥 根据角膜地形图显示以及角膜中央屈光度约 40 D袁提示行角膜屈光矫治术[2]袁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判断曾 行何种角膜矫治术曰根据患者自觉干眼症状及 ST臆5 mm/ 5 min或 BUT臆5 s 诊断干眼症曰 根据患者屈光矫治术后袁 最佳矫正视力约1.0袁 且屈光度数跃-1.00 D 诊断屈光回退曰 根据患者眼压跃18 mmHg 诊断高眼压症袁 结合眼底检查袁 确定定视神经萎缩袁诊断青光眼曰通过问卷调查袁了解患者 是否有夜间视力差及眩光症状遥

826例青少年近视三年屈光动态观察

826例青少年近视三年屈光动态观察

文章标题:826例青少年近视三年屈光动态观察:预防和治疗建议1. 引言在当今社会,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

近视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视力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造成重大影响。

对于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发展规律,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本文将根据826例青少年近视三年屈光动态观察,探讨青少年近视的原因、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2. 青少年近视的原因青少年近视的发展和加重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视用眼、视力保护因素不足以及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

在这826例青少年近视的观察中,发现了青少年近视的家族聚集性以及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阅读等因素与近视发展的密切关系。

1) 遗传因素:近视的遗传倾向是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826例青少年的观察中,发现了在有近视家族史的青少年中,近视的发病率明显较高。

2) 视力保护因素不足:现代社会中,青少年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同时长时间阅读书籍或者使用电脑。

这些行为导致眼睛持续处于紧张状态,造成视力疲劳,长期累积会加重近视。

3) 环境因素:青少年长时间缺少户外活动,处在人工光源的环境中,缺乏自然光线的刺激,也是青少年近视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3. 青少年近视的发展趋势在这826例青少年近视的观察中,发现青少年近视在三年内呈现出加重趋势。

青少年近视不仅在数量上呈逐年上升的状态,而且在程度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加重。

这一数据反映出青少年近视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需要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4. 预防和治疗建议在了解了青少年近视的原因和发展趋势之后,提出了以下预防和治疗建议,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近视问题。

1) 加强室外活动:鼓励青少年增加室外活动时间,接受自然光线照射,有助于调节视力,并减少近视加重的风险。

2) 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和阅读时间:建议青少年每天使用电子产品和阅读时间不超过一定时长,适当休息眼睛,保护视力健康。

航天员生理监测与环境调控技术的结合与发展

航天员生理监测与环境调控技术的结合与发展

航天员生理监测与环境调控技术的结合与发展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中,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航天员生理监测与环境调控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成为了航天领域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

这两项技术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够实时了解航天员的身体状况,还能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和工作环境,从而确保航天任务的顺利进行。

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微重力、宇宙辐射、封闭空间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航天员的生理系统产生各种影响,包括心血管功能改变、肌肉骨骼流失、免疫系统抑制等。

因此,精准的生理监测技术成为了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

生理监测技术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是心血管系统的监测。

通过心电图、血压监测等设备,可以实时了解航天员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情况。

例如,一种新型的无线心电监测设备,能够持续、准确地记录航天员的心电信号,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让专家们能够及时评估航天员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其次,肌肉骨骼系统的监测也十分关键。

在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的肌肉会逐渐萎缩,骨骼中的钙质会流失。

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双能 X 射线吸收法等技术,可以定期评估航天员的肌肉质量和骨密度变化。

这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锻炼方案和营养干预措施,以减缓肌肉骨骼的退化。

此外,免疫系统的监测也不可或缺。

太空环境对航天员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抑制作用,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数量、细胞因子水平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免疫系统的异常,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然而,仅仅进行生理监测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航天员所处的环境进行精准调控。

太空舱内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压力、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一个稳定、适宜的环境对于航天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在温度调控方面,先进的热控系统能够根据航天员的活动和舱内设备的运行情况,自动调节舱内的温度,确保航天员始终处于舒适的环境中。

湿度的控制也同样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影响航天员的健康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招飞体检学生正常视力眼的屈光及调节状况

招飞体检学生正常视力眼的屈光及调节状况

招飞体检学生正常视力眼的屈光及调节状况摘要:目的总结招飞体检学生正常视力眼的屈光及调节状况。

方法选取2015年02017年某战区空军招收的1000名前来报名的学员进行全身体检,先行小瞳孔电脑验光,再行电脑验光,记录两次验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散瞳前呈近视倾向,散瞳后呈远视倾向,散瞳前屈光均值-0.28D,散瞳后屈光均值+0.53D。

大多位于0.00-2.00D区间(占95%),最高为5.25D,平均为(0.81±0.68)D。

散瞳前后屈光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25.3,P<0.01),其中远视眼平均为(0.84±0.67)D,近视及零屈光眼平均为(0.52±0.61)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3.60,P<0.01)。

结论招收飞行学员体检中进行屈光检测的学生多数为远视眼,调节力较强,验光之前必须注重散瞳,使睫状肌充分麻痹。

关键词:招飞体检;学生;正常视力眼;屈光;调节状况随着我国航天科技力量的不断增强,航天飞行器朝着高性能方向发展,同时也对飞行员身体素质选拔提出新的要求[1],招飞体检中对学员进行严格的体质筛选对保证飞行人员体格符合航天飞行需求及飞行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

前招飞医学选拔中,眼科的淘汰率占第一位。

在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要求体检医师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技术过硬,准确使用眼科各项仪器的检查方法[3]。

统一认识、统一方法、统一判定,以确保眼科的检查质量及受检者具有完善的视功能,适应飞行安全的需要。

眼部屈光各结构的正常及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是视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为了解正常视力眼的屈光与调节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应招飞行学员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02017年某战区空军招收的1000名前来报名的学员进行全身体检,全部为高中男性毕业生,年龄17-19岁。

双眼裸眼远视力≥1.0,近视力=1.0,内隐斜≤8△、外隐斜≤4△、垂直隐斜≤1△,身体健康。

航天科技人员干眼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健康指导

航天科技人员干眼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健康指导

航天科技人员干眼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健康指导李倩文;郝晓琳;张仲臣【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4(14)12【摘要】AlM: To investigate and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xerophthalmia among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ff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eye health guidance. <br> METHODS: The staff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examination center from September 2013 to June 2014 were preliminary screened, and those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dry ey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s and diagnosed by basic lacrimal secretion test ( Schirmer l ) , 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 ( BUT ) test and fluorescein ( FL) staining test . <br> RESULTS: There were 606 complaints of dry eye symptoms of the 1 000 premiers, distributed in random (60. 6%), and 432 employees were diagnosed (43. 2%). The positive rate of dry eye was 71. 3%. The causes of xerophthalmia, besides of gender, age, also include a variety of factors such as air-conditioner, heating, video terminals, sleep time, etc. <br> CONCLUSlON: Dry eye, an epidemic disease, has a variety of symptoms and complex etiology, the main causes of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ff with&nbsp;dry eye is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some local factors. We can give appropriate health guidanc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factors. Meanwhile the relevant series of dry eye screening should also be taken as a routine examination in ophthalmicexamination.%目的:调查分析航天科技人员干眼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指导其用眼卫生,改善生活工作习惯,从而加强眼部健康。

屈光度测试技术常见问题解答

屈光度测试技术常见问题解答

屈光度测试技术常见问题解答近视、远视以及散光等视力问题是现代人常见的眼睛健康问题之一。

为了确保准确度量和诊断患者的屈光度,医生通常会使用一系列的屈光度测试技术。

然而,这些测试往往会引发一些疑问和困惑。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答一些关于屈光度测试技术的常见问题,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屈光度测试是什么?屈光度测试是一种通过使用特定的设备和方法,测量人眼对光线的折射情况,进而确定眼球的屈光度缺陷,例如近视、远视、散光等。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帮助医生正确地诊断和配镜,从而提高患者的视力和视觉质量。

常见的屈光度测试方法有哪些?目前,常见的屈光度测试方法包括自动屈光度测量、手动屈光度测量和角膜地形图测量。

自动屈光度测量是一种快速和无接触的测试方法,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的系统直接获取和分析患者的屈光度数据。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适用于一般屈光度测量和初步屈光度筛查。

手动屈光度测量是一种传统的测试方法,通常由医生或验光师使用一系列的光学器械,如眼镜架、试片箱和皮匡等,对患者进行逐步调试和观察,以获得他们的屈光度数据。

尽管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它在确定复杂屈光度问题和特殊情况方面通常更可靠。

角膜地形图测量是一种先进的屈光度测量方法,通过使用角膜地形图测量仪,测量和记录患者眼球表面的形状和曲率。

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角膜情况,从而提供更为精确的配镜方案。

这些屈光度测试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医生的经验、设备的可用性以及患者的情况。

屈光度测试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在屈光度测试过程中,患者常常会有一些疑问和困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解答。

1. 屈光度测量会不会痛?不会。

基本的屈光度测量是完全无痛的。

医生会要求患者将目光对准特定的装置或目标,在一定的距离和角度下进行视力检查。

这个过程通常是舒适和快速的。

2. 屈光度测量需要做什么准备?一般来说,屈光度测量不需要特殊的准备。

患者只需保持眼部清洁,不戴隐形眼镜或眼部装饰品。

“太空出差三人组”必做的检查——检查眼底—这究竟有多重要?

“太空出差三人组”必做的检查——检查眼底—这究竟有多重要?

“太空出差三人组”必做的检查——检查眼底—这究竟有多重要?记者:徐睿捷通讯员:朱晶在宇航员出差的日子里,他们日常会做些什么呢?比如,和地球来张合影,成为坐镇朋友圈最霸气的“打卡”,或者在空间站打起了“宇宙级别难度”的乒乓。

而除了丰富的“业余生活”航天员面对着“长期出差”身体状态也需要严密关注并及时调整,其中一项体检就是眼底检查。

那么,眼底检查是检查哪些?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眼底?眼底,是指眼球内后部的组织,包括视网膜、黄斑、脉络膜和视神经等。

检查的就是这一片区域正常人的眼底呈橘红色明亮而具有光泽这张清晰的眼底图是通过眼底照相得到的,它能将视网膜区的眼底放大30-50°,通过连续拍摄眼底不同区域直观地观察到眼底的变化,从而减少漏诊、误诊的概率,让眼底问题无处可逃。

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为“眼科CT”的检查方式。

OCT扫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这项快速无创且无任何不适的检查,通过对眼睛的断层扫描可以清晰显示眼底血管的状态容易发现眼底的各项疾病,比如:黄斑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出血等,这比医生肉眼观察要准确得多。

另外,医生必要时也会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如裂隙灯、眼底血管造影等。

眼底检查—全身疾病的“报警器”眼底,是全身唯一可直接观察到血管的部位,而这些血管则反映出人体血液循环的健康状态。

透过眼底检查可以观察到身体许多疾病留下的“蛛丝马迹”,主要可检查出两大类疾病:眼部相关疾病如黄斑部位病变、视网膜脱落、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等,高度近视的人群也可以检查出是否视网膜产生了病变。

全身性疾病1、糖尿病视网膜中分布着无数细微的血管,若检查观察到眼底渗出黄色液体或血液,这可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眼病,叫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虹膜表面有一些细小的新生血管,瞳孔缘更易见。

2、贫血贫血人群的眼底视网膜上动静脉血管会变细,眼底颜色变淡,可见形态大小、边界不清的灰白色棉花或绒毛状斑块。

招飞体检中对屈光性角膜手术眼的鉴定与识别

招飞体检中对屈光性角膜手术眼的鉴定与识别

招飞体检中对屈光性角膜手术眼的鉴定与识别1空军招飞局沈阳选拨中心体检队;2单位93325部队卫生队;3空军招飞局沈阳选拨中心体检队【摘要】目的探讨招飞体检中鉴定屈光性角膜手术眼的最佳医学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招飞体检眼科检查资料,比较人工检影法、聚光照射法、裂隙灯法、角膜地形图法以及检眼镜彻照法对屈光性角膜手术眼的鉴定方法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特点。

结果人工检影法发现32眼,聚光照射法发现274眼,裂隙灯法发现128眼,角膜地形图法发现12眼,检眼镜彻照法发现10眼。

结论经实验发现,裂隙灯法和聚光照射法是招飞体检中鉴定屈光性角膜手术眼的最佳鉴定方法;角膜地形图检测法,优点是对屈光性角膜手术眼的鉴定客观价值最高,缺点是其检测成本高;检眼镜彻照法的检出率低。

【关键词】屈光性角膜手术眼;招飞体检;鉴定方法近年来,近视眼在青少年学生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是非常常见的眼部疾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将来的就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故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手术矫正屈光不正。

目前最为常用的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在招飞体检中也有很多角膜屈光性激光术患者。

然而招飞体检标准第87条规定:眼屈光矫治手术史或角膜塑性治疗史不合格。

当前尚缺乏病史支持,所以对角膜激光手术眼作出何种医学鉴定是招飞体检鉴定部门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笔者回顾性分析2005年来招飞体检眼科检查资料,比较人工检影法、聚光照射法、裂隙灯法、角膜地形图法以及检眼镜彻照法对屈光性角膜手术眼的鉴定进行评价,取得病史支持,并分析其特点,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5年间进行招飞体检的在校大学生及应届高中毕业生共139328名,年龄为16-22( 1)周岁,男性,视力 0.8。

其中有552只角膜屈光矫治眼,角膜塑性术86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10眼,角膜屈光性激光术456眼。

1.2 方法依次进行聚光照射法、裂隙灯法、人工检影法、检眼镜照彻法、角膜地形图法检查,即在明室内以手电聚光对体检人员瞳孔进行照射,等散瞳后将体检人员带入暗室,以裂隙灯放大镜对角膜表面进行详查,观察角膜影像并对数据进行人工检影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 重的 注视性 工作 , 易产生屈光不正 , 较 应对卫 星发射参试人 员加 强预 防。
2 0. 2 1 ):1 07 2 ( 8 7 .
因为多种疾病引起 , 如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 、 再生 障碍性 贫血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等 J 。本 文病例 中 1例为原 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 , 2例无诱 因及孕期并发症而 考虑为妊娠生 另
理性血小板减少 。
[ ] 张 惠. 2 妊娠合并 血小板减 少症 临床初探 [ ] 齐齐 哈尔 医学院 J,
总之 , 娠合并血小板 减少是 较为 常见 的疾病 , 小板计 妊 血
板减少 , 出血倾 向。 元
数和功能的降低 , 引起严 重 出血 、 血 , 造成 妊 娠不 良结 可 贫 并 局, 增加孕产妇及 围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 。故应 根据孕周及 血 小板计数情况给予糖皮质激素 、 免疫球蛋 白、 支持疗法 等治疗 , 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以确保母婴安全。
卫 星发 射 参试 人 员屈 光 状态 的调 查 分析 及预 防
秦 东利 , 党森 涛 , 刘明 江 , 红平 , 丕安 ,邹亚宏 , 敬 公 李晓春
[ 要] 目的 摘 通过对卫星发射参试人 员屈光状 况的调 查分析 , 出预 防对 策。方法 提 对 6 8名卫 星参 试人 员进 7
长期在 各 类观 测仪 器 旁进行 行视 力 、 裂隙灯检 查 , 了解屈光状 态的情 况, 并对屈光不正者给 予验光矫 正。结果与 结论
板减少 , 出血倾 向 , 常规 提升血小 板正常。 无 血
孕 期 应 尽 量 减 少 血 小 板 输 入 , 血 小 板 半 衰 期 短 , 产 生 同 种 因 易 抗 体 , 于 术前 短 期 使 用 , 注 血 小 板 为 严 重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的 可 输 应 急 处 理 或分 娩 前 或手 术 前 的预 防性 治 疗 J 。 2 3 分娩 方 式 的选 择 . 关 于 血 小 板 减 少 孕 妇 的 分 娩 方 式 尚有 争 议 , 娩 方 式 依 据 产 科 情 况 决 定 J 应 充 分 的 估 计 阴 道 分 分 。
2 讨

2 1 血小板减少指 血小板计 数低 于 10×1’ , . 0 0几 按血小 板计
数降低程度分类 , 于 5 小 0×1 L为 重 度 ,0~10×1 L为 0/ 5 0 0/
轻度… 。妊 娠合 并血小板减少最常见是 由妊娠引起 的, 其次病
【 参考文献 】
[ ] 王 文 , 1 狄 文. 娠 合 并 血小 板 减 少 [ ] 中 国 妇 幼 保 健 , 妊 J,
学 报 ,0 82 ( 1 2 0 . 20 . 9 2 ):64
22 孕期应严 密监 测血 小板变化 , . 控制 出血 症状 , 积极寻找并
治 疗 血 小 板 减 少 的原 发 病 因 , 防 重 度 血 小 板 减 少 所 致 出 血 。 预
[ ] 鞠春梅. 3 妊娠合并 血小板 减少 围生期护理 [ ], J 齐齐 哈尔 医学 院 学 报,00 3 (0 15 . 2 1. 1 1 ):62 [] 马 4 [] 段 5 宏, 刘亚春.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的临床 分析 [ ] 中 国 2 J, 涛 , 慧霞. 杨 高危妊娠 [ , 3版 , M] 第 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 人 优生与遗传杂志 ,0 9 1 7 :8 2 0 .7( ) 6 .
查血 常规 P T 5 L :0×1 L 肝 功 肾功及 凝血 四项未 见 明显 异 0/ ;
常 。故 于 2 1 — 6—1 腰 麻 下 行 子 宫 下 段 剖 宫 产 , 前 未 01 0 0在 术 行 任 何 特 殊 处 理 , 中 出血 3 0 l术 后 第 3天 产 妇 复 查 血 小 板 术 0m,
为7 6×1 。新 生 儿 A gr 分 正 常 , 新 生 儿 窒 息 , 血 小 0几 pa评 无 无
娩的难易 , 产程 中注意 防止产程延 长或 急产 , 尽量 避免 手术 助
产 和 软 产 道 损 伤 , 细 检 查 彻 底 止 血 。剖 宫 产 以 产 科 指 征 为 仔
主, 血小板 ≤5 O×1 L者 , 0/ 可适 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
2 0 8 0. 0 8: 1
对于孕早期发 现的血 小板 减少症 , 首选 糖皮 质激 素治疗 , 孕前 血小板减少严重 , 孕早 期病情 加重者 , 应及 早终 止妊 娠 。妊 娠 中晚期者 , 可与血液 内科共 同监测血小板 变化及 出血倾 向 , B 超监测 胎儿 发育情况 。 目前 多 主张在分 娩前后 短期 期
Ju i a u o ot e h av 1 3 N . .et . 1 omM o M l r S 眯- i su w s C i , 0 1 。 05 Sp.2 1 f iy t nn h t n . 0
・8 7 ・ 6
病例 3 .患者 2 5岁 , 1产 0 孕周 3 5周 , 孕 , 9 既往无 手术
史 。产 前 检 查 多次 查 血 常 规 示 R C正 常 ,L 0—10X1’ B P T5 0 0/ L ,近 1月偶 有 牙 龈 出血 。查 体 : 压 正 常 , 身 皮 肤 无 明 显瘀 血 全 点 瘀 斑 , 高 3 e 腹 围 9 e 已衔 接 , 心 :4 宫 6 m、 9 m, 胎 14次/ 。 入 院 分
[ ] 丰有吉 , 6 沈
1 5. 4
铿. 产科 学 [ , 妇 M]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0 5 人 20 :
( 稿 日期 :0 10  ̄1 收 2 1 -6 )
质 激素 , 还可结合大剂 量的丙 种球 蛋 白及 支持疗 法 , 于分娩 前
争取将血小 板提 高到 5 0×1 L 产后 出血 风 险将 明显 下 降。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