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送别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宋· 杨万里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改写“送别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句的 内容
李白我乘着小船刚想离开,忽 然听到岸上传来一阵脚踏歌声,原 来是汪伦来给我送行。桃花潭的水 纵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我和汪伦 之间的情意深啊!
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 (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 (2)改写的内容不能脱离古诗词原来的意境。 • (3)在符合古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可适当地进行想象、创 新。 • (4)行文过程中适当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 拟人等,可令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 • (5)描写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 写。 • (6)补充背景材料。在改写一些古诗时,还可以根据诗 的内容特点和自己的理解情况,适当地补充季节特征、天 气状况、地理环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 料。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使改写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 形象。 •
李白站在船上看着渐行渐远的汪伦心想亲爱的朋友这潭水虽有千尺之深可哪能比得上您为我送别的深情厚谊呢
送别
送 别 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
别董大 • 唐· 高适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你也来试 试吧!
别董大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 里 桃 花 和 万 里 酒 店
信中所说的‘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怎么没有见到呢?” 汪 伦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李白莫名其妙。他一边笑, 一边说:“我说的‘桃花’是指此地的桃花潭,它方圆十多里, 不是‘十里桃花’么?那‘万家酒店’是指桃花潭边有一家姓万 的开的一家酒店啊!” 李白一听,恍然大悟,也不禁大笑不止,他这才知道自己上 了汪伦的当。汪伦虽与李白是初次相识,但待人极为诚恳,每天 总是用美酒佳肴款待,而且陪同李白游览了桃花潭及当地的风光, 使李白在泾县的几天,天天都很快乐。临别的时候,汪伦还赠送 了礼物,并亲自将李白送到船上,直到船起航后才返回。 李白被这位刚刚认识的朋友深深地感动了。在临行的时候, 他当着送行的人,动情地吟出了一首《赠汪伦》的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送元二使安西》 • 唐· 王维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 唐· 王昌龄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 连成一片, 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 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 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 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 改写古诗,做到“三要”
• 1、要把握古诗的原意,重点写好送 别场面。 • 2、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具体描写人 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 3、加入情节,注重描写送别环境。
面临分别,他们都会想些什么? 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述说相识的经过。
回忆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举杯互相祝福。 李白向汪伦表示感谢
汪伦听后,连忙拉住李白说:“李白兄,你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不如在小弟家多休息几日。” 李白为难地说:“不是我不赏光,而是我在兄弟家已逗留多日, 你又这么好客,我已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了。” 汪伦还是不肯放弃, 百般挽留。 李白说:“我是一喜欢四处旅游的人,养成了四海为家的习惯, 我已在兄弟家待了这么久,也是我归去的时候了。” 汪伦听了李白 这么一说,脸上露出了一丝伤心的神情。李白看了看天色,说:“汪 伦兄,现在天色不早,你还是回去吧,我也应该走了。” 汪伦见没法留住李白,便深情地说:“好吧,那就后会有期吧。 祝你一路平安。” 于是,两人就地握手告别。船,扬帆起程了。李白站在船上, 看着渐行渐远的汪伦,心想,亲爱的朋友,这潭水虽有千尺之深, 可哪能比得上您为我送别的深情厚谊呢!他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一首 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
《赠汪伦》 一天早晨,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大诗人李白被窗前 小鸟的叫声惊醒,他戴好纱帽,穿好衣裳,来到楼下,向 桃花潭走去。桃花潭镶嵌在群峰之中,潭水清澈,波平如 镜。桃花潭沿途长满了桃树。现在正是三月,桃花盛开, 姹紫嫣红,将潭水映得一片火红。李白看到这里,不禁心 旷神怡,深深陶醉于这秀美的山野风光中…… 李白回忆最近在桃花潭度过的时光,几天来,是汪 伦,与他花前月下谈心;是汪伦,伴他游览当地胜景;是 汪伦,灯下与他饮酒赋诗。现在要离开了,李白心中很难 过,他收拾行李,匆匆来到楼下,不忍当面向汪伦告别, 想悄悄地离开。 来到桃花潭渡口,岸边的树木随风摇摆,好像伸出长 长的臂膀挽留李白似的。
一仰头将酒喝了下去,缓缓地放下酒杯,说道:“我这一去扬州,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贤弟你一定要多保重身体啊!”说着,滴下了泪珠。李白垂下头,看着杯中的酒,眼圈 也红了,他心想:真不知浩然兄去扬州之后会怎样,不知我们两何时才会再坐在一起饮 美酒啊!
这时,船工走了进来说:“客官,不早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趁着天亮,赶快 起行吧。”孟浩然默默地注视着老朋友,在船工的再三催促下,缓缓站起了身,依依不 舍地往船边走去,时不时回头看着老朋友。眼看船就要开了,孟浩然已经泣不成声了, 他哽咽着对李白说:“贤弟,后会有期啊!”李白站在江边不停地挥着手,喊道:“仁 兄,一路保重。”小船越驶越远,消失在天地之间,只剩下无情的江水咆哮着,拍打着 两岸的沙石,仿佛在为他们两人而哭泣着。 李白望着远去的老朋友,想起了他们两人在春天一边赏花一边吟诗,夏天一边饮茶 一边论诗,中秋节时月下相互勉励,冬季对酒谈古论今,不禁流下了晶莹的泪珠。
十 里 桃 花 和 万 里 酒 店
李白性格豪放,喜爱游览和饮酒,他在漫游期间,写下了不少的 诗篇,赞美祖国壮丽的山川。 有一次,李白来到了江南。泾(jīng) 县有一位叫汪伦的士绅听到消息后,很想请李白来泾县。他久闻李 白的大名,仰慕他的人品,欣赏他的诗歌,很想结识李白,好一睹 这位名士的风采。 汪伦于是派人送去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除 了盛情邀请之外,还明明白白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 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读了来信后也很高兴。 他虽不认识这位汪伦,也从未到过泾县,但他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 也为泾县的美景与美酒所吸引。他很痛快地请来人转告汪伦,他很 快就会去泾县。 不久,李白来到了汪伦的家里,汪伦兴奋异常,他热情款待, 还专门设宴欢迎。 住了几天,李白疑惑起来。他想:信中所说的美 景、美酒,怎么主人只字未提呢?他只好主动地问汪伦道:“先生
水面上一群水鸟“呱呱”地叫着,翱翔徘徊。啊,水鸟 也知别离情呀!站在船头,李白环视四周,一股淡淡的惆 怅涌上心头,汪伦会不会…… 突然,从来的路上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李白侧耳细 听,歌声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情深意长,充满依依惜别 之情。他踮起脚,向岸上望去。来人近了,那个人不是汪 伦吗?他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合着节拍,急匆匆地向渡 船走来。李白眼睛一热,失声叫道:“汪伦老弟……”再也 说不出话来。 李白迎上去,汪伦拍了一下李白的肩膀说:“你怎么 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要走了,要不是我发现得早,恐怕现 在见不到你了。” 李白不好意思地说:“我是一个重情意的人,我不愿 看到你为我的离去而感到伤心,所以才不辞而别,谁知你 这么早就发现了。”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 孟 浩 李 然 白 之 广 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范文
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里,冰消了,雪融了,小燕子飞回 了北方,大地换上了一件绿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黄鹤楼里,李白和孟浩然默默地坐在桌子两边,无言地 饮着酒。李白斟了满满一杯酒,缓缓地举起杯,说道:“仁 兄啊,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会,多保重啊!”说完,便将 酒一饮而尽。孟浩然也举起杯来,眼中含着泪,注视着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