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某大桥模板施工方案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某大桥模板施工方案范文
1.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引桥(1~5#墩,10~14#墩)共包括墩柱60个,墩柱平面尺寸为1.5某2m,高度不等(最小高度5.21m,最大高度14.5m)。
主桥6#、9#墩共包括8颗墩柱,墩柱平面尺寸为3某3m,高度分别为17.774m(4颗)和17.613m(4颗)。
主桥7#、8#墩共包括4颗主塔柱、4颗辅塔柱,主塔柱截面变化多(4.3某6.2m、5.5某7.4m、3.6某5.5m、3.6某6m、3某4.6m),高度为58m;辅塔柱截面为2.5某3.7m、2.8某4m,高度为49.5m。
3.施工部署3.1质量目标
确保某某市“市政基础设施长城杯”,争创“鲁班奖”,创建精品工程。
3.2施工组织机构
建立责任明确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项目经理:某某总工程师:某某常务副经理:某某生产副经理:某某技术负责人:某某质量负责人:某某试验负责人:某某测量负责人:某某材料负责人:某某安全负责人:某某3.3施工准备3.3.1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引桥墩柱、主桥墩柱、塔柱的图样进行自审,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同时做好技术交底。
(2)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管工长对操作班组做好岗前培训,明确模板加工、安装标准及要求。
(3)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施工的流水段划分,合理确定模板的流水顺序及数量,以减
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
确定模板面板、竖肋、横肋、背楞、对拉螺
栓的规格、数量及间距。
(4)依据模板设计要求,选择模板加工厂家,并做好模板加工技术
交底,明确模板的质量要求。
模板加工厂家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技术实力,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即保证模板的加工质量又保证模板的交付使用。
(5)备齐施工中所用的方尺、靠尺等测量器具,且具有检测合格证书。
3.3.2劳动力准备序号分工人数备注1模板加工制作及运输由专业厂
家安排2模板吊运(施工现场)引桥6人、主桥12人3模板安装、拆除
引桥12人、主桥24人根据流水增减人员4模板清理、刷脱模剂引桥8人、主桥16人5模内清理及其他引桥6人、主桥8人3.3.3材料计划墩柱及
塔柱模板均采用86系列全钢模板,由模板厂家供料、加工,并负责运输
至施工现场。
3.3.4现场准备
(1)在施工现场内设模板存放场地;
(2)现场备有100t、150t汽车式起重机用于引桥墩柱及主桥6#、
9#墩墩柱模板的吊装,采用H3/36B塔式起重机吊装7#、8#墩主辅塔
柱模板。
(3)模板安装、拆除工具准备齐全,脱模剂、平铲、毛滚、棉丝等
材料、工具准备齐全。
(4)模板施工的辅助材料要齐全,如海绵条、密封条等。
周转材料
要及时回收、清理、修正,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
4.模板设计4.1模板
选型
本工程为确保某某市“市政基础设施长城杯”,选择强度高、刚度大、加工性能好的大钢模作为墩柱、塔柱模板,确保混凝土成型后结构的截面
尺寸和相对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光洁平整,达到混凝土质量验评标准,满足设计要求的清水混凝土成型效果。
4.2模板配置
模板配置综合考虑了引桥与主桥的实际情况,按照截面形式划分模板
单元,本着定型化、整体化、通用化的原则,提高模板的周转使用和重复
利用频率。
4.2.1引桥墩柱4.2.1.1模板配置
引桥墩柱混凝土最大浇筑高度14.5m,采用整体式全钢模板。
模板由
模板一和模板二对接组成,模板设计高度为5.6m、2.8m两种。
5.6m高模
板需要两套,2.8m高模板需要4套。
根据墩柱高度,1#墩柱配模为
H=5.6m;2#、3#墩柱配模为H=5.6m+2.8m;4#、5#墩柱配模为
H=5.6m+2.8m+2.8m;10#、12#、14#墩柱配模为
H=5.6m+2.8m+2.8m+2.8m;11#、13#墩柱配模为
H=5.6m+2.8m+2.8m+2.8m+2.8m。
4.2.1.2模板设计
面板为h=6㎜厚钢板;竖肋为[8#槽钢,水平间距30cm;横肋为
10mm厚钢板,高8cm,竖向间距60cm;背楞为双根[10#槽钢,纵向间距
为45cm;吊钩为Ф20mm圆钢。
模板如图1和图2所示。
为防止模板移位,模板每个立面在高度为5m、10m、14m设置三道拉结钢丝绳与地锚斜拉。
4.2.2主桥墩柱4.2.2.1模板配置
墩柱浇筑时采用全钢模板,模板由模板一和模板二对接组成,模板设
计高度为2.8m。
混凝土最大浇筑高度17.774m。
模板如图3~图13所示。
4.2.2.2模板设计
面板为h=6mm厚的钢板;竖肋为8#槽钢,水平间距为30cm;横肋为
10mm厚钢板,高8cm,竖
向间距为55cm;背楞为两根12#槽钢,纵向间距为55cm;吊钩为
Ф20mm圆钢。
为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及稳定性,在模板每个立面的不同高
度处设置缆风绳,分别在高度为5m、10m、15m设置三道拉结钢丝绳与地
锚斜拉,每层共设置8个拉结点。
4.2.3主桥塔柱4.2.3.1塔柱概况
主桥分别在7、8#墩各设有两个主塔和两个辅塔。
主塔为空心+实
心结构,柱高66.90m,分为六段,塔座顶至下横梁下侧为第一段,截面
(A-A)为4.3某6.2m的矩形带折角截面,高度为12.9m;下横梁下侧至
下横梁顶为第二段,截面(B-B)为5.5某7.4m的矩形截面,高度为
6.3m;下横梁顶至桥面顶为第三段,截面(C-C)为3.6某5.5m的矩形截面,高度为2.7m;桥面顶以上2.5m处为第四段,截面(D-D)为3.6某
6.0m的矩形截面,高度为2.5m;桥面顶以上2.5m到桥面以上31.7m为第
五段,截面(E-E)为3.6某5.5m的矩形带折角截面,高度为29m;桥面
顶以上31.7m至索鞍底面为第五段,截面(F-F)为3.0某4.6m的矩形带
折角截面,高度为4.637m。
主塔装饰段高度为11.863m。
辅塔为实心结构,塔柱高55.1m,分为三段。
承台顶至桥面顶为第一段,截面(G-G)为2.5某3.7m的矩形截面,高度为24.4m;桥面顶以上2.5m处为第二段,截面(H-H)为2.8某4.0m的矩形截面,高度为2.5m;桥面顶以上2.5m到桥面以上22.6m为第三段,截面(G-G)为2.5某
3.7m的矩形截面,高度为22.6m。
塔桥如图14、图15所示。
4.2.3.2模板配置
为了保证塔柱的施工质量及外表美观,使塔柱混凝土表面接茬平整、
线条顺直,故塔柱施工采用倒模进行施工,即每一流水段混凝土浇筑完毕
后都将最上一块模板留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作为基准模板,每次浇筑
5.4m高混凝土。
模板选用型钢模板,每节模板高2.70m,每个塔柱在施工
时准备3节2.70m的模板,第一次支两节模板,浇筑5.4m混凝土,等混
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再拆除底下一节2.70m模板,但上面一节模板先不拆,将另外两节模板安装到未拆的模板上面,这样可以避免模板拼接产生的混
凝土错台。
模板外侧搭设满堂脚手架,作为塔柱模板的临时支撑和施工人
员的操作平台。
4.2.3.3模板设计
主塔柱一部分为空心结构,一部分为实心结构,模板由外模板和内模
板组成;辅塔柱为实心结构,模板仅由外模板组成,外模板均采用大块型
钢模板,主塔柱内模采用木模。
外模板主要由面板、角模、横肋、竖肋、
边框所组成。
面板采用厚6mm的钢板;横肋采用[14槽钢,竖向间距45cm;竖肋采用[8槽钢,横向间距50cm;竖边框采用L8#角钢,横边框采用
12mm厚钢板;模板四角设置T30的螺栓,螺栓竖向间距45cm;对拉螺栓
每个截面设置4道,水平间距2.4m、1.6m,螺栓竖向间距0.9m。
塔柱四
角变化多,四角各为3个阳角,两个阴角。
角模如做成一块拆装的难度大,拆模时阳角容易损坏,因此角模制作时采用两部分进行拼装,两部分之间
采用铰接的方法进行。
模板加固主要采用对拉螺栓,模板上口采用对拉螺
栓与预埋劲性骨架焊接来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和稳定性。
由于塔柱较高,截面形式变化较多,考虑到模板的周转使用和重复利用,面板和角模分别进行制作。
主塔由于上部截面的高度较高,因此以
E-E剖面作为标准截面进行模板的制作,其余截面的模板在此截面的基础
上调整角模达到满足截面尺寸的要求。
主塔A-A剖面在外模模板配置时,模板的面板均利用E-E剖面的面板,4块角模单独加工。
主塔B-B剖面外模模板单独配置。
主塔C-C、D-D剖面在外模模板配置时,模板的面板均利用E-E剖面的面板,4块角模单独加工。
主塔E-E剖面作为外模的一个标准剖面,其余剖面均在此基础上调节角模,每节模板外模由两块3.5m的面板、两块2.5m的面板和4块角模组成。
主塔F-F剖面在外模模板配置时,模板的面板利用E-E剖面的模板改制而成,4块角模重新加工。
主塔内模的截面尺寸均为2.1某1.2m,内模面板采用多层板。
辅塔的截面形式变化比较简单,只有两种截面形式。
辅塔G-G剖面的每节模板外模由两块2.0m的面板、两块1.5m的面板和4块角模组成。
辅塔H-H剖面在外模模板配置时,模板的面板利用G-G 剖面的面板,4块角模单独加工。
主塔的空心部分截面尺寸为:1.2某2.1m。
芯模采用1.5cm厚多层板进行现场拼装,多层板外采用5某10m的方木作为竖肋,间距30cm,10某10cm的方木作为横肋,间距60cm。
模板加固采用钢管配合顶托进行对顶加固,对顶钢管竖向间距60cm。
施工各种模板如图16~图27所示。
图20、图21B截面模板
5.模板施工5.1模板安装
(1)模板使用之前应仔细打磨,打磨后的模板应均匀涂抹同一品牌的脱模剂。
模板要进行试拼,模板应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外露混凝土
面的美观,线条流畅。
涂刷脱模剂后的模板不得长时间放置,以防雨淋或
落上灰尘,影响拆模。
(2)塔柱在最底部的模板支立前,先凿毛塔柱混凝土与基座(承台)混凝土的接触面,并在模板支立处人工抹出宽10cm、高2cm的水泥砂浆
找平层,找平层不能进入塔柱截面。
安装墩柱模板前,应清扫、水冲或用鼓风机清理墩柱内的杂物,抹好
砂浆找平层,但砂浆不能流入墩柱。
(3)塔柱模板用塔式起重机分块吊装就位,现场进行拼装,拼装到
位后用对拉螺栓将模板加固,模板四周用钢管进行校正。
墩柱模板用汽车式起重机吊装,模板组拼高度由汽车式起重机起的重
量决定。
模板起吊时,要垂直起吊、稳起稳落,严禁大幅度摆动。
起吊前,应检查模板是否与周围有刮兜的现象。
摘钩后,吊钩及钢丝绳必须超过模
板操作平台护栏及其他障碍后方可转臂。
地面操作人员在模板起吊时必须
离开模板2m以外。
(4)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向作业班组进行模板安装的质量、安全技术
交底。
5.2模板拆除
(1)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的穿墙螺栓和模板四角的对
拉螺栓用塔式起重机(或汽车式起重机)配合人工将模板拆除,先拆角模
后拆面板。
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棱角。
(2)模板吊到地面上进行模板清理并涂脱模剂,脱模剂采用优质机油。
模板拼装以前对接茬处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并且清理模板内的杂物。
(3)塔柱截面形式发生改变时,根据截面尺寸更换角模。
(4)主塔
柱和辅塔各分11次浇筑。
(5)引桥墩柱一次浇筑完成,主桥6、9号墩墩柱各分3次浇筑完成。
(6)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向作业班组进行模板拆除的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5.3模板存放
(1)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和涂刷脱模剂。
(2)拆下的配件要及时清理、清点、转移至相应的操作层内。
5.4
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措施5.4.1主控项目
(1)模板和支架应符合的规定:
1)模板和支架必须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能可靠承受施工
荷载。
2)模板和支架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支搭和安装。
3)
模板和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2)承重模板和支架的拆除,其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的试件报告。
5.4.2一般项目
(1)模板允许偏差表序号123456项目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表面平整
度垂直度模内尺寸轴线位移支承面标高允许偏差/mm≤2≤30.1%H,≤6+3,-5≤8+2-5≤3±5每个预埋件每支承面每个建筑物或每个构件检验频率
范围点数4423211用钢直尺量1用钢直尺量用2m钢直尺检验用垂线或经
纬仪检验用钢直尺量,长、宽、高各计1点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计
1点用水准仪测量检验方法7位置预埋件:螺栓、锚筋8等外露长度注:1.表中H为构筑物高度,L为构件长度,单位都为mm。
2.支承面标高系指模板
底模上表面支撑混凝土面的高度。
(2)模板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接缝不得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应无积水,无杂物。
2)模板表面(与混凝土接触面)的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使用影
响结构性能和妨碍装饰的隔离剂。
(3)建筑物外露表面的模板应平整、光洁、美观、清晰。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不得遗漏且安装牢固。
检查
数量:每个预留孔洞。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钢尺检查。
5.4.3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必须能保证结构的截面尺寸和宏观质量,以及各部分相互位
置的正确。
(2)模板的拼缝结合紧密,拼缝处可用海绵条进行封堵。
(3)模板在安装前应做好测量放线、定位工作。
(4)模板必须在钢筋检验完毕且内部清理干净后方可合模,做好预
检记录。
(5)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尽量减少接缝,模板安装时注意接缝的
处理,避免发生错台、漏浆等现象。
(6)按规范要求,结合同条件混凝土的试块强度,合理安排拆模、
保温时间。
5.5成品保护
(1)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坚实。
模板平放时要有方木垫架,模板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
模板触地处要垫方木,以此保证模板
不扭曲不变形。
(7)冬期施工应防止混凝土受冻,当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的拆模强
度后方准拆模,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6.质量管理体系
(1)强化质量意识,严格岗位培训,坚持按IS09002质量标准施工。
1)在参加施工的各级人员中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思想。
2)把各主要技术工种工人,施工管理层的工长、班组长、技术员、
质量员、材料员作为质量技术教育重点,实行严格的岗位培训,主要岗位
持证上岗。
(2)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科学的手段,实现“创优质、争第一”的目标。
2)建立内部工程监督制度,按规范要求配置专职质检工程师,并在
具体施工项目中设置旁站员,形成上下相连的质量体系。
3)坚持实行
“三工”、“三检”制度,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工”指工
前技术交底,工中检查指导,工后总结评比;“三检”指自检、互检、交
接检,做到一次性100%合格,不返工。
(3)实行质量岗位责任制,奖优
罚劣。
各分项工程和各道工序应定人、定岗、定责。
验工计价,必须有质
检人员签字,建立定期质量评比制度,奖优罚劣。
(4)加强检测手段,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工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5)实行“样板先行”,按规定要求在每项工程开工前首先安排“试验段”,根据试验结果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指导全面施工。
(6)加强测量工作,组织测量人员运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科学的测
量手段,做好全线的测量工作,保证各项工程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7.安全与文明施工7.1安全防护措施
(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培训和交底,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事故发生。
(2)施工作业中使用好“三宝”。
进入现场一律戴安全帽,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模板作业。
(3)经常检查操作平台及脚手架的情况,有松动扣件应及时紧固。
操作平台及上下操作平台的爬梯必须除冰除水后方可上下人。
(4)模板组装或拆除时,指挥拆除和挂钩的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操作,严禁人员随大模板起吊。
安装外模板的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5)在搭设、拆除或改变作业程序时,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7.2文明施工措施
(1)材料堆放整齐,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开堆放,界限清楚。
(2)施工机械放置合理、有序。
(3)施工区同生活区要隔离,划分责任区,分片包干到人。
(4)及时清理现场内的杂物,不得乱堆乱放。
(5)大模板应堆放在塔式起重机的有效回转半径内,堆放场地要坚实平整、排水流畅、不得积水。
(6)大模板应按规格、型号分区堆放,并要设立明确的标志,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模板堆放场,不得在大模板下休息、乘凉。
7.3消防保卫措施
(1)建立干部值班制度,杜绝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2)健全警卫制度,防止物资被盗,夜间设4~6人巡逻。
(3)按临时用水施工组织设计及消防设施布置方案安装现场消防设施,完善消防组织,由安全员专人负责,并配备义务消防员。
(4)施工现场留消防通道,设立标志牌。
(5)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7.4环境保护措施
(1)防止噪声污染。
钢筋进场应轻拿轻放,选用噪声低的机械设备,设置必要的围挡护栏,以阻断噪声。
(2)施工区域派人定时洒水,防止扬尘起灰。
7.5临时用电安全措
施
(3)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非
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
(4)手持电动工具应符合有关规定,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
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护和保管由专
人负责。
(5)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做接零或接地保护。
一次线
长度不大于5m,二次线长度不大于30m,两侧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
靠的防护罩。
不得借用管道、金属脚手架等作为回电线路。
(6)非机电人员和驾驶员严禁擅自动用机电设备和车辆。
(7)电、
气焊接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
(8)大模板安装放置时,下面不得压有电线和气焊管线。
模板安装
就位后,要采取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应设专人将大模板串联起来,并同
避雷网接通,防止漏电伤人。
7.6机械安全措施
(1)所有机械设备必须做到定期检查,机械不得带“病”工作,非
专业人员不得操纵机械。
(2)大型机械的安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并办
理验收手续,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大模板起吊前,应将塔式起重机的位置调整适当,并检查吊装
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环是否牢固可靠。
然后将吊钩挂好,拆除
一切临时支撑,稳起稳吊,禁止在不挂钩的情况下拆除大模板。
吊运过程中,应严防模板大幅度摆动或碰倒其他模板。
(4)起重机驾驶员及指挥信号工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施工中
指挥人员与驾驶员必须统一信
号,禁止违章指挥和操作。
(5)吊运大模板时必须使用卡环,使用卡环时应使销轴和环底受力。
7.7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卫生管理制度,划分卫生管理责任区,分片包干、定期组织检查落实。
(2)后台加工场地应保持清洁,无积水,加工
废料应集中堆放。
7.8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措施
(1)料具按施工平面图的指定位置分类码放整齐,场地应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并分规格码放整齐、稳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2)采
取必要的防雨、防盗措施。
(3)多层板、方木应合理使用,优材不得劣用。
(4)工人操作做到
活完脚下清。
(5)现场无长流水、无长明灯。
(6)合理使用多层板、方木,避免乱切多层板及方木,下脚料要清
理回收。
(7)材料管理应严格,进出场手续齐全。
8.模板计算书
8.1引桥墩柱模板计算8.1.1各项参数
3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24kN/m;混凝土浇筑时温度:10℃;混凝土浇筑
速度:4m/h;掺外加剂。
3
钢材取Q235钢,重力密度:78.5kN/m;容许应力为145MPa,不考虑提高
系数;弹性模量为2.06
5
某10MPa。
吊勾的最大允许应力为50MPa。
8.1.2计算荷载
2
对模板产生侧压力的荷载主要有三种:振动器产生的荷载:2.0kN/m;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
2
击荷载:2.0km/m;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荷载组合为:强度
验算:1+2;刚度验算:2混凝土侧压力
根据公式F1=0.22γct0β1β2VF2=γcH
3
其中γc=24KN/mt0=5
β1=1β2=1.15V=4m/hH=15m
2
则F1=60.72kN/m2F2=360kN/m取两者中较小者,即取F2=60.72kN/m2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F′=F2某分项系数某折减系数
=60.72某1.2某0.85=61.93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2某1.4某0.85=2.38kN/m2式中P——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kPa);
v-—混凝土浇筑速度(m/h);
-—混凝土的容重(kN/m3)。
验算强度时的荷载设计值为:q'61.93+2.38=64.31kN/m;
2
验算刚度时的荷载标准值为:q''61.93kN/m;8.1.3验算标准
强度要求能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结构跨度的1/400;钢模板面板的变形为1.5mm;钢面板的钢楞、柱箍的变形为3.0mm。
8.1.4面板的验算(1)计算简图
面板支承于横肋和竖肋之间,横肋间距为60cm,竖肋间距为30cm,取横竖肋间的面板为一个计算单元,简化为三面固结、一面简支的面板,此为最不利情况。
取其中10mm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荷载为:q1=64.31某10/1000=0.643N/mm计算强度时
2
使用
q2=61.93某10/1000=0.62N/mm计算刚度时使用(2)强度验算L某/l某=30/60=0.5
M某=系数某q1l某2=0.0784某0.643某3002=4537N·mMy=系数某q1l某2=0.1164某0.643某3002=6736N·mW某=Wy=bh2/6=10某
62/6=60mm3式中
l某、ly-—分别为板的短边和长边;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
0M某4537σ某==75.62MPa[]145MPa
w某60面板强度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l某/l某=30/60=0.5
板的跨中最大挠度的计算公式为
Bq2l4=
KEbh32.0610563106K===40.74410
12(1v2)12(10.32)0.004630.623000.00463ql4===0.58mm
K40.744106式中B——挠度计算系数,B=0.00463;E——弹性模量;
4——板厚;——泊松比。
面板刚度满足要求。
8.1.5竖肋的验算(1)计算简图
竖肋采用[8槽钢,简化为支承在背楞上的多跨连续梁,背楞间距为50cm,连续梁承受30cm宽的均布荷载则:
q3'0.3q'0.364.37=19.3kN/m
q3,
q3''0.3q''0.362=18.6kN/m竖肋的计算简图
(2)强度计算
实际竖肋是跨度0.5m的10跨简支梁,为查手册方便,近似按5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最大弯矩系数为0.105,最大剪力系数0.606。
跨中最大弯矩为
M0.105q3'l2=0.105某19.3某0.5=0.506kN.m
2
[8槽钢的截面特性:w某25.3103mmI某101.3104mm
3
4
M0.506106σ==23MPa[]145MPa3w某25.310竖肋强度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
为安全起见,仍按简支梁计算挠度,则
''4l5q3518.61030.54f==0.073mm[l/400]1.25mm118384EI某3842.0610101.310竖肋刚度满足要求。
8.1.6横肋的验算(1)计算简图横肋采用10mm厚钢板,高h=8cm,支承于竖肋上,可简化为跨度
0.3m的简支梁,承受60cm宽的均布荷载q4,则
q4'0.6q'0.664.31=38.59kN/mq4''0.6q''0.662=37.2kN/m(2)强度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为
1Mq4'l2=0.125某38.59某0.32=0.434kN·m横肋的计算简图
834
竖肋的截面特性:w某10.67103mmI某42.67104mm
M0.434106==40.68MPa[]145MPa3w某10.6710横肋强度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
''4l5q4537.21030.34f==0.047mm[l/400]0.75mm118384EI某
3842.061042.6710横肋刚度满足要求。
(4)稳定性验算
根据钢结构规范的要求,加劲肋的厚度tb,b为外伸宽度。
15t10mmb80/155.33mm15稳定性满足要求8.1.7背楞的验算(1)计算简
图
背楞采用两根[10的槽钢,背楞的支撑点为斜对拉螺栓,水平最大间
距为1.452m,可简化为跨度1.452m的简支梁,肋传递的集中荷载q5,则:
(2)强度计算跨中最大弯矩为
q5''20.606q3''l1.21218.60.5=11.27kN承受竖背楞的计算简图
M=5q5'/20.750.3q5'l0.6q5'=5某11.7/2某0.75-11.7某0.6-11.7
某0.3=11.41kN.m
背楞的截面特性:w某124.2103mmI某782104mm
3
4
M11.41106==91.8MPa[]145MPa3w某124.210背楞强度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
换算为承受均布荷载的简支梁计算挠度,换算后的均布荷载为
29.25kN/m。
''4l5q5529.251031.4524f==1.11mm[f]3.0mm118384EI某
3842.061078210背楞刚度满足要求。
8.1.8对拉螺栓的验算
2
拉杆采用M30螺栓,A=5.606cm,承受背楞传递的荷载P,如右图所示,则
PR/in26.7064.7kN
P64.7103=115MPa[ft]140MPa
A560.6对拉螺栓的强度满足要求。
对拉螺栓的计算简图
8.1.9吊勾的验算
2
吊勾采用Ф20mm圆钢,截面面积A=314.2㎜,每块大模板上安装两个吊钩,模板总重为31.108kN,动载系数取1.3,则P=1.3某
31.108=40.44kN,=P/A=40440/(4某314.2)=32.18MPa<[]=50MPa吊勾的强度满足要求
8.2主桥6#、9#墩墩柱模板计算8.2.1各项参数
3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24kN/m;混凝土浇筑时温度:10℃;混凝土浇筑速度:1.2m/h;掺外加
35
剂。
钢材取Q235钢,重力密度:78.5kN/m;容许应力为215MPa;弹性模量为2.06某10MPa。
吊勾的最大允许应力为50MPa。
8.2.2计算荷载(1)混凝土侧压力
根据公式F1=0.22γct0β1β2V
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6m/h以下时,新浇的普通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
F2=β2γch
3
其中γc=24KN/m,t0=6h,β1=1,β2=1.15,V=1.2m/h。
当v/T≤0.035时,h=0.22+24.9v/T;当v/T>0.035时,
h=1.53+3.8v/T;
当v/T=1.2/10=0.12>0.035时,h=1.53+3.8v/T=1.986m。
2
则F1=39.91KN/m2F2=54.81kN/m取两者中较小者,即F1=
39.91kN/m2。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F'=F1某分项系数某折减系数
=39.91某1.2某0.85=40.71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2某1.4某0.85=2.38kN/m2
2;
荷载组合为F=40.71+2.38=43.09kN/m;
2
验算强度时荷载设计值为:q=43.09kN/m;验算刚度时荷载标准值为:q'=40.71KN/m2。
8.2.3验算标准
强度要求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结
构跨度的1/400;钢模板面板的变形为1.5mm;钢面板的钢棱、柱箍的变。