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地理及地质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汝阳县地理及地质概述
一、汝阳县地理及位置
汝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隶属洛阳市。
汝阳县东临汝州,西接嵩县,南与鲁山县毗邻,北与伊川县接壤,地处东经112°08′一112°38′,北纬33°49′一34°21′,县境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30公里,面积1325平方公里。
汝阳县县城距省会郑州198公里,距古都洛阳76公里,焦枝铁路、二广高速、洛南高速公路从县境内通过,伊鲁路、临木路贯穿全境,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
汝阳县辖14个乡镇,216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
汝阳县地处外方山北麓,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多样,南部崇山峻岭,北部丘陵平川。
其中山区面积占70.2%,丘陵面积占19.6%,平川面积仅占10.2%。
县内最高海拔1602.4米,最低海拔220米。
汝阳县位于中纬度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2℃,年均降雨量674毫米。
境内水系分属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有大小河流29条,汝河在境内长35 .4公里,支流主要有马兰河、靳村河,有中小型水库两座。
全县水资源总量平均4618l万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35421万立方米,地下水6447力立方米,过境水l107力立方米,陆浑渠供水5750万立方米,水资源相当丰富。
汝阳县现有耕地面积3.45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08公顷,土壤为棕壤、褐土、潮土等,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等,中药材有紫胡、杜仲、萸肉、黄芪、天麻、香料烟等50多种,其中香料烟色正香浓,在全国香料烟基地中位居第二。
1984年以来,被省政府确定为杜仲、香料烟和优质花生种植基地县。
汝阳县矿产资源有40多种,杜康矿泉水日涌量3700吨,是天然矿泉水和酿造杜康酒得天独厚的资源;铅锌储量居全省第一位;玄武岩矿总储量50亿吨,是生产隔热、隔音、
保温、耐腐蚀的岩棉产品、铸石产品的最佳原料;闻名中外的梅花玉,在中国广交会上称之为“东方翡翠”。
二、汝阳县的区域地质及背景
汝阳县地处秦岭地槽东段北侧,华北地台南缘豫淮台褶带坳陷区内,大地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地层出露较全,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产丰富、矿种较多,是河南省重点矿区县之一。
l、地层
太古界太华群(Arth2):
分布于玉马水库一带,下部为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石墨大理岩;上部为斜长角闪片麻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
中元古界熊耳群
分布于上店--西局--玉马水库以南,自下而上分为许山组、鸡蛋坪组、马家河组。
许山组(Pt2x)岩性为灰绿色安山岩、斑状安山岩,局部岩石具梅花纹图纹,是梅花玉的赋存层位:鸡蛋坪组(pt2j)岩性为紫红色英安岩、流纹岩夹凝灰岩及安山岩:马家河组(pt2m)岩性为灰绿色玄武安山岩夹凝灰岩。
整个熊耳群是汝阳南部以铅锌为主的内生矿产的主要围岩。
中元古界汝阳群:
分布于县城北部及东部,自下而上分为云梦山组、白草坪组、北大尖组。
云梦山组(Pt2y)岩性为紫红色石英砂岩;白草坪组(Pt2bc)岩性为紫红色砂质页岩夹石英砂岩:北大尖组(Pt2bd)岩性为灰白、灰黄色石英砂岩。
云梦山组和北大尖组是硅石矿的赋存层位。
上元古界洛峪群:
分布于洛峪口一带,自下而上分为崔庄组、三教常组、洛峪口组。
崔庄组(Pt3c)下部为石英砂岩,上部为灰黑,灰绿、紫红色页岩,是含钾粘土岩的赋存层位:三教堂组(pt3s)
岩性为石英砂岩:洛峪口组(Pt31)下部为灰绿色页岩,上部为白云岩,是白云岩矿的赋存层位。
古生界寒武系:
分布于汝阳县北部,自下而上分为朱砂洞组、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和崮山组。
朱砂洞组(∈z)岩性为砂岩、灰岩,底部含磷,是本县磷矿产的主要层位:馒头组(∈m)岩性为浅黄紫红色泥灰岩:毛庄组(∈2m)岩性为砂质页岩、条带状泥灰岩:徐庄组(∈2x)岩性为紫红色砂质页岩;张夏组(∈2z)岩性为厚层鲕粒灰岩,是水泥灰岩及大理岩层位;崮山组(∈3g)岩性为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是建筑石料层位。
石炭系:
仅在古严庄、小辛店有零星分布,自下而上分为本溪组、太原组。
本溪组层(C2b)下部为含铁泥岩,中部为铝士矿,上部为铝质泥岩,局部粘土矿,是本县铝土矿赋存层位:太原组(C3t)岩性为灰岩夹砂页岩及煤(线)层,是A煤组赋存层位。
二叠系:
分布于小辛店及城东附近,自下而上分为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石干峰组。
山西组(P1s)下部为泥岩、煤层及中粒砂岩,上部为中一粗粒砂岩夹泥岩,本组含煤3层,B2煤为全区主要可采煤层,厚1 .05—9 .97米;下石盒子组(P1x)以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紫斑泥岩,底部为砂锅窑砂岩;上石盒子组(P2s)为黄绿、黄棕色砂质页岩,黄褐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夹煤层(线);石千峰组下段(p2sh1)分布于内埠和娘娘山一带,岩性为钙质砂岩、粉砂岩、页岩及石英砂岩。
中生界白垩系九店组:
分布于汝阳县城西柏树一带.下段(Klj1)岩性为灰白色、灰绿色凝灰质含砾粗砂岩,底部为砾岩:上段(K1jz)岩性为凝灰质砂岩及砾岩。
新生界:分布于北部丘陵区及汝河两岸。
第三系:分下第三系(E)和上第三系(N)。
下第三系分为陈宅沟组、蟒川组、石台街组。
陈宅沟组(Ec)岩性为巨厚层状紫红色砂砾岩:蟒川组(Em)下部为灰绿、暗红色砾岩夹紫红色粉砂岩,上部为粉砂质泥岩、泥灰岩.石台街组(Es)岩性为红色砂砾岩与粘土质页岩、泥岩互层。
上第三系分为洛阳组和大安组。
洛阳组(Nt)下部为浅黄色砂砾岩夹砂质泥岩及钙质结核,中部以砂质泥岩为主夹砂砾岩、泥灰岩,上部浅红色砂质泥岩夹泥灰岩;大安组(Nd)岩性为辉石橄榄玄武岩或辉石安山岩,夹砂质粘土岩,是本县玄武岩矿的赋存层位。
第四系:分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中更新统(Q2)下部为未胶结砂砾石层,上部为含钙质结核的亚粘士:上更新统(Q3)为粉砂质亚粘土:全新统(Q4)为亚砂土(Q41)和砂砾石层(Q42)。
2、构造
汝阳县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甚发育。
断裂构造分三组,即近东西向断层组,北东—南西向断层组、北西—南东向断层组。
近东西向断裂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具有规模大、切割深、多期活动等特点,对内生矿产有一定控制作用。
主要断裂有刘家疙瘩断裂,东灶沟一麻杆岭断裂等16条。
刘家疙瘩断裂在汝州温泉街有温泉出露,东灶沟一麻杆岭断裂长26千米,控制着西灶沟,老代仗沟铅锌矿床和刘家庄石英二长岩体的侵入。
北西一南东向断裂:长度大于3千米的有19条,主要断裂有杨沟口断裂和掘头村—王坪断裂,该断裂是汝阳南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导矿构造。
北东一南西向断裂:长度大于3千米的有18条,主要断裂有上店断裂。
3、岩浆岩
汝阳县境内岩浆岩发育,王屋山期侵入的岩浆岩多呈脉状受断裂控制,岩性为石英闪长岩;燕山期侵入的花岗岩分布面积大,形成了以太山庙复式花岗岩体为主和岩类复杂的小侵入体:喜山期岩浆岩以裂隙式喷发为主,岩性为基性岩(玄武岩)。
岩浆岩是县区内玄武岩矿产和花岗岩矿产的赋存地。
截止目前县域内已发现的矿产有四大类48种(含15个亚种)221处,主要有:铅、锌、钼、铝、铜、银、金、铁、锰、黄铁(硫磺)、萤石、蛭石、大理石、花岗岩、梅花玉、叶腊石、重晶石、石灰岩、白云岩、方解石、磷扶石、石英砂岩、玄武岩、沸石、浮石、含钾页岩(海绿石)、煤、矿泉水、河砂、粘土、膨润土、水晶、放射性元素等。
全县矿产资源分布总特点是:玉马水库—上店一西局一线为界,南部火成岩区,以内生热液矿产为主,主要是金属矿产及黄铁、萤石、花岗岩.北部沉积岩区,以表生沉积矿产为主,主要是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能源)矿产及地下水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