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2 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的创制创新
• 明星导师+素人舞者真人秀的节目模式 • 2018年第一季节目采用“明星导师+素人舞者真人秀”的模式,由分别代表着70后、80后、
90后、00后的“亚洲舞王”罗志祥、韩国男团出身的韩庚与黄子韬、舞龄10年的易炸千玺 组成的明星导师兼队长,通过竞争选拔的方式挑选出自己的队员,接着队长们带领队员 进行比赛,经过每一期的关卡,选出最终的街舞王。 • 《这!就是街舞》的参赛选手都为素人,这种素人真人秀的自从出现以来就凭借原生态 的的人物形象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曾经的《超级女生》、《快乐男声》都是素人真人 秀节目的代表,这些素人以草根的身份登上舞台,经过数月的蜕变,破茧成蝶成为平民 偶像。之后随着各大卫视版权节目的引进,明星真人秀空前繁荣,而素人真人秀开始没 落。
案例2 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的创制创新
• 7.2.3 电视综艺节目的应对发展
• 7.2.3.2 加强网台的共生关系 电视综艺节目和网络综艺节目在目前来看不呈现非常明显的此消彼长的情况,而更多的是共生 的深度交融的关系。2018年9月腾讯视频最高搜索播放量的仍然电视媒体的节目,如《中国新 歌声》、《喜剧总动员》、《笑傲江湖》等,电视综艺节目依然是各大视频网的资源内容,但 是逐渐网络的真人秀节目也会反哺到电视平台。
案例2 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的创制创新
• 7.2.1 节目选题背景
• 7.2.1.2 街舞类综艺节目的早期传播 传统街舞于20世纪90年代末传人我国,起初传统街舞是以健身街舞的面貌与大家见面的,不过很快 就回归到街舞的本体发展道路上,直至今天仍在不断的发展更新。其中传统街舞里的嘻哈舞在整个 街舞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当传统嘻哈舞蹈风格(Old School Hip-Hop)向新嘻哈舞蹈风 格(NewStyle)不断演化的过程中,都市街舞(Urban Dance)就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与此同时,受到互联 网、新媒体的影响,都市街舞有更强的包容性。在街舞体系内部,都市街舞几乎融合了传统街舞里 所有的舞蹈类型;另外,都市街舞还吸收了街舞体系以外的舞蹈元素,呈现出杂揉、拼贴等后现代主 义特征,在传播中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
案例3 探索《中国好声音》成功的秘诀
• 1. 同类型题材发展对比
2005年,在《中国好声音》引领的社会热潮之前,《超级女生》成为了一种流行现象, 并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也是从超女开始,电视歌唱类选秀节目遍布各地,从辽宁卫 视的《激情唱响》到上海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各类音乐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但在 接下来的几年,中国音乐选秀节目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各大卫视互相模仿,一夜之 间产生“选秀热”,节目形式的雷同使观众产生了抵触情绪,导致受众审美疲劳、收 视率下降,市场也走向低迷。直到 2012 年《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才重新让市场得 以发展。《超级女声》开启了中国电视音乐选秀的新篇章,中国年轻的少男少女们投 身于各式各样的选秀节目中,为遍地开花的音乐选秀节目不断输送新鲜人才。
案例2 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的创制创新
• 7.2.2节目创新模式
• 7.2.2.1 节目形式内容的创新 《这!就是街舞》节目形式较为新颖,利用“大海选”吸引街舞爱好者参与,同时也有世界级 的街舞大师亲自出任导师,帮助学员PK晋级。这档节口的观众定位以80后、90后、00后的街舞 爱好者、时尚文化爱好者、追星族为主,通过明星队长和各路街舞参赛选手一起,着力打造集 街舞文化、流行文化、明星文化于一体的小众文化综艺节目。
案例2 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的创制创新
• 舞者与音乐的结合尤其重要。专业的街舞舞者们只要对上音乐,就可以表演Freestyle。除了 每一个舞蹈作品的背景音乐外,在街舞的Battle环节,是由现场的音乐DJ负责随机播放音乐 的。
• 比赛结束后,节目组给这名优秀的DJ颁发了一个“神来之笔奖”,这是对文化的尊重,也是对 成就这档节目的幕后工作者的一个肯定。在有街舞参与的电视和综艺节目中,给街舞动作加 花字注释的,这个节目应该是第一个。技术字幕注释从第二期开始大量加入,这些中英文字 幕注释对荧屏前的观众来说,是快速了解街舞核心知识点的途径,也能让观众更好地欣赏和 理解舞者们的舞蹈。
案例3 探索《中国好声音》成功的秘诀
• 7.3.1 产生背景
中国音乐类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履历上曾有过这样一些重要时间点:1984年, 《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播出;2005年,《超级女声》引发全民追星热 潮;2012年,《中国好声音》开播,抛去年龄、职业、外表等一切外在因素 不说,我们只谈音乐。随着该类节目的热播,评论音乐、欣赏选秀演出成为 了大众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作为一档现象级的音乐类电视节目,《中国好 声音》的制作团队,用不断突破自我的尝试让这一节目保持着持久的活力。
案例3 探索《中国好声音》成功的秘诀
• 2.1《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相同点分析
• 与赞助商合作
不管是《超级女声》和蒙牛酸酸乳还是《中国好声音》和加多宝都不 是一个简单的冠名,而是将广告植入到节目内容之中。具体表现为 《超级女声》的所有布景、宣传牌、线下演唱会等都有大面积的广告 植入。《中国好声音》除了上述以外,还加入了主持人华少的超快语 速口播,让加多宝的宣传力进一步提升。
案例3 探索《中国好声音》成功的秘诀
• 1. 《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元素特点
• 滚动的抢位赛制,增强节目竞争性
《中国好声音》的全新赛制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盲选阶段增加抢位赛 制,“滚动”取代“定性”,决定人员去留的权利去中心化,导师转身争夺 学员只是第一步,学员要在无限的Battle中站住脚跟才能最终留下。在与几百 人Battle中战胜的六位学员要经历导师的考核,再次Battle竞争三个名额,团 队内部的白热化名额竞争之后才是导师团队之间的对战。名额滚动赛制使得 导师团队里经过一轮又一轮的Battle留下学员“精兵”,他们的实力毋庸置疑, 对受众而言更有说服力,增强节目的竞争性和可看性。
电视节目案例分析
案例2 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的创制创新
• 7.2.1 节目选题背景
7.2.1.1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创新
2016年以来,我国的综艺节目市场呈现出白热化的竞争态势,电视媒 体凭借多年的制作经验和受众基础,频频推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真人 秀节目。而与互联网共荣的视频网站也制作出更加精良的综艺节目。 借助着行业态势的大发展,网络综艺节目的品牌影响力和热度大幅提 升,各大视频网站在制作上呈现出“诸侯争霸”的态势。
案例3 探索《中国好声音》成功的秘诀
• 《中国好声音》于2012年在浙江卫视首度开播,全新的选秀方式和比 赛模式再一次让音乐类选秀节目重回大众视野。据相关资料显示,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节目在开播仅仅四期以后,收视率就完全稳定 在3% 以上。该节目在采用新的评估方法后,导师刘欢再一次吸引了 更为狂热的观众,并将收视率提升至4.1%。除去在电视收视率上不断 创造新纪录外,随着网络平台的日渐发达,各大网络视频媒体也渐渐 购买中国好声音的播放版权,而从网络视频的点击率来看,在搜狐、 优酷等主流视频网站中,该节目点击率也在不断刷新,甚至突破千万。
案例3 探索《中国好声音》成功的秘诀
• 1. 《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元素特点
• 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增强节目文化性
《中国好声音》的海选注重设在甘肃、云南、西藏等地区,侧重对少数民族音乐选手 的选拔,尽可能为节目带来更多的民族音乐元素。自2012年节目开播以来《中国好声 音》吸引来了不少民族音乐歌手,如彝族选手吉克隽逸、中国台湾的阿美族选手阿密 丝女孩、哈尼族“王子”李维真、第二季夺冠藏族选手扎西平措、最新一季中国好声 音的冠军藏族选手旦增尼玛等。另外,《中国好声音》的导师们对歌曲的选择也力图 在现代流行中加入民族元素,借此来弘扬民族音乐。例如旦增尼玛用藏腔唱法来演唱 大众歌曲,扎西平措对民族音乐和RAP的结合等。
案例2 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的创制创新
• 7.2.2节目创新模式
• 7.2.2.2 高质量的网络综艺技术呈现 《这!就是街舞》 根据每一期不同内容完全实景搭建起来,制作精良又符合街舞文化的高规 格舞美为舞者们的表演加分不少,也让观众在荧屏前就感受到了浓浓的街头文化。比如海选时, 节目组实景搭建了四条风格迥异又极具中国特色的街区:广州骑楼街道、老北京中国风街道、 上海石库门街道、极限未来街道,由4位明星队长直接在各自代表的街区街道上进行队员的选 拔。这样的舞台形式新颖,也很符合街舞的文化。只要有音乐,舞者们直接就可以在大街的任 意一块空士也上自由士也跳舞。
案例3 探索《中国好声音》成功的秘诀
• 2.1《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相同点分析
• 运用选手事件营销
无论是《超级女声》还是《中国好声音》,都擅长用爆炸性事件来提升节目 的关注度。例如,在2016年《超级女声》柯以敏评委辱骂选手事件导致了网 络上的“倒柯”行为 ,最后柯以敏不得不出面道歉,且被罢免了当年超女评 委的职务,这一事件却加强了超女的宣传。《中国好声音》也运用学院的花 边新闻如徐海星艳照、吴莫愁与庾澄庆的不当关系等来炒了波节目热度。
案例3 探索《中国好声音》成功的秘诀
• 节目类型特质(隶属类型、形态结构、受众特点等等)与赞助商
合作
《中国好声音》最初以“双盲眼”的创新录制方式,参赛选手展示才华,由 导师“转身”竞选学员,坚持双方互选的竞赛规则,不再关注于选手的外在 形象,侧重于选手的声音特性,突出一档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公平性而得名。 《中国好声音》为中国音乐乐坛带来了出一批又一批来自社会草根阶层的音 乐人,他们热衷于展现自我特长,观众们不在热衷于追求“颜值正义”,更 多的是对“好声音”的追捧。
案例2 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的创制创新
• 7.2.2节目创新模式
《这!就是街舞》是优酷视频出品的一档真人秀节目,以街舞这一流行元素为主题, 采取“明星导师十专业舞者真人秀”的运用模式,四支战队分别由四名队长带领,通 过组建PK产生总冠军。这档节目第一季于2018年2月24日首秀优酷,每周六晚八点播 出,一直到2018年5月13日结束。第一季中四个战队的明星队长分别由易炸千玺、罗 志祥、韩庚、黄子韬担任。第二季在2019年5月在优酷首播,四个战队的明星队长分 别由易炸千玺、罗志祥、韩庚、吴建豪担任。《这!就是街舞》节目形式较为新颖, 利用“大海选”吸引街舞爱好者参与,同时也有世界级的街舞大师亲自出任导师,帮 助学员PK晋级。
案例2 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的创制创新
• 7.2.3 电视综艺节目的应对发展
除了技术上的差异,网络综艺节目和电视综艺节目在监管力度上还有很多的不同,这使得网络综艺 节目内容和形式更为多样,像两性话题、悬疑话题等敏感话题在电视节目中很少涉及。对于节目的 传播,网络综艺节目更利于通过社交平台、网站等渠道传播,分享性和互动性都很流畅。对于广告 商的植入和冠名,网络综艺节目的处理方式也很灵活,甚至很“好玩”,受众接受度高。 面对网络综艺节目如此激烈的竞争,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谈到很多了,这里想阐 述一下面对这样的态势,电视综艺节目应该这样的大环境中如何应对呢?网络综艺的蓬勃发展的同 时还是要面对打擦边球、缺少高质量内容、缺少高端电视人才的囧境。但是电视传行业在不重视其 转型和融合,就将面临更大的冲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例2 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的创制创新
• 7.2.3 电视综艺节目的应对发展
• 3.2.3.3 利用主流价值观引领节目增值 很长时间以来,电视媒体购买模板节目很多的是依赖其成功的模式和市场反馈,认为这些是保 证节目成功的要素。对于电视台来说,时间成本和资本控制都不允许有太大的试错空间。而真 正现象级的和品牌化电视节目是需要一个节目的导入期和成长期的。但网络上的真人秀节目传 播,因政策的监管边际模糊和资金人员相对灵活的流动,就产生了一定的试错空间,在价值观 的传播上,也多以更大尺度的窥私欲来满足受众的需要。
案例3 探索《中国好声音》成功的秘诀
• 《中国好声音》算不上原生态选秀节目,是浙江卫视在引进荷 兰《The Voice》节目版权的基础上,按照原版节目在中国本土 进行录制的,所以节目分类又可以称为是国外模式,国内制造。 随着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不同的移动终端 收看来自世界各地的电视节目。荷兰的《The Voice》尽管没有 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幕上,但因为节目质量已在业内得到相当高 的评价,所以给很多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