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十六章《热和能》(总第41课时)
《热和能》教学课件 人教版

械获得动力。
珠海市拱北中学
人 教 版
初 中 物
能理
( 九 年 级 )
热 和
二、热机的种类:
蒸汽机
珠海市拱北中学
人 教 版
初 中 物
能理
( 九 年 级 )
热 和
二、热机的种类:
蒸汽机
珠海市拱北中学
人 教 版
初 中 物
能理
( 九 年 级 )
热 和
二、热机的种类:
内燃机
珠海市拱北中学
人
教
版 二、热机的种类:
人 教 版
初 中 物
能理
( 九 年 级 )
热 和
粤教版
珠海市拱北中学
人
教
版 看一看想一想:
初
中
物
能理
如图所示,在
( 九
试管内装些水,用
年
级 )
橡皮塞塞住,加热
热
使水沸腾,会看到
和
什么现象?
在这一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化呢?
珠海市拱北中学
人
教
版 由实验得到了以下结论:
初
中
物
1、酒精燃烧的化学
能理
(
能转化为水和水蒸
九
年 级
汽的内能;
)
热 和
2、水蒸汽对活塞做
功,又将内能转化
成机械能,从而使
活塞获得了动力。
珠海市拱北中学
人 教 版
初 中 物
能理
( 九 年 级 )
热 和
热机
珠海市拱北中学
人
教
版 一、热机的作用:
初
中
物
能理
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
( 九
第16章热 和 能

机械能转化为 能内,做功冲程把 能转内化为 能。 机械
10、燃料分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燃烧过程是把燃
料的 化学能转化为 能内。 1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放出的热量)
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不同的燃料的热值
一般不同。热值的单位是 J/kg。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常用 。J/m3 汽油的热值是为4.6×107J/kg,读作 4.6×10 7焦每,千表克示的
意思是 1千克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4.6×10 焦7
识记巩固
单 元 复 习
12、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 燃料完全燃烧放之出的热量
比叫炉子的效率,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① 让燃料尽可能充, 分燃烧
如把煤磨成煤粉,用空气吹进炉膛; ② 减少各种,热如损加失
大受热面积,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
13、燃料的利用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燃烧时排出
例题解析
单 元 复 习
(2)该户每月节省下来的水,如果温度降低l℃,能够放出多少热
量?假设这些热量是由煤气完全燃烧所产生,则需要煤气多少 千克? [水的比热容为4、2×10 J/3(kg·℃),煤气的热值为
4、2×10 J/7kg]
【解析】:Q放 = cmΔt降
( ) = 4.2X103J/ kg.oC X2100kgX1 oC
(1)若某户居民平均每天冲水10次,换用节水阀后,该户一个月 (按30天计算)可节水多少千克?
【解析】:冲1次节约水的体积:
v0 = 13L- 6L= 7dm3 = 7x 10-3m3
冲1次节约水的质量:
m0 =ρ 水v0 = 1X103kg/m3 X 7X10-3m3 = 7kg
1个月节水质量: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热和能》二、《内能》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13.2内能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日期本单元第课时课型复习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内能改变。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改变的一些事例。
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难点: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三年以来,内能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的考点有: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性质及内能改变的途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与填空题.器材压燃演示器、铁丝(多根)、酒精灯(多只)、烧瓶、皮塞、气筒、多媒体设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启动课堂课前感悟复习旧知:1.什么叫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叫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机械能?学生回忆复习旧知创造情境引入新课:展示火箭和导弹图片,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引入课题。
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探索科学的美好情操。
引入课题:“内能”引导: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分子具有动能。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有势能。
对此,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明确学习内容。
思考提问:分子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情况下有分子势能?等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自学导航预习提纲问题预设1、为什么说物体具有内能?什么叫物体的内能?2、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内能?3、同一物体,内能的变化通过什么现象可以看出来?铁水和冰山谁具有的内能多?总结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4、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5、一根铁丝,你有哪些办法使它的内能增大?6、热传递发生的条件?7、什么叫热量?热量和内能有什么区别和联系?8、举出几个生活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9、观察P129图16.2-5两个实验并回答实验中提出的问题:(1)把活塞迅速压下时,观察发生的现象,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10、(2)图乙当瓶塞跳起时,观察到瓶内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11、在上述实验中是通过什么来改变物体能能的?12、 2009年12月7日将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引起全球关注,因为如果达不成预期目标,后果将不堪设想:已经受淹的图瓦卢将因海水的上涨彻底沉入大海,马尔代夫不得不花费巨资在国外买地整体搬迁,纽约、东京都将花费数百亿巨资建拦海大坝……阅读P129“STS地球的温室效应”为减轻地球的温室效应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课前学生阅读课本,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个别学生会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就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班内讨论。
热和能

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2. 分子的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现象(1)定义: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扩散现象可在气体间产生,如:炒菜时,我们闻到了菜的香味。
扩散现象可在液体间产生,如:一滴红墨水滴入水杯中,整杯水变红了扩散现象可在固体间产生,如:一堆煤堆在墙角,时间久了,墙体变黑(3)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也说明:分子间有间隙4.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例: 铁丝很难拉断,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随堂练习1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舞B.夏天,茉莉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2.水很难压缩,其原因是( )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3.关于分子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B.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力很大D.分子力即分子引力二、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注: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初中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十六章热和能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材分析:教材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中,列举出生活中的能量守恒实例来加强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知道物体的动能和热能,是由物体的机械能运动情况决定的能量,内能跟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机械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由于运动形式不同,与之相联系的能量也不相同。
进行新课(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
以上规律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直到19世纪,才确立了这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棗能量的转化守恒定律。
通常把它表述为: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保持不变。
小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板书设计: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二、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三、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六章 热和能

三、比热容
教学步骤:
(二)进行新课。
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让学生通过类比密度、速度等得出比热容的单位。
3、归纳出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让学生阅读常见物质的比热表,并注意水的比热容的特点。
通过阅读比热表,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4、比热的应用(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1)铝的比热为多少?试说明砂石比热的物理意义。
3、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阅读比
热表,了解常见的物质的比热值。
熟悉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由学生进
行补充和完善。
4、通过完成思考题,了解比热容的应
用。
(1)回答:0.88×103 J/(kg ·℃);
它表示每千克砂石在温度升高1℃时,
(三)练习:
1、探究不同物质的的吸热能力
质量相等的砂子和水在吸收了相同多的热量后,温度升高是不一样的
质量相等的水和砂子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二、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每千克水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第十六章《热和能》

B.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
C.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
D.一杯水放在高处比放在低处具有的内能大
3.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
A.缩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实像
C.缩小的正立实像
D.缩小的倒立虚像
4.春天到来,学校采取各种措施的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A.汽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支持力平衡
B.汽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汽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D.汽车不受力的作用
6.图 1 所示各图中,条形磁铁与通电螺线管互相吸引的是
(
() )
7.开发新能源是本世纪人类关注的热点之一,除了开发新能源,我们还应该从节约身边的能源做起。图
2 中符合节约能源且安全的做法是
选3分
选3分
选3分
选3分
综3分
选3分
综4分
选3分 填3分
不要求 使用游 标卡尺、千分尺 测量物体的长度 。
实2分
追及问题计算,速 度问题与其他问题 综合复杂的计算不 作要求。
填3分 综2分
综4分/ 图2分
选3分
填3分 选3分
填1分
填1分 填1分
实1分
计2分 填3分 计2分
实7分填1ຫໍສະໝຸດ /图3分实1分 图2分
想一 想
1.热传递改变内能.
A.物体吸热 B.物体放热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转移到
高温物体 内能产生转移
高温部分
低温物体 低温部分
(不同物 体之间)
(同一物 体之间)
初中物理 热和能4 人教版优秀课件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 动叫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思考1:为什么固体和液体中分 子 不会飞散开?
分子间存被压缩呢?
分子间同时也存在斥力
第二节 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 •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 运动
第四节 热机
热机的种类
蒸气机、内燃机、汽轮机、 喷气发动机、火箭等
汽油机的构造
火花塞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气缸 排气门
曲轴
内燃机的 冲程和工作循环
吸气 压缩 做功 排气
汽油机工作原理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虽然每天按时上下班,和同事做着相似的工作,但只有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 不过五年时间,行业环境影响下,公司面临改革,需要裁员,高学历出身的她赫然在列。生活星期天早上和朋友一起聊天,朋友说了一个他们听过的故事:“一尊佛像前有一条铺着石板的路,人们每天都踏着这一阶一阶的石板去膜拜佛像。石阶看着人们踏着自己去膜拜佛像,心里很不舒服。石阶心里想,自己和佛本来就来自同一块石头,为什么自己要成为踏脚石,让人们踩着自去去膜拜它呢!它对佛抱怨说这样太不公平!佛像说:这没有什么不公平,你们成为台阶只需挨了四刀,而我是挨了千刀万剐才成了人们膜拜的佛像。”
石匠:你能忍吗?右边石头:我能忍!砰的一下,凿下去,石头一下哭了。 右边石头:这痛已经超出了我的极限。我实在忍受不了,缓一缓好吗? 明天在来好吗?第二天石匠拿起榔头。
右边石头说:慢着,我昨天想了一夜,风吹雨打,我落的自在,成为佛也不过就是千人朝拜,万人敬仰,我实在受不了…… 石匠很惋惜,对另外一块石头说,你愿意做是佛吗?左边石头说:只要能救老百姓,给老百姓求来雨,敌我愿意做石佛。石匠为了将这块石头雕琢成佛,连夜打造,一天、两天……左边的石头忍受了刀削斧凿的痛苦,石头脸上伤痕累累。二十天过去了,石匠终于把左边的石头雕刻成 了一尊佛像。
第十六章 热和能(6份打包)

《热和能》学习指导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六指中学汤泽平本单元涉及的概念和规律较多,如:内能、热量、比热容、热值、热机、热效率、分子的动理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等,都属于初中物理热现象的重要内容,且贴近生活,实际应用程度高,因此各地中考命题频频涉足。
一、学法指导1.要注意收集一些以古诗词、科学故事、广告、科技、气象、谚语、新闻报道等为背景的素材命题,挖掘其中的物理内含,结合应用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来解释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章有两个公式:Q=Cm△t和Q=mq。
要弄清两公式中各字母的含意。
联系当前社会节能、环保等问题,结合效率、电热的计算,可以进行大综合的命题。
不过这种综合题的难度不会很高,能算能用即可。
3.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以“知道”、“认识”、“了解”的层次为主,所以命题题型主要是填空题和选择题,时有实验探究题和综合题出现,但难度不会超过中档水平,复习时不宜加大深度和难度。
二、基本知识1.分子的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的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
扩散现象说明此现象。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2.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的总和。
(2)影响分子动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是。
(3)改变内能大小的两种方法是。
(4)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热量。
3.比热容(1)概念: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单位:,读作(3)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 ,Q放= 。
4.热值(1)概念: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单位:J/kg或J/m3(3)公式:Q=mq5.热机(1)原理:内能转化为。
(2)工作过程:包括四个冲程:、、和。
(3)热机的效率: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三、典型考题1.分子热运动的考查例1(2011江苏无锡,第2题)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细雨濛濛 B.桂花拣香 C.雪花飞舞 D.树叶飘落答案:B2.内能概念、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的考查例2(2011广东湛江,第8题)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答案:B例3(2011江苏连云港,第15题)冬天手冷时,我们经常将两只手相互搓搓使手暖和,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也可以用“暖手宝”捂手,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热和能》(总第41课时)设计人:杨现利【典例分析】例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0℃的冰没有内能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例2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
因此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例3.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石蜡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5-1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例4、 小王学习了有关热学的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kg ·℃).(1)如果小王用燃气灶将质量为5kg 、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则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若小王烧水用的燃气灶使用的是热值为4.2×107J/kg 的煤气,且燃气灶烧水时的热效率(热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为20%,则实际消耗的煤气为多少千克?(3)为了节约能源,小王对燃气灶进行了改进,使燃气灶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若小王在同样的条件下将质量为5kg 、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可比原来节省0.04kg 的煤气,则现在燃气灶烧水时的热效率为多少?图5-1【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A.细雨濛濛B.桂花飘香C.雪花飞舞D.树叶凋落2、小莉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物质密度ρ/(kg m-3)(常温常压下) 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比热容c/[J (kg ℃)-1]煤油0.8⨯103铜1083 干泥土0.84⨯103纯水 1.0⨯103铝660 水 4.2⨯103铜8.9⨯103铅328 铜0.39⨯103铝 2.7⨯103锡232 铝0.88⨯103 A.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成 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C.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等热量,铝快温度降低得较多D.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4.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o C的水比0o C的冰效果好5.有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铜和铝,已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则()A.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铜放出的热量B.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铝吸收的热量C .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铜降低的温度D .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的末温一定高于铝的末温6.把一铁块放在火炉上加热一段时间后,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 .铁块的体积 B .铁块的比热容 C .铁块的内能 D .铁块的密度 7、 如5-2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间有间隙 D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8、2009年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做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 】 A 较大的比热容 B 较低的沸点 C 较大的热值 D 较高的凝固点9、“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5-3所示,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飞船“燃烧”是航天员为了消除太空细菌采取的高温消毒措施D 、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 10、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 .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C .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D .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11、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12. 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B .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C .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D .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 13、如图5-4所示,它表示汽油机的__________冲程·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图5-3图5-2图5-81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5-5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15、目前石油、煤炭消耗量的迅速增长,易导致能源危机。
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全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 、25℃的水,经过一天照射后,温度升高了50℃。
则水吸收的热量及至少可以节约煤的质量分别是 (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的热值是3.0×107J/kg] A .1.05 ×107J 0.35 kg B .2.1×107J 0.35kg C .1.5 ×107J 0.7kg D .2.1×107J 0.7 kg二、填空题1、 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___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重庆”的舒适环境。
2、如图5-7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
在“瓶塞跳出,出现白雾”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3、如图5-8所示,是我国选手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女子冰壶比赛中夺冠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 __ 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___ 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_____,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4、 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
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 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
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 (分子直径约为1×10-9m ),由此可判断飞沫_____ 分子。
(选填“是”或“不是”)图5-6图5-7图5-51005、汽油的热值是4.6×107J/ kg,完全燃烧210g 汽油能放出___ J 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__ kg 水,从20℃升高到43℃(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 )。
6、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 较大的性质。
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4kg 的水,当温升高了10℃时,它吸收了______J 的热量.[已知c 水= 4.2×103 J/(k g ·℃),不刘热量损失]7、若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 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 水温升高到7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______ J 的太阳能;这是通过 _____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改变了水的内能。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kg ·℃)] 8、晓丽在《物理手册》中查到如下数据: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液态酒精的比热容c /×103J ·(kg ·℃)-1(1)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液态酒精比热容与温度关系的是_________。
(2)增大压强,既能使酒精的比热容___________,又能提高酒精的___________。
9、.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5-10所示。
如果要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 液体。
10、在四川邛徕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
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
夹层留一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
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__________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__________,增加耗油量。
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_____特性。
为了更省油,请对这种灯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意见__________ ___。
11、如图5-12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_____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这样铜和铝温度t/℃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180p 1=0.98×106Pa 时的比热容2.41 2.62 2.843.06 3.28 3.52 3.75 气态气态p 1=5.8×106Pa 时的比热容2.382.582.793.003.213.443.663.904.19灯芯 夹层油 小孔图5-11时间min102030 40 50温度℃20 40 60 80 甲乙图5-10图5-9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