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
摘要:为解决当前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介绍当前城市集中供热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角度入手提出具体的节能降耗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实现预期的节能降耗目标。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节能降耗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这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之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作为既耗能又排放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有必要在保证满足用户要求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节能降耗。

1城市集中供热现存问题分析
我国城市供热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为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

从建国开始集中供热得到快速发展,原因是这种供热方式能耗低、污染少,对环境保护及改善有利。

可见,集中供热方式必定在我国得到长远发展,然而,因受到相关技术装备与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使我国集中供热系统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收费方面。

收费始终是困扰供热部门的难题,由于无法对散热器具体散热量进行准确计算,所以只能按照面积向不同的用户摊派,这种收费方式自然无法准确反映出用户实际耗热量,导致用户极不情愿缴纳相应的费用。

另外,从供热部门角度讲,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依然延续粗放式的管理,进一步打击用户自身缴费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设计欠合理或设施较为落后使很多用户的室内温度无法达到要求而拒绝缴费。

因整栋建筑或若干个单元共用同一套供热系统,如果有少数用户未能及时缴费,但又需要为正常缴费的用户供热,则将很难追回未缴费用户的费用[1]。

(2)质量方面。

调控设备的实际运行水平相对较低,如果单管供暖系统未能达到要求,则会使工况出现严重失调,导致高层和底层用户无法均匀受热,影
响供热质量,一些用户室内温度未能达标,还有一些用户则室内温度过高,甚至
需要通过开窗进行散热,造成浪费。

此外,由于有很多用户依然无法得到足够热量,所以供暖部门不得不通过超负供热来达到基本的供热标准。

(3)运行管理方面。

这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利失调上,有效解决该问题
成为供热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水利调解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这也是一
大难题。

在调节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将很难对室内温度进行有效调节,因此用户
不在家时将造成严重的热能浪费。

当前的供暖系统正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有很
多供暖形式可供选择,常见的有热水供暖系统与单管供暖系统,由于建筑楼层数
量有所不同,所以管网系统阻力与定压也完全不同,影响实际的系统运行管理。

对于收费方面的问题,现在提出了分户控制的方法,但还处在摸索过程中,不同
用户按照各自热量使用情况进行费用计量,但相应的收费标准及计量方法都还处
在研究阶段,距离全面实施分户计量与收费还有一段时间[2]。

2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节能降耗
在明确当前城市集中供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可以从运行管理角度入
手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1)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优化。

保证供热系统合理性是切实提高能源实际
利用率的关键,也是保证运行效率的有效举措。

基于此,要在深入了解实际情况
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

综合考虑供热系统所在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城市未来发
展规划、不同建筑类型对应的热负荷以及室内采暖方式,尽量确保任何一个环节
都能发挥出理想功能效益。

除此之外,在实际工作中还需通过调研明确以下情况:建筑规模及其特点、热源所处状态、室内管网基本情况、供热系统运行状况、历
年来供热系统能耗、企业自身管理及现有技术力量等。

在综合考虑以上各项影响
因素后,才能真正编制出最佳的运行方案[3]。

(2)严格管控系统失水。

集中供热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为系统失水。

如果
系统大量失水或热量散失将导致供热能力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致系统大量失水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即为用户防水与二次系统或内部管网因陈旧
发生漏水。

另外,阀门如果未能关严也会导致系统失水。

对此,在后续运行管理
工作中首先应加强普及教育,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做好动态监测,配备质量优异
的阀门,并结合防漏、查漏和堵漏等基本方针制定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减少系统
失水,保证实际的供热效率。

与此同时,为及时且准确的确定系统失水位置,应
将一、二次系统对应的水利工况完全分开,并采用间接连接的方式。

如果为一次
系统,则可通过引入新技术或使用先进的控制设备来有效解决水力失调方面的问
题[4]。

(3)切实提高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积极推广并引入合理可行的新技术、新
设备与新工艺。

深入开展技术研讨,积极推广并引入合理可行的新技术、新设备
与新工艺能起到提高采暖热效率的作用。

对单管系统而言,应逐步增大升级改造
力度,但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逐步将现有的单管系统改造成双管系统。

另外还可将散热器恒温控制装置及平
衡阀都安装到现有的单管系统上,以此实现对室内温度的有效控制。

为防止热用
户发生水利失调造成热能浪费,从而真正按照用户的需要进行供热,可考虑引入
一系列先进设备,如散热器恒温控制装置、平衡阀与压差控制装置。

必要时,可
通过多热源联网来进一步提升实际的供热效率。

供热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对
这项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采暖期处于满负荷状态的热源,优先考虑费用和能耗
均相对较小的热源,则对于调峰热源,则应优先考虑费用和能耗均相对较大的热源,以此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预期的节能降耗目标。

在设备选型方面要有
适当富裕度,对主要设备引入调速技术,对风机与水泵充分考虑流量和扬程方面
的要求,及时进行数值调整,减少耗电量。

对管道进行冲水保湿,在无需供暖的
季节于检修完成后向管道中注入水质满足要求的水,以此防止管道锈蚀造成的损
失和浪费[5]。

(4)为热能消耗量建立专门的计量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收费方面的问题。

简单按照面积收取供热费用的做法不被市民认可,对此可借助热能计与热量分配
表实现按耗热量完成热费计取。

对于不同的供热用户,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热量
计量,当用户具备实现分户控制的条件时,可在入口处安装热能计,以此进行耗
热量的计算;当用户不具备实现分户控制的条件时,需要在安装热能计的基础上
在散热器上配备热量分配表。

实践表明,采取上述措施能有效解决供热收费方面
的问题,此外还能使用户形成良好的节能意识。

(5)加强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动态监控与计量检测,开展专业技术培训。

为切实提高系统的供热效率,应在供热运行期间加强质量检查控制与检测计量。

借助各类仪器设备与相关记录数据分析导致偏差产生的原因,并及时加以纠正。

如果想开展经济技术分析,则可以对系统运行能耗进行统计,再结合系统各项运行数据,分析确定系统供热质量与效率,最终为采暖指标的核定提供参考依据。

3结语
综上所述,集中供热依然是当前城市最常用的供热方式,以上对集中供热系统及其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然后对此提出具体的节能降耗措施,旨在为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侯宝强.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J].四川建
材,2022,48(12):186-188.
[2]徐昱.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
产,2019(15):284.
[3]辛丽君.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J].山西建
筑,2018,44(30):183-184.
[4]戴衡.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探讨[J].居
舍,2018(09):159.
[5]张军.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浅析[J].科技与企
业,2016(03):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