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房山初三上期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山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终结性检测试卷
初三语文(120分)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第Ⅰ卷(共70分)
一、基础·运用。
(共24分)
㈠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每小题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共4分)
每一个文字就像一朵花,但它只会在你最美的心情里()芬芳。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
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改变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
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颓废着落入天堂。
每朵谢落的花,都如静谧的脸庞,()而舒展。
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
人把心隐藏在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寂寞忍受凋零。
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
也或者只是一迹墨痕。
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括号处填写词语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氛fèn 摇晃安详
B. 氛fēn 摇曳安详
C.氛fèn 摇曳安静
D. 氛fēn 摇晃安静
(2)对文中划线句的修改和为文段横线处续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修改病句: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娇艳或者黯淡。
续写句子:文字在最美的心情里绽放
B.修改病句: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黯淡或者娇艳。
续写句子:花在最美的心情里绽放
C.修改病句: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黯淡或者娇艳。
续写句子:花在最美的心情里绽放
D.修改病句:心情轻盈或者沉重,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
续写句子:文字在最美的心情里绽放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汉字书写讲究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如“火”字正确的笔顺是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围”字的正确笔顺是先写外面的“囗”,再写里面的“韦”。
B.“心旷神怡”四个字按造字方法分,“心”应该单独分为一类。
“悬梁刺骨”的书写完全正确。
C.如果把“绿树成荫,微风轻抚,彩蝶曼舞,百草丰茂,薄雾浓云、毛遂自荐”六个词语按结构分类,“薄雾浓云”应当单独归为一类。
D.“狐假虎威”“精卫填海”“温故知新”“刻舟求剑”四个成语按出处分类,“狐假虎威”应单独归为一类。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更大影
响。
①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微米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所以,PM2.5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③虽然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均能降低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颗粒物,更为细小的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
④当颗粒物的直径和可见光的波长接近的时候,颗粒物对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强。
⑤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颗粒物,但是颗粒物却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使蓝天消失,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种天气就是灰霾天。
A.②⑤③④①B.③⑤④①②C.④⑤③①②D.⑤③④①②
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绵长平静的特点,同时又使表意凝练,音韵和谐。
B.“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镶嵌”一词很有表现力,让人觉得老王是门框的一部分,逼真地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特点。
C.“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柱头上雕刻的狮子神态逼真。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5.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老李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张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
”
B.小李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多多指教。
”
C.王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此次夺冠,为班级增了光,你真是我的高足呀!”
D.小兰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她心仪已久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主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
6.爸爸的一位学者朋友通过网络传给他几幅画,爸爸想根据这几幅画回赠那位学者朋友一副对联,请你帮助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上联:岁寒三友松柏鹤
B. 上联:学富五车诗书画
下联:光映八方日月星下联:岁寒三友松竹梅
C.上联:岁寒三友诗书画
D. 上联:学富五车诗书画
下联:同窗数载松柏鹤下联:光映八方日月星
㈡填空(共10分)
7.古诗文默写(4分)
(1)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4)《过零丁洋》一诗中,彰显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的两句是:,。
8.名著阅读(3分)
①(填写成语)来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情节,该情节讲述了刘备为了得到人才,不辞辛苦,三次来到②(地名)拜见诸葛亮,终于感动了诸葛亮,求得他出山辅佐。
刘备的这种做法,被后人所称颂,充分体现了他③的优秀品质。
9.下面是莫言通过媒体对马尔克斯的离世做出的回应,请按要求填空。
(3分)
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我本来有过一次与他见面的机会,但因他生病错过了。
感谢这个天才的头脑,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小说,他也发明了让自己永生的方式。
上述文字流露出三种情感:①、②、③。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师说》,完成10——12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耻: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翻译: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翻译:
12.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师说》原文,说说下面的材料对你理解《师说》、了解作者有哪些方面的帮助。
(4分)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
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注释:①不事师:不尊奉老师。
②辄:就。
③犯:冒着。
④抗颜:犹言正色,意思是态度严正不屈。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最完美的礼物》,完成第13—15题。
(共15分)
最完美的礼物
①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四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分
骑五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②几天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
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五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③“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④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
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
昏暗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⑤“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
大家开始寻找。
半个
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行李。
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
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
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
”“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⑥“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
吻厉声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
”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
”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
⑦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
轮到大刘了,
他地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⑧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
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
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
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
“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⑨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
【A】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的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水,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
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⑩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
大刘回头朝郭教授
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过水了。
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大刘跑过去扶住他。
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B】就晕倒在大刘的怀里。
⑾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
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
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⑿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
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让大家喝一口水。
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
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⒀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⒁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唯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⒂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验,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有删改)
13.本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结局出乎意料。
请你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在【A】【B】两处分别对郭教授进行不超过30字的描写,达到情节前后呼应,上下文前后连贯的效果。
(4分)
答:【A】答题纸14题处排30个方格
【B】答题纸14题处排30个方格
14.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⑦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
(4分)
(1)“轮到大刘了,他地喝了两大口水……”
理由:
(2)“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
囊。
理由:
15.选文的题目是《最完美的礼物》,如果删去选文最后一段,你认为选文应该拟定的题目是什么,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并解说理由。
(7分)
A.水囊里的水 B.希望的力量 C.走出沙漠 D.水囊里的黄沙
答:选定的文题:
理由:(答题纸上16题第二问处排150个方格)
(二)阅读《老北京的中秋节》,完成第16——18题。
(13分)
老北京的中秋节
①农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称中秋节。
中秋节的名称有许多,比如八月节、月夕、月节、秋节、八月会、女儿节、丰收节、兔儿爷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等。
【甲】八月十五为仲秋之中,秋季之中,故也称仲秋节。
【乙】秋月是瓜果丰收之际,北京人有以瓜果供月和馈赠亲友的习俗,所以中秋又称果子节。
【丙】
②旧时老北京人过中秋有许多说法和讲究。
【A】“团圆”是中秋节的主要民俗信仰,几乎贯穿于各项民俗活动中,所以中秋还称团圆节。
【B】吃月饼、庆团圆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
不过中秋节这天结了婚的女人只能在婆家过节,十六日才能回娘家团圆,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之说。
八月十五日中午时,北方有糊窗户的习俗,中秋过后天气渐凉,据说中秋午时糊窗户,能把“老爷儿”(太阳光)糊在屋里,一冬不冷。
中秋祭月、拜月要插红色鸡冠子花和带枝的毛豆,因鸡冠花象征月亮里的婆娑树,而兔子最爱吃的是毛豆。
中秋节北京人有买兔儿爷,请“神只”①的习俗,拜月后留下一根扎“神只”的秫秸,压在炕席下,据说用来打尿床的孩子最管用。
③传说月宫中有永远也砍不断的桂树,因此北京人有中秋节赏桂、饮桂酒之俗。
北京人的拜月之俗多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家人团聚,月亮升起后,开始拜月,一般是徒手望空而拜。
④中秋节的习俗中也有禁忌,如在祭月摆供时不能放梨,因“梨”与“离”同音,此乃团圆节之大忌。
过去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
因月亮称太阴星君,男性属阳,则不拜月。
小男孩可以拜月,但不虔诚,只是玩月的一种游戏。
在中秋节的晚上许多家庭都要供月,先在庭院中摆放供桌,把自己种植的石榴、盆葡萄、夹竹桃、西番莲、仙人掌、霸王鞭等果木盆花放在供桌两侧,再将请来的“月亮马儿”立于供桌后,又把刻有蟾宫玉兔图案的大月饼(团圆饼)插在木架上,当作神位,放在供桌中间。
供品有各种月饼(“自来白”②除外)和鲜果,如苹果、柿子、葡萄、石榴、晚桃、九节藕和切成莲花瓣形的西瓜等(梨除外)。
其中柿子、苹果成对供,寓意“事事平安”;桃和石榴成对摆,意为“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枣和栗子则撒于苹果、柿子之间,取“早早平安”、“利市”之意。
供桌外层设香炉、蜡扦、花瓶,蜡扦上插红烛,下压敬神钱粮(黄钱、元宝、千张)。
花瓶内分别插上带枝的毛豆和红色鸡冠花。
一般家庭供月时,由家中的女长辈(女家长)主祭,先向神位(月亮)上香,三叩首,然后全家女成员按辈分,再行三叩首礼。
⑤老北京中秋节的讲究和习俗还有很多,这些讲究、习俗虽然形式多样,但其内涵都在传达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幸福美满生活的祝愿、追求和向往。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①神只:神只即神祇,指的是天神与地神。
②自来白:月饼的一种,与“自来红”月饼做法基本一致,由于用凉水和面月饼的面皮为白色,因此得名“自来白”。
16.选文围绕“老北京的中秋节”首先简单介绍了中秋节的名称及其由来;接着具体说明
了;然后简单介绍了;最后详尽说明了。
(3分)
17.选文第②段中的句(从【A】【B】中选)应该放到第①段中处(从【甲】【乙】【丙】中选),理由
是
(4分)
18.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对老北京中秋节的说明,谈谈你认为现代人应如何处理现代生活与传统节日之间的关系。
(6分)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电中秋节期间,北京等城市的多个公园内欢歌笑语,周边居民相约来此吃月饼,赏歌舞,听故事,月下欢歌一片。
逢此佳节的小假期,一些人走亲访友,共同追忆往昔岁月。
北京“拜兔儿爷”的中秋祭月习俗也重新回归大众,市民自发将数十个乃至数百个大小各异的“兔儿爷”搭成一座塔墙,小孩子们对着“兔儿爷”拜上一拜。
老北京传统工艺“鬃人白”传人白霖说,兔儿爷是老北京的吉祥物,也是老北京城的保护神,从明代时起老北京人就有自家请兔爷、给亲朋送兔爷的习俗,就是请平安、送吉祥。
(有删改)
【材料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很多在外乡打拼的人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身处异地而仰望同一
轮明月。
一些网友过起了通过网络记录幸福、寄托祝福的“E中秋”节日。
有的选择在网络论坛和微博上互诉“想家的心情”;有的自己制作或转发精美的FLASH祝福图片或贺卡,向互联网另一端的亲朋好友送去祝福;还有人通过电子购物,快递节日礼物。
(选自中秋晚会主持人台词)
【材料三】
尽管国内主流媒体很少宣扬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西方节日,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百姓们热热闹闹过洋节的心情。
现如今国人流行过洋节,不仅仅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西方大节在赶时髦,就连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这类根本没几个中国人说得出来由的西洋节日,大家也照过不误。
这样的情况不免让人纳闷:西方的节日,咋就那么受宠?自己国家的节日啥时失宠的?丢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是忘
本。
(来自网友淡淡蔷薇的博客)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9——21题(共8分)
读书关乎心灵
胡晓红
近日见三五好友在网上发表读书照片,并附几句评价。
对此我最初只匆匆一扫,觉得朋友很勤奋,工作之余仍能把一些时间腾给读书,心中颇为赞赏。
但是再关注他们读的书,发现其中成功学著作、名人自传、励志书籍居多,赞赏之意便少了几分。
成功学著作风靡,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自从它们诞生后,便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
但就如我们所看到的,读过励志书的人,并未在阅读之后精神焕发,然后志存高远、囊萤映雪、夜以继日。
因为这些书讲述的,只是一个个他人成功的模式化故事,能起的作用大抵是暂时刺激一下阅读者的神经。
我从心底认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好书给人的馈赠往往也是思想和心灵上的。
真正能够起到励志作用的书并非成功学著作,也不以励志为直接目的,而是通过帮助读者一步步建设心灵,使读者自觉地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好书让人心生敬畏,并激励人不断地学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书不胜枚举。
真正的书中良品,能让读书人了解知识的精深,胸怀与精神的清朗,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博览群书的人,也仍自惭于自身的少知与浅薄。
好书使得读书人不敢妄自尊大,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把精力放在学习求索上。
读书人真正盼望的,是通过经年的努力与积累,让精神避免躁动和浅薄而接近澄澈。
同时,好书能培养人的心性,砥砺人的品格。
好书是作者废寝忘食的真诚创作,凝结了作者尽心体察的智慧以及经年的积累。
那些平实精到的表述,严谨克制的低回、深沉、宁静的思想更能打动人、影响人,润物于无声。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适用于形容它们对阅读者产生的
自然却深邃的影响。
好书往往是娓娓道来,并非套用统一的模式讲述类似的故事,因此每一次阅读都会成为一次心灵之旅。
人最可悲的是没有主心骨,寻不到自己。
书籍在浸润心灵和感染精神后,最为重要的功劳是教人成为自己。
好书助读书人自省自知,也使他们的心境变得更为开阔,学会更加尊重他人和环境,更加尊重自己。
所谓成功的路径,并非励志书里说得那么单一,成功的真正定义,理应是在自身最喜欢的领域做出成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读书关乎心灵,读书渐少又渴望成功的当代人,更需要好书的感染和浸润。
心灵丰盈了,意念坚定了,励志的路才会真正好走。
(略有改动)
9.选文围绕好书的作用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请阅读选文,补全图表内容。
(2分)
好书让人心生敬畏,并激励人不断地学习
①
好书的作用好书助读书人自省自知,教人成为自己
②
20.作者认为好书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答:
21.作者认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真正能够起到励志作用的书并非成功学著作”,结合你读过的某一本好书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作者观点的认识。
(4分)
答:
第Ⅱ卷作文(共50分)
四、作文(50分)
22.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分)
周一早晨,身为三(1)班纪律委员的你,升国旗时迟到了,班级因此被扣掉了纪律分数,请你写一段面对全班同学道歉的话。
要求:写明道歉的内容,表达道歉的心意,语言准确得体,不超过200字。
(此处排200个方格)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40分)
题目一:阅读带给我们快乐,阅读伴随我们成长。
阅读书籍,从名家作品中学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自我,从欢笑和泪水中读出自己的欣喜与悲伤;阅读父母,在生活细微处感悟亲情的无私与博大;阅
读青春,在菁菁校园里回忆师生的真情与感动;阅读自然,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叹世界的奇妙与生命的永恒……
请以“阅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格言以其语言凝练、富有哲理的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请从下面三则格言中任选一条,提取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2)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萨克雷
(3)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
泰
房山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终结性检测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120分)
2015.1
一、基础·运用。
(共24分)
㈠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每小题2分)
1.(1)B (2)D
2. C
3. D
4. c
5.B
6.B
㈡填空(共10分)
8.答案:(1)归雁入胡天(2)伤心秦汉经行处(3)白露未晞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评分:本题共4分。
(1)—(3)句每句1分,(4)1分。
添字、漏字、写错字均不得分。
9.答案:①三顾茅庐②卧龙岗(南阳郡)③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或为人谦和或尊重人才等)
评分:本题3分。
每空1分。
10.答案示例:崇敬(赞美)、遗憾、感激
评分:本题3分,(每空1分)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10分。
11.答案:
⑴受:通“授”,传授。
(2)耻:以……为耻。
本题共2分。
每空1分。
12.答案:
(1)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
(2)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评分:本题4分。
基本意思答对,(1)“句读”“不”译出,句子顺序正确给2分;(2)“卑”“盛”、“谀”都译对给2分。
13.答案:补充了韩愈做《师说》的社会背景(社会原因)是“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解释了
当时形成“耻学于师”社会风气的原因——孟子的一句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造成人们耻笑老师;
了解了作者韩愈接受李蟠做自己学生需要非凡的勇气和刚正不屈的精神(了解了李蟠“从师”需要非凡的勇气);理解了作者韩愈接受一个学生还要做一篇文章赠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