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练习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三国鼎立
01知识管理
知识点1官渡之战
交战双方:占据河南一带的________和占据黄河以北的________。

概况:200年,双方在________进行决战,结果袁绍被曹操击败。

曹操取胜原因:政治上借皇帝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经济上组织屯田;军事上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并烧掉袁军的全部军粮。

影响: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知识点2赤壁之战
背景: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交战双方:曹操的20余万大军与约5万的孙刘联军。

概况:双方在赤壁对峙。

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________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最终曹军大败。

影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3三国鼎立
形成:________年,曹操的儿子________废掉汉献帝,在________称帝,国号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在________称帝,国号________,史称________。

222年,孙权称吴王,________年,孙权在________称帝,吴国建立。

________的局面形成。

发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开发江东、________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230年,孙权派将军_______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__,加强了________与内地的联系。

蜀汉在丞相_______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阀,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在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于220年建立魏国,东汉结束,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02基础过关
知识点1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利地位的人物是( )
A.刘备B.诸葛亮C.曹操D.孙权
2.追忆三国历史,下列哪一次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
A.巨鹿之战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知识点2赤壁之战
3.《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
4.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下列关于这次战役中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
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B.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
C.孙刘联军偷袭烧掉曹军的屯粮
D.船舰连在一起的战术运用不当
5.“……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B.牧野之战
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
知识点3三国鼎立
6.(德州中考)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
7.230年,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

“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
A.黄岩岛B.钓鱼岛
C.台湾岛D.海南岛
03能力提升
8.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
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9.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

材料二: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三国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
(3)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诸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7年,北征乌桓,曹操在胜利班师途中,写了《龟虽寿》一诗。

诗中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该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在此之前他取得了哪次重大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的胜利对他有什么重大意义?
(3)为了实现诗中的“雄心壮志”他主动发起了哪次战役?最终结果如何?
04直击中考
12.(青岛中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

下列史实不是
..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称王,国号吴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三国鼎立
知识管理
1.曹操袁绍官渡 2.黄盖三国鼎立 3.220 曹丕洛阳魏221 刘备成都汉蜀汉229 建业三国鼎立造船业卫温夷洲台湾诸葛亮
基础过关
1.C 2.C 3.B 4.C 5.D 6.B7.C
能力提升
8.C9.A
10.(1)蜀吴魏(2)官渡之战。

(3)策略:联吴抗曹。

实践: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成功地打败曹操。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1)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官渡之战。

为他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战役:赤壁之战。

结果:孙吴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

直击中考
12.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