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5月月考试卷题(Word版 含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5月月考试卷题(Word版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小柯做了如下实验。
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由以上实验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C.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为了使结果更加可靠,每次实验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开始下滑
2.如图所示果实的形成过程,其中②、③分别代表()
A.受精卵、胚
B.胚珠、果皮
C.子房、果皮
D.子房、种子
3.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等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的
B.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③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子叶
4.如图所示,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且液面相平,a、b、C、d是液面下的各点,已知a点与c点深度相同,b点与d点深度相同,则下列有关四点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的判断肯定成立的是()
A.Pa>Pb B.Pb>Pc C.Pc>Pd D.Pd>Pa
5.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6.很早以前,我国先民就掌握了养蚕技术,下列家蚕的发育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③①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7.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A.B.
C.D.
8.感冒很容易引发中耳炎,严重的中耳炎有可能导致耳聋。
这是因为中耳炎可能会损伤中耳的()
A.听觉感受器
B.听神经
C.鼓膜和听小骨
D.听觉中枢
9.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三棱镜可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生物的生殖使地球上的生命代代相传、繁衍不息。
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B.青蛙的自然繁殖C.杂交水稻D.试管婴儿
11.盲人阅读盲文靠的是()
A.嗅觉B.听觉
C.视觉D.触觉
12.如图所示,让小球从M点静止释放,运动到N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图中继续前进的路线是()
A.a路线B.b路线
C.c路线D.d路线
13.图表示某昆虫的发育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
B.图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和果蝇相同
C.此昆虫的发有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
D.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14.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引入相应的科学量。
下列给出关于“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科学量
B.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科学量
C.进行压力大小的比较,引入“压强”科学量
D.进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比较,引入“质量”科学量
15.有些科学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
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下列仪器不是利用这种思路
制作的是()
A.温度计B.液体压强计C.弹簧测力计D.天平
16.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质量不同的两个木块M、N,N的质量较小。
按照如图两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推力F1、F2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种方式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1>F2B.F1<F2
C.p1>p2D.p1=p2
17.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夜晚墙壁上出现的手影B.树底下太阳的圆形光斑
C.湖水中天上飞鸟的倒影D.水中石头看起来变浅
18.健康码是疫情期间用来展示健康状态的二维码,如图是健康码的绿码,下列关于绿码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部分只反射绿光B.白色部分只反射绿光
C.绿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D.白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
19.一只蚂蚁举着0.005N的树叶保持静止,蚂蚁对树叶的支持力()
A.大于0.005 N B.等于0.005N
C.小于0.005 N D.不断增加
20.小科家住一楼,他发现同是正午时分,寒冬时节阳光被前面的楼房挡住,而炎炎夏日窗外阳光洒满大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B.月球公转C.地球公转D.昼夜交替
二、填空题
21.如图是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向水中的情形,其中反射角是_____(填数字);游泳池里的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了_____引起的。
22.足球比赛踢定位球时,球员能否从所处的位置将足球射入门内,跟他踢球时所用的力有关。
足球踢出时的速度与足球受到的力的_____有关,如果踢出高于门框的“冲天炮”,
这主要与足球受到的力的_____有关。
23.读昼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丁两地中,正值白天的是_____;丙应该正值_____(填“日落”或“日出”)。
(2)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便产生了_____(填“昼夜交替”或“昼夜”)现象。
(3)此时,北半球为_____季。
(4)据图Ⅱ,要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_____(选填“冬至”、“夏至”)的楼影来计算。
2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因形似皇冠而得名,此病毒仅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其增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根据材料信息,判断新冠病毒是________ (选填生物或非生物),生殖方式为________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5.近几年,人造眼球成像系统开始应用于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
人造眼球成像系统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
(2)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
当配有人造眼球成像系统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将________,其中CCD相当于眼球结构中的________。
26.按要求作图:
(1)图中的米袋和粗糙的输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米袋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甲所示,同学将一硬币放在不透明陶瓷杯的底部,眼睛移到A处刚好看不见硬币。
将平面镜放在杯边适当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眼睛在A处从平面镜中看到了硬币的像,这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在乙图中画出同学从平面镜中看到硬币像的光路图。
27.2020 年7到8月份,我国即将发射火星探测器。
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时间约为地球公转一周时间的两倍。
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
(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
A.火星上也有昼夜长短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一天中,火星上的杆影长度有变化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
(2)当火星处于图中d位置时,火星北半球的季节类似于地球北半球的_______季。
28.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能在一张照片上记录下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
如图是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甲、乙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分别从 a 运动到 b 位置时拍摄到的频闪照片,请回答:
(1)甲球做的是________运动。
(选填匀速或变速)
(2)这段运动过程中,乙球受到的阻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球受到的阻力。
29.下图是一只小狗在太阳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
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质量为80千克的探测器登陆火星后所受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牛,质量是________千克。
30.如图甲为支付宝推出的扫脸支付装置,顾客站摄像头F A装置前,摄像头捕捉人脸即可在感光器上成像,进行顾客身份识别。
小明用凸透镜成像实验模拟支付装置的成像规律(如图乙)。
(1)该支付装置中的感光器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
(2)人脸在感光器上成一个________的实像。
(填像的性质)
(3)该装置静止于水平桌面上时,支撑架对屏幕作用力的方向为图甲中的________(填字母)。
三、探究题
31.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800粒,培养皿(直径90mm),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6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
结果记录如下表
组别A B C D E F
温度/℃101520253035
发芽率/%487482948675
请分析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2)为了在20~30℃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发芽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简要说出操作方法)。
32.在学习了“光的折射”相关知识后,小明为了进一步探究:人在液体上方不同角度观察液体中同一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他利用透明水槽、白色硬纸板、橡皮泥板、激光笔等器材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水槽底部的顶点位置S处放置一激光笔,并向水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清水。
②打开激光笔,让激光沿着硬纸板传播,并调整激光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使折射光线对准水面上方人眼的位置E点。
③用铅笔沿着E1O方向伸入水面以下并戳中橡皮泥板,记录凹陷点为A,即为此时人在E1
点所看到的激光笔。
④重复步骤②③,使激光笔分别射中水面上方的E2、E3点,并记录橡皮泥板上的凹陷点分
别为B、C。
③倒掉水,用刻度尺分别测量顶点S与檬皮泥板上的凹陷点A、B、C之间的距离为s1、
s2、s3。
(1)实验中,小明让激光沿着硬纸板传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人的视线与液面的夹角越小,观察到物体所成像的位置越浅。
则实验中所测量的
s,s的大小关系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则小明还应进一步增加怎样的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小柯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让一束光沿纸板E射到镜面O点,在纸板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
或向后折,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柯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具体做法是: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
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请
你帮助小柯设计该实验的记录表,并画在虚线框内。
____________
(3)小柯想验证“光路是可逆的”,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
34.小梦乘坐竖直升降电梯从一楼到六楼,刚上升时有一种向下沉的的感觉,快到六楼时
却有一种向上飘的感觉。
小梦猜想这种感觉应该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有关。
于是小
梦把压力传感器放在电梯地板上,将一物体放在压力传感器上,探究电梯上升过程中压力
传感器示数变化,每隔1s记录一次数据,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
01234567891011
间
t/s
压
10.011.511.010.510.010.010.010.09.59.08.510.0力
F/N
(1)根据上表数据,请在图中绘制出电梯整个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____
(2)分析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为____N,由图象还可以获取的信息有____(写出一条即可)。
35.下图是利用生活中的气球做的小实验。
(1)如图甲,轻推气球,气球从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如图乙,气球向后喷气时,气球会向________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6.2020年2月5日,浙江某救援队用H155直升机将病毒核酸检测仪、检测试剂等紧急援助物资运往湖北,提升了湖北疑似病例的检测速度。
请回答:
(1)直升机前部设计成流线型,且表面复合材料极其光滑,目的是________;
(2)若直升机在某段航程匀速飞行300千米,用了1.5小时,则这段航程直升机的飞行速度是________千米/时;
(3)H155直升机载着救援物资停在水平跑道时,若总质量为4000千克,直升机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0.4米2。
求直升机对水平跑道的压强。
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运动的小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会停下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其速度改变得越慢,其运动的距离越远,故B正确;
C.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C错误;
D.该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故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B
【分析】
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由于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子房逐渐膨大,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详解】
子房的发育情况可用图示为:。
由此看出,①代表子房,②代表胚珠,③代表果皮,④代表种子,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B正确。
故选B。
【点睛】
明确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C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是种子的萌发形成的幼苗①叶、②茎、③根;图乙是花的结构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图丙是果实的结构①果皮、②种子;图丁是种子的结构③胚轴、①胚芽、④胚根、②子叶、⑤种皮。
【详解】
A.植物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沿导管运输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而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则是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根等其它器官的,A错误。
B.图甲中的①叶和③根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①胚芽和③胚根发育而来的,B错误。
C.图丙中的①果皮和②种子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子房壁和⑥胚珠发育而来的,C正确。
D.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②子叶,因为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大豆油主要来自于图丁中的②子叶,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绿色植物的一生,特别是种子的发育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
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h a<h b,a、b在同种液体中,根据p=ρgh可知:p a<p b,故A错误;
B.∵h b=h c,ρ水>ρ酒,根据p=ρgh可知:p b>p c,故B正确;
C. h c<h d,c、d在同种液体中,根据p=ρgh可知:p c<p d,故C错误;
D. h a<h d,ρ水>ρ酒, 根据p=ρgh,无法确定大小,故D错误。
5.B
解析:B
【详解】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给踏板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身体向上跳起,故A不符合题意;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故身体会向前倾倒,利用的是惯性,故B符合题意;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运动员给墙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会给身体施加一个力,身体离墙而去,故C不符合题意;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前的力,身体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B。
6.A
【解析】
【分析】
昆虫的发育可以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详解】
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①成虫四个时期。
发育的正确顺序是②④③①。
故选:A。
【点睛】
理解和掌握昆虫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
7.A
解析:A
【详解】
三角尺有两个直角边,把三角尺竖直放置,一个直角边放在桌面上,另一个直角边放上重锤线,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如果重锤线与直角边是平行的,则表明桌面是水平的,故选A。
8.C
解析:C
【分析】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
【详解】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得了中耳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损伤鼓膜、听小骨,使产生振动、传导声波的功能丧失,导致耳聋,故选C。
【点睛】
掌握耳的各部分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C
【解析】
图甲中,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能发散光,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错误。
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证明太阳光是复色光,故C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10.A
【分析】
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例如利用种子进行的繁殖。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
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
BCD.青蛙的自然繁殖、杂交水稻、试管婴儿都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BCD错误。
故选A。
【点睛】
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本题解题关键。
11.D
解析:D
【分析】
盲人不会产生视觉,但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神经冲动传到语言中枢,例如听觉、触觉等。
【详解】
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阻挡紫外线对内部组织的损伤。
真皮中有大量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
所以盲人用手“阅读”盲文时是依靠皮肤中的触压觉感受器,D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人的感觉。
12.B
解析:B
【详解】
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让小球从M 点静止释放,运动到N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故小球将沿b路线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3.A
解析:A
【分析】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果蝇、蝶蚊、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如蝗虫、蝼蛄、蟋蟀等。
【详解】
A.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因此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而不是不明显,A错误。
B.果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中看出此昆虫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图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和果蝇相同,B正确。
C.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因此此昆虫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C正确。
D.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成虫主要以少量的花粉或植物汁液为食,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14.C
解析:C
【分析】
根据各个物理量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科学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科学量,故B正确,合题意;
C.进行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比较,引入“压强”科学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进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比较,引入“质量”科学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5.D
解析:D
【分析】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温度计,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温度变化转换为液体体积的变化,使用了转换法,故A不合题意;
B.液体压强计,将看不到的压强变化转换为U形管两侧液柱高度差的变化,使用了转换法,故B不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将力的大小转换为弹簧形变程度的大小,使用了转换法,故C不合题意;
D.天平使用了杠杆的平衡原理,没有使用转换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B
解析:B
【详解】
左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 M,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 M+G N,因此图中木块对
地面的压力更大。
物体M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相同,由
F
p
S
知道,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
强更大,即p1<p2;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因为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力更大,所以图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大,即f1<f2。
因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即摩擦力等于推力,因此图中推力更大,即
F1<F2。
故选B。
17.C
解析:C
【分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不会停止传播,而是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主要有平面镜成像和倒影等。
【详解】
A.夜晚墙壁上出现的手影,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树底下太阳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湖水中天上飞鸟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水中石头看起来变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A
解析:A
【分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绿色部分只能反射绿光,白色部分能够反射所有色光,因此白色部分用什么颜色的色光照,它就显示什么颜色,故选A。
19.B
解析:B
【详解】
一只蚂蚁举着0.005N的树叶保持静止,那么树叶受到向下的重力和蚂蚁对树叶向上的支持力相互平衡,即F=G=0.005N,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0.C
解析:C
【详解】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根据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