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灾减灾应变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 ◎技术 推广
2 0 1 5 年第3 期( 下半月)
小麦抗灾减灾应变栽培技术
殷 成猛 金红静 。 ( 1 . 江苏省淮安 区钦工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江苏淮安 2 2 3 2 3 4 ; 2 . 江苏省淮安区宋集乡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 中心 , 江苏淮安 2 2 3 2 3 6)
2 . 4 千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变技术 ’
1 小麦 灾害的预 防措 施
小麦抗灾减灾工作一直都是我国农业工作研究的重点 , 众所 周知 , 想要粮食高产 , 那么对于作物灾害因素的预防和解决是最直 接也是最关键的途径 ,只有最大程 度 匕 减少灾害对于小麦造成的 影响 , 才能保证小麦的产量。众所周知 , 在江苏地区, 从小麦播种开 始 ,直到小麦的成熟 , 总会出现许许多多干扰 小麦正常生长 的因 素, 所以我们更应当根据外部条件改变产生的不 良看果 ^ 手, 采用 科学有效的方法 , 从而预防 、 减少灾害对于小麦生长产生的不 良影 响, 进—步达到小麦稳定生产的 目 的。以下就 小麦种植生长过程中 出现的一系列问黝 Ⅱ 以介绍小麦应变栽培技术。 小 麦在 生育期 中, 环境 因素对 其影响是很大 的 , 这个时期如 果做好 工作 , 那 么小麦对 灾害的抵抗 力会大大增强 。 1 . 1 土壤方面 小 麦的生长离不开土壤 ,然 而土地经过多次小 麦的种植之 后, 会产生微量元 素不足 的情况 。 大多数人只关注土地肥力对小 麦生 长的影响而忽视了微 量元素对小麦生长 的积极 作用 。如果 不及 时予以补充 , 那么 小麦 的生长将会大受影 响 , 因此在种植小 麦之前 , 应该首先对土地微 量元素进行测量 , 以保证 小麦能够在 健 康营养的土壤中生长。当然了 N 、 P 、 K三种肥料 的施用也 是必 不 可少的 , 如 果秋季干 旱 , 那么 土地 的灌溉也是 一个重要 方面 , 在播 种之前 , 对干旱 土地进行全面灌溉 , 也是 小麦正常生长 的有 力保 障。 1 . 2 种苗方面
【 摘 要】 小麦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 , 在现代化程度 日益 高涨的今天 , 小麦在粮食 作物 中 依 旧 占领着非常重要 的地位 。自古 以来人们都 致力于小麦如何 高产的研 究中, 到了今 天, 依 旧有很 多学者在 为增加小麦产量 而做努 力 , 因此 , 小麦抗 灾减 灾应 变栽 培技术 的问题 , 就成为重中之 重了, 本 文主要就 小麦生长中的灾害应 变及栽培技 术进行研 究, 以确保 小麦能够健康 高产生长。 【 关 键词】 小麦 应变栽培技 术 抗灾 减灾 【 中 图分类号 】 ¥ 5 1 2 【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0 0 3 - 1 6 5 0 ( 2 0 1 5 ) 0 3 - 0 1 9 0 - 0 2 种 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 的缓解 , 面对不同的生长环 境 , 种子 的选 取也不一样 , 可 以因地制 宜 , 种植 抗逆 、 高产或稳产 的品种 。 不难 理解 ,相对 健壮 的麦苗对于 外界环境 的适应 能力更 强 , 因 此, 培养壮 苗就是 减轻灾情 行之有效 的办法 , 例如 2 0 1 0年 曾经 发生过 霜冻灾害 , 相对于小麦生长较 弱的区域 , 健壮 的麦苗受其 影响则很小 。 1 . 3 其他方面 播种 的时间也对小麦 的生长有着 至关重要的影 响 ,合适的 时间 , 适 当的数量播种 , 不 但可 以更好 的培 育出健壮 麦苗 , 而且 可 以预防一系列负面情况 的产生 ,比如 暖冬 时候小麦 旺长 以及 春寒 , 倘若播种 量不是太 大 , 播种 时期没有 过早 , 那 么暖冬 和春 寒对于 小麦生长 的影 响就很有限 了。
和探究 。
2 小麦灾害应变 栽培技术
当小麦发生灾害后 , 只要采取相对应 的应变技术 , 那么灾害 情况就可 以得到缓解 ,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也会大大减少。以下列 举不 同灾害下应 当采取 的栽培技术 。 2 . 1 晚播小麦应变栽培技术 当小麦的播种期延误之后 , 应该 马上采取“ 四补一促 ” 技术 。 第一 , 在 种子 品种方 面 , 采用春麦 种 , 以修补 播种 过晚情 况 ; 第 二, 根据 不同的土地情况和麦种 品种 提高播种量 , 但一 定要 注意 每亩地 播种量不能超过十五千克 的种 子 ; 第三 , 适 当的对种子进 行施 肥 , 这样可 以使 麦苗 成长的 时间缩短 ; 第四 , 当种子萌 芽之 后马上进行 管理 , 特别是早春和冬前 , 一定严格管理 , 以促为主 。 2 . 2 旺长小麦应变栽培技术 旺长小麦是一种很严重的情况 , 因此必 须采取镇压 的手段 , 才能将 旺长小 麦便成健壮小麦 。 镇压过程 中有三个要素 , 首先气 温不 能太低 ( 不 低于 5 ℃) , 其 次土地表面干燥 , 最后要求 没有冻 土层 。镇压数次之后 , 进行 中耕 , 其作用是为 了断掉 麦苗的次生 根 ,防止麦苗发育过快 。之后就是对麦 苗进 行生长调 节剂的喷 洒, 防止麦苗倒伏 隋况 出现 、 最后, 如果肥力不足 , 要适 当的补充 肥料 , 后期时 , 对小麦 的叶面进 行肥水 的喷洒 , 以补充营 养 , 这样 产 出的麦粒才会大而 饱满 。 2 . 3 倒春寒应变栽培技术 初 春时节经常有寒流天气 的出现 ,而这个时期小 麦一般处 于“ 拔节 ” 阶段, 耐寒能 力很 差 , 为防止麦苗 受冻 , 那 么就要 在寒 流来之前进行 浇水 , 此外, 还要对 麦苗 喷洒防冻 的药物 , 做 好抗 冻措施之后 , 对麦苗叶面进行施肥 , 以增加小麦生长营养 。
引 言 小麦 的诞生迄今为止约有一万年 的历史了 ,正是 这种作物 的发 现 , 才为人 类文明 的出现奠定 了基础 , 其后数 千年过 程 中 , 由于人类对 于野生小麦 的种植 , 才使 得这一物种发生 一系列基 因的变异 , 才有 了现代 ^ 、 工种植植物种 的出现 。 从茹毛饮血到刀 耕火种 , 说 明我们 的祖先也一直都为小麦 的生产而探索着 。 直到 现在 , 小 麦已经成为家家户 户餐桌 上必不可少的一种主 食 , 有关 数据表 明 , 在我国 , 种植小 麦的土地面积 占全 国粮食 作物种植面 积的 2 2 . 0 8 %,这说明小麦在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已 占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 。从产 量上来看 , 小麦 白 2 0 0 4 年至 今 , 一直呈现上 升趋 势 。但 是 , 近几 年来 , 由于经济发 展迅速 , 人 民生 活水平不 断提 高, 人均 消费水平也大大增加 了 , 与之 紧密相连 的就是 人民饮食 结构发 生的一系列变化 , 肉制 品、 奶制品 以及蔬菜 等替代了一部 分粮食作物逐渐进入我们 的餐桌 。 然而 , 在我 国小麦 的需求量和 生产量逐渐 由原来的宽松状态变 成了平衡状态 , 甚至 略显紧张 。 好在我 国对 于粮食的储备是 十分充分的 , 但是放 眼未来 , 我们对 于粮食产量依 旧不可 以放松警惕 。 所 以说 , 小麦应变栽培技术的 研究和 发展关系到整个 国民的民生问题 ,应 当引起 我们的重视
2 0 1 5 年第3 期( 下半月)
小麦抗灾减灾应变栽培技术
殷 成猛 金红静 。 ( 1 . 江苏省淮安 区钦工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江苏淮安 2 2 3 2 3 4 ; 2 . 江苏省淮安区宋集乡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 中心 , 江苏淮安 2 2 3 2 3 6)
2 . 4 千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变技术 ’
1 小麦 灾害的预 防措 施
小麦抗灾减灾工作一直都是我国农业工作研究的重点 , 众所 周知 , 想要粮食高产 , 那么对于作物灾害因素的预防和解决是最直 接也是最关键的途径 ,只有最大程 度 匕 减少灾害对于小麦造成的 影响 , 才能保证小麦的产量。众所周知 , 在江苏地区, 从小麦播种开 始 ,直到小麦的成熟 , 总会出现许许多多干扰 小麦正常生长 的因 素, 所以我们更应当根据外部条件改变产生的不 良看果 ^ 手, 采用 科学有效的方法 , 从而预防 、 减少灾害对于小麦生长产生的不 良影 响, 进—步达到小麦稳定生产的 目 的。以下就 小麦种植生长过程中 出现的一系列问黝 Ⅱ 以介绍小麦应变栽培技术。 小 麦在 生育期 中, 环境 因素对 其影响是很大 的 , 这个时期如 果做好 工作 , 那 么小麦对 灾害的抵抗 力会大大增强 。 1 . 1 土壤方面 小 麦的生长离不开土壤 ,然 而土地经过多次小 麦的种植之 后, 会产生微量元 素不足 的情况 。 大多数人只关注土地肥力对小 麦生 长的影响而忽视了微 量元素对小麦生长 的积极 作用 。如果 不及 时予以补充 , 那么 小麦 的生长将会大受影 响 , 因此在种植小 麦之前 , 应该首先对土地微 量元素进行测量 , 以保证 小麦能够在 健 康营养的土壤中生长。当然了 N 、 P 、 K三种肥料 的施用也 是必 不 可少的 , 如 果秋季干 旱 , 那么 土地 的灌溉也是 一个重要 方面 , 在播 种之前 , 对干旱 土地进行全面灌溉 , 也是 小麦正常生长 的有 力保 障。 1 . 2 种苗方面
【 摘 要】 小麦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 , 在现代化程度 日益 高涨的今天 , 小麦在粮食 作物 中 依 旧 占领着非常重要 的地位 。自古 以来人们都 致力于小麦如何 高产的研 究中, 到了今 天, 依 旧有很 多学者在 为增加小麦产量 而做努 力 , 因此 , 小麦抗 灾减 灾应 变栽 培技术 的问题 , 就成为重中之 重了, 本 文主要就 小麦生长中的灾害应 变及栽培技 术进行研 究, 以确保 小麦能够健康 高产生长。 【 关 键词】 小麦 应变栽培技 术 抗灾 减灾 【 中 图分类号 】 ¥ 5 1 2 【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0 0 3 - 1 6 5 0 ( 2 0 1 5 ) 0 3 - 0 1 9 0 - 0 2 种 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 的缓解 , 面对不同的生长环 境 , 种子 的选 取也不一样 , 可 以因地制 宜 , 种植 抗逆 、 高产或稳产 的品种 。 不难 理解 ,相对 健壮 的麦苗对于 外界环境 的适应 能力更 强 , 因 此, 培养壮 苗就是 减轻灾情 行之有效 的办法 , 例如 2 0 1 0年 曾经 发生过 霜冻灾害 , 相对于小麦生长较 弱的区域 , 健壮 的麦苗受其 影响则很小 。 1 . 3 其他方面 播种 的时间也对小麦 的生长有着 至关重要的影 响 ,合适的 时间 , 适 当的数量播种 , 不 但可 以更好 的培 育出健壮 麦苗 , 而且 可 以预防一系列负面情况 的产生 ,比如 暖冬 时候小麦 旺长 以及 春寒 , 倘若播种 量不是太 大 , 播种 时期没有 过早 , 那 么暖冬 和春 寒对于 小麦生长 的影 响就很有限 了。
和探究 。
2 小麦灾害应变 栽培技术
当小麦发生灾害后 , 只要采取相对应 的应变技术 , 那么灾害 情况就可 以得到缓解 ,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也会大大减少。以下列 举不 同灾害下应 当采取 的栽培技术 。 2 . 1 晚播小麦应变栽培技术 当小麦的播种期延误之后 , 应该 马上采取“ 四补一促 ” 技术 。 第一 , 在 种子 品种方 面 , 采用春麦 种 , 以修补 播种 过晚情 况 ; 第 二, 根据 不同的土地情况和麦种 品种 提高播种量 , 但一 定要 注意 每亩地 播种量不能超过十五千克 的种 子 ; 第三 , 适 当的对种子进 行施 肥 , 这样可 以使 麦苗 成长的 时间缩短 ; 第四 , 当种子萌 芽之 后马上进行 管理 , 特别是早春和冬前 , 一定严格管理 , 以促为主 。 2 . 2 旺长小麦应变栽培技术 旺长小麦是一种很严重的情况 , 因此必 须采取镇压 的手段 , 才能将 旺长小 麦便成健壮小麦 。 镇压过程 中有三个要素 , 首先气 温不 能太低 ( 不 低于 5 ℃) , 其 次土地表面干燥 , 最后要求 没有冻 土层 。镇压数次之后 , 进行 中耕 , 其作用是为 了断掉 麦苗的次生 根 ,防止麦苗发育过快 。之后就是对麦 苗进 行生长调 节剂的喷 洒, 防止麦苗倒伏 隋况 出现 、 最后, 如果肥力不足 , 要适 当的补充 肥料 , 后期时 , 对小麦 的叶面进 行肥水 的喷洒 , 以补充营 养 , 这样 产 出的麦粒才会大而 饱满 。 2 . 3 倒春寒应变栽培技术 初 春时节经常有寒流天气 的出现 ,而这个时期小 麦一般处 于“ 拔节 ” 阶段, 耐寒能 力很 差 , 为防止麦苗 受冻 , 那 么就要 在寒 流来之前进行 浇水 , 此外, 还要对 麦苗 喷洒防冻 的药物 , 做 好抗 冻措施之后 , 对麦苗叶面进行施肥 , 以增加小麦生长营养 。
引 言 小麦 的诞生迄今为止约有一万年 的历史了 ,正是 这种作物 的发 现 , 才为人 类文明 的出现奠定 了基础 , 其后数 千年过 程 中 , 由于人类对 于野生小麦 的种植 , 才使 得这一物种发生 一系列基 因的变异 , 才有 了现代 ^ 、 工种植植物种 的出现 。 从茹毛饮血到刀 耕火种 , 说 明我们 的祖先也一直都为小麦 的生产而探索着 。 直到 现在 , 小 麦已经成为家家户 户餐桌 上必不可少的一种主 食 , 有关 数据表 明 , 在我国 , 种植小 麦的土地面积 占全 国粮食 作物种植面 积的 2 2 . 0 8 %,这说明小麦在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已 占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 。从产 量上来看 , 小麦 白 2 0 0 4 年至 今 , 一直呈现上 升趋 势 。但 是 , 近几 年来 , 由于经济发 展迅速 , 人 民生 活水平不 断提 高, 人均 消费水平也大大增加 了 , 与之 紧密相连 的就是 人民饮食 结构发 生的一系列变化 , 肉制 品、 奶制品 以及蔬菜 等替代了一部 分粮食作物逐渐进入我们 的餐桌 。 然而 , 在我 国小麦 的需求量和 生产量逐渐 由原来的宽松状态变 成了平衡状态 , 甚至 略显紧张 。 好在我 国对 于粮食的储备是 十分充分的 , 但是放 眼未来 , 我们对 于粮食产量依 旧不可 以放松警惕 。 所 以说 , 小麦应变栽培技术的 研究和 发展关系到整个 国民的民生问题 ,应 当引起 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