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县第八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你认为其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理课上,老师经常带领学生用一些模拟实验来揭示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

下面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
A.天圆如张盖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正方体
3.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可以观察到(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表面有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C.地球上高大的建筑和公路上飞驰的车辆
D.地球的地轴和两极
4.最先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5.若给“地球妈妈”做一件外套,至少需要多少布料?( )
A.4万平方千米
B.6 371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亿平方千米
6.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拨它就转。

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 )
A.地球
B.地球卫星照片
C.地图
D.地球仪
7.在学习了地球仪之后,几位同学对研究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拿着地球仪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你知道谁的说法是错误的吗?( )
A.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地球的好帮手
B.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位于赤道上
C.地球仪上的地轴是地球上没有的
D.地球上的地物在地球仪上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
8.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9.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

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天圆地方
B.地球是个球体
C.海水密度变化
D.海平面上升
10.观察下图,并结合学过的地球相关知识,在适当的位置上填上下列相应的内容。

6 371 5.1亿4万不规则
★1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的提示,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B,C。

(2)根据描述,猜猜我是谁?
①我是地球的“缩小版”,通过我人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

我是。

②我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我是。

③人们都说我是南北两极之间的最近通道,可是我在地球中实际是不存在的。

我是。

(3)根据描述,请你来判断。

我的长度约4万千米,人们往往用我来表示地球的大小,我是地球的( )
A.表面积
B.赤道半径
C.极半径
D.最大周长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D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2.B 通过小纸船在圆球体上从远处驶来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的实验,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3.A 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可以观察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上的建筑和车辆因距离遥远是看不到的。

经纬线是人们为确定地球上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的,地面上实际并没有经纬线。

地轴是人们假想的轴,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4.B
5.D
6.D
7.B
8.C
9.B
培优促能
10.答案见下图。

11.答案 (1)地轴北极南极
(2)①地球仪②南极③地轴
(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仪的相关知识。

第(1)题,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

第(2)题,考查对地球仪、南极、地轴的了解。

第(3)题,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7.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单选题
1.读南非及相关气候统计图,完成题.
与南非开普敦的
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A. 1月气温低
B.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 7月气温高
D. 当地冬季降水较多
【答案】D
【解析】解:南非开普敦属于地中海气候,它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根据题意.故选: D.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据此判断即可.该题考查了非洲的气候特点,主要考查了地中海气候的特点,结合图牢记气候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向发达国家进口的物资主要是
A. 矿产、森林、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
B. 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C. 咖啡、可可、茶叶等饮料作物
D. 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向发达国家进口的物资。

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需要大量进口,主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农业是非洲经济最重要的部门。

玉米是农村居民的主食。

小麦和稻米的产量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

供出口的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可可、花生、棉花、油棕和剑麻等。

故选B。

3.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然条件恶劣
B. 自然资源贫乏
C. 人口增长速度快
D. 长期受殖民统治和控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由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比初级产品贵得多,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4.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图中气候类型错误的是()
A. A--热带雨林气候
B. B--热带季风气候
C. C--热带沙漠气候
D. D--地中海气候
【答案】B
【解析】解:非洲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和D地中海气候.其中,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从北、东、南三面围着热带雨林气候区,在各大洲同类气候区中,其分布面积最广.
故选:B.
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
考查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5.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
化。

下图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示意图,图中数字含义正确的是()
A. ①人口快速增长
B. ②水土流失
C. ③开垦草原
D. ④森林面积减少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地关系。

由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不足,所以①是人口快速增长,A 对;由于粮食不足,需要开垦草原、砍伐森林、过度放牧,所以②是开垦草原,B 错;砍伐森林从而导致森林面积缩小,土地肥力下降,草场退化,所以③是森林面积减少,C错;进而使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所以④是水土流失,D错。

故选A。

6.下列动物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非洲是久负盛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现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大象、长颈鹿、犀牛、河马、狒狒以及200多种鸟类.每当进入湿季(11月至次年4月),数百万头羚羊、斑马等草食动物来此生息繁衍.5-6月间,它们又成群结队地迁入肯尼亚境内水源条件较好的稀树草原区,直到旱季末(10月)再大规模迁徙回来.有时候,迁徙动物组成的队伍长达10多千米,而肉食动物紧随其后,伺机捕食,景象十分壮观.
故选:A.
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非洲的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都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名贵树种.非洲还是咖啡、枣椰和油棕等作物的原产地.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冠.
考查非洲丰富的动物资源,要理解解答.
7.非洲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A. 热带
B. 南温带
C. 北温带
D. 北寒带
【答案】A
【解析】解: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有“热带大陆”之称.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有“热带大陆”之称,气候类型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本题考查非洲的纬度位置,理解答题即可.
8.如图反映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外贸易的特点,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这种贸易模式在国际贸易上处于不利地位
B. 初级农产品价格低,但是数量大,因此收入高,国民富足
C. 工业制成品比初级农产品价格高,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经常入不敷出
D. 初级农产品的大量出口.有利于维持和改善国民经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外贸易的特点。

非洲受到长期的殖民统治,使之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

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虽然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低价卖出,高价买进,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读图分析可知,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9.读图,解答题该大陆的地势特征是()
A. 西高东低
B. 中部高,四周低
C. 东南高,西北低
D. 北高南低
【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由高程表颜色及海拔高度可以看出,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 C.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 600米以上,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西北部分布有阿特拉斯山脉,东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脉,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不太可惜了非洲的地势特点,读图理解解答.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0.甲河流是
A. 尼罗河
B. 刚果河
C. 勒拿河
D. 鄂毕河
11.乙地的居民最有可能是
A. 黑种人
B. 白种人
C. 混血种人
D. 黄种人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本题考查非洲的主要河流刚果河。

读图可知,甲河流是刚果河。

刚果河又称扎伊尔河,非洲第二长河,位于中西非,干流流贯刚果盆地,河道呈弧形穿越刚果民主共和国,沿刚果(民)—刚果边界注入大西洋。

B项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中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也需各国帮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

ABC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非洲的人种。

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

读图可知,乙地位于非洲的中部乞力马扎罗山附近,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是黑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选A。

12.非洲黑人大多擅长一种乐器,除用于音乐,也能用这种乐器传递各种信号,这种
乐器是
A. 鼓
B. 锣
C. 钢琴
D. 笛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非洲黑人擅长的乐器。

鼓是黑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又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

除用于音乐,也能用这种乐器传递各种信号。

所以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全球“人口、粮食和环境”供求关系比较紧张的一个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9.36亿(2013年),自然增长率约3%。

其人口问题主要表
现为
A. 人口数量少,增长速度慢
B. 人口数量少,劳动力不足
C. 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
D. 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慢
14.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

对解决上述三种问
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措施是
A. 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 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 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问题。

根据题干“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9.36亿(2013年),自然增长率约3%”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环境问题。

根据图示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下降、草场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恶化,主要原因是盲目毁林开荒,开垦草原,过度放牧,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根据图示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问题,解决三种问题就需要解决人口问题。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

所以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B正确;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对环境问题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措施,对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没显著作用,A错误;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对粮食问题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措施,对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没显著作用,C错误。

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对粮食问题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措施,但会加剧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D错误。

故选B。

二、综合题
15.近年来,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在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
带.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约7100千米,宽约15千米.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1)据图推断,该地区大部分地处(填温度带),规划绿化带以北地区降水特征是.
(2)规划绿化带以南地区人种主要是种人,他们有多种语言、风俗和原始宗教.与世界其他大洲相比,该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
(3)由于人口增长迅速,过度的生产开发,使该地区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为遏制荒漠化发展,保护生态,除建设“绿色长城”外,该地区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请写出一例.
(4)截至2010年,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累计投资110亿美元,涉及采矿、金融、建筑、农业等多个行业;提供贷款672亿美元,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
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非洲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答案】(1)热带降水稀少
(2)黑高
(3)防止过度开垦
(4)南南合作
【解析】本题考查非洲的概况,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1)由图可知,该地区被赤道和北回归线穿过,由此推断,该地区大部分地处热带,规划绿化带以北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

(2)规划绿化带以南地区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人种主要是黑种人。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世界首位。

(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保护生态,该地区可以采取防止过度开垦、禁止滥砍滥发、控制放牧牲畜数量等措施。

(4)在国际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因此,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非洲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6.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是_____________气候,此气候没有沿赤道向东延伸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2)A、B、C三种气候的分布以_________(纬线序号)纬线为轴,南北______分布。

其中____________气候(填名称)分布面积最广。

(3)当B处的人们欢呼“风调雨顺收成好”时,D处的景象是__________。

(风调雨顺、草木枯黄、动物聚集或气候寒冷)
(4)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对外贸易特点()
A.进出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B.进出口都是初级产品
C.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
D.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初级产品
【答案】(1)热带雨林东部为高原地形
(2)②对称热带草原
(3)草木枯黄
(4)D
【解析】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环境、气候及对外贸易的特点,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1)非洲气候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

原因在于赤道穿过大陆中部,整个大陆基本被赤道均分为两部分。

因此,纬度地带性明显。

气候带以热带雨林为中心,向南北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地中海式气候。

读图可知,A地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此气候没有沿赤道向东延伸的原因是东部为高原地形,形成高山气候。

(2)读图可知,结合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图中A是热带雨林气候,B是热带草原气候,C是热带沙漠气候,D是地中海气候。

观察分析可知,非洲气候分布以图中的②纬线,即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3)读图可知,B是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这种气候光热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旱季比较长,降水较少,容易发生旱灾,对农业生产不利。

D是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条件形成独特的地中海式农业地域类型,粮食作物一般冬季播种,夏季收割,因为夏季干燥少雨,农作物需要灌溉,但受灌溉水源限制,为恢复土地肥力,土地倒茬轮作耕种一两年后休耕一年。

B处的人们欢呼“风调雨顺收成好”时,正式雨季,而D处正是夏季,干燥少雨,呈现一派草木枯黄的景象。

(4)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对外贸易主要是出口工业原料或半成品、初级产品,一般价格低廉;以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

(2)由于殖民主义的原因,在拉丁美洲使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西和一些岛国讲葡萄牙语,其他国家大多讲西班牙语。

2.世界三大宗教
(1)《西游记》说的是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 你知道“西天”指的是哪里? 所取的“经”与哪种宗教有关吗?
答案:古印度,佛教。

(2)常常有人佩戴“佛像”“十字架”等饰品,你知道这些饰品与哪些宗教有关吗?
答案:“佛像”与佛教有关,“十字架”与基督教有关。

(3)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在人种、语言、宗教上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案: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在人种上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多信奉伊斯兰教。

(4)读图,分别说出三大宗教建筑景观的名称,并分析这些建筑的特色。

答案:甲为基督教的教堂,尖塔高耸,顶尖有十字架;乙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白墙圆顶塔,形似穹窿状;丙为佛教的佛塔,圆形塔身,顶部是尖顶,供有佛像。

教学过程合



【精讲点拨】
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发源地亚洲的西部阿拉伯半岛古印度经典《圣经》《古兰经》佛经
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
著名的节日圣诞节、复活节开斋节、古尔邦节
浴佛节、盂兰盆

产生时间公元1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前6世纪
分布地区欧洲、美洲和大
洋洲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
和东部
亚洲的东部和东
南部
标志性建

教堂清真寺寺庙、佛塔课
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当今世界上有很多种语言,它们的分布范围不同,语言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当今世界主要有三大宗教,其中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我国古代主要信仰佛教,三大宗教的宗教建筑和分布规律是本节的重点。




计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当堂检测1.下列国家把英语作为母语的是( C )
A.印度
B.巴西
C.澳大利亚
D.瑞典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B )
A.英语、汉语
B.汉语、英语
C.汉语、俄语
D.英语、西班牙语
3.世界三大宗教均发源于( A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