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件

3.最后一段是本文的结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 点明了文章中心,抒发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赞美牧羊人的 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同时与开头段首尾呼应,提升了文章的格调和 境界,使得全文结构严谨。
常见的记叙、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内容
时间顺序就是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 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 、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 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时间顺序主要有:凌晨、破 晓、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半夜、午夜。
5.你的外国朋友杰克所居住的小区疫 情较为严重,请你根据下面的漫画内容并 结合相关防护知识,告诉杰克如何做好个 人防护。
杰克,你好!为了让病毒远离你,你要多开窗透气,保持室内通风; 外出的时候记得戴口罩;同时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无论是回家后, 还是咳嗽或打喷嚏后,都要立即洗手。这样才能预防病毒感染。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 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 的好人。 ②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 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 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 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 旁
3.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雷锋报告会,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思想。(删去“使”)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积极探究、独立思考、互相合作。 (在“我们”后加上“应”)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 多安全措施。(删去“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诗意:
状元成才路
举目四望竟没有一个相识的人,我 状元成才路
只好放声歌唱来怀念古代的隐士。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细细体会诗歌,回答问题:
1.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首联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 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 种不可名状的孤寂无状元依成才路 之感涌上心头,使 之无法平静下状元来成才路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和苦闷,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做铺垫。
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 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 “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
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描 写草木丰茂,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
本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结合,俯 仰结合,虚实结合。
主旨概括
这首诗通过描写 诗人登临黄鹤楼的见 闻和感受,抒发了吊 古伤今之感,抒写了 诗人思念家乡的愁思。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尾联运用典故有何表达作用?
借伯夷与叔齐的典故,表 明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的 好友,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
状元成才路
体现了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 状元成才路
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根据诗意背诵诗句。
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东皋薄暮望, 徘徊不定不知该去何方。 徙倚欲何依。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树树皆秋色,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山山唯落晖。
课文讲解
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只剩下,仅留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离开,离去。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意:
状元成才路
飘飘荡荡的样子。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Lesson 13精品课件

例句:你的家在哪里? 它在公园附近。 Where is your home? It’s near the park.
3. I can show you. 我可以给你指路。
(1)句中的can是情态动词,意思是“能;会; 可以”,没有人称和数量的变化,后面接动词原形。
例句:他会踢足球。 He can play football.
Look, this is my school!
school
classroom
library
playground
Play roles
Your classroom is great.
Look, this is my classroom!
Your library is great.
Look, this is my library!
3. I can show you. 我可以给你指路。 (2)① show可以作动词,意为 “出示;给……看”。
常用短语:show sth. to sb./show sb. sth. 给某人看某物
例句:请把你的书给我看看。 Please show your book to me. =Please show me your book.
Where is your playground?
Hale Waihona Puke I can show you.
My school
Where is your library?
I can show you.
学法指导 鉴于本课词汇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可以引导学生听、看、读、想、说来逐步引 导,学生学会表达各实物名称,发展学生的 语言思维和运用能力。同时,多表扬、勤鼓 励,使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积极性, 在知识上均有所提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桥课件(14张PPT)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 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惶恐”“疯了似 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 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 们获得生命希望的“靠山”。
本文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 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 不朽的桥梁的故事,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 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洪”比作“受惊的野马”,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洪一泻而不可收的景象。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惶恐 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 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洪水的疯狂,形势的危急。
语段分析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 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3. 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读一读。再联系 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 作用。
通过对这些周围环境的描写,更好地衬托出老支 书在危难之际临危不乱、先人后己、心系群众、不徇 私情的高尚品德。
4. 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有意设置了一个悬念,写老支书独独将一个小伙子从队 伍揪出来,但只剩他们二人时,老支书却又把小伙子推上了桥, 可惜二人都被洪水吞没了。最后写老.太太前来祭奠二人,点明二 人中一个是丈夫,一个是儿子,让读者豁然开朗:本来老支书和 小伙子是父子关系。结局既让人感到意料之外,但仔细回味,却 又在情理之中,通过这样的安排,到达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制造 出很强的画面感,令人记忆深刻。
课外拓展
想一想,说一说 当危险来临时, 老支书舍生忘死,把生的机会留
本文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 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 不朽的桥梁的故事,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 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洪”比作“受惊的野马”,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洪一泻而不可收的景象。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惶恐 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 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洪水的疯狂,形势的危急。
语段分析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 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3. 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读一读。再联系 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 作用。
通过对这些周围环境的描写,更好地衬托出老支 书在危难之际临危不乱、先人后己、心系群众、不徇 私情的高尚品德。
4. 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有意设置了一个悬念,写老支书独独将一个小伙子从队 伍揪出来,但只剩他们二人时,老支书却又把小伙子推上了桥, 可惜二人都被洪水吞没了。最后写老.太太前来祭奠二人,点明二 人中一个是丈夫,一个是儿子,让读者豁然开朗:本来老支书和 小伙子是父子关系。结局既让人感到意料之外,但仔细回味,却 又在情理之中,通过这样的安排,到达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制造 出很强的画面感,令人记忆深刻。
课外拓展
想一想,说一说 当危险来临时, 老支书舍生忘死,把生的机会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教学课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帆远渡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
乘工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会,一定,必然。
云帆:高高的帆。
济:渡。
精读细研
反复朗读诗歌,逐句分析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两大典故: 商朝末年的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垂钓。伊尹受命于商汤
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 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象两位先贤那样,
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的事业。
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能有的 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仍抱有希望。
“金樽”“玉盘”“斗十千”“直万钱”写出了 什么?这两句话描绘了什么场景?
“金樽”“玉盘”写出了器皿贵重 ; “斗十千”“直万钱”写酒馔(酒席)佳美,极言宴 饮的丰富、奢华。
精读细研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诗歌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 后句用《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 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的典故。可见“巧铸灵 运”之妙。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
诗人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可怖的 景象。开元十八年,诗人抱着“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 剑乎”的自信,“西入秦海,一观国风”,可是得到的却是 “冷落金张馆,苦雨终南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表达了事与愿违的痛苦、失望。
精读细研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精读细研
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55张PPT)

征蓬.(péng) 仍怜.(lián) 没.马蹄(mò)
燕.然(yān) 贾.亭西(jiǎ ) 白沙堤.(ddīī)
2.作者链接 王维(701-761),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 朝著名诗人、画家,字 摩诘,号摩诘居士。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 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 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 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 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 有《王右丞集》。
3.整体感知 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交流点拨】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以典属国 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有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又 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 又直;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在萧关巧遇巡逻侦 察的骑兵,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山前线。
四、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1.收集描写黄鹤楼的诗。 【交流】
黄鹤楼 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2.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交流】湖北: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 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诗歌,圈点课文生字词。
东皋.(gāo) 采薇.(wēi)
徙.倚(xǐ ) 崔颢.(hào )
驱犊.(dú) 萋.萋(qī)
2.作者链接 王绩(约 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唐代诗人。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酒经》《酒谱》,注有《老》《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 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 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 《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 诗在上头”的赞叹。
第13课《桥》课件(共21张PPT)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 木桥。
《桥》中的“矛盾冲突”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练笔:选择一处,书写老支书一“揪”一“推”时内心的独白。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此时此刻他想: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电光火石之间,他想:
走出《桥》,走进生活—— 依然会遇到那位“老汉”, 自然灾害来临时,新冠疫情袭来时, 平凡总能与伟大相逢! 我们会看到普通却神圣的灵魂, 那是“人”应有的模样!
2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知识点归纳: 桥梁的基本概念:文章介绍了桥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桥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 展和演变。 不同类型的桥梁:文章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桥梁,如石拱桥、木桥、铁索桥、悬索 桥等,以及这些桥梁的特点和优缺点。 桥梁的特点和作用:文章介绍了不同类型和结构的桥梁的特点和作用,如跨度、强度 、稳定性等,以及这些特点对桥梁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寿命的影响。 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文章强调了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如跨度更大、结构更 轻、材料更环保等,以及这些变化对桥梁设计和施工的影响。
写好提示语
看起来有助于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 树立人物形象
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
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 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情节
通常由若干具体 事件组成,小说的 “矛盾冲突”是形成 情节的基础,也是情 节发展的推动力。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 木桥。
《桥》中的“矛盾冲突”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练笔:选择一处,书写老支书一“揪”一“推”时内心的独白。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此时此刻他想: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电光火石之间,他想:
走出《桥》,走进生活—— 依然会遇到那位“老汉”, 自然灾害来临时,新冠疫情袭来时, 平凡总能与伟大相逢! 我们会看到普通却神圣的灵魂, 那是“人”应有的模样!
2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知识点归纳: 桥梁的基本概念:文章介绍了桥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桥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 展和演变。 不同类型的桥梁:文章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桥梁,如石拱桥、木桥、铁索桥、悬索 桥等,以及这些桥梁的特点和优缺点。 桥梁的特点和作用:文章介绍了不同类型和结构的桥梁的特点和作用,如跨度、强度 、稳定性等,以及这些特点对桥梁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寿命的影响。 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文章强调了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如跨度更大、结构更 轻、材料更环保等,以及这些变化对桥梁设计和施工的影响。
写好提示语
看起来有助于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 树立人物形象
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
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 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情节
通常由若干具体 事件组成,小说的 “矛盾冲突”是形成 情节的基础,也是情 节发展的推动力。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人称“你”“你们”,有呼告意味,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表现了演讲者毫
无畏惧,直面敌人,勇敢向敌人发起攻击。
研读课文
使用副词,增强语气
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 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在分析时加入“其实”作为副词 来修饰是表示情态,表达一种 肯定的观点,演讲者从特务打 扰会场的行为看出他们内心的 恐慌,进而揭露他们的本质。
研读课文
使用修辞,增强语气
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 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 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 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 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几个“无耻”的反复一个比一个 语气强,从斥责到控诉,情感才 能够从愤怒发展到仇恨,使演讲 者以及听众的情绪达到高潮。
研读课文
转换人称,旗帜鲜明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这篇演讲词的演讲语境、演讲 对象、演讲目的和演讲特点,填好“演讲基本信息 表”。
演讲词
语境
对象
《最后一 次讲演》
目的
特点
演讲语境:演讲时的社会环境,包括历史背景、现实背景等。 演讲对象:演讲时的听众对象。 演讲特点:指演讲语言的特点。
演讲词
语境
对象
目的
特点
《最后一次 讲演》
李公朴被 国民党暗杀, 举行追悼会
特务、 民众
颂扬李公朴的 献身精神,号召 广大人民与反动 派做坚决斗争
激动、悲愤
整体感知
2.阅读课文,通过勾画关键句,圈画关联词等方式, 每人在课堂练习本上画出一篇课文的思路图;任务 完成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讨论,修改完善该篇课 文的思路图;最后,请一位同学来分享这篇课文的 行文思路。
课堂导入
学习目标
语言目标 通过品析语言,掌握演讲词的特点。 思维目标 明确作者的演讲思路,画出演讲者演讲的思维导
无畏惧,直面敌人,勇敢向敌人发起攻击。
研读课文
使用副词,增强语气
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 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在分析时加入“其实”作为副词 来修饰是表示情态,表达一种 肯定的观点,演讲者从特务打 扰会场的行为看出他们内心的 恐慌,进而揭露他们的本质。
研读课文
使用修辞,增强语气
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 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 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 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 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几个“无耻”的反复一个比一个 语气强,从斥责到控诉,情感才 能够从愤怒发展到仇恨,使演讲 者以及听众的情绪达到高潮。
研读课文
转换人称,旗帜鲜明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这篇演讲词的演讲语境、演讲 对象、演讲目的和演讲特点,填好“演讲基本信息 表”。
演讲词
语境
对象
《最后一 次讲演》
目的
特点
演讲语境:演讲时的社会环境,包括历史背景、现实背景等。 演讲对象:演讲时的听众对象。 演讲特点:指演讲语言的特点。
演讲词
语境
对象
目的
特点
《最后一次 讲演》
李公朴被 国民党暗杀, 举行追悼会
特务、 民众
颂扬李公朴的 献身精神,号召 广大人民与反动 派做坚决斗争
激动、悲愤
整体感知
2.阅读课文,通过勾画关键句,圈画关联词等方式, 每人在课堂练习本上画出一篇课文的思路图;任务 完成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讨论,修改完善该篇课 文的思路图;最后,请一位同学来分享这篇课文的 行文思路。
课堂导入
学习目标
语言目标 通过品析语言,掌握演讲词的特点。 思维目标 明确作者的演讲思路,画出演讲者演讲的思维导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课件__国防建设

你知道我军尖端 武器的开发研制取得 了哪些重大成就?
导弹起飞
潜艇水下发射导弹
导弹驱逐舰发射导弹 战斗机发射导弹
导弹核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27日)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地对地中程导弹发射成功 (1967年5月26日)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
问题讨论
歼20隐形飞机试飞。
年轻的空军编队飞行
60年代仿制的歼—6型战斗机
迅速壮大起来的空军部队
装甲兵部队整装待发
高射炮兵部队
工程兵部队利用地面爆炸物打击低空目标
二、科技强军
1.科技强军的战略
2.第二炮兵的建立 3.精兵之路 4.尖端武器的研制
为什么要确定 科技强军的战略?
抗美援朝中某部机枪连坚守高地
毛泽东为海、空军的题词
新成立的人民海军舰艇部队
“长治” 号
(原国民党海军旗舰)
毛泽东视察南昌舰
自行研制的中型水面舰艇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新型舰队群海 上编队
中国海军编队海上航行
中国海军医院船“和平方舟”号
中国海军导弹艇海上演练
中国潜艇停泊在港口
中国新型潜艇
中国正在建造的航母
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发射远程反舰 导弹
第二炮兵部队是一 支什么样的部队?
第二炮 兵部队是以 地地战略导 弹为主要装 备,担负战 略核反击任 务的军种。
第 二 炮 兵 的 组 建
导弹部队的建立
导弹部队的建立
时间:1966年 名称:战略导弹部队(简称二炮)
任务: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规模: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 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具有 较强的战斗力。
部编五上语文《13 少年中国说(节选)》课件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
(重点)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难点)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我会认
xiè
倾
tāi
初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lín
爪
huáng
恐
lǚ
行
zāi
美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 年。
课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课文用了“红日初升”“河出伏流”“潜
龙腾渊”“乳虎啸谷”“鹰隼试翼”“奇花初 胎”“干将发硎”“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八 种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这是课后第2题哦!
13 少年中国说(用节选四)字句的韵文热烈赞颂我少年中国、中国 少年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译文:
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我国家就 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 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 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
(重点)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难点)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我会认
xiè
倾
tāi
初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lín
爪
huáng
恐
lǚ
行
zāi
美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 年。
课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课文用了“红日初升”“河出伏流”“潜
龙腾渊”“乳虎啸谷”“鹰隼试翼”“奇花初 胎”“干将发硎”“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八 种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这是课后第2题哦!
13 少年中国说(用节选四)字句的韵文热烈赞颂我少年中国、中国 少年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译文:
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我国家就 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 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 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六年级上语文第十三课 ppt课件

ppt课件
6
• 璀璨:形容光彩鲜明耀眼。 • 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可以亲近。 • 枯竭:用尽,断绝。 • 目睹:亲眼看到。
ppt课件
7
小组讨论:
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 容? 一、(1-2)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
二、(3-4)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 有限。
三、(5-7)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
ppt课件
11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不可再生)
水资源、森林资 源、生物资源、
(可以再生)
大气资源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1、列数字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米的星
球。
2、作比较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
的。
3、分类别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
③但是,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 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万 千米的星球。
这句话运用了作假设的说明方法。
④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 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 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⑤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就拿矿物资源来说,它并不是上帝的恩
这篇课文用了举例子,列 数字,打比方,作假设等
随意毁坏森林资 源,影响了再生资源 的再生。ppt课件
不顾后果地滥用 化学品,造成了一系 列生态灾难。 15
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约损失 2100万公顷。
森林:每分钟消失21公顷,每年消失约 1100万公顷。
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 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
污水: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 每年污水排放量约为4500亿吨。
13 精卫填海 课件(共20张PPT)

精卫填海
炎帝dì/之s/少hào女,名y曰uē/女娃。女娃/游
nì
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
yīn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思考问题:
1.女娃为什么会变成精卫?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了,再也没有回来, 因此化作精卫鸟。
2.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她不甘于被大海淹死的命运,精魂化鸟, 誓要将大海填平,同时也是替人们除害造福, 不让东海继续为患。
3.精卫是怎么填海的?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常常叼着西山上的树 枝和石块,来填塞东海。
5.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满吗?
示例:不能,虽然精卫填海的精神可嘉,但神话 反映的是上古先民美好的愿望,因为他们无法战胜自 然、解释自然,所以将愿望付诸神话中,这是神话的 本质。精卫填海的最后结局只是精卫鸟衔西山木石以 填东海,没有点明它填平了大海。
4.精卫是一只怎样的鸟儿?你从精卫身上学 到了什么?
精卫是一只不怕困难、有着坚强意志、敢于和 困难斗争到底的坚韧与执着的鸟儿。
我们要学习精卫身上那种毫无畏惧、勇往直前、 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
指导背诵
让我们按提示背诵课文吧。
炎帝 之少女 ,名曰 女娃 。女娃 游于东海 ,溺 而不返 ,故为 精卫 , 常衔 西山之木石 ,以 堙于东海 。
在
溺水
因此
原 文: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 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变成了精卫 鸟。
体现了精卫坚持不懈的精神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经常。
填塞(sè)
用东海的浩瀚与精卫的渺 小形成对比,突出了精卫勇敢、 坚定、持之以恒的精神。
13《少年中国说》(课件)

根据理解交流圈画事物有什么共同的 新生事物
特点?
代表希望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作者简介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 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 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
12 少年中国说
议论、论述
学认字
一泻汪洋 鳞爪飞扬 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 奇花初胎 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 地履其黄 美哉 壮哉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不添字,不落字,读流利并 根据自己的理解按一定的节奏去读。 思考:哪一部分光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数学家华罗庚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作业:
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 物故事,做一份手抄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品析文章
默读:借助注释逐句理解文意, 勾画出赞美少年中国的事物。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顶天立地 历史悠久 土地辽阔
前途无量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3精卫填海 课件(共26张PPT)

(√ )
年 级
②女娃 游于东海,溺而 不返,故为 精卫,常衔 西山之木
卫 填 海
语 文
石,以 堙于东海。
()
上
册
精卫填海
2
0
2
3 年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精 卫
四 年 级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
填 海
语 文 上
堙于东海。
册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
0
2
3 年
(古)少女:小女儿
卫 填 海
语
文
上
册
2
故为(wéi wèi)精卫
0
2
3
精
年
卫
四 年
填 海
级
语
文
上
册
2
0 2
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3 年 四 年 级 语
√ √ 炎帝之少(shào
shǎo)女,名曰(yuē
rì )女娃。女
精 卫
填
娃游于东海,溺(√nì ruò)而不返,故为(√wéi wèi)精卫, 海
精 卫
四 年 级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
填 海
语 文 上
堙于东海。
册
2 0
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 3
炎帝之少(shào shǎo)女,名曰(yuē rì )女娃。女 精
年 四
娃游于东海,溺(nì ruò)而不返,故为(wéi wèi)精卫,
年 级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文
上
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2
1
P
2 2 0
2
2 0
1 2 0
2
1 2
x
13
金属板两面面电荷分布:1与异号, 2与同号!
例:金属球A与金属球壳B 同心放置,已知球A半径为R0,带电为q; 金属壳B 内外半径分别为R1,R2,带电为Q。 求:球A和壳B的电量分布. 解:导体带电在表面,球A的电量只可能在球的表面。 壳B有两个表面,电量可能分布在内、外两个表面。 由于A、B同心放置,仍维持球对称。 电量在表面均匀分布。 球A均匀分布着电量q,相当于一个均匀带电的球面。 壳B上电量的分布:由高斯定理和电量守恒定律确定。 在B内紧贴内表面作高斯面S
12
R Q q l
例:无限大的带电平面的场中平行放置一无限大金属平 板求:金属板两面电荷面密度。
解:设金属板面电荷密度为1和2 如图可视为三个无限大的带电平面 由对称性和电量守恒 1 2 导体体内任一点P 场强为零 1 2 0 2 0 2 0 2 0
2
§1 导体的静电平衡
1.导体的静电平衡
静电感应:
在静电场力作用下,导体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作宏观定向运动,使电荷产生重新分布的现象。 1.1 静电平衡 (electrostatic equilibrium) 导体内部和表面无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 —— 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1.2 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 E内 0
+ -
-q -
空腔导体未接地
q - + ·
[ Eq + Eq]内表面以外空间 = 0
当腔内 q 位置移动时 , q( 感应电荷 ) 将自动调整,保证上述关系成立。 腔内带电体位置的移动,不影响腔 外电场,但q大小变化时,将影响腔 外电场。 接地空腔导体可使腔内带电体的变化 (大小、位置)对腔外电场没有影响 接地空腔导体可使腔内、腔外互不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同效果
边缘出现电荷分布,称极 化电荷或称束缚电荷 pi 0
V
E0
电介质:绝缘体,无自由电荷。
1.电介质的微观图象 有极分子(polar molecules) 无极分子(nonpolar molecules)
+
– + – p ql
+–
下图是一些无极分子(氦、甲烷)和有极分子(氯化氢、水)的示意图
23
有极分子
无极分子
无外场时:
V
pi 0
2. 电介质的极化
高斯定理
B
Qq
A
R0
S E d S 0
R2 R 1
q
qi 0
i
QB内 q
QB外 Q q
S
电荷守恒定律
q
14
4. 空腔导体内外的静电场
1. 空腔导体内外的静电场 (1)腔内无带电体 内表面无电荷分布 腔内无电场 E腔内 0 或说,腔内电势处处相等。
-
Q
[EQ + Eq]外表面以内空间 = 0
当Q大小或位置改变时, q(感应电荷) 将自动调整, 保证上述关系成立。
如图,空腔(如球壳)内表面 电荷均匀分布 (q 在球心 ) , Q 的 变化,不会影响内表面电 荷分布。
腔外带电体的变化(大小、位置),不会影响腔内电场。
17
腔内带电体的变化(大小、位置),对腔外电场的影响。 +
7
2.3 孤立带电导体表面电荷分布 一般情况较复杂;孤立的带电导体,电荷分布的实验 定性:
在表面凸出的尖锐部分(曲率是正值且较大)电荷面密度较大, 在比较平坦部分(曲率较小)电荷面密度较小, 在表面凹进部分带电面密度最小。
孤立带电 导体球
尖端放电
C
8
金属尖端的强电场的应用一例
场离子显微镜(FIM) 原理: 样品制成针尖形状, 针尖与荧光膜之间加高压, 样品附近极强的电场使吸附在表面的 原子电离,氦离子沿电力线运动, 撞击荧光膜引起发光, 从而获得样品表面的图象。
电偶极子排列的有序程度反映了介质被极 化的程度,排列愈有序说明极化愈烈。 p i 定义: P lim i V
E0
– – – – – – – –
p 无外场时: i 0
第13章
§13.1 §13.2 §13.3 §13.4 §13.5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导体的静电平衡 电介质的极化 电极化强度 电位移矢量 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电容与电容器 静电场的能量
作业:练习册 选择题:1—10 填空题:1—10 计算题:1— 7
1
本章导读
仍然是静电场,场量仍然是: E、U
U R1 U R2 0
q R2
r
q
R1
q 1 1 两球的电势差仍为 U r U R 40 r R1
由结果可以看出,不管外球壳接地与否,两球的电势差恒保持不 变。当q为正值时,小球的电势高于球壳;当q为负值时,小球的电势 低于球壳。
22
§2 电介质极化
E d S E表 d S
dS
P
S
dS
S
S d S
E dS
En
E表
0
dS E表 d S 0 0
写作
Et
E
ˆ E表 n 0
ˆ : 外法线方向 n
表面电场一定沿表面法线方向, 否则在其切向分量作用下,电荷 将沿表面运动,与导体处于静电 平衡状态相矛盾。
讨论:静电场对导体和电介质的作用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论述的根据是静电场的基本规律和导体与电介质的电结构 特征。 qi 基本性质方程: E d S E dl 0 0 L S 导体 存在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conductor); 绝缘体 理论上认为一个自由移动的电荷也没有 也称 电介质(dielectric); 半导体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semiconductor)。
b
Ua Ub
a
dl
导体等势是导体体内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必然结果
静电平衡条件的另一种表述
5
2.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由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和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可 以得出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2.1 实心导体(内部各处净电荷为零) 证明:在导体内任取体积元 dV
dV E内 0
S
E d S 0
金属 尖端 荧光质 导电膜
He
接真空泵或 充氦气设备
接地
+ 高压
9
Oxford大学的几幅图片
历史上首次能看到原子的显微镜是场离 子显微镜(FIM),它是米勒(Erwin W. Mü ller)在1951年发明的。 只能探测在半径小于100nm的针尖上的原 子结构和二维几何性质,且制样技术复杂。
FIM image of pure Al at 7kV and 15KV
3
金属导体放入均匀场
金属球放入均匀场
E
E
E内 0
金属球放入后电力线发生弯曲 电场为一非均匀场
4
1.3 导体的电势 导体静电平衡时,导体各点电势相等, 即导体是等势体,表面是等势面。 U const 证:在导体上任取两点a和b
Ua Ub E d l 0
a b
S
证明: 在导体壳内紧贴内表面作高斯面 S
S E d S 0
高斯定理
qi 0
i
Q内表面 0
若内表面有一部分是正电荷 一部分是负电荷 则会从正电荷向负电荷发电力线 与等势矛盾 证明了上述两个结论。
15
(2)腔内有带电体: 腔体内表面所带的电量和腔内带电体所带的电量等量异号,
E E0 E
E
E0
电介质极化特点:内部场强一般不为零。
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描述极化强弱的物理量--极化强度 (Polarization vector)
19
这个是“法拉弟笼”,用的是“静电屏蔽”原理。笼外面加了几百伏 的高压电,会闪哦,看上去挺吓人的!好不容易说服了第一批“勇敢者” 学生进去,哈哈!学生说虚惊了一场!摸着球壁,与高压电做最亲密的接 触,感觉热热的,还不错哦,原来我们也是很勇敢的哦!
20
例:在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导体球壳内,有一个半径为r 的 导体小球,小球与球壳同心,让小球与球壳 分别带上电荷量q和Q。试求: q R2 (1)小球的电势Ur,球壳内、外表面的电势; (2)小球与球壳的电势差; (3)若球壳接地,再求小球与球壳的电势差。
(2)两球的电势差为
U R2 U R1
qQ 40 R2
q R2
U r U R2
q 1 1 40 r R1
r
q
R1
Qq
(3)若外球壳接地,则球壳外表面上的电荷 消失。两球的电势分别为
q 1 1 Ur 40 r R1
r
q
R1
Qq
解:(1)由对称性,小球表面上和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分布是均 匀的。小球上的电荷 q将在球壳的内外表面上感应出 -q和+q的电荷, 故球壳外表面上的总电荷量为q+Q。
小球和球壳内外表面的电势分别为:
1 q q qQ qQ U R1 4 R 40 R R R 1 2 0 2 1
1
P
2 2 0
2
2 0
1 2 0
2
1 2
x
13
金属板两面面电荷分布:1与异号, 2与同号!
例:金属球A与金属球壳B 同心放置,已知球A半径为R0,带电为q; 金属壳B 内外半径分别为R1,R2,带电为Q。 求:球A和壳B的电量分布. 解:导体带电在表面,球A的电量只可能在球的表面。 壳B有两个表面,电量可能分布在内、外两个表面。 由于A、B同心放置,仍维持球对称。 电量在表面均匀分布。 球A均匀分布着电量q,相当于一个均匀带电的球面。 壳B上电量的分布:由高斯定理和电量守恒定律确定。 在B内紧贴内表面作高斯面S
12
R Q q l
例:无限大的带电平面的场中平行放置一无限大金属平 板求:金属板两面电荷面密度。
解:设金属板面电荷密度为1和2 如图可视为三个无限大的带电平面 由对称性和电量守恒 1 2 导体体内任一点P 场强为零 1 2 0 2 0 2 0 2 0
2
§1 导体的静电平衡
1.导体的静电平衡
静电感应:
在静电场力作用下,导体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作宏观定向运动,使电荷产生重新分布的现象。 1.1 静电平衡 (electrostatic equilibrium) 导体内部和表面无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 —— 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1.2 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 E内 0
+ -
-q -
空腔导体未接地
q - + ·
[ Eq + Eq]内表面以外空间 = 0
当腔内 q 位置移动时 , q( 感应电荷 ) 将自动调整,保证上述关系成立。 腔内带电体位置的移动,不影响腔 外电场,但q大小变化时,将影响腔 外电场。 接地空腔导体可使腔内带电体的变化 (大小、位置)对腔外电场没有影响 接地空腔导体可使腔内、腔外互不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同效果
边缘出现电荷分布,称极 化电荷或称束缚电荷 pi 0
V
E0
电介质:绝缘体,无自由电荷。
1.电介质的微观图象 有极分子(polar molecules) 无极分子(nonpolar molecules)
+
– + – p ql
+–
下图是一些无极分子(氦、甲烷)和有极分子(氯化氢、水)的示意图
23
有极分子
无极分子
无外场时:
V
pi 0
2. 电介质的极化
高斯定理
B
A
R0
S E d S 0
R2 R 1
q
qi 0
i
QB内 q
QB外 Q q
S
电荷守恒定律
q
14
4. 空腔导体内外的静电场
1. 空腔导体内外的静电场 (1)腔内无带电体 内表面无电荷分布 腔内无电场 E腔内 0 或说,腔内电势处处相等。
-
Q
[EQ + Eq]外表面以内空间 = 0
当Q大小或位置改变时, q(感应电荷) 将自动调整, 保证上述关系成立。
如图,空腔(如球壳)内表面 电荷均匀分布 (q 在球心 ) , Q 的 变化,不会影响内表面电 荷分布。
腔外带电体的变化(大小、位置),不会影响腔内电场。
17
腔内带电体的变化(大小、位置),对腔外电场的影响。 +
7
2.3 孤立带电导体表面电荷分布 一般情况较复杂;孤立的带电导体,电荷分布的实验 定性:
在表面凸出的尖锐部分(曲率是正值且较大)电荷面密度较大, 在比较平坦部分(曲率较小)电荷面密度较小, 在表面凹进部分带电面密度最小。
孤立带电 导体球
尖端放电
C
8
金属尖端的强电场的应用一例
场离子显微镜(FIM) 原理: 样品制成针尖形状, 针尖与荧光膜之间加高压, 样品附近极强的电场使吸附在表面的 原子电离,氦离子沿电力线运动, 撞击荧光膜引起发光, 从而获得样品表面的图象。
电偶极子排列的有序程度反映了介质被极 化的程度,排列愈有序说明极化愈烈。 p i 定义: P lim i V
E0
– – – – – – – –
p 无外场时: i 0
第13章
§13.1 §13.2 §13.3 §13.4 §13.5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导体的静电平衡 电介质的极化 电极化强度 电位移矢量 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电容与电容器 静电场的能量
作业:练习册 选择题:1—10 填空题:1—10 计算题:1— 7
1
本章导读
仍然是静电场,场量仍然是: E、U
U R1 U R2 0
q R2
r
q
R1
q 1 1 两球的电势差仍为 U r U R 40 r R1
由结果可以看出,不管外球壳接地与否,两球的电势差恒保持不 变。当q为正值时,小球的电势高于球壳;当q为负值时,小球的电势 低于球壳。
22
§2 电介质极化
E d S E表 d S
dS
P
S
dS
S
S d S
E dS
En
E表
0
dS E表 d S 0 0
写作
Et
E
ˆ E表 n 0
ˆ : 外法线方向 n
表面电场一定沿表面法线方向, 否则在其切向分量作用下,电荷 将沿表面运动,与导体处于静电 平衡状态相矛盾。
讨论:静电场对导体和电介质的作用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论述的根据是静电场的基本规律和导体与电介质的电结构 特征。 qi 基本性质方程: E d S E dl 0 0 L S 导体 存在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conductor); 绝缘体 理论上认为一个自由移动的电荷也没有 也称 电介质(dielectric); 半导体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semiconductor)。
b
Ua Ub
a
dl
导体等势是导体体内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必然结果
静电平衡条件的另一种表述
5
2.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由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和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可 以得出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2.1 实心导体(内部各处净电荷为零) 证明:在导体内任取体积元 dV
dV E内 0
S
E d S 0
金属 尖端 荧光质 导电膜
He
接真空泵或 充氦气设备
接地
+ 高压
9
Oxford大学的几幅图片
历史上首次能看到原子的显微镜是场离 子显微镜(FIM),它是米勒(Erwin W. Mü ller)在1951年发明的。 只能探测在半径小于100nm的针尖上的原 子结构和二维几何性质,且制样技术复杂。
FIM image of pure Al at 7kV and 15KV
3
金属导体放入均匀场
金属球放入均匀场
E
E
E内 0
金属球放入后电力线发生弯曲 电场为一非均匀场
4
1.3 导体的电势 导体静电平衡时,导体各点电势相等, 即导体是等势体,表面是等势面。 U const 证:在导体上任取两点a和b
Ua Ub E d l 0
a b
S
证明: 在导体壳内紧贴内表面作高斯面 S
S E d S 0
高斯定理
qi 0
i
Q内表面 0
若内表面有一部分是正电荷 一部分是负电荷 则会从正电荷向负电荷发电力线 与等势矛盾 证明了上述两个结论。
15
(2)腔内有带电体: 腔体内表面所带的电量和腔内带电体所带的电量等量异号,
E E0 E
E
E0
电介质极化特点:内部场强一般不为零。
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描述极化强弱的物理量--极化强度 (Polarization vector)
19
这个是“法拉弟笼”,用的是“静电屏蔽”原理。笼外面加了几百伏 的高压电,会闪哦,看上去挺吓人的!好不容易说服了第一批“勇敢者” 学生进去,哈哈!学生说虚惊了一场!摸着球壁,与高压电做最亲密的接 触,感觉热热的,还不错哦,原来我们也是很勇敢的哦!
20
例:在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导体球壳内,有一个半径为r 的 导体小球,小球与球壳同心,让小球与球壳 分别带上电荷量q和Q。试求: q R2 (1)小球的电势Ur,球壳内、外表面的电势; (2)小球与球壳的电势差; (3)若球壳接地,再求小球与球壳的电势差。
(2)两球的电势差为
U R2 U R1
qQ 40 R2
q R2
U r U R2
q 1 1 40 r R1
r
q
R1
(3)若外球壳接地,则球壳外表面上的电荷 消失。两球的电势分别为
q 1 1 Ur 40 r R1
r
q
R1
解:(1)由对称性,小球表面上和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分布是均 匀的。小球上的电荷 q将在球壳的内外表面上感应出 -q和+q的电荷, 故球壳外表面上的总电荷量为q+Q。
小球和球壳内外表面的电势分别为:
1 q q qQ qQ U R1 4 R 40 R R R 1 2 0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