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英
语素养、拓宽知识视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组织
知识,促进思维的关联和深入,提高学习的效果。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更好
地理解英语知识,将知识点和概念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和思
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引言
传统“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真正能内化于心的知识点很少,极大地抑制了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这也改变了学生在英语课程上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传统的“填鸭式”教
学已不再适用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英语的教学要求。
基于此,初中英语教
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探
索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了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融入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过
程中,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相关的知识体系框架,以直观的方式帮助
学生快速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以及思维能力。
1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可以增强阅读效果,还能为语法、写作、词汇教学提供思路。
由于大脑神经
是由中心向外发散的,思维导图的形式恰好与大脑神经传导方式一致。
思维导图
可极大地发掘人脑的记忆和创造潜能,均衡人类左脑逻辑条理思维与右脑图像想
象思维的发展。
思维导图可让英语知识系统化。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词
汇和语法的讲解,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学生死记硬背未必能取得显著效果,反而
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而利用思维导图,可将知识点和核心内容以
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串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便于学生形成联想记忆。
思维
导图可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形式多样化,每个学生的阅读思维模式都存在差异性,均可绘制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
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使初中英语教学更具开
放性和拓展性,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使其真正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魅力。
2浅谈初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2.1知识结构零散,注重应试教育
在初中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分数所占的比重很大,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在
这一环节中丢分的。
老师们都想让学生们尽快地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所以,老师们往往会给他们一些简单的阅读技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学会并熟练地使用这些方法。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整篇文章被拆散成了零
零散散的小块,大量的解题技巧,使学生很难从整体上了解语篇结构以及文化内涵,这与英语阅读的真实目标相悖,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扩展,也不利于培养
学生的文化意识。
2.2教学观念滞后
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过于关注单词和语法,而忽视了对文章整体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单一。
在一些初中英语课
堂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生词、分析句子结构等。
这种教学
方式使得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参与度,难以激发阅读兴趣。
课堂阅读材
料缺乏针对性。
部分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导致课堂阅读材料缺乏针对性。
学生在阅读这样的材料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影响阅读效果。
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课前利用思维导图,明确阅读目的
当前初中学生普遍缺乏自主阅读意识,导致此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英语运用和学习环境。
因此,教师需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主题情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认知水平。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在课前表明阅读目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意向。
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明确阅读目的,顺利推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让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教师需加强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知,使其了解到思维导图的启发作用,进而在自主阅读中也能采取这种高效、直观的学习方式,开展高效阅读。
另外,思维导图可优化阅读教学导入环节,借助形象的图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对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可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英语阅读文本,提高后续学习效率。
3.2搭建阅读框架,把握文章重点
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
积累和记忆许多词汇和写作佳句,也能巩固自身的语法知识,学好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正因如此,初中英语阅读中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构建清晰的逻辑思维,理清阅读逻辑,否则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挫败感。
许多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主要通过让学生多做阅读题来提升阅读能力,讲解时也只是逐字逐句地翻译文章,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是不利于提高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辅助英语阅读教学,运用思维导图方式以及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指导学生主动探究有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搭建系统性的阅读框架,以此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3增强师生合作,共同绘制思维导图
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上的角色扮演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对老师的要求更高,既要有思维导图的制作能力,又要有与阅读教学内容相结合,对思维导图环节进行合理设计的能力。
对于初中生而言,在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时,必须要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来,从而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整理,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
以一篇关于“animal”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上,通过设计“animal”的思维导图,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不同的动物词汇,并能更好的把它们运用到阅读中去。
首先,教师要
向学生解释“animal”这个词的意思,这个词一般不包括鸟类,鱼类,爬行类,
昆虫和人。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已知动物的特点,将动物的种类划分为食
肉类、食草类和杂食类,只要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并且符合他们的逻辑就行了。
最终为学好句型:Doesiteatmeat/plants?Yes,itdoes./No,itdoesn't.做好
铺垫。
在课前,老师和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既能帮助学生更快地突
破词汇障碍,完成对课文内容的预习,又能在无形之中提高他们的思维和逻辑能力。
结语
总之,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有效
定位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分支补充,进一步帮助学生完成材
料细节内容的归纳与概括,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相应英语知
识点。
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教育工具,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理清英语阅读材料
的主要内容,串联起零散的知识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故而,英语教师
应积极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深入研究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参考文献
[1]郭瑞.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科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
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29):99-100.
[2]吴丽红.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
在线,2018(30):79-80.
[3]李淑君.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析[J].甘肃教育研
究,2019(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