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地理课堂,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高效地理课堂,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徐云滨
在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呈现低效教学景象,即教师的教学偏离目标、违背基础规律、忽
略学生非智力因素等,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制约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及全方位发展,这严重影响到学校地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地理课堂效果低下的主因分析
根据调研分析,导致地理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落后
课堂教学模式单调,教学方式陈旧落后地当前山区高中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现象。
许多教师受
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也不敢大胆创新,怕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成绩。
目前的地理课堂主要以
教师的讲与学生的接受为主,大部分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不多,引导学生主动发问
就更少,常常会出现“讲者滔,听者瞠目”的情况。
(二)学生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对地理学习兴趣不高
初中地理教学的薄弱,教师照本宣科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前连中国主要
省级行政区在什么位置,省级行政区省会位置搞不清楚,更不要说头脑中建立起区域图,把
相关城市、工业中心山川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都记在图上,更有甚者,有少数同学在进入
高中以前没有学过地理。
这样一来,大部分同学感到高中地理难学,因而产生了“怕学厌学”
的情绪,地理学习兴趣淡薄。
(三)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较弱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大部分学生单纯的把地理划归为文科
类去学习。
认为只要多背,多记忆就可以了。
因此,高中学生普遍是通过大量的记忆去获取
地理知识,并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地理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甚至
很多高三学生仍然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分布特征与分布、地理原理与规
律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准确、牢固,地理素养较弱。
(四)学生地理图表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不强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
图表、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而我们的学
生却不善于从地理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
在解释地理现象或者回答问题时,容易凭空想象,
或生搬硬套默写背诵的知识。
从近几年的全国卷命题上看,是不会让死记硬背的学生得高分的,大部分的题目是以地图和图表作为载体来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五)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
由于知识面的狭窄,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较缺乏,学生的思维活动较普遍地存在
着被动性、依赖性、单一性和无序性的特点。
对知识掌握需非常依赖教师,自我知识迁移差,和对地理原理和规律在新材料、新情景下的迁移应用能力比较欠缺,地理探究能力不足。
二、打造地理高效课堂对策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也是教学的主要阵地。
教师想要提高教学
成绩,必须提升课堂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打造高效提升课堂效果呢?
(一)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古语有云:“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可以缩
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这有助于师生交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讲的是春雨慢慢的滋润着万物,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向春雨一样,通过自身行为与品质去影响学生,而不是
简单空洞的说教,更不是高居临下的去操纵学生,责怪学生。
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
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
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人文关怀,课堂上鼓励与严格要求并举。
毕竟,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科上的进步与提高都可能落空。
(二)充分而有效的备课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我认为充分的备课
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备大纲:做到有效备课关键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和考试大纲,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
目标,课堂上突出重点掌握的知识,避免讲授时“松松垮垮”和“面面俱到”。
2.备学生: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因材施教。
突出学科基本
能力的提高,在考生能力培养上做减法,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转化为学生的分数。
3.备课堂:备课时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课堂教
学的随意性。
(三)帮助学生构建地理学习模式,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在高考中,学生普遍认为地理是最难学,特别是地理各种原理规律难以理解对能力的要求很高。
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现象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适
当的建立地理学习模式,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有机的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逻
辑和思维方法。
让学生学会迁移,能举一反三。
(四)生活例子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的基本理念之一,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构建“科学”
与“生活”相统一的地理。
教材中常见的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地引入一
些与教材有紧密联系,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形象生动、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
化学生所学知识,突破认知难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的实践证明,
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利用谚语、成语、格言佳句等生动有趣的插叙,形象描述和讲解地理事物
的原理和现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讲解“大气的水平运动”时可引用气象谚语“天上钩
钩云,地上雨淋淋”“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气象谚语来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们对气压的变化及大气的水平运动的理解。
把身边生活中的
例子融入在课堂教学中,让教材走出课本,走到现实生活中。
(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加强学生识图、读图、用图的能力培养
高中地理课时不多,特别是高三地理教学中的时间就更少,学生作业也多,学生受到各种考
试压力的影响不会投放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地理学科上。
因此,地理教师更应该锤炼自己,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主干知识,减少教学过程中不必要
的环节。
少讲精讲,少作长篇大论,点到为止,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地理成绩难以提
高的原因之一是地理图表判读能力不高。
因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加强学生对地
理图表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
要想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
解题习惯。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教师在平时的练习评讲中,可以利用多媒
体资源,把题目投影给学生看,并把我们对图表分析的过程也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模仿,逐步培养起良好的地理图表分析思维和习惯。
地理是一门既复杂又有趣的课程,只要地理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地理课堂教学方面多动
脑筋,多想办法,必定能打造出更加高效的地理课堂,获得更加理想的地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