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1分) 1.(2分)(2013•湘潭)以科学家的名字“焦耳”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 A .
力 B .
功 C .
功率 D .
电流
答案:B
2.(2分)(2013•湘潭)乘客坐在逆流行驶的游轮上,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对象为参照物( )
A .江岸的码头
B .游轮的船舱
C .迎面驶来的汽艇
D .奔流的江水 答案:B
3.(2分)(2013•湘潭)图中烛焰上方的空气受热后向上运动,这是由于这部分空气升温后( )
A .
压强变小 B . 质量变小
C . 密度变小
D .
体积变小
答案:C
4.(2分)(2013•湘潭)在繁华的闹市区设立噪声检测器,这是测定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速 答案:B
5.(2分)(2013•湘潭)下列光学仪器可以成立、等大的虚像是( )
A . 照相机
B . 平面镜
C . 显微镜
D . 幻灯机 答案:B
6.(2分)(2013•湘潭)下列交通工具中,动力设备不是热机的是( ) A . 远洋轮船 B . 载重汽车 C . 战斗机 D . 电动摩托 答案:D 7.(2分)(2013•湘潭)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能省距离但不省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D
8.(2分)(2013•湘潭)手机在通话时,可听到远方通话者的声音,则从手机中听到通话者的声音和手机接收到的信号分别是( )
A .声波和声波
B .电磁波和声波
C .声波和电磁波
D .电磁波和电磁波 答案:C
9.(3分)(2013•湘潭)LED 高效节能灯,其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 ) A .
合金材料 B .
超导材料 C .
半导体材料 D .
磁性材料 答案:C
10.(2分)(2013•湘潭)如图所示,R是用铅笔芯做成的变阻器,闭合开关,将导线夹向右移动,小灯泡的亮度将()
A .变暗B

先变暗后变

C

变亮D

先变亮后变

答案:C
11.(2分)(2013•湘潭)如图所示,就在磁铁中的线圈A和B,用导线串联,当用力使线圈A向右运动时,发现悬挂的线圈B也随着摆动,此时线圈A,B各自的实验原理与下列设备的工作原理相对应的是()
A .发电机、电动

B

电动机、发电

C

发电机、发电

D

电动机、电动

答案:A
12.(2分)(2013•湘潭)如图所示,人参浸泡在酒中,透过圆形酒瓶看到人参的大小比实际人参()
A .大B

小C

一样大D

可能小
答案:A
13.(2分)(2013•湘潭)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物理方法,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现象: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推测:光速大于声速
B.现象:用鱼叉瞄准水中的鱼总又不中推测:从水中射出的光线偏折了
C.现象:某物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推测:该物体是晶体
D.现象:水很难被压缩推测:分子间没有间隙
答案:D
14.(2分)(2013•湘潭)长潭高速全程安装了如图所示的“风光互补”路灯,该路灯内的蓄电池分别将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电能储存起来,供夜间照明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机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风力发电机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D.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将电能转化为风扇的机械能
答案:A
15.(2分)(2013•湘潭)卧室里的同一个照明灯通常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控制,一个安装在进门处,另一个在床头附近,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如图中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是()
A.B.C.D.
答案:A
二、填空、作图题(共9小题,第16小题1分,第17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16.(1分)(2013•湘潭)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折射光线.
答案:
17.(1分)(2013•湘潭)图中的杠杆保持平衡,画出重物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拉力F1的力臂L.
答案:
18.(1分)(2013•湘潭)如图所示,用直尺测得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cm.
答案:1.50cm
19.(2分)(2013•湘潭)家庭电路中,控制电灯的开关应接在_________线上,并且与电灯_________联.
答案:火;串.
20.(3分)(2013•湘潭)为保证校车行驶安全,规定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行驶过程中的_________(填“最大”“平均”或“最小”)速度;校车行驶时,要求每位学生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
止紧急刹车时,学生由于具有_________而造成伤害,小车刹车后能迅速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答案:最大;惯性;运动状态.
21.(3分)(2013•湘潭)工人用400N的拉力,通过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600N的物体竖直匀速提升2m,人将绳拉下_________m,人拉绳做的功为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答案:1600;75.
22.(2分)(2013•湘潭)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石块质量为
_________g,用量筒测得该石块的体积为20cm3,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答案:62;3.1.
23.(3分)(2013•湘潭)如图所示,飞机机翼模型静立在电子台秤上,当用电风扇对着模型吹风时,电子台秤的示数比没有吹风时小,这说明模型上表面比下表面空气的压强_________、流速_________:将电风扇换成高速档对着模型吹风时,电子台秤的示数变的更小,说明风速越大,模型受到的升力越
___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小;大;大.
24.(3分)(2013•湘潭)如图是空气能热水器工作原理示意图,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进入增发器后,大量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其增发,再由压缩机将这些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该压缩机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制冷剂的_________能;高温制冷剂流经水箱中的铜管给水加热,冷却后变成液体,说明制冷剂被_________(填“汽化”或“液化”)水箱中的水是通过_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加热.
答案:内;液化;热传递.
三、实验、探究题(地28题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25.(8分)(2013•湘潭)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长方体小木块各个侧面光滑程度相同,长木板一面为较光滑的木板面,另一面是粗糙的布面;
(1)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当小木块静止时,小木块受到测力计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_________(填“非平衡力”或“平衡力”);
(2)选择四种不同的接触面,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依次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将每次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实验序号木板与木板的木板与木板的接触面压力测力计
示数
1 木板正面与木板面 2.5N 1.2N
2 木板正面与木板面 5.0N 2.4N
3 木板正面与木板面
7.5N 3.6N
4 木板侧面与木板面 2.5N
1.2N
5 木板侧面与布面 2.5N 2.0N
6 木板正面与布面 2.5N 2.0N
(3)由实验1、4或5、6可知,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4)由实验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知,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_;
(5)实验1、2、3控制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不变,研究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成_________比.
答案:(1)平衡力;(3)无关;(4)1、6;大;(5)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压力;正.
26.(5分)(2013•湘潭)如图甲所示,两端开口且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下端套上橡皮膜;
(1)将玻璃管竖直缓慢的插入水中(图乙),橡皮膜距水面越深,发现橡皮膜向上凸起幅度越大,说明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_________;
(2)当橡皮膜距水面深度为h时,固定竖直插入的玻璃管,然后缓慢地向管内注入水(图丙),当管内水柱深度小于h时,橡皮膜总是向上凸起,说明烧杯中的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力F杯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管内水柱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力F管;
(3)当管内水柱深度等于h时,橡皮膜的形状又变为与玻璃管口平齐,如图丁所示,说明F杯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管,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则F管=ρ×_________;在h深处水产生的压强p=ρ×_________.
答案:(1)大;(2)大于;(3)等于;S;gh.
27.(7分)(2013•湘潭)李明用天然磁石仿制图甲所示的勺状指南针﹣﹣司南.
(1)他用的材料是图乙所示的天然磁石,该磁石的D端为_________极.
(2)他用该磁石的D端磨成勺柄,打磨成勺状指南针(即“司南”),再用细线将其悬挂,如图丙所示,司南静止时,勺柄指向地球的_________.
(3)将该司南悬挂在电磁铁正上方,闭合开关S,司南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丁所示,则电源左端是_________极.将电磁铁水平放置在不同方向,司南静止后的指向总与电磁铁摆放方向平行,说明司南处的地磁场
_________(填“远强于”、“远弱于”)电磁铁的磁场.
(4)将该司南放在青铜盘上,当司南静止后,总不能指南北,这主要是因为司南受到的_________(填“重力”、“摩擦力”或“弹力”)影响太大.
(5)为增强司南的磁性,可用图丁所示装置,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均填字母序号),来增加电磁铁对司南磁化的效果.
A.改变电源的正负极B.让司南垂直放置在螺线管中点的正上方
C.增加电源的电压D.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
答案:(1)S;(2)南极;(3)负;远弱于;(4)摩擦力;(5)C;D.
28.(8分)(2013•湘潭)如图甲是研究导电液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关系的实验装置,有机玻璃容器(该容器是绝缘体)内壁的两端安装了铜片M、N,容器内注入了适量的导电液体,电源电压保持12V不变;
(1)请将图甲中电流表(量程0.6A)连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_(填“最左端”“最右端”或“正中间”);
(2)测出导电液体的横截面积S,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表示数,算出电阻R,断开开关,继续向容器注入导电液体,改变导电液体的横截面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表中的数据,图乙是某次电表的示数,则导电液体的电阻为_________Ω;
实验次数 1 2 3 4
横截面积S/cm210 20 3
40
电阻R/Ω10 5 3.
3 2. 5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导电液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_________;若导电液体的横截面积变为前一次的2倍,则其电阻大小变为前一次的_________;
(4)李明改用一段可拉伸的乳胶管(是绝缘体),将乳胶管灌满导电液体,两端用金属塞堵住管口,若均匀拉伸乳胶管,使其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此时导电液体的电阻_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原来的2倍,这是由于李明实验时没有控制导电液体的_________不变.
答案:(1)4;4.4×105;
(2)电热水壶中的水吸收了2.1×105J的热量.
四、综合题(共3小题,共22分)
29.(5分)(2013•湘潭)一个标有“220V 880W”的电热水壶,正常工作500s,让质量为1kg的水温升高50℃,则在这一过程中:
(1)通过电热壶的电流为_________A,电流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J;
(2)电热水壶中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解析:(1)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功率P=880W,电压U=220V,
由P=UI可得,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
I===4A,
电流产生的热量:
Q=W=Pt=880W×500s=4.4×105J;
(2)电热水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1kg×50℃=2.1×105J.
答:(1)4;4.4×105;
(2)电热水壶中的水吸收了2.1×105J的热量。

30.(9分)(2013•湘潭)图甲是某电子称的原理图,是质量表(电阻忽略不计),秤盘与压杆质量均忽略
不计,电源电压10V,R0=150Ω,当电路中的电流大于50mA时,气电保护开关S自动断开,图乙所示是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随所受压力F变化图象;
(1)图中质量表应该用_________(填“电流”“电压”或“电能”)表改装;
(2)称量时,质量越大,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_________,R的阻值越_________;
(3)该电子称能称量的最大质量为多少?
(4)在该电子称的称量范围内,电源的最大功率为多少?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质量表m串联在电路中,是由电流表改装的;
(2)称量时,质量越大,物体的重力越大,由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可知,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由图乙可知R的阻值越小;
(3)当电路中的电流为50mA时该电子秤能称量的质量最大,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20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
R=R总﹣R0=200Ω﹣150Ω=50Ω,
由图象可知,R=50Ω时,受到的压力为500N,
由G=mg可得,该电子秤能称量的最大质量:
m===50kg;
(4)当最大电流I=50mA=0.05A时,电源总功率为最大,则
P=UI=10V×0.05A=0.5W.
答:(1)电流;
(2)大;小;
(3)该电子称能称量的最大质量为50kg;
(4)在该电子称的称量范围内,电源的最大功率为0.5W.
31.(8分)(2013•湘潭)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圆柱形物体A,将其放置于空烧杯中,然后逐渐向杯中倒水,整个过程中保持物体A的位置不动,如图甲所示,依次测出烧杯中的深度h和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物体A重_________N;
(2)当烧杯内水深为15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
(3)水恰好完全浸没物体A时,烧杯中水的深度为_________cm;物体A的高度为_________cm;(4)物体A的密度为多大?
解析:(1)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G=F=25N;
(2)当烧杯内水深为15cm时,纵坐标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
(3)由图象CD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为不再改变,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水的深度为25cm,则物体的高度为25cm﹣5cm=20cm;
(4)F浮=G﹣F拉=25N﹣5N=20N,
由F浮=ρgV排得,
V排=V物===2×10﹣3m3,
m物===2.5kg,
ρ物===1.25×103kg/m3.
故答案为:(1)25;(2)15;(3)25;20;(4)物体A的密度为1.25×103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