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致小肠坏死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致小肠坏死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患
者的护理
摘要: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是临床上较少的危重急腹症,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
本病的发病机制是肠系膜血管一旦栓塞,受阻塞的动脉供应区的肠管发生血
运障碍,肠管缺血,缺氧使肠管失去光泽,颜色苍白。
肠黏膜不易耐受缺血,若
缺血时间超过15min,小肠黏膜绒毛结构就会发生破坏脱落,继而肠壁血液淤滞,充血,水肿,肠管失去张力,出现发绀水肿,大量血浆渗至肠壁,肠壁呈现出血
性坏死[1]。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格林巴利综合征;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为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同时也可以被称为脊神经脱髓鞘
疾病。
表现为进行性上升性对称性麻痹或者是四肢软瘫,同时还会有不同程度的
感觉障碍,病情严重时可致患者呼吸麻痹而死亡[2]。
2018年11月,我院收治一
例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致小肠坏死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经过及时手术和精
心护理使患者病情转危为安,顺利出院,现报告如下。
1病情简介
患者女性43岁,2018年11月6日因“发热、双下肢无力伴麻木4天,腹痛3天”
急诊入院,入院时查体:白细胞10.3*10-9,CRP218.9mg/L,血压140/82mmg,
T38℃,腹部持续性钝痛,双下肢肌力3级,双侧脚踝以下痛觉减退,双侧指鼻
试验、轮替试验阴性,跟膝胫试验无法配合,左足紫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2018年11月9日,患者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肠黏连松解+小肠部分切除术+肠造瘘术,手术顺利,后经过精心护理,患者于2018年11月20日顺利出院。
2护理
2.1呼吸系统护理
维护呼吸功能是目前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最为关键的工作,因此,术后我们在
患者患者床边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吸引器,氧气等,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一旦发现患者呼吸急促,氧饱和下降,经吸痰后不能缓解者,应立即通知医生,
必要时予气管插管。
2.2肠造瘘的护理
患者行小肠造瘘术后,大便从腹部造口排除体外,除了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外,还应指导患者做好造口护理。
术后早期应观察有无造口水肿、出血、缺血等
情况,造口水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如出现水肿,只需要继续观察,一般术后水
肿1-2周便会自行消退;如发现造口少量出血,康乐保造口粉外用可有止血的作用,如造口持续大量出血,应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手术止血;造口缺血坏死是
造口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造口粘膜颜色发黑,一旦发生造口坏死应立
即通知医生手术治疗[3]。
除此以外,还应教会患者选择合适的造口袋,更换造口
的流程等等。
2.3用药护理
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下肢动脉栓塞,因此,我科常用克赛0.1mgQD皮
下注射进行抗凝治疗。
在抗凝治疗期间,护理应观察局部皮肤有无淤紫,疼痛,
引流管的颜色,性状等,及时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情况。
2.4加强营养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术中部分小肠被切除后.小肠吸收面积不足可能导致
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称为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早期表现为腹泻.后期表
现为包括体重减轻、肌萎缩、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在内的严重营养障碍.甚至造成
全身重要脏器衰竭。
因此,术后除了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
调外,应加强营养治疗,早期患者无法进食,可静滴TPN,待回复软食后,再添
加鱼肉蛋白等[4]。
3出院健康护理指导
3.1环境:环境安静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感染。
3.2饮食指导:营养要合理,避免偏食。
3.3日常活动
(1)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自我保护,预防感冒。
(2)保持清洁卫生,特别是皮肤的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3)注意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并按康复计划执行。
3.4心理指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多关心病人,和病人多沟通,可告之疾病的注意事项及转归,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5医疗护理措施遵守医嘱的服药时间,尤其是激素,不得擅自增减,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王勤燕.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伴肠坏死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
摘,2011,08(47):337-338.
[2]李梅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7,2(18):160-162.
[3]王虹.协同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J].养生保健
指南,2019,(23):152.
[4黎艳,李燕,林瑞燕.13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护理[J].岭南现代临床外
科,2009,9(6):47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