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欢乐歌》教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音乐第五单元《欢乐歌》说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欢乐歌》,选自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说课。
一、说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设计理念是:
1、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教学中,从聆听入手让学生感受“丝竹乐”。
2、欣赏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聆听和哼唱主
旋律的音乐实践中,分析乐曲。
二、说教材
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说。
1、教材分析
《欢乐歌》属于中国民族器乐曲中的“丝竹乐”,旋律具有江南丝竹清新流畅、典雅细腻的风格特点。
乐曲采用将“母曲”放慢加花变奏的手法发展而成,是传统民族器乐创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
2、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比七年级有了提升,但偏爱流行音乐。
本节课引导他们去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丝竹乐”,希望学生通过欣赏能对民族音乐感兴趣,能主动去聆听,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
3、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材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民族器乐音乐发展手法中的“变奏”,知道《欢乐歌》用到了放慢加花的变奏手法。
能力目标:能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特点,听辨出乐曲《欢乐歌》的主奏乐器。
情感目标:身为江南人,能对江南丝竹音乐感兴趣,能主动去聆听江南丝竹音乐,并体会到丝竹音乐的“美”。
4、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重难点:
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特点,听辨出乐曲《欢乐歌》的主奏乐器与变奏。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为克服重难点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是
(1)教法:教师采用歌曲欣赏、问题讨论、引导、及时评价等
方法教学。
(2)学法: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合作、探究、展示等方法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知识链接:
丝竹乐:中国传统器乐形式。
是一种丝弦与竹管乐器演奏的音乐。
(1)丝弦乐器:二胡、琵琶、扬琴等竹管乐器:笛子、笙、箫等
(2)乐种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潮州弦诗”等。
(3)丝竹乐特点:
①小:小型重奏②轻:音乐轻快③细:风格细腻
变奏: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作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1)变奏手法有:节奏(疏、密)变化、速度(快、慢)变
化、力度(强、弱)变化、音色变化及旋
律的放慢加花等。
(2)放慢加花:是将母曲的结构成倍地扩大,演奏速度放
慢,并将旋律加花装饰,发展成与母曲具有
一定对比的新型曲调。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本上没有的,但与本课学习内容息息相关
的音乐知识.>
(二).自习填空
1.江南丝竹流行于______ 一带。
主要乐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音乐具有______ 的特点。
2.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乐器一般分为______ 组、______ 组、______ 组、______ 组。
二胡属于______组乐器,笛子属于______组乐器,扬琴属于______组乐器,鼓属于______组乐器。
3.“放慢加花”这种变奏手法是将______结构成倍地扩大,演奏速度______,并将旋律______ ,发展成与母曲具有一定对比的新型曲调。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课本上和知识链接上的知识点,加强他们对
本课学习内容上的认识.>
(三).合作展示
(1)初步聆听《欢乐歌》:
聆听《欢乐歌》,主奏乐器是什么?音乐中出现的乐器哪些属
于“丝”哪些乐器属于“竹”?
(2)唱一唱《欢乐歌》的母曲主旋律。
(3)复听《欢乐歌》:
1、从旋律、节奏、乐器音色、放慢加花等音乐要素分析《欢乐
歌》的变奏。
2、说一说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聆听和学唱旋律的音乐实践中,理解乐曲的音
乐要素、音乐风格等特
征.让学生带着问题合作学习并积极展示,使被动欣赏成为主动欣赏,
教师给予引导。
>
(四).教师小结与评价反馈
<设计意图:及时评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了解自己,
好的地方得到强化,
缺点和错误得到纠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
最后为校本作业
课外下载聆听一首江南丝竹音乐,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特点,报至课代表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