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再分配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注重大幅度降低经济建设支 出和行政管理费用的占比,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重要 的财政基础。
三、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
革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 民生,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快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增 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 活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 显著成效。
四、坚攻方向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攻坚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 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
二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三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 入者收入水平。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攻坚,逐步理顺分 配关系,努力缩小居民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把基尼系数 严格控制在安全的水平。
三、意义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涉及中央 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群体与群 体之间的关系,是一项极其复杂、 敏感的重大改革。因此,必须站 在国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 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战略高 度,充分认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的重要性、紧迫性。因此,进行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攻坚是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改革的阻力
《人民日报》就收入分配改革提 出了要避免思想上的“三大认识误 区”,即所谓的“人均GDP3000美 元闯关论”、“市场调节论”、“没 什么大不了论”收入分配改革涉及到 各个阶层的利益转换,无论是在一次 分配阶段还是二次分配阶段甚至三次 分配慈善阶段牵涉各种利益的调整。 比如垄断行业就担心起自身利益因为 收入分配改革而受损,5月24日《人 民日报》文章就将矛头直指电力、体制改革要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为基本目标。
(1)1994年以来扩大财政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中央财政 在整个财政收入中的比重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新时期以“藏富 于民”为基本趋向,既可以发挥财税体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 用,又可以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上有所作为。
(2)在初次分配中,可以考虑将国有资产租金和利润、土地出让金 等预算外收入、非预算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形成规范的全口径财 政收入体制。与此同时,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政府生产税 的比重,改变个人所得税以工薪阶层承担为主的局面,切实降低 低收入者税负,在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份额中发挥作用。
具体举措是在初次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坚
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最 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快对国有垄断企业改革,完善价 格听证制度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财税体制改 革,调节过高收入者收入,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更多的 财产性收入,发放财政补贴,加强对基础公共设施投入 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私人慈善事业发展,加 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三次 分配”体系建立等等。
三、收入分配改革
要点
措施 改革阻力 意义 攻坚方向 目标
一、措施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群需要不同的收入增长机制
◆农民: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 ◆工薪阶层:建立工资谈判机制
一、措施
减轻居民的税负
一、措施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 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 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三、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
革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 民生,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快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增 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 活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 显著成效。
四、坚攻方向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攻坚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 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
二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三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 入者收入水平。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攻坚,逐步理顺分 配关系,努力缩小居民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把基尼系数 严格控制在安全的水平。
三、意义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涉及中央 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群体与群 体之间的关系,是一项极其复杂、 敏感的重大改革。因此,必须站 在国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 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战略高 度,充分认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的重要性、紧迫性。因此,进行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攻坚是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改革的阻力
《人民日报》就收入分配改革提 出了要避免思想上的“三大认识误 区”,即所谓的“人均GDP3000美 元闯关论”、“市场调节论”、“没 什么大不了论”收入分配改革涉及到 各个阶层的利益转换,无论是在一次 分配阶段还是二次分配阶段甚至三次 分配慈善阶段牵涉各种利益的调整。 比如垄断行业就担心起自身利益因为 收入分配改革而受损,5月24日《人 民日报》文章就将矛头直指电力、体制改革要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为基本目标。
(1)1994年以来扩大财政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中央财政 在整个财政收入中的比重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新时期以“藏富 于民”为基本趋向,既可以发挥财税体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 用,又可以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上有所作为。
(2)在初次分配中,可以考虑将国有资产租金和利润、土地出让金 等预算外收入、非预算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形成规范的全口径财 政收入体制。与此同时,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政府生产税 的比重,改变个人所得税以工薪阶层承担为主的局面,切实降低 低收入者税负,在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份额中发挥作用。
具体举措是在初次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坚
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最 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快对国有垄断企业改革,完善价 格听证制度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财税体制改 革,调节过高收入者收入,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更多的 财产性收入,发放财政补贴,加强对基础公共设施投入 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私人慈善事业发展,加 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三次 分配”体系建立等等。
三、收入分配改革
要点
措施 改革阻力 意义 攻坚方向 目标
一、措施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群需要不同的收入增长机制
◆农民: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 ◆工薪阶层:建立工资谈判机制
一、措施
减轻居民的税负
一、措施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 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 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