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家风家训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家风家训故事
在客家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户人家姓陈。
这陈家啊,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守规矩、重家风。
他们家的堂屋里挂着一块祖传的牌匾,上面就刻着一个大大的“信”字。
这牌匾可有个说来话长的故事呢。
老陈家的爷爷,那时候还是个年轻的小商贩。
他经常挑着自家做的手工艺品,翻山越岭到隔壁的镇上去卖。
有一次啊,他和一个外地来的商人谈好了一笔大买卖。
这个商人看中了爷爷做的那些精美的竹编器具,想把他带来的所有货物都包下,但是呢,要求爷爷在半个月内把货物送到镇口的客栈。
爷爷心里一盘算,虽然时间紧了些,但咬咬牙还是能完成的。
于是就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
哪知道啊,天有不测风云。
在交货的前几天,家里突然出了点事,爷爷为了照顾生病的亲人,耽误了不少制作的时间。
眼瞅着离交货的日子就剩两天了,货物还没全部做完呢。
这可把爷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但是爷爷想啊,咱陈家可不能失信于人啊。
于是他就把家里能帮忙的人都叫上了,连邻居们知道了这事儿也来搭把手。
大家通宵达旦地赶工,终于在交货的那天清晨把货物都准备好了。
爷爷把货物送到客栈的时候,那个外地商人都惊呆了。
他原本以为爷爷可能会因为出了状况就不来了,或者少送些货物。
商人感动地说:“老哥啊,你可真是个讲信用的人。
在我们那,信用就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今天我算是见识到了。
”
后来呢,这个商人就专门找人做了这块刻着“信”字的牌匾送给爷爷。
爷爷就把这块牌匾挂在了堂屋里最显眼的地方,还对家里人说:“咱陈家子孙,不管以后做什么,都得把这个‘信’字记在心头。
做人要是没了信用,就像那没了根基的房子,迟早要塌。
”
从那以后啊,陈家的每一个人都把这个“信”字家训牢记于心。
比如说陈家的小孙子,在学校里和同学约定一起做小组作业。
有一次小孙子感冒了,整个人病恹恹的。
他妈妈就说:“要不你跟同学说一声,今天就不去了,身体重要。
”小孙子却摇
摇头说:“不行,妈妈,爷爷说过我们陈家的人要讲信用,我答应了同学的,就一定要做到。
”于是他就强撑着身体去和同学完成了作业。
这个小小的故事啊,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大家都说,老陈家的家风家训那是实实在在的好,这个“信”字啊,就像一颗种子,在陈家子孙的心里生根发芽,也影响着整个村子的风气呢。
在客家地区,陈家可是个大家族。
陈家的家风家训里啊,“勤奋”这两个字那是重中之重。
今天我就给你们讲讲陈家兄弟的故事。
陈家有两个兄弟,大哥叫陈大强,弟弟叫陈小强。
他们的父母啊,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但对孩子的教育那是一点都不含糊,每天都会跟兄弟俩念叨:“咱陈家的人,没有别的本事,就是靠一双手,勤奋干活才能过上好日子。
”
大哥陈大强从小就特别懂事。
他上学的时候啊,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起床了。
先帮着父母喂鸡、喂猪,然后再背着书包走好几里山路去学校。
在学校里呢,他也是最刻苦的那个。
别的孩子课间休息都在打闹玩耍,他就坐在座位上看书或者做练习题。
晚上回到家,吃完晚饭,他又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看书学习。
弟弟小强呢,看着哥哥这么勤奋,也不甘示弱。
虽然他年纪小些,但是干起活来可一点都不含糊。
农忙的时候,跟着父母在田里插秧、割稻子,小小的身子在大片的稻田里穿梭,就像个勤劳的小蜜蜂。
有一年啊,村里流行种一种新的果树。
大家都不太敢尝试,怕种不好亏了本。
陈大强就想啊,这是个机会。
于是他就到县城里的图书馆借了好多关于种这种果树的书,每天晚上都认真研究。
白天呢,就在自家的山坡地上开始开垦、种树。
弟弟小强就帮着哥哥一起,浇水、施肥、除草,哥俩忙得不亦乐乎。
刚开始的时候,果树长得不太好,有些村民就开始说风凉话:“看那陈家兄弟,放着好好的庄稼不种,去种什么果树,肯定没好果子吃。
”但是陈家兄弟可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他们坚信只要勤奋努力,就一定能把果树种好。
经过几年的精心照料,果树终于开始结果了。
而且结出的果子又大又甜,拿到市场上去卖,一下子就被抢购一空。
陈家兄弟靠着这果树啊,赚了不少钱。
他们不仅改善了自家的生活,还帮助村里的其他人家一起种果树。
有个邻居就问大哥大强:“你们兄弟俩怎么就这么厉害呢?这果树种得这么好。
”大强就笑着说:“这都是咱陈家的家风家训教的啊,我们从小就知道,只要勤奋,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
”
现在啊,陈家兄弟的故事在村里成了佳话。
每当有小孩子不想读书或者干活偷懒的时候,大人们就会说:“你看看陈家兄弟,他们就是靠勤奋才有今天的,你也得像他们一样啊。
”就这样,“勤奋”这个家风家训在陈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努力奋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